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传奇
字体: 16 + -

第一章 小骗子意外得宝15

    sat jun 27 04:57:02 cst 2015

    “还有那个狗屁田文镜,王八蛋操的刘万和,把一方百姓当成自己家奴使唤,此二人简直是大清的周兴、来俊臣。”说到后来九爷莫名其妙地长叹一声,好久才缓缓道,“都怪我大意,连累八哥。”

    大清律例,皇亲国戚之间非奉旨意不得私下来往,更不许勾结百官,即使家中有红白喜事也得上报获批才行,但谁也没认真当回事。话说了回来,雍正当年如果不背着康熙到处笼络人心,他能有今天?八爷九爷十爷从康熙时代起就明着来往,没人敢反对,时间长了哥仨甚至已经忘记了祖宗规矩。

    十爷冷冷地道:

    “八哥,不就是扳倒老四的几根旗杆吗?至于那么难?年羹尧现在军前,也许没机会给他挖坑。刘万和名声再大无非一个知府,米粒大的官儿,收拾他们还不是脚前脚后的事儿?”

    “呵呵,老九说什么!”八爷扔了乌木筷子,豪气干云地说,“你我兄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分什么连累不连累。老四天天找寻我们的邪茬。这次弥缝过去还会有别的事儿。既然他想借此让咱们弟兄出丑露怯,咱们也别熊包势,跟他抻量抻量。让他知道知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八哥,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长篇大论?别说没用的,”九爷再次抓过茶杯,咕咚一声喝口水,焦急地道,“到底怎么办?您得拿出个章程,老四黑着哪,小心他不吃亏。”

    无论谁都得承认,雍正不好斗,即使不当皇上他的意志也能轻易压制周围的人,作为四阿哥早早赢得冷面王的绰号,一般大臣根本不敢与之亲近。而且也确实有两把刷子,勇于任事,康熙晚年清理国库欠款,旨意下达后连太子爷都不敢应承,雍正接了,而且干得相当不赖。从来不丧失自制力,任凭面前酒色洋溢,他能不为所动眼皮也不眨。懂算计、策略手段上极其灵活,才登基就借口西北有战事成立军机处,不动声色把众多大学士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用自己门人年羹尧代替大将军王老十四,一举平定西北;用李卫等大肆鼓吹新政,等等举措都不同凡响。更可怕的是雍正整起人来不讲道德,残酷无情,毫无原则,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什么都干得出来,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同魔鬼结盟。

    “那是,”十爷深沉地点点头道,“当年咱们就是大意才中了他的毒计。八哥你想想,这个无赖可拿着御用物件!现在底下的官员,没一个好东西,就知道看上面脸色。前儿听一笑话,有一总督在宴席上放个屁,当时红着脸向大家告罪,他身边的官员说:大人这个屁一点不臭。另一个马上道:不但不臭,还有檀香味呐!总督听了有些害怕:传说要死的人放屁才香。于是满座的人捏着鼻子,扇扇子说:哎呀,臭味来啦,臭得紧呐,简直臭不可闻!八哥,你听听,得防着下边的人受蒙蔽,一旦弄出翻天大案,老四可就得意啦!”

    城府极深的八爷冷笑一声,边擦手边道:

    “哼!跟我玩鬼魅伎俩,他还不够格!丢个御赐物件顶多算大不敬。难道因此就夺了我的爵位?解去我的黄带子?笑话,这叫欲加之罪!老四真敢倒行逆施,我看他的气数也就尽啦。贵为大清皇帝,不敬天地君亲师,不守忠孝礼义信,不行圣人之道,专门干一些鸡鸣狗盗勾当,指使市井无赖陷害皇室兄弟,史书上怎么写?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皇阿玛的托付?到时候八王议政,他怎么跟各旗的铁帽子王爷解释。”

    “八哥,”九爷似乎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先稳坐钓鱼台,笑看风浪起,任凭他胡作非为,等他收场时再出手揭他的老底?”

    八爷轻轻啜口茶,慢条斯理地微笑着点点头:

    “老四现在有忌惮,江南刚起了张云如谋反大案,他能不害怕?漕帮规模越来越大,他能不惦记?田文镜把河南搞得狼烟四起,他能不揪心?山东一带的官员都是前***,以延信为首都跟他两层皮,他能不着急?德州知府刘万和被他树立为模范官员,我有密报,那是个典型的假道学,伪君子。咱们等着看吧!”

    善于玩乐也相当阴险的十爷狠狠一拍巴掌,眉飞色舞地道:

    “妙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后面,还有弹弓!到时候咱们拿出所有证据,人赃并获,朝会时当众掀开他的底牌,看他还有什么脸呆在乾清宫!”

