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夏娃
字体: 16 + -

白色恋人三

万箭穿心,很痛吗?

或许吧……痛与不痛,都在其次。 最真切的感受,是苏葶口口声声坚守爱情阵地的决心,倒是给顾以涵敲醒了警钟。

所幸,她对孟岩昔的信任丝毫未曾动摇。

“名模姐姐,真正了解一个人,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双方是否全心全意地付出过真情实感。”

苏葶反问:“你才几岁?懂什么叫全心全意?”

顾以涵无声地微笑了,徐徐答道:“你和岩昔哥哥认识了十年之久,这是众所周知的。我知道,你和他共同经历了生命中最无忧无虑最灿烂的美好年华。那段记忆,一定非常难忘。但是,你并没能真正走进他的心。要不然故事的结局不会是这样惨淡收场。媲”

“我和岩昔破镜重圆,让你眼红了是不是?”苏葶得意地问。

顾以涵说:“如果是破镜,又怎么可能重圆?即使用最高级的胶水粘合,也会留下很多裂缝的痕迹。说到底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这样的镜子,照出来的倒影也只会是一张支离破碎的脸。”

苏葶嗤之以鼻,“你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哦,不,应该用‘白色恋人’来形容你的心态才对。”

“什么是‘白色恋人’??”顾以涵不由都追问下去。

“你别说你没听过这个家喻户晓的典故?”苏葶冷嘲热讽,“岩昔总夸你博学多才,依我看,不过如此。”

“正因为不知道,才向你请教啊,名模姐姐——”

“……那我就勉为其难地告诉你吧。你爱了一个对你完全没感觉的人,而且特别执着于自己的这份追求,你这样愚蠢固执的人被称为‘白色恋人’,只想让别人爱上你,却不想要别人理解你。”

顾以涵唇角扬起笑意,“名模姐姐,我冒昧地问一句,岩昔哥哥他理解你吗?”

“理不理解,都不关你的事。 ”苏葶极不礼貌地打断,“废话说多了无益,我要收线了。”

“等一下!”顾以涵语速极快地问道:“宋阿姨也去北京了吗?”

“嗯……”苏葶迟疑了一下,“没有。”

“那麻烦你,名模姐姐,我想和宋阿姨说说话。”

顾以涵的请求惹恼了苏葶,“你知不知道你很烦啊,万克说得没错,死缠烂打的本事值得我们多多借鉴。我跟你讲,愿赌服输才是美德,无论是时间还是爱情。”

“那是我自己的事。名模姐姐,现在请你帮我找宋阿姨来听电话。”

“你这人……明确地告诉你,宋姨在房间里休息,如果想和她聊,就等到五点以后再打过来!!”

“你的嗓门那么大,她肯定早被吵醒了。”

“哼!我怎么可能那么好心当你的传声筒——反正这家里每个人的联系方式你都有,自己想办法吧!”

苏葶的恼怒在意料之中,顾以涵得胜似的充满了无穷力量,她笑了笑,“好吧,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那我直接打手机好了。”

“随你的便。”苏葶不想再多说话。

“再见,名模姐姐。”顾以涵不改表面上的礼貌。

电话猝然挂断了。

唔——

顾以涵长长吁出一口气,将手机装回口袋里。她搓了搓被风吹得几近麻木的脸颊,整理一下围巾,戴好羽绒服的帽子,推着单车沿河岸慢慢往前走。

……

……

虽然是周一,冰封的河面上却很热闹。

这个大多数人都在上班上学或在家蛰伏的日子,连商业步行街都鲜见行人,反而在这旷野里有了人气。顾以涵手搭凉棚,放眼望去,不出半刻就察觉到,在冰面上玩耍的几乎都是放寒假最早的小学生们和学龄前的顽童。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玩冰球,或滑冰橇和冰车,蕴含暖意的欢声笑语,悠扬地飘散在半空中。

“到小斜坡了,你快点推我!”

“好啊,走起……哎哟,倒霉催的,差点摔我一个大马趴。”

“哈哈哈!”

