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字体: 16 + -

第八十章;禹王喜闻铎鸣声

    sat sep 05 14:53:43 cst 2015

    禹王入主新都后,在王宫的大门前,设置了;钟.鼓.磬.铎.鼗五种打器。广招天下贤士,并昭示天下;如果能用义理使我明白的人敲钟,用道德说服我的人击鼓,参政议政的挥铎,以忧患启发我的击磬,告状诉冤的摇鼗。并晓谕华夏国黎民;本王不怕贤士滞留在路上,而是担心滞留在王宫前。

    自从设置了五器,禹王有时吃一顿饭之间,也要接待十几个来访者。洗一次头,要挽五.六次发,接待来访者。而所有的来访者,没有一个是挥铎来参政议政的,使禹王心中颇感郁闷。两个月来,首辅的座位一直空着,六卿之位,有五卿还悬着。

    禹王召唐兴进宫询问唐尧的情况。唐兴答道:“回禹王,这两个月,我也断了与唐尧的联系,禹王耐心等待几日,唐尧向来办事持重,一定是因故耽误了。”

    禹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看来也只好等了,只是唐尧不到,一切都毫无头绪。”

    其实华夏国,也不是没有人来向禹王参政议政的,只是这些人一踏上崇南大道,心气就没了一半,进了大都城,心里就彻底凉了,见了禹王宫,脑袋里就全成了浆糊,哪里还有胆量去挥铎,只当来大都旅游了。

    这日,时逢大朝,禹王与众大臣,商议建都以来,应从何处大事着手,众大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皋陶在一旁,也无奈地摇着头,现在他也不明白,禹王心里向往的新朝政是什么,自己在舜帝时所掌握的那些礼制和治国之道,好像已无所适从了,为此,他心里也非常惆怅,此时他才理解了,禹王盼望唐尧早日归来的心情。

    禹王听着下面呜呜泱泱地争吵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

    忽然,他期盼了已久的挥铎声传来,初时,他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当挥铎声一阵阵地不断传来时,他才知道这一次是真的。

    禹王精神一震,神情严肃地喊了一声:“肃静。”大殿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禹王吩咐身边的侍臣:“速去宫门外,看看是何人挥铎,带上殿来,本王要立即召见。”

    侍臣快速地向宫门外走去。过了不一会,大殿门外走进来侍臣和一个高大的身影,侍臣与他走在一起,身高只达到这人的腋下。禹王一见,也惊讶此人长得竟如此高大,不知见识如何。见来人步态稳健,不急不缓,身姿挺拔,目不斜视,一头乌发向上挽起,发髻上插一根玉簪,长的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一对剑眉斜入天苍,双目发着皓月之光,鼻如俊峰,口含四方,肤如亮铜烁烁生光。

    走进大殿后,向禹王跪下,口中道:“臣唐尧因要事羁绊来迟,请禹王赎罪。”

    禹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连唐兴.虞苗.虞利和虞旺,也吓了一跳,他们心里暗想;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冒充唐尧。

    禹王回过神来,道:“壮士请起,不知你是何方人士,为何口称唐尧?”

    唐尧起身,快速地冲着唐兴和虞苗他们扮了个鬼脸,然后回禹王道:“臣唐尧,神农山唐家岭人氏,三年未见禹王,难道禹王把臣给忘了。”

    唐兴.虞苗,顾不得礼制,走到唐尧面前,仰头看着他。唐尧冲他们呲牙一笑,二人这才看清真的是唐尧。激动地转身对禹王说:“禀禹王,他真得是唐尧。”

    禹王听后,急令唐尧走到近前,细细一看,果真是唐尧,不由得问道:“唐尧,你为何长成了这般高?”

    唐尧微微一笑,对禹王道:“回禹王,这两年多来,唐尧绕着华夏国外围游历,日行一百,有时夜行五十,身子噌噌地往上蹿,不知不觉地就长成了这样,我想这该是每天跑路多的缘故吧。”

    禹王道:“你在黄山闭关修国策,想必都已完成了吧?”

    唐尧道:“回禹王,王命所在,臣哪敢怠慢,前几日修完后,臣即可赶回大都复命。”说完之后,将身后背着的一个布袋交给了侍臣,接着又道:“这里面是全部国策,待禹王钦定后,通令华夏实施。”

    侍臣将布袋中的黄绢,一件件全部放在龙案之上。禹王见每个绢上都有卷名,他顺手拿起了一卷役兵制,细细一看,心中赞叹。唐尧在役兵制中,从人员总数到分类,规划详细,从上层到下层,各级官阶规定明确。禹王看过此制,就知道其他的肯定一样周全。心想;制定这些度制,唐尧一定下了苦功。

    禹王放下役兵制,对众臣道:“这位便是首辅唐尧,众臣何不参拜。”

    众臣闻听,纷纷向唐尧行礼。齐呼:“参拜首辅。”

    唐尧向众臣还礼,说:“众位辛苦了,本辅赴职来迟,朝中事多亏各位分忧,本辅在此谢过了。”

    禹王又对唐尧道:“唐首辅刚刚进殿时,本王与众大臣正在商议,开国后的首要大事,彼此争论不休,不知你有何高见?”

    唐尧对禹王施礼,说:“禀禹王,唐尧本想来日启奏禹王,请禹王定夺,既然禹王现在询问,恰好又逢大朝,唐尧不妨直叙己见。”

    这两个月来,禹王其实也很头痛,新朝初立,到底从何处着手,只觉得无所适从,心里虽急,表面上还得控制着自己。

    禹王表情平静,内心急切地对唐尧道:“首辅有何高见,今日不妨当着本王和众臣直讲。”

    唐尧不急不缓地道:“回禹王,新朝初立,朝廷架构应为当务之急,朝廷架构健全,方有官员各司其职,其为天下安定之本,禹王也不会纠缠于琐事之中。我早已拟好朝廷架构,除三辅外,分为;侯吏卿.司礼卿.司法卿.兵马卿.通商外夷卿.农桑林木卿.交通车马卿.赋税卿.巡查卿.大都巡查卫安卿。十卿中,通商外夷卿禹王已封,其余九卿空置,这次选卿,一不分出身贵贱,二不分年龄大小,凡是在大都的,和华夏国各州各邑,四等候以上者,统一有资格参加考试,以德才兼备者为首选。”

    唐尧环视了一下众臣,道:“ 禹王为主考,我与皋辅和姒辅为副主考,先进行面试和笔试,取最好的三十名,在禹王殿进行殿试,最后选出前九名,由禹王亲封。”

    禹王心中感慨,众大臣争论了两个月的事,唐尧片刻间就处置的妥妥当当。皋陶和姒臣也是心中暗暗佩服;难怪禹王盼唐尧如盼甘霖,这华夏国新政,原来都在唐尧的胸中,禹王称他为旷世奇才,果真是名副其实。

    大殿内的众臣,听到自己都有机会成为二等侯卿,原来六卿的位置,现在成了十卿,高升的机会大大增多了。同时发出了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