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章 夜半歌声

    sun jun 05 14:10:21 cst 2016

    火堆旁一片沉默,大家都各自在心中做着打算,有些话默默念叨了好几遍,却始终开不了口。李干虾儿见众人颇为为难,索性道:“幺娃,所谓军令如山,我们是当兵的,上头命令下来了,拼命都要去执行。更何况如今太原战事惨烈,鬼子攻势正猛,如果太原在我们到达前失守了。那么坐飞机到重庆的计划就要落空。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儿拖延。这个不用当哥哥的多说,只是惠子下落不明,你心里头也放心不下。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兵分两路,麻烟杆儿和刀疤脸回村子把队伍带过来找,人多力量大,全营几百号人找起来比我们几个人快得多。剩下的继续赶路,争取在限定的时间内赶到太原。”

    众人皆不说话,等着幺娃的反应。他若同意,他们就按李干虾儿说的办。幺娃若是不同意,他们也舍命陪兄弟,大不了一起挨处分,总好过让一起经历了生死的幺娃心里面难受。

    沉默半响,幺娃始终拿不定主意,抬头看着众兄弟们,刘莽墩儿安慰道:“幺娃,你不要为难,你要是实在担心惠子,我们就陪着你找就是了。大不了太原那边问起来,就说路上遇到鬼子咯,耽误时间。”

    教授点头道“对、对、对,就这么这么说,晚点儿去没什么大不了。”

    大家也纷纷赞同。火光照耀在众人的脸上,映射出生死兄弟的赤诚深情。幺娃只觉得心里头阵阵暖意,哥哥们能为他如此着想,他又怎忍心让大家为难。更何况在保家卫国的民族大事面前,怎容得他为儿女私情耽搁。最终幺娃还是听从了李干虾儿的提议,和其他人继续赶路,大家又好言安抚了他一番。麻烟杆儿和刀疤脸决定将功赎罪,趁着夜色抢先回到村子,带着部队来找人。

    刘莽墩儿又撮合着他们握手言和,幺娃还有些鼓气,不肯原谅他俩儿。

    李干虾儿又劝他:“兄弟之间,不要计较太多”。

    沈黄鳝道:“哎呀,幺娃,大丈夫大人大量,你就原谅他们这回吧”。

    教授也道:“算了,算了,握手言和吧!”

    在大家热情劝慰下,幺娃这才勉强向麻烟杆儿伸出一只手。麻烟杆儿感激涕零地将手掌在衣服上使劲儿搓了搓,伸过去跟他握手。

    然而就在握手的瞬间,幺娃忽然把手一偏,从麻烟杆儿的腰带上抽出那杆儿大烟枪。他双手握住两头,以迅雷之势猛地用膝盖一折,吧唧将烟枪折成两半截,扔在地上,骂了句:“握你妈了个串串!”

    所有人的人都惊呆了,麻烟杆儿还没反应过来,盯着掉在地上的两截烟枪愣了好久。半响,他突然两眼一翻白,全身一抽,嗷的一嗓子就昏死过去了。

    只留下众人尴尬地看着幺娃!

    后头的路程里,幺娃显得忧心忡忡起来。他总是疑神疑鬼地四处张望,不时走到山坡上往远处眺望,祈祷着能看到惠子的踪迹。几位哥哥们知道他的焦虑,只好拿些宽心的话来安慰他。

    走了几天路程,离太原已经不远了,路上络绎不绝地出现逃难的村民和在战场上溃败的士兵。刘莽墩儿上前问他们前线战况如何,那些衣衫破烂的士兵说鬼子正在攻打忻口,那里守卫严密,军备充足,要攻打下来并不容易。至于山西的其他地方基本都让鬼子占了。

    幺娃等人听了这话,心中一沉,估计鬼子占领山西全境只怕是迟早的事了。当初,他们跟着队伍来到这里,几经生死,保家卫国,没想到最终还是让鬼子夺得了山西,这让那几个出川抗日的四川兵唏嘘不已。

    走到天黑,弯月斜挂,星辰闪烁。幺娃与哥哥们远远便瞧见高大宽广的太原城墙,兄弟们心中一阵喜悦。到了门口,城门紧闭,此刻已是宵禁时间。城楼上灯火通明,明亮的灯泡将城墙四周照得宛如白昼。那守城的官兵见着他们几个人厉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八路军的士兵,奉蒋委员长之命带教授到太原乘飞机,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刘莽墩儿大声呼喊道。

    那守城官兵们探着脑袋瞧了瞧,又私下议论一番,朝他吼道:“对不住啦,兄弟,城门已关,不得随意入城,你们先在城外过一夜,明日开了门再进城吧。”

    “什么…什么,让我们到城外休息,我可是蒋委员长亲自请的人,你们几个脑袋竟敢抗命,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史里玛教授气愤道。

