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舌尖上的老家
mon jun 15 08:27:28 cst 2015
我的故乡是山东省宁津县,舌尖上的宁津,素有“长官的包子、大柳的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
长官的包子是宁津县特有的风味名吃,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特点“面白薄皮,肉多馅肥,油汁不溢,味浓香而不烈,馅鲜肥而不腻,不反胃,不膻腥。”
其产地是宁津县长官镇,其风格是:“面白皮薄、肉多馅肥、入口软而不粘、兜馅韧而不破,上捏三十二折,熟后如盛开的菊花,形味俱佳。”
长官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用隔年羊,剔净筋骨,剁至细而不泥,以小磨香油调馅,配葱姜末、花椒水和上等酱油等调料。
发面稍嫩,入口软而不粘,兜馅不渍,上捏十八褶,熟后宛如菊花盛开,形、色、味俱佳。
长官,地处宁津、乐陵、南皮三县之交,是这一带回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村镇。
长官包子,味美可口,名不虚传。
以牛肉大葱、羊肉蒜苔两种为例,面白皮薄,馅大肉肥,距百步而可闻其香。
1958年,宁津县划归河北省天津市管辖,时任天津市万晓棠书记来宁津检查工作。午餐,县委以长官包子作工作餐。
人们边吃边夸赞:“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闻着鼻馋,看着眼馋,吃着嘴馋,长官的包子比天津狗不理的包子还要强,吃了长官的包子,肚子里一定会长馋馋虫的。”
但是,长官包子产生的背景,并不像它的味道那样美好。清光绪年间,袁世凯在山东围剿义和团革命运动,杀人放火,横征暴敛,逼得本来就很贫困的回民同胞,有的下了关东,有的沿街乞讨,好一点的就做个小买卖糊口。
“包子果子宰牛羊,吃五行来贩卖粮,”就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所以,在长官这个集镇上,摆摊的特别多,有包子、果子、点心、面条、火烧、馒头……,单是包子就有18家之多。
在这些包子铺中,有的面白,有的个大,有的馅好,有的油多,口味各异,争奇斗艳。然集众家之长者,是张会立家的包子铺。
他家因家境贫困,因而租了一间半屋,带领三个儿子,经营起包子铺来,经过十几年的细致琢磨,广证博采,创造出具有馅精味美,面白色晶特点的包子,深受食客的喜爱,一时誉名四方。
又逢长官地处三县之交,集口越感越大,游市者无不以品尝长官包子为自豪,食者又往往四处扬传,以至于长官的包子名声越传越远,四周百里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的中午,回民家家户户做包子,不仅自己一家吃,而且还给乡邻、亲友送去品尝。
长官包子已经成了当地迎宾、待客、走亲、访友、欢度节日、回民拔斋的民族美食。
长官到底何时建镇?它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沧桑?据明初的《六箴堂张氏家谱》记载:“始祖之世,家金陵水西门外拴马桩也。
永乐改元二载,从移民诏,迁来直隶宁津县东北乡长官镇。 ”据此可知,在六百多年前,长官就已称为“镇”了。
根据回族群众“围寺而居”的习俗,单门独户的回民,一般不会在没有回族的地方落户,张氏家族明初迁来落户,说明元代这里就有回族人定居了。
据史料记载,元朝建都于北京后,曾派回回军屯垦于诸道。沧州、德州一带就多有回回军的驻地。
《元史?百官志》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于河间、沧州等处,置长官司,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七品,掌军民二百有二户。”
达鲁花赤是蒙语,是元朝中央政府在路、府、州、县设置的监督各级地方官的官,是各地真正的掌权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编的《宁津县志》记述:“长官旧治原名长湾店,因有湾坑绕村颇长,故而得名。
今宁津县北之长官,即当时长官驻扎的遗址。曾有朝阳门在南街,东西厅在北街之偏西,今已倒塌无存……”
由此可知,至元二十一年,也就是1284年之前,长官叫长湾店,元朝在这里设达鲁花赤长官司,南街有城门“朝阳门”,北街有官厅,已是个颇有规模的镇店了。
造访乡贤,听他们讲述鲜活的故事,也印证了史料:老辈子那会儿,长官四周有城墙,四街头儿上有城门,周围那些大湾就是垒城墙的时候挖的。
古时候叫长湾店,后来怎么又叫开长官了呢?原来咱这儿是朝廷派驻大官的地方,比县官还大一级哪,专门统领周围各营的兵将。要不长官周围这一片怎么叫营的地方多呢。
你看,这东西南北的,乌马营、偏坡营、大营、小营……一溜十八营,全归这儿的长官管。
长官要是有个什么事了,就派传令兵骑马到各营去传令,传令兵就这么呐喊着:“长官有令……到长官街……”天长日久了,长湾店就给叫成了“长官街”“长官店”了。
直至如今,人们口语中称呼长官仍然是“长官街”。看来,从元代成为达鲁花赤长官驻地,长湾店改称了长官镇,距今也有七八百年了。
至于元代之前,长湾店叫了多少年,已经无从考证了。
元代回族在全国各地“小集中”而居,既保持着伊斯兰信仰,同时又入乡随俗,汲取其他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精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清真饮食。
在元朝时,清真饮食已初步形成体系,在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生活百科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就专门列有“回回食品”一章,收录了诸多回族饮食品种。
