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墓
字体: 16 + -

第三章 林子冬入城北洛,酒肆一梦断肠人

    一人一马继续行走在萧萧的街道上。

    城东的街道有些荒唐,无数双孤独的眼睛隐藏在夹缝之中,他们死盯着大街;阁楼上的丈夫在毒打着妻子,孩子躲在角落无动于衷,废巷里正上演着杀人闹剧,高墙上到处鲜血淋漓,刺耳的尖叫声从四面八方不断传来。

    这座城充满了滑稽与寒冷,他只是觉得有些吵闹了而已。

    这里与北城区的区别:

    仅仅是人多了些而已,杀人者与被杀者。

    走了许久,也不知走了多久多远,只知道天色有些昏暗,在这种地方,太阳只要落了山,黑暗便开始蠢蠢欲动。

    年轻人牵着马边走边问,凡是遇到店铺,必停下来问上一两句,奇怪的是他们都指向东面,“莫非还要往东走吗?再走就快到东城门了吧。”

    终于最终还是来到了东城门,看着东城高墙,年轻人有些恍惚,他拍了拍脑袋,走到东城区最后一家店铺,这是一家木匠店,倒与之前的铁匠铺有些相似。

    “店家,这里就你最后一家了吗?”

    “东城外百里黄沙,谁会傻到将店开到城门外去。”

    “你知不知道言老板在哪儿,或者他的店的位置?”

    “谁?言老板么?”耳力不太好的老木匠伸头过来,大声问道。

    “是啊,你知道他的店在哪吗?”年轻人附和着大声又问了一遍。

    “这我哪知道,不过他好像在城南那块儿,你看这些破碎的桌凳,都是他那边送来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真是糟蹋。”

    木匠一脸惋惜,自己亲手用心做的东西,仿佛在这个言老板手里变成了无用的玩具,若非言老板是他唯一的客人,他真想将这些桌凳甩他脸上,然后再痛骂一顿。

    有时候他真想随便应付一下就给言老板送去,造那么好有什么用呢,反正结果都一样,但为了保住这最后一点名声,他还是咬着牙忍了下来。

    “那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生意的吗?”感受到老木匠怒意的林子冬,小心翼翼地问道。

    老木匠将手中的钊子重重拍在木板上,不满地怒吼道:“我也想知道。”

    林子冬赔笑便不再问,只好讪讪离去,朝着老木匠说的城南方向,继续找下去。

    ……

    城南有条暗河,不知名的河,在这种地方能有一条河流穿插整个城南区,可是算得上一件罕事了,北漠荒芜并不代表北防一样如此,否则当年太祖也不会留下这片地方了。

    北洛城的城主府就建在城南区,那里相对繁华,却多为红楼春馆,到处散发着胭脂味,城南与其他城区不同,仅一个城区便容纳了过半的人数,此处没有宵禁,因为禁与不禁结果都一样,故此这里夜市比白市还要热闹。

    “客官,客官。”

    林子冬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抬起头才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寻风流场所的门口,一位稍有些风韵的老鸨正在门口揽客。

    那位体态丰腴的中年妇人看到林子冬回头,便笑脸相迎道:“这位客官,天色不早了,不如进来歇歇脚吧。”

    林子冬摇摇头,现在可不是寻风流享乐的时刻,他一边往后退一边拒绝道:“不用了,我还要找人呢。”

    “对对对,来这里的客人哪个不是来找人的,说不定你找的那位也在这人呢。”

    揽客的老鸨见林子冬不肯进来,便亲自下了台阶,去拉扯林子冬的衣袖,生怕这位主儿一不留神就跑了,一边拉还一边往里喊:“春儿,春儿,这死丫头关键时刻跑哪去了?”

    话音刚落,就见朱红秀门里急匆匆跑出来一名女子,看这位相貌颇佳的姑娘,若不是有急事在身,林子冬真想进去快活快活了。

    “妈妈,你叫我啊。”这女子站在门前,一动不动地问道。

    “你个死丫头,愣着干嘛,还不快过来照顾这位客官,今晚这位客官就交给你了。”

    老鸨尖声责怪这这名不懂事的丫头,但看到春儿还是不愿意动,便走过去要拉她过来。

    那名叫春儿的妙龄少女有些抗拒,耳畔小声交语:“妈妈莫要开玩笑吗?他穿的那么寒酸,肯定没钱,招待他作甚?”

