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荣传
字体: 16 + -

什么是格调低下?(上集)

    sun aug 23 00:46:14 cst 2015

    中国人向来如此,谈及性知识性文化时,都化装自己纯洁,可事实是什么呢?大家应该都清楚吧!二奶,小三,可都是中国人发明的词儿!

    各种人,尤其是各种事件,既然有高有低,就有了尺度问题。众所周知,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格调高,但总免不了要干些格调低的事。这就使得格调问题带有了一定的复杂性。

    现在国家对“**作品”的审查是最严的,受到打击的绝不止真正的**作品。就以打擦边球的某些片段,不但被禁,而且我在某个站发表的某些纯写实的情节就遭遇此劫。还好,在另外小说一个网站却没有被禁。这到底怎么回事?什么是黄色?什么叫纯写实,他们分不清么?!

    以下是那个网站给我发的站内信:

    作者您好,您的章节因出现了含有涉黄的违规内容,我们已锁定该章节、屏蔽其内容。请您接到本通知后,认真将文章内容进行修改,去除违规部分。您只需要直接提交已经修改好的章节,该章节将会自动进入审核后台,编辑会在24小时内对你的修改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无违规之后,会直接为您解除锁定。如需咨询,请联系xx(网站名省略)内容安全审核员(qq:xxxxxxxxx)。感谢对xx的支持,祝您创作愉快!

    2015-8-21 1:39:16

    我绝对相信这是今年以来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了。

    好了,下面为你们介绍某位作家对此问题的看法!

    「以前我们谈到国内对书刊、影视某些内容过于敏感时,总是归因于中外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假如拿美国的三十年代和现在中国做个对比,就很容易发现新的线索。

    国家有关部门自有其检查制度也有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对性的公开正面(非谴责性)的讨论都会导致性活动的泛滥,因为性知识是性行为的前兆。这就是说,性冲动是强大的,一受刺激就会自动表达出来。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另一个理论:性是危险的,人是薄弱的,必须控制性来保护人。这种观点和时下主张对文学作品严加控制的观点甚是相似。在我们国家里,现在正有人认为青少年的性犯罪和书籍、录像带有关系,还有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看了与性有关的书刊,影响了学习,因此主张对有性内容的书刊、录像严加限制。

    但是在我看来,像这样的观点因为是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提出的,多少总有点混乱不清的地方。比方说二十年代美国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承认它是一种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而且它又是一种最糟不过的假设,定义不清,以致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

    我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统计数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过“不良”书刊或者黄色录像带,但是这样立论是错误的。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是指出有多少看过“不良”书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反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至于家长说孩子看了与性有关的书刊,影响了学习,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因果模型──看某些书刊→影响学习。

    有经验的社会学家都会同意,建立一个可靠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就以前述家长的抱怨为例,首先你要证明,你的孩子是先看了某些书刊,而后学习成绩才下降的;其次你要证明没有一个因素既影响到孩子看某种书,也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我知道有一个因素要影响到这两件事,就是孩子的性成熟。故而上述家长的抱怨不能成立。

    现在的孩子营养好,性成熟早,对性知识的需求比他们的父母要早。据我所知,这是造成普遍忧虑的一个原因。假如家长只给他们馒头和咸菜吃,倒可以解决问题(使其性成熟期晚些到来)。

    以上论述要说明的是,关于**作品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公众从常识的观点得出的结论和专家能做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倘非如此,专家就不成其为专家。

    当然,人们给所谓**作品定下的罪名不仅是腐蚀青少年,而且是腐蚀社会。

    在这方面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六十年代的丹麦实验。1967年,丹麦开放了**文学(真正的**文学)作品,1969年开放了**照片,规定**作品可以生产,并出售给十六岁以上的公民。这项实验有了两项重要结果:其一是,丹麦人只是在初开禁时买了一些**品,后来就不买或是很少买,以致在开禁几年后,所有的**商店从哥本哈根居民区绝迹,目前只在两个小小的地区还在营业,而且只靠旅游者生存。

    本书作者对此的结论是:“人有多种兴趣,性只是其中的一种,**品又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几乎没有人会把性当作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把**品当作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的人就更少见。”