“大马趴不过瘾,狗啃屎才带劲吶——”

“滚!”

“想揍我,那你下回滑快一点。”

“我的鞋底磨损严重,跑不快……”

“这样吧,咱们几个比赛,今天那个谁要是赢了第一名,大伙就把手头的零花钱合起来给他买双防滑的棉靴,怎么样?”

“好啊!”

“谢谢你们……真够哥们……”

孩子们的笑声极富感染力,尽管隔着一段距离,顾以涵驻足眺望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也笑出声来。

真高兴啊——

人人都有过的美好童年。她也一样拥有过,不是吗?火灾之后,爸爸被授予烈士称号,追记二等功。然而那些奖励都是虚的,对于顾以涵来说,父母双亡终究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如果没有期限的一直痛苦下去,那么自己势必要一辈子活在阴霾里。

以爸爸妈妈的性格,他们希望惟一的女儿快乐,断不愿意看到她顶着烈士遗属的光环痛苦地活着。

快乐其实是件简单的事。

换言之,爸爸妈妈或许没有远离身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默默地爱她,默默地守护着她。这么想着想着,书包的重量似乎减轻了许多。

缠绕着卷宗封口处的细绳,只需反转三圈即轻松打开了。

爸爸的工作手记写在了一个线状活页本上,顾以涵犹豫了几分钟,决定还是先看武铁军所说的那份战友小薛记下的现场通话记录。

小薛的总结报告是手写的。

笔迹虽不算是十分潦草,但由于经过几年不够妥当的保管,墨水明显褪色,有几处语句极淡,像是曾洒落泪痕一般,褪到了与纸相近的青白色,辨认起来相当困难。

顾以涵跳过与爸爸无关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读下去。

……

“中队长将我留在火势较小相对安全的c区待命,他转身就进到了楼号为14栋的居民楼的1单元。我目测了一下,这栋楼是旧时砖混结构,主要燃烧点集中在4层到6层,进场搜救必须要徒步攀登上去。”

“步话机响了,中队长命令我联系其他队友分散至14栋楼的2至6单元。”

“12分钟后,整栋楼里人群疏散完毕。中队长背下来一名70多岁的瘫痪老人,据说是儿女都不在本市,家中的保姆一见起火,早就只顾自己逃命了。老人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幸好有中队长及时赶到,才救了她一命。”

“火势最严重的18栋和24栋两座楼,已将救险级别提到了次高。我知道,中队长的家就在24栋,雨晴姐长年卧病在床,不知此时是否已经脱险。我作为副队,提出先到24栋实施搜救,但是中队长他否决了我的提议。稍作整顿后,他便带领云圃区所有人和方岭区前来增援的队员走进了18栋。”

“楼内消防设备陈旧,延误了扑灭大火的最佳时机。尽管有诸多不利条件,中队长和队友们仍顺利地救出了6名儿童和4名老人。”

“轰隆一声巨响,接连几栋楼的天然气管道彻底报废。火势进一步升级,天都被烧红了。”

“中队长回到指挥车向总部要求继续增援。我朝24栋的方向望过去,总觉得心里异常不安。遂提出由中队长留下指挥,我带领队员们进场搜救,再次被他拒绝了。”

“20栋、22栋,大家竭尽全力,又救出了9个人,多为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

“保持与前线队友的联系和记录的间隙,我往中队长家里拨了个电话,明知那是多此一举的做法,却仍然没有忍住。这个时候,电话线早被烧断,固然打不通。”

“我心中不详的预感越放越大。”

“周围几个区的消防增援都已赶到。中队长和我们云圃区的队友已经严重体力透支。我有些急了,想赶紧到24栋去救人。”

“中队长摘下用尽的氧气管,满面疲惫,不等我张口,他又换上了备用的空气呼吸器和面罩,再次出发了。”

“我很紧张。所以一直紧握着步话机。”

“他说:‘我已到达2单元3层,over。’”

“我说:‘收到,收到,继续搜救。’”

“过了五分钟,他说:‘2单元和3单元没有滞留人员,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