    老鸨用手指戳了一下她的额头,轻声骂道:“你这傻丫头,好歹也在这儿待了好几年,这床上的功夫不错,怎么眼力劲儿却不见长呢。”

    春儿以手掩唇,娇滴滴地说道:“妈妈责怪的是,还请妈妈指教。”

    “你且看此人,他虽满身尘土,衣着素朴,但你仔细瞧他领口,他身上穿着内甲嘞,看他这行装就知道是外面来的,身上指不定有几件宝贝呢,像这种人好伺候着呢。”

    老鸨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她这次是真的眼拙了,林子冬已经是身无分文,一个彻底的穷光蛋了。

    这七年来,他的一切开销都是靠打劫,专门打劫一些该被打劫的人,什么所谓的狗屁劫富济贫,没那么好听,劫富济贫只单单救济自己而已。

    仔细想想,他已经两个月没干过这勾当了,刚刚那二十四个被削首的倒霉蛋身上应该带着不少钱吧,真是可惜了,早知道在动手前先打劫个遍了。

    老鸨和那少女一直在嘀嘀咕咕,林子冬已经忍受不了,打断他们的对话:“喂,先打听个人儿,那个姓言的老板可在这一带?”

    “谁?言老板?”体态丰腴的中年老鸨转身诧异地看着林子冬,表情有些恭敬,一时没控制住,扯着嗓子大声问道:“你在找言公子?”

    风流楼里一些没有揽到客的姑娘们,闻风凑了过来,貌似言老板在这里还是个常客。

    仅仅老鸨这一嗓子,便围过来近十位妙龄姑娘,个个妖娆艳丽,婀娜多姿,都是些难得一见的尤物,她们交头接耳,却都三言两语地句句不离言公子。

    林子冬有些奇怪,莫非这言老板是个什么名人吗?怎么谁都认识他,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一路上,只要提到言老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有人都对他或多或少有几分敬畏,但却都不知道这个言老板的全名叫什么,或者他开的店铺的具体位置。

    现在无论言老板是不是他苦苦寻找的大哥,他都想见识见识,这个活在别人口中的言老板到底是何方神圣。

    林子冬拿出之前的那个画像,面无表情地问道:“姓言的老板是他吗?”

    老鸨凑近了些,看着画像琢磨一番,“三分貌似,两分神似,五分不似。你是来寻仇的?”

    年轻人轻轻摇头,淡淡说道:“不是,我只是确认他是不是我要找的人而已。”

    老鸨有些无奈,只好对着后面苦苦等待的姑娘们,挥手撵道:“姑娘们都散了吧,他是来找言大官人的,别妨碍人家的大事了。”

    这群冰肌玉骨,亭亭玉立的姑娘们听到这人是找言公子的,便不敢耽搁,纷纷散去。

    林子冬开口问道:“那你知道他在哪吗?”

    老鸨有些难为情地说道:“这我还真不知道,但可以确认他就在这一带,他也有两天没来了,我的生意也跟着便冷清大半,你看这群姑娘们可都等急了,你若是见到他,一定要转告他,说姑娘们可都等着他呢。”

    随后又小声道:“听说言老板那边是禁区,没人敢去,就连青龙会也都要躲着走,我劝你也不要去。”

    年轻人迷茫点点头,一言不发地牵着马离开了,刚刚的话他记住了没有?谁又知道呢。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间不起眼的小酒肆内,一个男人昏昏欲睡。

    ……

    ……

    七年前,寒门关,三十里外,黄沙漫天,人间炼狱。

    前有五万大秦铁骑,以平叛为名,半路围杀两千北防铁鹰将士。

    后面三十里外的寒门关,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发兵相助。

    天是红色的,黄沙也被鲜血染成了红沙。

    两千对阵五万,单方面的碾压。

    “报,大事不好了,匈人引十万大军来犯,寒门关被攻破了,牛将军他……他与八千将士死守不退,已经阵亡了。”

    “不可能,北匈在上野一战中,国力仅剩五万了,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够十万,而且还偏偏在这个时候。”

    一头高大的黑马上,坐着一个年轻的男人,他手里提着一杆银色的长枪,骑着一匹高头黑马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所有人对他毕恭毕敬,这个人便是一战成名的铁鹰统帅——计阳,原本他要率领这两千军上京受封的,如今却被围在这里。

    敌军的一面黑色的大秦军旗,告诉了他答案。

    稳坐黑马上的计阳,勒起马头,冷笑道:“什么狗屁北匈,就算给他们二十万,北匈也没这个胆,他们借着北匈的名义,干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罢了。”

    “峡玉关,对…峡玉关,那里还驻扎这两万铁鹰军呢,快去搬救兵啊!”身旁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大声呼斥着手下的士兵。

