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重生之三国军事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曹军袭来

    sun mar 29 12:09:20 cst 2015

    次日刘备急召众谋士议事,贾仁禄当即往 见刘备,刘备一脸惧色,道:“许都传来消 息,曹操兵分二路,一路去黎阳抵御袁 绍,另一路五万军马,直奔徐州而来。此 路军马竟打着曹丞相的旗号,黎阳军中却 无曹操旗号。现实不知曹操在何路军中? 此军的主帅是谁?若曹操亲来,当如何应 敌?” 贾仁禄哈哈笑道:“明公莫慌,军中只是两 个有名的龙套刘岱、王……”此语一出便知 不妥,忙将嘴捂上。 在坐诸人闻言愕然,刘备十分诧异,问 道:“仁禄从何而知军中主帅姓名?” 贾仁禄老脸一红,咳嗽两声,道:“我早知 曹操不会善罢甘休,定要来找麻烦,抢地 盘。于是暗遣心腹,前往许都打探,我在 许都有不少知交好友,是他们将此次出征 的主将姓名告诉我的。” 众人纷纷释然,刘备道:“既然主将不是曹 操那为何还打着曹操旗号?” 徐庶笑道:“此曹操的疑兵之计,虚张声势 罢了。” 贾仁禄道:“正是如此,刘岱、王忠应该知 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必不敢轻进的。我们 没有必要大惊小怪,马照跑,舞照跳,该 干嘛还干嘛。不去理他,曹操粮食多的没 地方放,想浪费点,我们也管不着。” 刘备道:“仁禄似乎有点太大意了。强敌既 至,焉能不作准备?” 贾仁禄道:“曹操粮食多得吃不完,要消耗 一点才心安。我们初得徐州,军粮短缺, 可是耗不起,否则曹操自来便无粮可用 了。不如给他来个外甥点灯——照舅,让 他们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他们虚张声 势,我们给他来个见怪不怪,看曹操能奈 我何。” 徐庶点了点头道:“仁禄之言虽然有些大 胆,确是有理。我料这路军马,必不敢深 入,当于境外某处屯扎,以待河北消息。 明公若外松内紧,则似危实安。” 贾仁禄笑道:“哈哈,元直说我大胆,我这 还有个更大胆的计策,可一试便知曹操意 图。” 刘备道:“仁禄请讲。” 贾仁禄道:“可遣一介之使往曹军之中请 战,以观其动静。” 刘备问道:“请战不是挑之怒速之来?” 徐庶道:“不然,河北的三十万袁军才是曹 操重点防守的对象。如今曹操看似三路告 急,四面楚歌。其实只要应其一路,余皆 不足惧。袁绍谋士虽众,互不相服,不相 统属。袁绍又是朝三暮四之人,常因他人 片言而改变决定。见谋士所谋不和,必心 怀疑惑,不敢轻进。曹操只要扼其进兵之 路,深沟高垒,不与之战。袁绍粮草一 尽,必然退兵,张绣和孙策也必无功而 返。” “徐州这路军马是曹操恐我袭其后,虚张声 势的一路军马。明为进攻,实为防守。刘 岱、王忠二人又非宿将,文无张良之计, 武无吕布之勇,必不敢轻进。我想曹操也 不想白白断送这五万军马,必先吩咐二人 不可轻进。我若遣使一介往下战书,彼知 我有准备,恐违了丞相将令,如何还敢轻 易进兵。” 贾仁禄不往点头,道:“元直所言甚为有 理,我本来还以为能搞得曹操手忙脚乱, 大出洋相呢,没想到他居然这么轻松就摆 平了。” 刘备道:“既然仁禄、元直都主张遣使往曹 军之中下战书,不知随人愿往?” 孙乾应道:“卑职愿往。” 刘备道:“公祐此行当小心在意。” 孙乾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奉命出 使,刘岱不敢怎样。” 刘备点了点头,道:“那就由公祐前去吧。” 孙乾应道:“是。” 徐庶道:“如今胜负重心尽在河北,明公可 差人往探袁曹动静。这里好早做准备。一 旦袁绍退军,曹操便会亲来徐州,那时便 真要有一场恶战了。” 刘备问道:“谁愿往黎阳一探?” 简雍道:“卑职愿往。” 刘备微微一笑,道:“就由宪和前去。” 袁绍虽说出兵三十万,却雷声大雨点小, 迟迟不见动静,直至七月盛夏,各项准备 工作方始就绪。袁绍领着一众谋士、大小 将领,率着三十万大军。头顶烈日,冒着 高温,前赴后继,浩浩荡荡,杀奔黎阳。 袁绍一方的办事效率之低,官僚作风之严 重由此可见一斑。其时曹操早已列营守住 险要,深沟高垒,高悬免战牌,不与袁绍 交战。袁绍数次挑战不果,也只得深沟高 垒,与之相持。 袁军之中,沮授恨袁绍不用其谋,也不再 用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军议之时不甚尽 力,只是唯唯诺诺,不为其出谋划策。许 攸不乐审配领兵,往往行小人诡计,到袁 绍那给审配上眼药、进馋言。审配也不客 气,于鸡蛋之中挑骨头,找寻许攸的过 失,跑到袁绍那里打小报告、告黑状。 袁绍手下谋士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大 局。