回到夜郎当皇帝
字体: 16 + -

一 设计院里的黑洞 1

    mon sep 28 14:28:27 cst 2015

    鼎盛阳建筑科学设计院的首席设计师肖风最近心烦气躁。他三十八,快四十了,还没有结婚,一心扑在事业上,事业并不让他心烦。那是工作担子太重?院里把市里一个要展现纯粹中国风的古建筑设计的任务交给他,他一直在冥思苦想,哪一个设计方案最能展示中国风。

    工作任务重其实也不是他心烦的理由,烦的是院里最近新来了三个水木清华工程系的实习生,统一全部安在他的门下。

    这些大学生都没有基层经验,建筑工地没有正二八经地呆过。按肖风的观念,这些刚毕业的设计系的大学生在做设计之前,一定要把他们下放到建筑工地上。

    从最能了解建筑整个轮廓和与图纸紧密结合的测量工开始,把图纸上的方位、角度、距离、垂直这些让他们从图纸上通过全站仪测量出来,弹墨线、画红点、抄标高等一一落实在建筑工地上,同时感受一下工地测量工测量走在工地最前面的每天早起晚归,日晒雨淋。然后还有实验工、钢筋工、资料员、预算员的都要去实践。

    这些工地的流程让这些大学生起码呆一年,再回到院里吧!但是,现在这些实战经验都没有大学生,一个个就像少爷、小姐,只想躲在设计院里的空调房里,谁也不愿意下工地。

    不下工地没有实战经验也就罢了,他们还对肖风最近取材于古夜郎国的木板房群落的设计思路指手划脚。

    朱娜,你是皇城根下来的我知道,你自认为你看惯了三朝古都,庞大建设形象能给人带来壮美的震撼就否决这种木质结构吗?你可知道,我的这个全纯木卯榫结构考虑的不是大气磅磗,而是要以一种木质建筑绽露出的那种温润的肌骨,在这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里,散布出一种青山绿水在城市人的身边,为灰色的城市底色,增添一道夺目的风景。你能理解这种设计意境吗?就说我的设计不好!

    余飞扬,在背后暗暗讥笑,我的这个设计怎么看怎么像个农家小院,还浪费空间。虽然你没有明笑出来,但从你嘴角的不屑我肖风看出来了,心里想着什么,嘴上不讲,可以你们这些小孩的面部表情完全出卖了你们自己。你就以为设计成高楼大厦密集层层叠叠是我们居住的最终目标吗?我这从夜郎古国得到的木板房设计思路上,我的这幢中国风木板房是建筑城市的一个小山脚上,整个木板房制吊楼楼群依山就势,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其群楼巷道大院的空间一半公开一半私有,是一种极佳的传统社会组织的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古人的居住智慧,这样的居住环境才能让人不急不躁,克服掉现代人整体的浮躁。

    还有那个浩熙,直接建议我把这些粗大的木质柱头改成钢筋水泥柱头,还说我这是浪费木材,这些木材又可以生产出多少纸张,多少铅笔,够农村小孩用几年,我的这个设计一点都不低碳环保!

    说到这里,我作为你们的实习指导老师真想吼人了,你个浩熙,你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吗?生产钢筋水泥建筑就环保了,不破坏大自然的原料了?这幢木板房不是说我不节约,有些该节约必须节约,不能节约也不能节约,用这幢木板房我要唤成城市众生对大自然的尊重,这是一个基本原理。

    我之所以坚持全纯木结构,只有这种不是全标准化的木柱头,才能体现古朴中透出典雅,笨拙中显示纤巧。在我设计的这幢木板房的建造上,讲究向上和靠下的选择,动土、驾车、立房、入宅等程序还非选定吉日良辰不可。

    这也不是你们笑称的迷信,每一根木头都是有生命的,他们汇聚成这幢木板房,在我这个设计师看来,粗糙原始的木头是纯朴和坚固的象征,用它来构筑家园,也就是用持久与恒安来构筑生活,稳固根须,让那一个个城市中不安的灵魂有所归宿。

    ……

    这几个我手下的实习生看他们改变不了我的设计思想,还对我给院里建议他们下工地历验的提出了抗议,写一些狂草的字纸,虽然和医学院最著名的医师喝醉酒之后开的处方单有得一拼,但我还是认出来了,全是骂我的话,还有人画一百只乌龟,还有人去院里反告我这个指导老师太严肃了,没有生气,没有活力,而且太过古板云云……

    还有人写着什么 “沙滩一躺三年半,大浪来时我翻身!”欺负老师不了解你们的小心思?我的设计理念和你们在大学学的现代建筑设计思路不一样,并且让你们去建筑工地历验,你们就认为我是在害你们?就考虑着如何对付我,并希冀着等你们以后发达了,给我个下马威?