    刘莽墩儿几个急了,骂骂咧咧地喊了起来。可任他们怎么叫唤,那守城的官兵始终不开门,说这是上头的命令,他们也是奉命执行。接着,又客气地劝他们到附近的农舍歇息一晚,等明日城门一开,即可进城。

    闹了半个多小时,白幺娃几个是喊得口干舌燥,气喘如牛。瓜和尚还气急败坏地指着城墙上的守军大骂:“龟儿子,你有种下来,下来老子跟你单挑!你下来”

    李干虾儿打着圆场道:“算了,算了,他们有令在身,是不会开门了。咱们还是找个地方休息吧。等明天再进城。”

    众人无奈,只得委屈地转身离开。瓜和尚还不服气,叉着腰,双腿分立,恶狠狠地与楼上的守军对视,最后让沈黄鳝和李副官一人挟着只胳膊给拖走了。

    离开太原城,幺娃他们摸黑走了许久也没找着哪里有什么农舍。黑灯瞎火的,路也不好走,大家只得寻些干草铺了张松软大床,再点上一团火,围着篝火和衣而睡。整整一天的路程,让人倍感疲惫,大家卷曲着挤在一团取暖,很快便入了梦乡。

    刘莽墩儿的呼噜依旧打得响亮,李干虾儿和沈黄鳝紧紧抱在一起,瓜和尚的嘴里偶尔发出磨牙的响动,只有教授始终以一个读书人的睡姿直挺挺地合着眼。

    幺娃双手枕着头,仰望天空,心中思索万千,难以入眠。他忽然想起当初惠子唱的星星的歌。是那么的甜美悠扬,仿佛家乡的歌谣,带着他回味童年时的美好记忆。

    慢慢的,他闭上了眼,嘴里哼起那动人的美妙旋律。歌声轻柔、婉转,带着丝丝温情,沁润着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又好似薄纱轻舞,飘渺得如幻、如梦,顺着耳朵钻入脑海,汇聚出惠子那蜜桃般的脸庞。眼若柔情,红唇似意,吟唱了一番爱怜,更仿佛一双细腻巧手,轻抚幺娃胸膛。在他最柔弱的内心深处,轻轻一捏,便将敏感的神经刺激得难以言喻,如细羽刮鼻,清风拂面,激起一番痒意。

    幺娃入了眠,在睡梦中,他依然听能到惠子那天籁般的音色,陶醉得飘入云霄。

    “惠子!”他忽然惊叫着坐起身来,竖起两只耳朵倾听。远处隐隐传来熟悉的歌声,那声音断断续续,放佛来自天边,幺娃听得真真切切,那确实是当初惠子唱的歌谣。

    “惠子,是惠子!”他欣喜若狂地摇晃着身旁的沈黄鳝,又拿脚蹭着刘莽墩儿的脸,将他们闹醒。

    “怎么了?”众人齐声问他。

    幺娃激动地说惠子就在附近,是她在唱歌!大家连忙静下来听,周围安静无声,那若隐若现的歌声仿佛断了线般消失不见。只有无尽的黑夜里,狂风呼啸,摇曳着树林摆动。

    “哪里有歌声?幺娃,你是不是听错了?”瓜和尚一脸疑惑道,其他人也是同一副表情。

    幺娃挠着脑袋疑惑起来。刚刚明明是惠子的歌声,怎么这回儿却不见了?他向众人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接着把双手微微窝起,像两只‘大耳朵’般贴在脑袋两旁。周围细小的动静清晰入耳,却依旧没有歌声。

    大家看他动作奇怪,也学着立起两只‘大耳朵’,跟雷达似的搜索信号。李副官听了一会儿,用手肘碰了碰沈黄鳝,轻声道:“喂,你听到啥子么?”沈黄鳝神情严肃地摇了摇脑袋。

    李干虾儿放下手道:“幺娃,确实没得声音。”

    “就是,没有声音”,“哪里有歌声哦!”一时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说开了。他们坚信幺娃是因为过度思念惠子,才产生了幻觉,又好言安慰了几句,再次睡下。幺娃无话可说,只得带着怀疑再次躺下。

    不多时,大家再次入了梦乡。幺娃警惕地注意着四周的动静,两手依旧贴着脑袋两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幺娃渐渐撑不住疲惫的身躯,困意来袭,在几次挣扎之后,终于合上了双眼。

    就在这个时候,那曼妙唯美的旋律如精灵般再次舞动着进入他的耳朵。幺娃全身一震,猛然睁开眼,屏息凝听。这一次听清楚了,实实在在有人在唱歌,他立刻推搡起刘莽墩儿,莽墩儿闭着眼睛劝他又在做梦,别胡思乱想,安心睡觉。他又去叫众人,大家都酣睡入深,不肯起来。

    幺娃只得偷偷拿着步枪,穿戴好衣物,寻着那歌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