元杂剧《豹子和尚自还俗》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唱词:“小刘屠卖的肥羊肉,一贯钞一副整头蹄。马回回烧饼十分大,黄蛮子菜烂味精奇……”
元代达鲁花赤驻守长官时,“掌军民二百有二户”,长官已形成回、汉两族群众杂聚的镇店。
到明初“燕王扫北”大移民时,南方的回民相继迁来长官落户,长官已成为冀南鲁北驰名的大镇。
大镇自然就会形成集市聚集,历史久远,传承至今的长官农历三?八大集,号称“鲁北第一集”。
长官地处冀鲁两省的宁津、乐陵、南皮三县之交,每逢集日,方圆百里的人都来赶集。赶集的人多,要吃要喝,自然就繁荣了饮食业。
回族素有经商的传统,又以“勤行”即清真饮食最为普遍。长官回民制作的清真饮食,不仅包子远近闻名,其他,如油酥火烧、糖火烧、烧羊肉和勺面等,也都挺有名气。
人所共知,回族制作的饮食不仅有传统的手艺,质量上乘,而且卫生、洁净,所以,回民制作的饮食,不仅本民族的人喜食,也受到其他民族的青睐。
据传说,元朝时驻守这里的一位达鲁花赤回族“长官”,特别爱吃包子,就广招远近回族制作包子的能人高手,来此竞相献艺,以饱口福。
后来,有的能人高手,在此落了户,以卖包子为业。他们制作的“长官包子”,渐渐有了名气,数百年传承下来。
清朝末年,长官的名门望族丰泰店,张氏家族与南皮县的清末重臣张之万、张之洞家族有通家之好,多有交往。
张之万是清道光丁未科(1847年)状元,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苏巡抚、兵部尚书等要职。
张之万的族弟张之洞是清同治二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和内阁军机大臣等官职。
张之万、张之洞家族的人,常来长官作客,品尝过长官包子,甚为赞赏,由此长官包子更是名声大振。
大柳的面是山东德州远近闻名的汉族传统名吃,因始于大柳镇而得名。
大柳面产地在宁津县大柳镇,它以条长数尺,梳而不乱,缕分条析,软而有力著称,故又有“弓弦面条”“金丝缠碗”之美名。
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清末民初。最初由大柳镇张家面铺首创,薪火相传到第五代,张连贵不断改进擀面技术,完善制卤工艺,招徒扩店,苦心经营。
来宁津的人少有不吃它的面的。大柳面的制作工艺独特,以精粉为主料,据季节不同加不等量的碱和盐,和面用水时东暖夏凉,讲究的人家还要加入蔬菜汁,把面反复揉压,不花把子力气是擀不出好面来的。
饧后再擀成薄片,切条时轻按快切,切好后的面条长约2尺,撒开如网,搭杆如丝,手缠成缕,疏而不乱。
水开后,手拿面条如提纲撒网,面入锅内形成扇面,稍加凉水,再开后一翻一滚,即可捞出装碗,只见碗中之面细如银丝,色如嫩柳,晶莹透亮,状如弓弦。
端起一闻,一股令人愉悦的浓郁麦香洋溢面前。尝上一口,只觉绵软柔韧,润滑异常,滋感清新爽利。
吃大柳面一般是配卤子的,卤子的制作十分考究,可分为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五种。
炸酱的制作是取豆酱、香油各半调匀,加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酱酥散成粒。
肉卤的主要调料是肉丁卤汁,并配以豆芽、青豆和香椿芽。麻酱的配料是芝麻酱、香椿芽、黄瓜丝、蒜泥、香醋等。海鲜卤和鸡蛋卤自不必说。
吃时随意加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温食凉用,皆为美食。
它不仅物美,而且假廉,即使你吃得站不起来蹲不下去,也花不了多少钱。
大柳面声名远扬,吃过的人想起来会口水直流,看过的人惊奇的目瞪口呆,过目不忘,听说过的人,也心向往之,孜孜以求,无不欲尝之而后快。
1981年,“日本料理代表团”专程来访。王文选师傅现场操作表演,客人看得频频点头,闪光灯亮个不停,摄象机转个不停。
其间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客人中途去了洗手间。后来知情者说:“他们去松腰带了,大柳面故有‘面长皮带短’的佳话。”可见大柳面之香、之美、之开胃、之好吃。
2007年,大柳面又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2008年文刚大酒店的大柳面制作工艺,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大柳面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在泰山脚下居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石匠。
他本人诚实善良,力大无穷,平日里最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很多百姓刻了他的石像供在家中。
据说可以驱妖避邪常保平安。石敢当的行为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特封他的三个女儿为神仙,并让三个女儿以扔绣花鞋为准,扔到哪里,就分封到哪里。
大女儿把绣花鞋扔到了青龙镇(即后来的大柳镇)李满村,二女儿把绣花鞋扔到了现在的河北省景县留智庙乡的西留智村,三女儿年龄尚小,没有扔出多远,只扔到了泰山脚下。
玉皇大帝没有食言,分别在三个地方为三位女神修建了宫殿。
大女儿被尊称为云霄圣母,她的宫殿被称为天仙圣母殿,云霄圣母在当地广施恩惠,灵验之名逐渐传开,方圆百里,人尽知之,前来许愿求福者,络绎不绝。
每年的四月二十五日是云霄圣母的生日,群众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庙会来庆祝,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二州十八县,李满会上见”的说法。在云霄圣母的护佑下,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到了明朝时却遭遇了一场劫难。
