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开岁夜初探娘亲

    mon jun 15 19:31:22 cst 2015

    一天唐尧出去采药,坐在一个山坡上休息,忽然心里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烦躁,他努力调整气息,平复心中的烦躁,稍感平静后,发现这阵烦躁来自心底的两种思念。

    一种来自少年唐尧的思念最盛,他算了一下时间,如果在二十一世纪,这时已临近春节,不知道这一百多天的日子,亦玉和父母及岳父岳母是否已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是自己的这种思念与少年唐尧的思念在心底天人交战。少年唐尧对娘亲的思念稍占上风,他就有一种立刻翻山越岭,赶回唐氏部落山洞里看望娘亲的冲动。唐尧努力压制着这种冲动,因为他心里还有一道坎没能迈过去;那就是少年唐尧娘亲的年龄,可能比自己还要小,如果见面,被一个比自己年龄还要小的女人抱在怀中,叫着儿子,他真的有点难以接受。

    可是少年唐尧的思念,越压制就越强盛,他被这种纯真的思念所唤醒,感到自己不该有这种私心,这不该有的私心,差点将少年唐尧推向一条不仁不孝的歪路。他为自己而羞愧。当前他应当面对现实,承担少年唐尧的一切责任。他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从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他现在就是唐氏部落的那个少年唐尧,所以应该义无反顾的将少年唐尧的人生路走下去。更何况来到这异世空间,首先接触的人如:师父,义母,大元在他们心里接受的都是少年唐尧,而自己只是少年唐尧一个看不到的影子,一个助力少年唐尧成长的灵魂。想到这里,心里不知不觉的平静了下来。

    自从打通任督二脉后,唐尧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九岁的他,身高竟有接近七尺,且挺拔壮硕,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肤色呈深麦色,发着幽幽的光亮,头上的发髻,义母给他插了一支墨绿色的玉簪,并把他的头发做了精心梳理;额头上适度的齐发,两鬓长发过耳,脑后长发披肩。斜入天仓的两道剑眉,笔直的鼻梁,齿白唇红。简直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翩翩美少年。

    最近师父又传授给他:望诊.问诊.闻诊.切诊。唐尧是一教就会,一点就通。(本来他就是带着这些本事来的)师父与义母愈发珍爱他。

    就这天回到山洞后,义母见他有点闷闷不乐,就问他;“怎么不开心了,因为什么啊?”

    唐尧在义母面前不敢说谎,回答说;“我离家已有一百多天了,不知娘亲状况如何,娘亲肯定是急坏了,所以我很是挂念,想回去看看娘亲。”

    义母听后很是赞同,并告诉了师父。师父掐指一算,说;“后天是开岁节,明天下午回去正好,后天可陪娘亲待一天。”又向唐尧问了他娘亲的病状和得病时间后,走进了秘洞。

    第二天义母没让唐尧出去采药,而是让他帮着收拾了一些食物,装进一个布袋中,其中还装了一个小石臼,石臼里面装着师父采集来的油脂,用野木棉捻成的棉芯,封在油脂内。告诉他,用火镰石点着棉芯就很光亮。(唐尧当然知道,这就是最古老的油灯,他也为在这个时期,师父的智慧所折服。)

    中午过后,师父走出秘洞,手拿两个竹筒,告诉唐尧;“一种是早上吃的治病的药丸,一种是晚上吃的补身体的药丸,记者每天必吃。”午后,唐尧跪拜师父义母后,背上布袋,下山而去。

    唐尧记得那个月黑之夜,自己既害怕又慌张,拼命的跑,估计跑了四五个时辰,而这次回唐氏部落,只用了两个时辰。赶到唐氏部落附近时,太阳还没下山,他没敢直接去娘亲住的山洞,在附近山上的树林中躲了起来。

    再说唐尧的娘亲,那晚在慌忙中,让唐尧去外公家躲避,第二天回过神来,后悔不已,让这么小的孩子夜间赶路,如果儿子发生意外,自己连活下去的心气都没有了,她越想越害怕。

    第二天老族长家里的下人来送食物,问;“唐尧有没有来过?”她不敢说唐尧来过。

    老族长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得知,唐霸的大夫人与唐尧同一天失踪,就叫上族中所有的长老,去找唐霸要人。

    唐霸本来就因大夫人的无故失踪,和大儿子的死烦恼,正盘算着去求老族长要回唐尧,一听说唐尧和大夫人在同一天失踪,心想;是不是与大夫人失踪有关,难道她把唐尧害了后自己跑了。想到此,唐霸也着急起来。老族长和长老们见唐霸的表情不像是装出来的,就令他赶快派人到附近的山里和附近的部落里寻找。找了许多天后,两人如泥牛入海,渺无音讯。