竟视行军打仗如同儿戏,当此紧要关 头,搞窝里斗,且斗个不亦悦乎。袁绍一 贯优柔寡断,凭人起落。见此情景,毫无 办法,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什么事 也没发生过。 军议之时众谋臣争吵之声不绝于耳,和进 菜场似的热闹非常。往往一吵便是一两个 时辰,却什么结果也没吵出来。袁绍听得 不胜其烦,常常一怒之下离席而去,军议 也就因此不了了之。他因众谋臣意见不 和,心怀疑惑,便不敢冒然轻进,只得躲 在大营之中饮酒作乐,浪费粮食。 如此两军对峙,至八月一直守至十月,双 方竟未交得一战。曹操见袁绍如此,知其 无能为。哈哈大笑,对边上郭嘉说道:“果 不出奉孝所料。探马来报,江东孙策因袁 绍逗留不进,也不敢冒然进兵。如今他已 回柴桑,留程普守庐江。江东已不足忧, 我已命张辽撤回许都。张绣更是不济,见 袁绍也奈何我不得,索性放弃襄城,撤回 宛城一线防守。这路也无忧矣。” 郭嘉道:“袁绍已无能为,明公不宜长期与 之相持,如此徒耗粮食,毫无意义。不如 留少量兵马防守,明公自率大军班师回 朝,以养士卒。” 曹操道:“我也正有此意。看来这一切都是 刘备那厮挑出来,数路之中就他按兵不 动。他居然还派孙乾去刘岱营中下战书, 刘岱这个蠢货被孙乾三套两套,言语之中 竟露出了破绽,让刘备知道了我不在大营 之中。不过他还算老实,不敢自专,派人 来请示该如何行事,我让他驻兵于一百里 外按兵不动。如今袁绍出征已久,前进不 得,士卒颇有怨言,士气低落,我看不久 必将班师。我欲提兵直攻徐州消灭刘备, 你看如何?” 郭嘉道:“明公三思,如今不是攻徐州的最 佳良机,我军久戍在外,兵士已疲,军粮 也所剩无几,不如先班师回朝。待士卒休 整已毕,粮草齐备,明公可亲提一军征 讨,徐州密迩,旦夕便到,不怕刘备逃 脱。” 曹操低头沉思,片刻之后道:“奉孝之言有 理。” 曹操又和郭嘉商议片刻,主意已定,唤吕 布降将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曹洪屯兵 河上。曹仁总督大军守官渡,曹操自领一 军回转许都。 刘岱、王忠遵从曹操之令领军五万,离徐 州百里下寨,按兵不动,使人不断打探河 北消息。徐州百姓初闻曹军来伐,甚是恐 慌,赖有徐庶、刘备安抚民心,方始安 定。百姓们迟迟不见曹军动静,也渐渐的 不以为意。刘备采纳徐庶建议,外松内 紧,看似和平时毫无分别,实则防守异常 严密。贾仁禄对守城、攻城一窍不通,这 种时候是插不上话的,只得扮老实状,一 言不发,坐在那里发呆。 这日刘备与徐庶商议如何守城,讨论半 晌。忽觉有些奇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抬头一看,只见贾仁禄席地而坐,低垂着 头,正在打盹。摇头苦笑,方始想到平时 议事时,贾仁禄总是唧唧喳喳地说个不 停,猛然间听不到他说话,心里还真觉得 有些空落落的。 徐庶回头一看,摇了摇头,道:“仁禄,你 也说说。” 贾仁禄迷迷糊糊之中听得有人唤他,一跳 醒来,失声叫道:“什么,曹操大军打进来 了?那还不快跑!”说罢站起身来,便欲逃 之夭夭。 在场诸人见此情景,无不窃笑,徐庶摇了 摇头,道:“曹操大军没有进城。” 贾仁禄道:“哦,那发生了什么大事了?”觉 得自已有些出丑了,忙回至原地坐好。 徐庶道:“我刚说的守城策略不知有何遗 露,还请仁禄补充补充。” 贾仁禄尴尬地道:“很好,很好,你说的很 好,我看够详细了,我就不用补充了。”心 道:“我知道个屁啊,想补充也不知道补充 什么。本来以为相讨守城大事,听起来一 定很刺激。没想到比上课还枯燥,什么这 里派多少人,那里派多少人。何处该松, 何处该紧。如何派细作哨探侦察。这还真 是一门高深的课程。唉,只可惜我有一个 毛病,一上课就想睡觉……徐庶怎么和原来 的政治老师似的,说话像在催眠,听着听 着,我便睡着了……” 刘岱、王忠一直扎营不动,也和刘备相峙 了两三个月。这日,二人正在大帐喝酒闲 聊,忽见小卒来报:“曹公命将军速速进 兵,不得延误!” 刘岱大惊,失声叫道:“哦!”愣了片刻,方 道:“知道了,退下!”小卒退下之后,刘岱 对王忠说道:“如今丞相催促攻城,你可先 去。” 王忠道:“丞相可是先差得你。” 刘岱道:“我是主将如何先去?” 王忠道:“如此你我二人一同引兵前去。” 刘岱微微一笑,道:“今日你我均带酒意, 思绪不清,待明日再行商议。” 王忠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转过天来,二人又于帐中讨论半晌,仍未 定出该何人前去打头阵。刘岱道:“如此商 讨下去也不是办法,恐误了丞相大事。这 样吧,我与你拈阄,拈着的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