说得是1399年,燕王扫碑的故事。明朝永乐帝以“清君测”为名,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师,打响了“燕王扫碑”之役。
燕王朱棣在燕京起兵向南进发,一路马不停蹄,势如破竹,无人敢问,无人敢当,铁蹄之下,连克数座州城。
唯有到了德州地界时,却遇到了德州军民铜墙铁壁式的的殊死抵抗,久攻不下,不见城破,燕王兵马损失惨重。
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当时,宁津虽不隶属德州,但却是攻取德州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双方在此展开激烈的拉锯战。
当朝皇帝朱允炆,也就是明建文帝,由于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较重,生性懦弱,又未成年。
听说他四叔燕王朱棣,连克数座州城,马上慌张召集文武大臣议事,兵部尚书齐泰独揽朝政,派开国大将耿炳文带领百万大军,组成护国军进驻德州,阻击靖难军南下金陵。
在一次战斗中,护国军把燕王朱棣团团包围在一个狭小的地带,直杀得靖难军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眼看就要将燕王朱棣活捉。
突然平地刮起一股旋风,直刮得护国军将士睁不开眼,朱棣惶惶如丧家之犬般趁乱而逃,其狼狈像真不亚于当年曹孟德败走华容道。
雨过天睛,燕王朱棣一个人被护国军追至一个叫青龙镇的村子,他单人独骑在前边狂奔,后边大军苦苦追赶,“活捉朱棣、赏金十万”的喊声响彻云天。
当耿炳文的一个副将追至距燕王只有一箭之地时,前面突然出现一片柳树林,燕王朱棣钻进柳林后立即从马上窜到树杈上,让战马引走了追兵。
当追兵离去后,燕王朱棣从树上跳下来,跑到村中躲避,当他进入一农户之后,追兵也来到了村中开始盘查。
他马上向户中的农妇借来一套脏衣服穿在身上,把头发弄乱,用锅灰涂抹在脸上,去茅厕弄了些粪便洒在衣服上。
刚装扮完了,一路盘查的护国军也到了,披头问农妇:“这个人是你什么人?”农妇随口回答:“这是孩子他爸,疯子一个。”
一军校看了看燕王朱棣,突然指着他说:“你不是疯子,你是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对扮疯子,可谓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且捣鼓的惟妙惟肖。表面上和疯子整天在一起争食,暗地里却广纳贤士,共谋大事,
他嘿嘿两声说:“对!对!对!
我就是阎王爷,黑白无常听令,马上去捉拿玉皇大帝。”然后就旁若无人地手舞足蹈起来。
军校心有不甘,他又心生一计,抱起地上三、四岁不会撒谎的小孩问道:“这疯子是你什么人?”
农妇和燕王心里一惊,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谁知这孩子的一句地方语,却让燕王朱棣化险为夷。孩子指着燕王用稚嫩的童音说:“臭巴巴,巴巴臭,巴巴臭臭,臭臭巴巴。”
这军校是个南方人,不知道孩子说的“巴巴”就是脏的意思,误认为孩子说臭爸爸,爸爸臭呢。
等追兵散去,燕王脱去脏衣服,这才发现一些蹊跷,看这农妇四十岁左右,可脑门上却过早的写满了沧桑。
最让他奇怪的是她始终抱着一个大孩子,却领着一个小孩子。他不解的问这农妇:“大嫂,这个小孩子不是你亲生的吧?”农妇回答:“这位军爷所言恰恰相反,这个小的是我所生,而所抱是我夫和前妻所生。
我的孩子再苦,也有他的亲母在身旁,而这个孩子的亲母已不在人世,我要让他感到始终有亲母在身边。所以,我就抱着前妻生的大孩子,领着自己生的小孩子。”
燕王朱棣听后,心里一震,心想世上竟有如此贤德之人,他日后再来犯北,若错杀了他们,可谓天地不容。
燕王朱棣遂对农妇说:“大嫂,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日后若有我军再来,你就在门前插上一条柳枝,可保全家性命无忧。”
那农妇哭诉道:“而今兵荒马乱,纵大王饶过我等,回得家去也难免要做刀下之鬼,但求大王饶我大儿一条性命,我母子二人死而无怨矣。”
燕王略一思忖道:“此地柳树甚多,你回得家去折一柳枝插于门上,保你全家性命无忧。”
立即号令三军,凡遇门悬柳枝之户,皆不得骚扰,违令者斩。
当晚,燕军准备进村杀人时,却发现家家户户挂上了柳枝,遂保全了全镇人的性命。
燕王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也深为自责,并保证从此后不再滥杀无辜。
为纪念此事,人们便把青龙镇更名为大柳镇。
经过三年苦战,始终没攻下德州,燕王朱棣只有绕道镇江,越过长江天险,直捣金陵。
燕王当上皇帝之后,立即挥师北伐,开始了史上有名的燕王扫北,进行了疯狂的杀戮,那可真是十里不闻鸡鸣,百里难见犬奔,村村无炊烟。
那位农妇就在大军来犯之前,把这个门前插柳的秘密告诉了四街乡亲。“户户插柳,人头可有”“门前有枝柳,全家性命有”也成了当时孩子们嘴里的童谣。
时值八月,天气炎热,燕军又饥又渴,老百姓为了感谢当年燕王的不杀之恩。把各家各户的白面、菜蔬集中到天仙圣母殿,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为燕王大军做了一道当地群众用以招待贵客的面食——大柳面。
燕王见这面白如雪、细若丝,调料琳琅满目,竟一下吃了两大碗,食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倍增,便问这叫什么面,老百姓请燕王赐名。
燕王沉思片刻,说:“这面细若柳丝,色如柳叶,又产于大柳,就叫‘大柳面’吧”。
有一次乾隆皇帝南下江南、微服私访路过此处,听闻张家面铺手艺不错,来到面铺连吃了两大碗,就询问店铺老板,此面叫什么名字。
这一下把店老板问住了,于是说:“此面一直还没有名字,客官不妨给赐个名字?”