    神采奕奕的八爷异常沉稳地吩咐;

    “老九老十,我不方便出面,即刻通知地方上咱们的门人,无论是当官的还是经商的,密切监视,随时通报消息,但决不许妄动惹祸。在前门楼子下面躲阴凉的小混混,用老九的市井言语讲:耗子尾巴生疮――没有多大能(脓)水,怎么可能干大事?所以老四一定会派人引逗他闯祸,并且也会派人暗中保护。要把这些人的底细给我查清楚!既然撕扯开啦,我要让老四知道知道什么叫运筹帷幄!”

    “好咧!”九爷喜滋滋地回答,“八哥,要我说咱们也学学老四,赶鸭子上架!不就是一个混混嘛?既然老四想拿他做文章坑你个哑口无言。咱们也可以利用他,把老四的亲信弄个灰头土脸,什么叫雍正新政,屁!我手下有的是人,不乏鸡鸣狗盗之徒,照旧可以引逗小混混。干脆大家各显神通,看谁丢脸!”

    十爷闻听乐得直拍大腿:“就是这话,既然玩儿,大家就敞开了干!小混混无非是个打麻将的骰子,咱们跟老四耍耍。”

    八爷特别开心地微微一笑道:“这种下流勾当我可不屑于知道。你们自去安排,务求缜密,记住千万别小瞧老四。”

    “八哥,今儿皇上开佛会,我们俩告假不去,您哪?”

    八爷精神抖擞地道:“我去!听说他把几个精通佛法的高僧留在内廷,去见识见识。自古就忌讳巫祝僧道在朝廷行走,不是盛世气象,也有损皇帝英明。汉文帝一代圣主,不问苍生问鬼神饱受后世诟病!汉武帝、唐太宗也自诩不凡,结果后来都栽在这上头,老四偏这么干。西北军情一日一变,江南水旱如火如荼,百姓嗷嗷待哺,他居然还有心情开佛会!我倒要看看他能豪横多久。”

    假设雍正看到哥仨摩拳擦掌的样子,非把他们活埋不可。

    日头由东而西,阳光朗朗的一天在皇帝独霸天下的贪婪中、大臣荣华富贵的勾心斗角中、百姓活命的苦苦挣扎中匆匆接近尾声,仿佛上帝也不忍心长久关注这个黑暗的、无法挽救的世界。相比于泪水连连的民间乡野、相比于肃杀的皇宫、相比于十三爷身边焦虑的气氛,廉亲王府的后院此刻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小宴追凉散,

    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

    灯火下楼台。

    ――遍布楼台亭榭的花园里,前面有导引的、中间有搀扶的、后面有拿着吃的喝的用的,足足几十号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位穿戴华丽的贵妇人,沿着小道悄无声息进了正殿大门,院子里的太监宫女一见,如同风吹芦苇般齐刷刷跪地迎接!

    贵妇人摆脱丫鬟搀扶,抬眼望望夜空,八爷的大太监赶紧启禀:

    “主子在书房,已经交代,请福晋先歇息。”

    贵妇人点点头,突然指着夜空惊喜地道:

    “流星!”

    没有人敢随着她的手势抬头,她却兴致不减,想起小时候坐在外公怀里看星星的情景,不由得扭脸吩咐道:

    “我在台阶上坐会儿,打发人告诉爷,我等他。”

    一通忙乱后,丫鬟婆子环伺周围,八爷的正福晋、身份高贵、偌大王府的当家人海霍娜,像个仆妇一般坐寝殿台阶上嗑瓜子!

    虽然铺着狼皮褥子,但夜凉似水,春夏之际仍然潮湿,可海霍娜却全然不顾,嗑起瓜子来比啄木鸟还快,眼睛始终盯着夜空。细数八爷的拥趸,九爷十爷档次不够;满朝文武都是些墙头草,在威权之下光知道捞取好处的浑噩之辈关键时刻不给力;天下人心看不见摸不着,论起来更不靠谱。除了死去的康熙老爷子,包括雍正在内至少现在没人知道,除了上天眷顾,虽然被两朝皇帝反复挫磨,但八爷依旧屹立不倒,依靠的就是这个正在嗑瓜子的老婆!

    海霍娜(满语――百灵鸟)!一个并不美丽但看上去相当年轻、脸上的表情宛如调皮的孩子、比八爷年长三岁、现在已经奔五张的奶奶级女人。如此年龄在传统观念上绝对被排除在优势群体之外,是一个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第二代三代,只能惨淡地坐在夕阳里默默迎接生命尾声。如果能把四十以后的岁月经营得精彩叠出,无异于重新活过一轮人生!海霍娜正式这样,她并非天生丽质,打小失去爹妈,意外获得外公安亲王的呵护,把满族女子在东北老林子时的豪爽大气发挥到极致,泼辣而强悍,浑身上下没半点典雅娴淑,缺少大家风范,脾气比正牌子的公主郡主还大,即使在八爷府也说一不二,屡次被康熙责骂为恶妇。然而,从康熙三十七年结婚算起,她却成了八爷精神和肉体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