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问道
字体: 16 + -

第五十二章 云雨藏蛟龙

    “轰隆隆——!”窗外雷声轰鸣。

    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有一天一夜,竟仍无停下的意思,连带着那时不时传来的雷音,亦无长久间断过。

    沈言撑着油纸伞,在院中仰头看着点点水滴淌过脸庞,而上头,那篇乌云还聚拢如初,没一点消散的兆头。

    他眉头微微一锁,情况有些不对劲。

    有道是:春雷,年时初乐声,似唤新生;夏雷,雨中繁华声,似啸烟尘;秋雷,风里寂寥声,似诉孤深;冬雷,岁时末沉声,似话憩声。

    秋日之雷,不比春雷那般磅礴生机,也不比冬雷的沉闷肃杀,按理而言,当是幽咽如怨妇自哀。

    但如今这雷声,宛如军鼓作响,沉稳而有力。

    况且,时间持续地也太过长了些。

    沈言于是闭目将心神散开,感知灵木之剑的所在位置。

    待发觉仍畅游于雷云中吸收秋雷之力,而‘雷’篆依旧余有容量,未曾填满之时,不由放下心来。

    他对老槐树说道:“槐伯,春夏阳雷你碰不得,这秋冬阴雷却是符合你阴木之属,而今水汽夹着雷力四溢漫开,正是绝佳的修炼之机,与你往后度过雷劫大有裨益,莫要错过。”

    槐木“沙沙”声起,沈言会意,一顿,又朝树中女鬼说道:“至于冯姑娘,你为厉鬼,最沾不得这雷气,还是好生休养吧。”

    一片沉寂,不曾有人说话。

    良久,便听冯玉莲道:“小女子谨遵真人法令。”

    沈言闻言,微微愕然,摇摇头不去理会,便撑着油纸伞,走出了守信院。

    自昨日张夫子有事离去后,就再不曾回到夫子小筑,按照吴伯的说法,是明年沧云古三州秋闱开考在即,张夫子有意重开青阳学院,好好培养一番青阳本地的苗子。

    身为学院夫子,这本也是应当应分之事,说来在沈言见过的几位夫子之中,张然是最年轻,也最不务正业了。

    沈言于是和吴伯说若张夫子找寻,就言自己要出去一番。

    而后,转身踏出大门,身影消失在蒙蒙细雨之中。

    此际时辰刚过晌午,路上行人较往常稀少了些,尤其是一些街边摊贩,无什么避雨物件,又没抢到大户人家墙根避雨的,就只能暂时歇业在家。

    不过,那老赵的茶铺有一处小棚搭建,却是开着。

    “听秋雨,品请茶,好意境。”沈言微微一笑,便踱步到老赵茶铺前,道:“老赵,来壶茶。”

    “呀,沈先生。”老赵满脸带笑,忙不迭地给沈言擦拭了角落的一处位置,而后沏起一泡热气滚滚的茶,嘴上说道,“先生可有几日没来我这了。”

    “喔,诸事繁杂,也便是今日,偷得半日空闲。”沈言端起茶杯,细细地闻了番茶香,笑道,“你家那小子今日没来帮忙?”

    “嘿嘿,这不是听说,那张夫子要重开学院,不仅要培养我们县里几位秀才先生,还会免去县试,破格招几位资质好的童生入院学习,无论世家寒门抑或平民百姓,都有机会……”老赵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却表露无疑。

    无论赵三土最后能不能撞大运得了那机会,总要试过才甘心。

    毕竟,若是成了童生,即便这辈子都通不过府试拿到秀才功名,那也足以光宗耀祖,胜过这闹市中摸爬滚打的下九流营生良多。

    沈言闻言不由叹道:“事倒是好事,不过三土,似乎连蒙学所教的字都没机会认全吧?老赵,实话说,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三土的想法?”

    老赵脸色讪讪,道:“反正报名无须银钱,试一试总是无妨。”

    沈言不再作声了。

    父子二人显然也报了几分侥幸心理,不过也能理解,如不是无法改变命理,谁又甘心做一个平头百姓呢?

    世间正道便是争,这一点,连修仙之辈都不能免俗。

    他于是小啜了一口茶汤,又看向前几日失火烧毁的百草堂。

    此际,正有些许劳工冒雨修补残垣,而几位打着油伞的百草堂管事于一旁监督,时不时传来一声喝骂。

    “那参童子……”沈言眯起眼来,“是药篓里的那位还是药篓外的那位?”

    当时匆匆感知,只以为香气从瘦小身影药篓中传出,玄机应该在此处,但而今回想起来,其实那位不知是男是女的瘦小身影也很有几分古怪。

    其一,不似常人的生机,其二,若药篓中真是参童,能令那后者气息那般温顺,想来也非常人。

    不过,此时的沈言已无打算前去药坊一探究竟,距离九月之期已不远了,此间之事惊动的几方势力,亦是九月参与“山匪之案”的几方,左右都会争斗起来,自己何必卷入其中。

    如县守一直藏于幕后,也不错。

    而最关键的,是自己之后尽量不要再动手。不然,道法神异用得多了,在他人眼中也就无秘密可言。

    念及此,沈言心神不由再次看向这一天一夜还不曾散去的团团乌云。

    “等等……那是什么?”忽然,他隐约似通过灵木感知到了雷云之中,似有什么东西在翻滚晃动。

    他双目不由失神,将念头通过浊气之术尽数勾连起灵木剑中槐伯留下的神蕴,操控着飞向动静传来的乌云处。

    飞过层层雷雾,刺破道道云霓,在不知多远处的,两头长虫般的物什正厮打在一起,状况惨烈。

    一只,头生独角,紫黑的鳞片光泽隐隐,体长竟有百丈,四爪横空,面相狰狞;而另一只长只有数十丈,头生出半双鹿角,白鳞附身,躯体似蛇,腹多一爪。

    看样貌,竟是两类不同的蛟龙!

    沈言坐于茶铺中,面色平静,内心早已泛起汹涌波涛。

    这可是蛟龙啊,真正意义上的传说中的神物,行云布雨,大小如意。

    多少凡间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封,却到死,都不曾见过哪怕蛟龙的一点影子。

    而今日,自己在这区区青阳县境内上空,竟有幸得见两头!

    世间缘分,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