大清乾隆皇帝称:“既然此地叫大柳镇,那就叫它‘大柳面‘吧。” 从此大柳面在当地百姓中流传开来。
当
保店的驴肉因为产于保店镇而故名。
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创始人为李长荣、李长善、***三兄弟,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
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特产大全》。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制作正宗的保店驴肉工艺配方独特,在驴的肥瘦选择、屠宰、调料配方、炖煨等工序有许多讲究。
保店驴肉的开发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在生产程序上高温消毒杀菌,生产真空软包装、坛子肉等系列产品,使飘香的“全驴宴”走进千家万户。
保店驴肉以其肉质鲜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口感上佳、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般以冷食为上,常为酒宴之佳肴。如今,保店驴肉在保店镇建立了“看家店”,在宁津县城建立了“旗舰店”,已在全国各地20多个省份开办了保店驴肉连锁店。
保店驴肉享誉海内外,美名天下传,是宁津父老乡亲引以自豪、有口皆碑的一大特色品牌。
保店的驴肉天下传,不仅与肉质鲜美、做工考究有关,还与保店镇的行政建制与地理位置大有关联。
保店镇地处古胡苏河畔, 秦始皇时期设置胡苏亭,始为邮递停息之所。
即县辖治安及邮传机构,设有亭长、亭侯。东魏于此建胡苏县,唐初置安水郡,后因临鬲津河,废胡苏为临津县。
宋朝时期临津划归南皮县,此地更名为保安镇,金朝复置临津县,后来县城毁于大水,县治东迁卧牛岗,此后先后改为保安镇、包头店、保店镇。
保店镇古为邮路传递停息之处。曾设驿站、邮铺,有驿马、驿夫等,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和歇息之处。
秦汉开始发达,东魏县治移此建胡苏县,唐朝曾在此设置安水郡、临津县。这些都为保店驴肉的名声鹊起、日益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功不可没。
过去的保店镇四街,虽然较为狭窄,但是整齐均等,店铺嶙比,周围有土城墙,呈四方形。今西南、西北城角,尚有古炮台残迹,四面城门皆有砖桥,颇有古城风貌。
金代因黄河水患,土城尽毁。今出土的许多瓦砾和陶器残片,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古建成群,商号林立,车水马龙,人丁兴旺的热闹景象。
据传,清朝嘉庆年间,自现在的山东乐陵经宁津至河北的吴桥,有一条重要的邮路,往来的邮差很多,保店就是这条邮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过往的邮差经过保店,都要放下邮件,停下来歇脚,在保店的酒馆里,要上一壶老酒,几盘猪羊杂碎,喝酒暖身解乏。
久而久之,邮差们对保店酒馆里单调的菜肴感到厌倦了,因为保店人只会做猪羊杂碎之类,实在做不出别的稀罕东西来,要留住这些常客,还要别出心裁。
师傅们心里十分着急,不知所措。那年冬天,地面上结成了坚硬光滑的地皮甲。
当时,李守恒的高祖养了一头毛驴,平日里全靠它下地干活,是家中的宝贝疙瘩。
不料,这头毛驴在滑溜溜的地上行走时摔断了腿,久治不愈,成了一头废驴。
李高祖心一横,将驴杀掉,炖了一锅香喷喷的驴肉。开酒店的老板得知后,如获至宝,从李高祖手里买去,请邮差们品尝。
邮差吃过后,连声称道味美无比。从此,当地人不再把毛驴只当做畜力饲养,逐渐成了一道美食。
李守恒的高祖也改行干起了宰杀毛驴制作熟肉的行当,从此代代相传。
然而,真正让保店驴肉声名远扬的,竟是当地的武林豪杰。
在当地,自古就有“宁吴二县出刁民”的说法,这里的“刁民”,并不是泼皮无赖,而是封建官衙对习武百姓的蔑称,意思是指宁津和吴桥二县练武术、耍杂技的人很多。
其中,李守恒的一个老爷爷就是有名的武林高手,人称“南拳李”。
据说,“南拳李”在保店开有武馆,门下弟子成百上千。
当时,河北沧州有个自称“北脚王”的人,心里不服,便前来叫阵比武。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二人商定不动手过招,只表表功夫而已,不必分个你高我低。
于是,二人与众多看客一起来到一片杨树林中,“北脚王”挺身抬脚,将一棵碗口粗的白杨树拦腰踢断,众人齐声叫好。
随后,“南拳王”走到一棵略小的树前,双拳缓缓向树推去,只见这棵树未见动静,树后几步远的另一棵比“北脚王”踢断的更粗大的杨树,却被一下子击断。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见此情景,“北脚王”自愧功力不如,长叹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的武林高手在民间。”
后来,武林中人请教“南拳王”何以有此神功,“南拳王”说道:“这全得益于保店驴肉,保店驴肉不仅美味可口,常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七穴八脉。”
从此,宁津四处闯荡江湖、习武卖艺的人为强壮筋骨,便常食驴肉,并将此说和保店驴肉一起,带到四面八方。
李守恒说:“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保店驴肉的成名,诚然与宁津武术杂技艺人的传播有关。
但它能吸引住众人之口,并成为清朝宫廷的贡品,最根本的是依靠它的美味可口。
