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问天
字体: 16 + -

第4章 皇庭巨变

    第四章皇庭巨变

    杨承祖本不欲理会,但听得声音耳熟,不由自主地回过身来。只见面前十数匹高头大马,马上骑士均顶盔带甲,身后跟了四五十手持长矛的士卒,正是皇城治安军队。而最中间的一匹枣黄色的马上,坐着一员络腮胡子的莽汉,刚才的叫声,正是从此人口中所发。

    杨承祖一回过身,便暗道不妙。再回头看时,淮海七丑只丢下了两具尸体,其余人竟全跑得无影无踪!想到问天枪无故同自己失去了感应,现在被这五丑夺走,一时间怕是难以找回,杨承祖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络腮胡子看到面前之人居然是杨承祖,心中便是一慌,再看到杨承祖已是面沉如水,更吓得满头大汗!慌忙滚鞍落马,纳头便拜,颤声道:“末将不知大将军在此,冲撞了将军,万乞恕罪!”

    这络腮胡子名唤潘怀宪,乃是皇城治安校尉,一身本领尽来自杨承祖第五子杨凝霜,算得上是杨承祖的徒孙。见得师公在此,岂敢不行大礼?

    杨承祖心中虽又气又急,但他涵养极好,从不迁怒他人。当下便舒展开眉头,扶起潘怀宪,温声道:“潘校尉无须多礼。”指着倒在街头的两人,解释道:“此二人是淮海七丑之二,他们七人在这长街害我的坐骑,夺我长枪。迫不得已之下,老夫只好留下了这两人。另五人见不敌老夫,已然逃走,不知所踪。”潘怀宪瞪眼道:“反了他们了!竟敢冒犯将军天威!众儿郎听到了吗?还有五个人跑了!不管他们跑到哪里,你们都给我把他们抓回来!”

    身边士卒爆喝一声“是!”便准备开始追捕。还未动身,被杨承祖抬手拦了下来。杨承祖道:“且慢!潘校尉,这些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一时之间恐难以找到。还是烦请潘校尉先将此处收拾了当,请校尉派人将我这铁牙尸身送回我杨府,将这两人尸身带回刑部,追捕之事,暂图来日罢!”

    潘怀宪大头连点,应承下来,当下便指挥起士卒开始搬运尸体。杨承祖急于进宫,不愿再耽误时间,朝潘怀宪拱拱手,道:“有劳潘校尉了,老夫又要事在身,便先行一步了。”潘怀宪大声道:“将军但去无妨,末将保证将事情办好!”

    杨承祖再一点头,加速身形,转眼间便消失在了街道尽头。

    潘怀宪走到正在将铁牙尸体奋力抬起的士卒身旁,粗声道:“把这畜生和那两人都丢到浠水河去。”一个士卒瞪大眼睛,疑道:“可是杨将军不是说把他的坐骑送回杨家吗?”

    潘怀宪两眼一瞪,怒道:“要你丢你就丢,哪来那么多废话?他是你上司还是我是你上司?”言毕,不再理会正在将铁牙尸体挪到桥边的士卒,朝着杨承祖消失的地方,深深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竟看不出是喜还是忧。

    *******************

    杨承祖一路再无阻碍,直奔到皇宫大门口。门口守卫自是认得杨承祖,急忙上前参拜。杨承祖挥手让其免礼,将姬文杰的令牌交给守卫,道陛下相召,须入宫觐见。守卫看着杨承祖一身的血污,心中奇怪,也没听说陛下什么时候要召见杨承祖啊?奇怪虽奇怪,但面前这人是凯国护国大将军,手中又有陛下的令牌,自然不敢怠慢,双手恭敬递还令牌,延手便请了杨承祖入内。

    杨承祖连过几门,均畅行无阻。待到了角木门时,却发现了异常,角木门口竟然没有任何守卫!正诧异间,一阵微风从门内吹出,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从杨承祖身上拂过。杨承祖鼻头抽动两下,内心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直接一个纵身穿过角木门,直飞奔到了金銮殿门前。

    但见殿门紧闭,一股浓烈的血腥气从门内传出。杨承祖心头大震,浑身竟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一下。快步上前,用力一脚,踢开了殿门,便抢身进入殿内。

    殿内虽然没有一丝月光照入,但杨承祖的目力并不受影响,他看到大殿内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禁军的尸体,血液几乎将整个金銮殿的地面染红,令人作呕的血腥气在空中肆意弥漫。

    杨承祖压抑住心中的震动,向殿内慢慢走去,他发现这些尸体大多是原本镇守各门的守卫和禁军部队,甚至还看到了禁军统领尧光的尸体。尧光双眼瞪大,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他左手抚胸,右手向前伸去。杨承祖顺着他的右手看去,只见前方的皇椅上坐着一个人,他身穿裹云袍,头戴九须冠,原本睥睨天下的双目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光彩。

    凯帝姬文杰就死在了自己的皇椅上,而在他的身上,插着一柄长枪,枪柄上的红缨沾满了血液,呈现出一种妖艳的暗红色。

    杨承祖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住了,他呆呆地站了半晌,深吸了一口气,缓和了一下内心的慌恐,走到陛下的尸体前,仔细查看尸身上的长枪。一看之下,冷汗直流,果然就是是自己的问天。只是这枪明明被淮南七丑夺走,却为何出现在了这金銮大殿上?甚至还要了陛下的命?