    当唐尧的娘亲听说这些后,深深自责不已。她每天跪在洞口向上天祷告,求上天可怜可怜自己,保佑儿子。现在的她因思念儿子,骨瘦如柴,眼窝深陷,要不是等儿子的信念支撑着她,恐怕早就一命归西了。

    老族长得知了她的状况,让人捎话给她说;“唐尧福大命大,一定有神灵护佑。”好在她对老族长的话深信不疑,使她有了继续等儿子的希望。

    太阳下山后,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块空地上,点起篝火,先祭拜天地,后又祭拜了祖先,然后一些大男大女们敲打着木棒,围着篝火,欢快地跳着转着。(开岁节就是现在的春节,现在就是除夕夜的祭拜仪式)老人小孩在一边欢声笑语一片。

    唐尧的娘亲此时坐在山洞里,双眼垂泪,思念自己的儿子。忽然听到洞外有轻微的动静传来,内心感到一阵慌乱,还带有一丝说不出来的感觉。

    只见在微弱的光线下,一个身影走进洞来。当身影跪在自己的面前叫了一声“娘亲”时,她顿时觉着一阵天旋地转,身子倒了下去。唐尧赶紧起身,将她抱住。过了好一阵子,她才清醒过来,泪如雨下,口中喃喃地叫着:“儿啊!儿啊!”紧紧地将唐尧抱在怀中。

    此时的唐尧看到一个比实际年龄要老上十多岁的病弱身体,内心也感到了一种悲悯。同时也被她这浓浓的亲情所感染,唤起了压在心底的思念之痛,泪水潸然而下,心里的那道坎瞬间被抹平。

    唐尧叫着娘亲,并替她抹去脸上的泪水,静静地等她平复下来。这时洞里也暗了下来,唐尧扶娘亲坐下,从布袋中拿出了有油脂的石臼,用火镰石点亮。娘亲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怕是象多次梦里那样,一眨眼儿子就不见了。唐尧劝娘亲:“少说话,先歇息一阵,待会,会将自己的境遇讲给她听。”又从布袋中拿出中午义母准备好的食物,并倒了一碗水,照顾着娘亲吃了点东西。

    吃过食物后,唐尧见娘亲有了些精神,才将那日发生的一切娓娓道来,当讲到滚下山破时,娘亲猛的将他抱在怀中,而后一直紧紧抓着他的手,同时将手臂抱在怀里,就这样讲着讲着,不知不觉的娘俩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唐尧因练功有早起的习惯,想轻轻地抽出娘亲抱着的手臂,谁知稍微一动,娘亲就被惊醒。唐尧轻轻地对娘亲说:“我要去练功,你再多睡一会。”娘亲身体本来就弱,昨晚又很激动,娘俩说话又到很晚,也感到很疲惫,听了儿子的话,就闭上眼睛又睡着了。

    一个多时辰后,唐尧回到了洞里,这时阳光已照在洞口,洞中也明亮了起来,唐尧发现娘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起来了,并在弄早上吃的食物,可能是看到失而复得的儿子,精神看上去奇好,脸上竟有了少许血色。唐尧拿出药丸伺候娘亲吃了下去,叮嘱她那一桶是早上吃的,另一筒是晚上吃的,不可间断。白天洞里亮堂,她才发现儿子长高了不少也长壮了很多,俊朗的脸上一双秀目中,透着一般大人也没有的坚定与自信。她为儿子的福遇而高兴,胸中的忧郁一扫而光,她此时真想绕着满部落大喊;“我儿子回来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娘俩在不知不觉中又唠了一天。傍晚,唐尧要去看望老族长。她赶紧拿出一些唐尧带回来的食物让他带上,催他快去。

    当唐尧推开老族长的院门时,下人看到他先是一愣神,随后喊着;“唐尧回来了,”飞快的向老族长住的屋子跑去。老人家竟快步的走出房门,当看到唐尧跪在自己的面前时,才相信这是真的。进屋之后,老族长听完唐尧的奇遇,连声说;“好。”爷孙俩聊了很多,并叮嘱唐尧跟师父好好修炼,造福族人……。

    唐尧在回来的路上,一个想法在脑海中产生。回到洞里给娘亲一讲,娘亲也赞同。第二天,天亮之前,唐尧告别娘亲,说;“回去禀告师父义母后,马上就回来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