此外,保店镇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无凌丝,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的故乡是山东省宁津县,舌尖上的宁津,素有“长官的包子、大柳的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
长官的包子是宁津县特有的风味名吃,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特点“面白薄皮,肉多馅肥,油汁不溢,味浓香而不烈,馅鲜肥而不腻,不反胃,不膻腥。”
其产地是宁津县长官镇,其风格是:“面白皮薄、肉多馅肥、入口软而不粘、兜馅韧而不破,上捏三十二折,熟后如盛开的菊花,形味俱佳。”
长官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用隔年羊,剔净筋骨,剁至细而不泥,以小磨香油调馅,配葱姜末、花椒水和上等酱油等调料。
发面稍嫩,入口软而不粘,兜馅不渍,上捏十八褶,熟后宛如菊花盛开,形、色、味俱佳。
长官,地处宁津、乐陵、南皮三县之交,是这一带回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村镇。
长官包子,味美可口,名不虚传。
以牛肉大葱、羊肉蒜苔两种为例,面白皮薄,馅大肉肥,距百步而可闻其香。
1958年,宁津县划归河北省天津市管辖,时任天津市万晓棠书记来宁津检查工作。午餐,县委以长官包子作工作餐。
人们边吃边夸赞:“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闻着鼻馋,看着眼馋,吃着嘴馋,长官的包子比天津狗不理的包子还要强,吃了长官的包子,肚子里一定会长馋馋虫的。”
但是,长官包子产生的背景,并不像它的味道那样美好。清光绪年间,袁世凯在山东围剿义和团革命运动,杀人放火,横征暴敛,逼得本来就很贫困的回民同胞,有的下了关东,有的沿街乞讨,好一点的就做个小买卖糊口。
“包子果子宰牛羊,吃五行来贩卖粮,”就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所以,在长官这个集镇上,摆摊的特别多,有包子、果子、点心、面条、火烧、馒头……,单是包子就有18家之多。
在这些包子铺中,有的面白,有的个大,有的馅好,有的油多,口味各异,争奇斗艳。然集众家之长者,是张会立家的包子铺。
他家因家境贫困,因而租了一间半屋,带领三个儿子,经营起包子铺来,经过十几年的细致琢磨,广证博采,创造出具有馅精味美,面白色晶特点的包子,深受食客的喜爱,一时誉名四方。
又逢长官地处三县之交,集口越感越大,游市者无不以品尝长官包子为自豪,食者又往往四处扬传,以至于长官的包子名声越传越远,四周百里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的中午,回民家家户户做包子,不仅自己一家吃,而且还给乡邻、亲友送去品尝。
长官包子已经成了当地迎宾、待客、走亲、访友、欢度节日、回民拔斋的民族美食。
长官到底何时建镇?它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沧桑?据明初的《六箴堂张氏家谱》记载:“始祖之世,家金陵水西门外拴马桩也。
永乐改元二载,从移民诏,迁来直隶宁津县东北乡长官镇。 ”据此可知,在六百多年前,长官就已称为“镇”了。
根据回族群众“围寺而居”的习俗,单门独户的回民,一般不会在没有回族的地方落户,张氏家族明初迁来落户,说明元代这里就有回族人定居了。
据史料记载,元朝建都于北京后,曾派回回军屯垦于诸道。沧州、德州一带就多有回回军的驻地。
《元史?百官志》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于河间、沧州等处,置长官司,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七品,掌军民二百有二户。”
达鲁花赤是蒙语,是元朝中央政府在路、府、州、县设置的监督各级地方官的官,是各地真正的掌权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编的《宁津县志》记述:“长官旧治原名长湾店,因有湾坑绕村颇长,故而得名。
今宁津县北之长官,即当时长官驻扎的遗址。曾有朝阳门在南街,东西厅在北街之偏西,今已倒塌无存……”
由此可知,至元二十一年,也就是1284年之前,长官叫长湾店,元朝在这里设达鲁花赤长官司,南街有城门“朝阳门”,北街有官厅,已是个颇有规模的镇店了。
造访乡贤,听他们讲述鲜活的故事,也印证了史料:老辈子那会儿,长官四周有城墙,四街头儿上有城门,周围那些大湾就是垒城墙的时候挖的。
古时候叫长湾店,后来怎么又叫开长官了呢?原来咱这儿是朝廷派驻大官的地方,比县官还大一级哪,专门统领周围各营的兵将。要不长官周围这一片怎么叫营的地方多呢。
你看,这东西南北的,乌马营、偏坡营、大营、小营……一溜十八营,全归这儿的长官管。
长官要是有个什么事了,就派传令兵骑马到各营去传令,传令兵就这么呐喊着:“长官有令……到长官街……”天长日久了,长湾店就给叫成了“长官街”“长官店”了。
直至如今,人们口语中称呼长官仍然是“长官街”。看来,从元代成为达鲁花赤长官驻地,长湾店改称了长官镇,距今也有七八百年了。
至于元代之前,长湾店叫了多少年,已经无从考证了。
元代回族在全国各地“小集中”而居,既保持着伊斯兰信仰,同时又入乡随俗,汲取其他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精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清真饮食。
在元朝时,清真饮食已初步形成体系,在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生活百科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就专门列有“回回食品”一章,收录了诸多回族饮食品种。