    杨承祖额头冷汗不断落下,心中不停地思索,究竟是谁要置杨家于万劫不复之地?踱步之间,咯噔一响,脚尖踢得一物,捡起看时,却是黑黝黝半块令牌,令牌上只有一个木字。

    看这半块令牌,显然是“杨”字令牌的一部分,想来也是杨府之物。杨承祖再思索半晌,实在是毫无头绪。猛然间一个激灵,突然回过神来,这宫殿已是不能再待了,若被人撞到,便是跳进淮海也难以洗清。

    转身便来到姬文杰尸身旁,道声死罪,便开始拔动姬文杰身上的长枪。手才接触到枪柄,眼睛余光忽然发现姬文杰左手紧握,像是抓住了什么东西。当下也不急于拔枪,用力掰开了姬文杰的手指,从手中掉落一物,也是半块黑黝黝的令牌,上面也是刻着一个木字。

    杨承祖将两块残缺的令牌合在一处,果然严丝合缝,显然这是一块令牌被分成了两半。看着合在一起的两个“木”字,杨承祖心中愈加震惊,喃喃道:“竟然是你……”

    话音未落,宫殿外突然亮起了无数火把,响起了阵阵嘈杂声,一队御林军簇拥着一个年约三十五六的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青衣长袍,面白无须,无精打采,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正是与杨承祖并称“文武双翼”的凯国护国军师,林烨。

    林烨阴沉着脸,双手拢在袖内,看着遍地的尸体和正在站在姬文杰身旁杨承祖,沉声喝到:“杨承祖!你干了什么!”

    杨承祖心头大怒,额头青筋大怒,恨不得一枪捅死林烨。但众人眼下,不便取枪,便从身旁地面上捡起一柄单刀,伸手在刀背上怒拍一记,以刀尖直指林烨,厉声道:“姓林的畜生!我干了什么?你问问你自己干了什么!弑君背主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林烨被杨承祖劈头盖脸一顿骂,竟一下不知如何开口!本来林烨收到消息,说杨承祖密谋造反。他自是不信,一笑了之。谁知到了傍晚时分,宫中有人来报,说杨承祖真反了!这一下大出林烨所料,无论如何他都不敢相信,杨承祖居然会谋逆?

    林烨听闻后,急匆匆地带兵赶到了皇宫,谁知眼前所见,杨承祖不仅谋逆,竟然还犯了弑君之罪!暴怒之下,林烨还未开口,便被杨承祖一顿臭骂,竟将弑君罪名安到了自己身上!这叫林烨如何想得通!

    林烨细眉一挑,怒道:“好你个弑君之贼!原本我还不信,想不到你今日犯下这等大罪,竟还如此猖狂!杨承祖!你是要陷我凯国于危难之中么!”

    杨承祖心头更怒,好你个林烨,自己谋反,居然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国家危难!装得一副冠冕堂皇的模样。杨承祖暗呸一口,自知说不过林烨,便只能在手底下见分晓了。

    杨承祖朗声道:“诸位将士!陛下乃林烨所刺!林烨犯下了谋逆大罪,却将罪名嫁祸给了老夫。老夫一时不查,误入了圈套。请诸位不要被林烨所蒙蔽!请诸位将士死守宫门,不要放了林烨出去!”

    他这纯粹是匹夫之言,若真是林烨谋反,那他带来的兵自然也是叛军,如何会听杨承祖一言半语?

    林烨身旁的御林军举起长枪,均缓缓退至到了殿门口。他们自然不是相信杨承祖所言,毕竟他们亲眼所见,弑君之人非杨承祖莫属。只是杨承祖这话极有道理,无论凶手是谁,都先要保证他出不去宫门。御林军的小统领便招一招手,带了部下堵住了大门。

    眨眼之间,林烨身边便只余下七八人,这些人均是林烨亲信。林烨深夜进宫,不敢带自己亲兵,只带了几个亲信,凭御赐令牌在御林军营点了两队御林军前来救驾。故而这些御林军虽归林烨调拨,却不受他号令。

    这七八人中,有一人缓步上前,挡在了林烨前面,指着杨承祖怒道:“老匹夫!你莫非失心疯了么?自己做的事转头便忘了?你可还认得我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