    下马威不是这么玩的,我虽然来自的普通大学,没有你们的名牌大学显赫,而且我出身的草根家庭,也没有依靠,我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凭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

    可以说,我进设计院之前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你们想像不到的,我大毕业之后,最早就是在勘测院做了一年半的测量工,再升为测量主管。我那时的辛苦超过一般的建筑工地,那时勘测院要设计一条新铁路,我们测量队就得进行全线一百多公里的贯通测量。

    刚开始我只是测量队里的小工,任务就是照后视点。每天必须白天黑夜练吊线垂,能保证手提一根线,一根吊杆支撑下,一两米的距离之间,线垂尖纹丝不动对准控制点一毫米以内的中心。如果我的后视对不好,全站仪控制台的闭合环在误差以外,我要全权责任……

    搞那种铁路的全线贯通控制测量的辛苦常常不在测量本身的工作中,而是每天一大清早出发,背着几十公斤重的仪器和脚架爬上爬下,夏天我们找点要钻进一些深山老林,悬崖的位置,怕老蛇钻进裤筒里,必须要用结实的绳子把裤脚扎紧,以免蛇钻进裤铛,那可就二龙戏珠了呀!

    至于有一些隧道出口接桥的控制后点在悬崖边布设时,必须系着安全绳吊到山往下坠,历似于城市高楼里洗玻璃幕墙的那样,要是一失控,我当时就可能丧命。

    我是做了半年的前点后视才有机会进入测量队操作仪器的控制台。那时因为当时的涮测量主管用卡西欧450计算机在编一个大型隧道缓和曲线的控制测量程序上出了差错,差点让隧道打点走歪之时,我站了出来,重新给他编了一个程序,从此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让人刮目相看可以改变命运,不过,只要有准备,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蛮多的。我从测量工晋升为测量主管后,一有机会,我还是愿意泡在工地第一线。工人砌模板、挖孔、扎钢筋我都和他们并肩作战。那时刚刚有钢筋平法的国标出台,我完全把那本新出的钢筋平法国标背了下来,走在工地,只要眼晴一瞟,哪里的钢筋配筋扎错了,立马能指出来,工地的师傅都给我一个外号:肖平法。

    还有预算、实验、资料……这些都是为我后来考过建造师,结构工程师的,号称国家最难考的执业资格考试助力不少。

    工程就是一通百通的一个科学体系,但是我不满足于此,我是学设计的,我想我以后设计的铁路、高楼不仅仅是生板硬套冰冷冷的水泥建筑,我希望我的设计里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其实不管哪种建筑,都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居住生活形式在构造上和生活的息息相关。我后来进入了鼎盛阳这家大型的国有设计院,也是凭硬夫考进来,我之前也设计了一些钢筋水泥,造型独特的建筑,有几个还获得了国家大奖,被院里评为了首席设计师,不过,我总是一个传统的人,最爱看中国传统的那些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纳兰的词、古书……

    就像我在这次的这个中国风设计上,前半部分接地与地面齐平,后半部分悬空由木桩头支撑,这种构筑方式能导致了建筑立面前后形态上的差异,且让这幢木板房群落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讲究朝向……

    不过,说多了,我也不是一个全通,我虽然在建筑上学有专长,但是我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英文差。就像我的这几个实习生,如果真要整治和取笑我,如果拿我的英文开涮,他们真可以甩我一两条街。

    关于我的英语水平,大学里的英语六级考过之后,就再也没机会用过。最多现在是看看英文原版电影,叫我认几个英文单词还可以,要叫开口说,那简直要命。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