    丹麦实验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业的开放对某些类型的犯罪有重大影响。猥亵儿童发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露阴癖也有大幅度下降。暴力污辱罪(强奸,猥亵)也减少了,其他犯罪数量没有改变。这个例子说明**作品的开放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性犯罪。笔者引述这个例子,并不是主张什么,只是说明有此一事实而已。

    美国对**作品的审查浪潮在二次大战后忽然退潮了。

    本书作者的观点是:这和美国从一个保守的、乡村为主的单一清教国家,转变成了多元的国家有关。前者是反移民、反黑人、**、排外的,社会掌握在道德警察手里;后来变成了一个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那种严格检查的背景就不存在了。

    这种说明对我们甚有意义,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家。至于清教传统,我们没有过。

    清教徒(我们国家称之为道貌的传统卫道士)认为人本性是恶的,必须加以限制。我们国家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他就不再是好东西了。

    所以对于青春期以后的人,两边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

    而所谓严肃作品,在我看来应该是虽然写到了性,但不以写性为目的的作品。(譬如《废都》这是一部争议性很大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这其中包括了以艺术上完美为目标的文学、影视作品,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书,医学心理学的一部分书。据我所知,这类作品有时会遇到些麻烦。从某种意义上讲,严肃的作家、影视从业人员也可以算作专家,从专家的角度来看审查制度,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改革开放之初,聂华苓、安格尔夫妇到中国来,访问了我国一批老一代作家。

    安格尔在会见时问:你们中国的作品里,怎么没有写性呢?性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呀。

    我国一位年长的作家答道:我们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

    这当然是骗洋鬼子的话,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但是洋鬼子不吃骗,又问道:你

    们中国有好多小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这些孩子不是你捏着鼻子、忍着恶心造出来的吧。

    当然,我们可以回答:我们就是像吃苦药那样做这件事!但是这样说话就等于承认我们都是伪君子。

    事实上性在中国人生活里也是很重要的事,我们享受性生活的态度和外国人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方面没必要装神弄鬼。

    既然它重要,自然就要讨论。严肃的文学不能回避它,社会学和人类学要研究它,艺术电影要表现它。这是为了科学和艺术的缘故。

    然而社会要在这方面限制它,于是,问题就不再是性环境,而是知识环境的问题了。

    我不知道我们国家里现在有没有像海明威那样伟大的作家,但我知道假如有的话,他一定为难以发表作品而苦恼。(九十年代的贾平凹就如此,一部《废都》几乎让他身败名裂、精神崩溃)海明威能写出让起诉人满意的书吗?不能。

    我本人就是个作者。任何作者的书出版以后,会卖给谁他是不能够控制的。

    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

    这不是太冤了吗?但我以为这样的事还不算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比他还要冤。

    事实上社会要求每个严肃作家、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

    我本人又是个读者,年登不惑,需要看专业书,并且喜欢看严肃的文学书,但是市面上只有七十二个故事的《十日谈》、节本《金瓶梅》,和被宰得七零八落的雷马克,还有一些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的书,不客气地说,出得完全是乌七八糟。

    前些日子买了一本福柯的《性史》,根本看不懂,现在正想办法找英文本来看。这种情形对我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在此我毫不谦虚他说,我是个高层次的读者,可是书刊检查却拿我当十六岁的孩子看待。

    这种事情背后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

    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

    对我来说,书刊审查不是个性环境,而是个知识环境问题,对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这样的。

    二三十年代,有头脑的美国人,如海明威等,全在欧洲待着。后来希特勒把知识分子又都撵回到美国去,所以美国才有了科学发达、人文荟萃的时代。假如希特勒不在欧洲烧书、杀犹太人,我敢说现在美国和欧洲相比,依然是个土得掉渣的国家。

    我不敢说国内人才凋零是书刊检查之故,但是美国如果现在出了希特勒,我们国内的人才一定会多起来。

    假如说市场上有我需要的书,可能会不利于某些顽劣少年的成长的话,有利于少年成长的书也不适合于我们。这一点与意识形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