元杂剧《豹子和尚自还俗》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唱词:“小刘屠卖的肥羊肉,一贯钞一副整头蹄。马回回烧饼十分大,黄蛮子菜烂味精奇……”
元代达鲁花赤驻守长官时,“掌军民二百有二户”,长官已形成回、汉两族群众杂聚的镇店。
到明初“燕王扫北”大移民时,南方的回民相继迁来长官落户,长官已成为冀南鲁北驰名的大镇。
大镇自然就会形成集市聚集,历史久远,传承至今的长官农历三?八大集,号称“鲁北第一集”。
长官地处冀鲁两省的宁津、乐陵、南皮三县之交,每逢集日,方圆百里的人都来赶集。赶集的人多,要吃要喝,自然就繁荣了饮食业。
回族素有经商的传统,又以“勤行”即清真饮食最为普遍。长官回民制作的清真饮食,不仅包子远近闻名,其他,如油酥火烧、糖火烧、烧羊肉和勺面等,也都挺有名气。
人所共知,回族制作的饮食不仅有传统的手艺,质量上乘,而且卫生、洁净,所以,回民制作的饮食,不仅本民族的人喜食,也受到其他民族的青睐。
据传说,元朝时驻守这里的一位达鲁花赤回族“长官”,特别爱吃包子,就广招远近回族制作包子的能人高手,来此竞相献艺,以饱口福。
后来,有的能人高手,在此落了户,以卖包子为业。他们制作的“长官包子”,渐渐有了名气,数百年传承下来。
清朝末年,长官的名门望族丰泰店,张氏家族与南皮县的清末重臣张之万、张之洞家族有通家之好,多有交往。
张之万是清道光丁未科(1847年)状元,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苏巡抚、兵部尚书等要职。
张之万的族弟张之洞是清同治二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和内阁军机大臣等官职。
张之万、张之洞家族的人,常来长官作客,品尝过长官包子,甚为赞赏,由此长官包子更是名声大振。
大柳的面是山东德州远近闻名的汉族传统名吃,因始于大柳镇而得名。
大柳面产地在宁津县大柳镇,它以条长数尺,梳而不乱,缕分条析,软而有力著称,故又有“弓弦面条”“金丝缠碗”之美名。
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清末民初。最初由大柳镇张家面铺首创,薪火相传到第五代,张连贵不断改进擀面技术,完善制卤工艺,招徒扩店,苦心经营。
来宁津的人少有不吃它的面的。大柳面的制作工艺独特,以精粉为主料,据季节不同加不等量的碱和盐,和面用水时东暖夏凉,讲究的人家还要加入蔬菜汁,把面反复揉压,不花把子力气是擀不出好面来的。
饧后再擀成薄片,切条时轻按快切,切好后的面条长约2尺,撒开如网,搭杆如丝,手缠成缕,疏而不乱。
水开后,手拿面条如提纲撒网,面入锅内形成扇面,稍加凉水,再开后一翻一滚,即可捞出装碗,只见碗中之面细如银丝,色如嫩柳,晶莹透亮,状如弓弦。
端起一闻,一股令人愉悦的浓郁麦香洋溢面前。尝上一口,只觉绵软柔韧,润滑异常,滋感清新爽利。
吃大柳面一般是配卤子的,卤子的制作十分考究,可分为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五种。
炸酱的制作是取豆酱、香油各半调匀,加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酱酥散成粒。
肉卤的主要调料是肉丁卤汁,并配以豆芽、青豆和香椿芽。麻酱的配料是芝麻酱、香椿芽、黄瓜丝、蒜泥、香醋等。海鲜卤和鸡蛋卤自不必说。
吃时随意加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温食凉用,皆为美食。
它不仅物美,而且假廉,即使你吃得站不起来蹲不下去,也花不了多少钱。
大柳面声名远扬,吃过的人想起来会口水直流,看过的人惊奇的目瞪口呆,过目不忘,听说过的人,也心向往之,孜孜以求,无不欲尝之而后快。
1981年,“日本料理代表团”专程来访。王文选师傅现场操作表演,客人看得频频点头,闪光灯亮个不停,摄象机转个不停。
其间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客人中途去了洗手间。后来知情者说:“他们去松腰带了,大柳面故有‘面长皮带短’的佳话。”可见大柳面之香、之美、之开胃、之好吃。
2007年,大柳面又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2008年文刚大酒店的大柳面制作工艺,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大柳面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在泰山脚下居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石匠。
他本人诚实善良,力大无穷,平日里最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很多百姓刻了他的石像供在家中。
据说可以驱妖避邪常保平安。石敢当的行为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特封他的三个女儿为神仙,并让三个女儿以扔绣花鞋为准,扔到哪里,就分封到哪里。
大女儿把绣花鞋扔到了青龙镇(即后来的大柳镇)李满村,二女儿把绣花鞋扔到了现在的河北省景县留智庙乡的西留智村,三女儿年龄尚小,没有扔出多远,只扔到了泰山脚下。
玉皇大帝没有食言,分别在三个地方为三位女神修建了宫殿。
大女儿被尊称为云霄圣母,她的宫殿被称为天仙圣母殿,云霄圣母在当地广施恩惠,灵验之名逐渐传开,方圆百里,人尽知之,前来许愿求福者,络绎不绝。
每年的四月二十五日是云霄圣母的生日,群众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庙会来庆祝,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二州十八县,李满会上见”的说法。在云霄圣母的护佑下,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到了明朝时却遭遇了一场劫难。