    “慢着,不用去了,已经来不及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恐怕现在所有城关的铁鹰军都遭到不测了吧。”铁鹰统帅计阳将他拦下。

    说完他仰望长空,看向千里之外的皇城方向,缓缓道:“我终于明白为何所有城关几乎在同一时间请求发兵援助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陛下您这手棋下的好啊。”

    “我铁鹰军拥兵十万,据匈人百里之外,莫敢踏入半步,你可知我军却是死伤大半而归,这辅国大将军的头衔听着好听,还没挂稳两天呢,又扣上了顶叛军的帽子。”

    “吾等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如今却为了这点功绩,冒着欲要天下人寒心之危,也要来平叛我们,陛下您当真问心无愧吗?”

    一身银色铠甲,红色披风,威风凛凛的铁鹰统帅,仰望着天空,对着帝都皇城的方向,一番直击内心感慨,触动了无数将士,听哭了无数人。

    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功高盖主了,也明白什么叫斩草除根了,他不太愿承认这一切,然而现实给了他猛烈一巴掌,他本应受万人尊崇的,今日为何会落得这个地步?

    他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避其锋芒,计阳慢慢意识到,或许从一开始他就不配做北防的统帅,更不配做铁鹰的首领,他没有资格。

    杀人终究抵不过诛心啊!

    铁鹰没了,北防垮了,就只因误了那一道无关紧要的圣诏吗?

    那这个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将军,他们的攻势太猛了,南侧快撑不住了。”

    “顶住,都给我顶住,我等两千铁鹰将士,愿用身躯为将军筑起铜墙铁壁。”一群副将喝令。

    残酷的战况将这位年轻的主将拉回了现实,已经没有必要去追究谁对谁错,或者什么是功高盖主。

    唯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改变历史!

    计阳回头看着视死如归的铁鹰将士,心中五味杂陈,明明是他的错,明明他一个人可以承担这一切,为什么他们还要拼命追随?

    他应付得了北匈的八十余万大军,却抵不过朝堂上的几张丑陋的嘴脸。

    计阳缓缓举起一杆蛟龙银枪,对着两千铁鹰,也对着五万大秦将士,大声喊道。

    “今日我计阳若不死,他日必踏平皇城!朝廷上那些逼我反的人,你们就在背地里偷偷笑吧,我计阳便反给你们看,待我攻破洛安城门之时,我必灭你满门,血祭铁鹰。”

    反了,彻底反了。

    两千精甲铁卫皆举起武器,响应大将军的号召“踏平洛安,血祭铁鹰!”声威震天,如此反话,震慑了五万秦军。

    他们没有回头路了,本就是没有的,现在更是绝路了。

    “尔等皆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何惧他五万虚甲弱士,今我等已无退路,合力与我杀出去,能活一个便算一个,即刻后退整军换阵型。”

    “众将士听令,布剑锋冲阵,着五百盾兵于双侧外翼,附四百枪兵辅盾,护二百弓箭手于内侧,再令丙字营的三百骑兵下马,充作刀斧手断后。”

    行兵布阵乃是常识,身为主帅,自当是各种兵法运筹帷幄,这剑锋冲阵乃《阴阳兵法》中第七十二阵,此阵如同一支箭在弦上的穿云箭,不可退只可进,进则一往无前,无人可挡。

    即便这阵法了得,怎奈何两千对五万,碾压式的战争,根本就是毫无胜算,却只求活下一人便算一人。

    “末将愿做剑刃,带头冲锋。”一位将军主动请缨。

    铁鹰主帅挥起一杆红缨银枪,银色的轨迹在天空划下一道弧线,计阳露出坚毅的眼睛,正视着蠢蠢欲动的敌人,说道:“身为主将,我自当带头冲锋!”

    随后他又吩咐道:“万将军,你带三百铁骑在左侧迂回;林副将,你率三百去右侧,切记莫要与敌刀剑硬撞,迂回拖住,扰乱他们的阵脚即可。”

    “末将领命。”

    “众将士听令,随我!杀!!!”

    ……

    那一战天崩地裂,那一战染红了天,染红了地。

    风中充满了刺鼻的血腥味,红沙也变得异常沉重。

    几万人的尸体堆成了山,无人来收,沙暴很快就席卷了这片土地。

    什么都不会留下,白骨将永远沉寂在一堆黄沙之下。

    他尊敬每一位将士,哪怕是敌人。

    将士服从的命令是绝对的,他们没有错。错的是,下达命令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