说得是1399年,燕王扫碑的故事。明朝永乐帝以“清君测”为名,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师,打响了“燕王扫碑”之役。
燕王朱棣在燕京起兵向南进发,一路马不停蹄,势如破竹,无人敢问,无人敢当,铁蹄之下,连克数座州城。
唯有到了德州地界时,却遇到了德州军民铜墙铁壁式的的殊死抵抗,久攻不下,不见城破,燕王兵马损失惨重。
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当时,宁津虽不隶属德州,但却是攻取德州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双方在此展开激烈的拉锯战。
当朝皇帝朱允炆,也就是明建文帝,由于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较重,生性懦弱,又未成年。
听说他四叔燕王朱棣,连克数座州城,马上慌张召集文武大臣议事,兵部尚书齐泰独揽朝政,派开国大将耿炳文带领百万大军,组成护国军进驻德州,阻击靖难军南下金陵。
在一次战斗中,护国军把燕王朱棣团团包围在一个狭小的地带,直杀得靖难军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眼看就要将燕王朱棣活捉。
突然平地刮起一股旋风,直刮得护国军将士睁不开眼,朱棣惶惶如丧家之犬般趁乱而逃,其狼狈像真不亚于当年曹孟德败走华容道。
雨过天睛,燕王朱棣一个人被护国军追至一个叫青龙镇的村子,他单人独骑在前边狂奔,后边大军苦苦追赶,“活捉朱棣、赏金十万”的喊声响彻云天。
当耿炳文的一个副将追至距燕王只有一箭之地时,前面突然出现一片柳树林,燕王朱棣钻进柳林后立即从马上窜到树杈上,让战马引走了追兵。
当追兵离去后,燕王朱棣从树上跳下来,跑到村中躲避,当他进入一农户之后,追兵也来到了村中开始盘查。
他马上向户中的农妇借来一套脏衣服穿在身上,把头发弄乱,用锅灰涂抹在脸上,去茅厕弄了些粪便洒在衣服上。
刚装扮完了,一路盘查的护国军也到了,披头问农妇:“这个人是你什么人?”农妇随口回答:“这是孩子他爸,疯子一个。”
一军校看了看燕王朱棣,突然指着他说:“你不是疯子,你是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对扮疯子,可谓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且捣鼓的惟妙惟肖。表面上和疯子整天在一起争食,暗地里却广纳贤士,共谋大事,
他嘿嘿两声说:“对!对!对!
我就是阎王爷,黑白无常听令,马上去捉拿玉皇大帝。”然后就旁若无人地手舞足蹈起来。
军校心有不甘,他又心生一计,抱起地上三、四岁不会撒谎的小孩问道:“这疯子是你什么人?”
农妇和燕王心里一惊,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谁知这孩子的一句地方语,却让燕王朱棣化险为夷。孩子指着燕王用稚嫩的童音说:“臭巴巴,巴巴臭,巴巴臭臭,臭臭巴巴。”
这军校是个南方人,不知道孩子说的“巴巴”就是脏的意思,误认为孩子说臭爸爸,爸爸臭呢。
等追兵散去,燕王脱去脏衣服,这才发现一些蹊跷,看这农妇四十岁左右,可脑门上却过早的写满了沧桑。
最让他奇怪的是她始终抱着一个大孩子,却领着一个小孩子。他不解的问这农妇:“大嫂,这个小孩子不是你亲生的吧?”农妇回答:“这位军爷所言恰恰相反,这个小的是我所生,而所抱是我夫和前妻所生。
我的孩子再苦,也有他的亲母在身旁,而这个孩子的亲母已不在人世,我要让他感到始终有亲母在身边。所以,我就抱着前妻生的大孩子,领着自己生的小孩子。”
燕王朱棣听后,心里一震,心想世上竟有如此贤德之人,他日后再来犯北,若错杀了他们,可谓天地不容。
燕王朱棣遂对农妇说:“大嫂,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日后若有我军再来,你就在门前插上一条柳枝,可保全家性命无忧。”
那农妇哭诉道:“而今兵荒马乱,纵大王饶过我等,回得家去也难免要做刀下之鬼,但求大王饶我大儿一条性命,我母子二人死而无怨矣。”
燕王略一思忖道:“此地柳树甚多,你回得家去折一柳枝插于门上,保你全家性命无忧。”
立即号令三军,凡遇门悬柳枝之户,皆不得骚扰,违令者斩。
当晚,燕军准备进村杀人时,却发现家家户户挂上了柳枝,遂保全了全镇人的性命。
燕王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也深为自责,并保证从此后不再滥杀无辜。
为纪念此事,人们便把青龙镇更名为大柳镇。
经过三年苦战,始终没攻下德州,燕王朱棣只有绕道镇江,越过长江天险,直捣金陵。
燕王当上皇帝之后,立即挥师北伐,开始了史上有名的燕王扫北,进行了疯狂的杀戮,那可真是十里不闻鸡鸣,百里难见犬奔,村村无炊烟。
那位农妇就在大军来犯之前,把这个门前插柳的秘密告诉了四街乡亲。“户户插柳,人头可有”“门前有枝柳,全家性命有”也成了当时孩子们嘴里的童谣。
时值八月,天气炎热,燕军又饥又渴,老百姓为了感谢当年燕王的不杀之恩。把各家各户的白面、菜蔬集中到天仙圣母殿,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为燕王大军做了一道当地群众用以招待贵客的面食——大柳面。
燕王见这面白如雪、细若丝,调料琳琅满目,竟一下吃了两大碗,食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倍增,便问这叫什么面,老百姓请燕王赐名。
燕王沉思片刻,说:“这面细若柳丝,色如柳叶,又产于大柳,就叫‘大柳面’吧”。
有一次乾隆皇帝南下江南、微服私访路过此处,听闻张家面铺手艺不错,来到面铺连吃了两大碗,就询问店铺老板,此面叫什么名字。
这一下把店老板问住了,于是说:“此面一直还没有名字,客官不妨给赐个名字?”
大清乾隆皇帝称:“既然此地叫大柳镇,那就叫它‘大柳面‘吧。” 从此大柳面在当地百姓中流传开来。
当
保店的驴肉因为产于保店镇而故名。
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创始人为李长荣、李长善、***三兄弟,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
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特产大全》。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制作正宗的保店驴肉工艺配方独特,在驴的肥瘦选择、屠宰、调料配方、炖煨等工序有许多讲究。
保店驴肉的开发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在生产程序上高温消毒杀菌,生产真空软包装、坛子肉等系列产品,使飘香的“全驴宴”走进千家万户。
保店驴肉以其肉质鲜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口感上佳、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般以冷食为上,常为酒宴之佳肴。如今,保店驴肉在保店镇建立了“看家店”,在宁津县城建立了“旗舰店”,已在全国各地20多个省份开办了保店驴肉连锁店。
保店驴肉享誉海内外,美名天下传,是宁津父老乡亲引以自豪、有口皆碑的一大特色品牌。
保店的驴肉天下传,不仅与肉质鲜美、做工考究有关,还与保店镇的行政建制与地理位置大有关联。
保店镇地处古胡苏河畔, 秦始皇时期设置胡苏亭,始为邮递停息之所。
即县辖治安及邮传机构,设有亭长、亭侯。东魏于此建胡苏县,唐初置安水郡,后因临鬲津河,废胡苏为临津县。
宋朝时期临津划归南皮县,此地更名为保安镇,金朝复置临津县,后来县城毁于大水,县治东迁卧牛岗,此后先后改为保安镇、包头店、保店镇。
保店镇古为邮路传递停息之处。曾设驿站、邮铺,有驿马、驿夫等,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和歇息之处。
秦汉开始发达,东魏县治移此建胡苏县,唐朝曾在此设置安水郡、临津县。这些都为保店驴肉的名声鹊起、日益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功不可没。
过去的保店镇四街,虽然较为狭窄,但是整齐均等,店铺嶙比,周围有土城墙,呈四方形。今西南、西北城角,尚有古炮台残迹,四面城门皆有砖桥,颇有古城风貌。
金代因黄河水患,土城尽毁。今出土的许多瓦砾和陶器残片,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古建成群,商号林立,车水马龙,人丁兴旺的热闹景象。
据传,清朝嘉庆年间,自现在的山东乐陵经宁津至河北的吴桥,有一条重要的邮路,往来的邮差很多,保店就是这条邮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过往的邮差经过保店,都要放下邮件,停下来歇脚,在保店的酒馆里,要上一壶老酒,几盘猪羊杂碎,喝酒暖身解乏。
久而久之,邮差们对保店酒馆里单调的菜肴感到厌倦了,因为保店人只会做猪羊杂碎之类,实在做不出别的稀罕东西来,要留住这些常客,还要别出心裁。
师傅们心里十分着急,不知所措。那年冬天,地面上结成了坚硬光滑的地皮甲。
当时,李守恒的高祖养了一头毛驴,平日里全靠它下地干活,是家中的宝贝疙瘩。
不料,这头毛驴在滑溜溜的地上行走时摔断了腿,久治不愈,成了一头废驴。
李高祖心一横,将驴杀掉,炖了一锅香喷喷的驴肉。开酒店的老板得知后,如获至宝,从李高祖手里买去,请邮差们品尝。
邮差吃过后,连声称道味美无比。从此,当地人不再把毛驴只当做畜力饲养,逐渐成了一道美食。
李守恒的高祖也改行干起了宰杀毛驴制作熟肉的行当,从此代代相传。
然而,真正让保店驴肉声名远扬的,竟是当地的武林豪杰。
在当地,自古就有“宁吴二县出刁民”的说法,这里的“刁民”,并不是泼皮无赖,而是封建官衙对习武百姓的蔑称,意思是指宁津和吴桥二县练武术、耍杂技的人很多。
其中,李守恒的一个老爷爷就是有名的武林高手,人称“南拳李”。
据说,“南拳李”在保店开有武馆,门下弟子成百上千。
当时,河北沧州有个自称“北脚王”的人,心里不服,便前来叫阵比武。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二人商定不动手过招,只表表功夫而已,不必分个你高我低。
于是,二人与众多看客一起来到一片杨树林中,“北脚王”挺身抬脚,将一棵碗口粗的白杨树拦腰踢断,众人齐声叫好。
随后,“南拳王”走到一棵略小的树前,双拳缓缓向树推去,只见这棵树未见动静,树后几步远的另一棵比“北脚王”踢断的更粗大的杨树,却被一下子击断。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见此情景,“北脚王”自愧功力不如,长叹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的武林高手在民间。”
后来,武林中人请教“南拳王”何以有此神功,“南拳王”说道:“这全得益于保店驴肉,保店驴肉不仅美味可口,常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七穴八脉。”
从此,宁津四处闯荡江湖、习武卖艺的人为强壮筋骨,便常食驴肉,并将此说和保店驴肉一起,带到四面八方。
李守恒说:“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保店驴肉的成名,诚然与宁津武术杂技艺人的传播有关。
但它能吸引住众人之口,并成为清朝宫廷的贡品,最根本的是依靠它的美味可口。
此外,保店镇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无凌丝,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