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香
字体: 16 + -

第62章 兄妹反目

    阿棠长住羲王府。

    城南,羲王府,海棠院,天天热闹。

    羲王下了血本,买了戏班子临川社,特意为阿棠唱戏。

    金丝楠木贵妃塌,垫了捻金凤纹锦褥,旁边摆上金丝楠木茶几,搁了一碟黄金酥,一壶黄金桂。

    自夜凝烟与凌天因虎族国主暴毙而同阿棠告别后,阿棠就乖乖地坐着,瞪大了红红肿肿的葡萄眼,安静极了。

    琴娘来过,阿棠正在看《海棠传》。

    贺望舒也来过,阿棠还是在看《海棠传》。

    羲王自然是下了朝,直奔海棠院,陪着阿棠看了几场《海棠传》,哈欠连连,却见阿棠依旧精神抖擞。不,精神是精神,但是没有神采。

    《海棠传》乃珍珑斋出品的话本子。

    《海棠传》的结局:女主和男主,分别嫁给一对兄妹,导致兄妹反目成仇。其实,男主依旧深爱着女主,为了女主而被大火烧死。最后,女主终于明白自己对男主也是情根深种,疯掉了。

    阿棠会疯掉么?阿棠夜里睡不着,便爬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且说,宏极殿,也是天天热闹,上演着精彩纷呈的戏剧。

    若论,大周王朝,升官速度最快的,以前当是半个月之内,由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连跳五级,至正五品御史中丞的李言;现在则是娶了玉兰公主的无恨驸马,摇身一变,正四品的兵部侍郎。

    都道,先国后家,满口胡言。大周王朝,也不过是唐家天下。

    换言之,唐家的家事,即国事。

    这不,羲王的岳父礼部尚书,弹劾羲王宠妾灭妻之举,引起满朝文武的喧哗。

    宠妾灭妻之举,倘若放在寻常人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然而,羲王不同。羲王可是大周王朝未来的希望。

    武宗女帝百年之后,唐家天下,只剩羲王和玉兰公主可以继任。而玉兰公主,毕竟是女流之辈,想模仿武宗女帝,做第二个女皇帝,也要看一看这以男权为主的朝堂是否答应。

    “岳父大人,请慎言。王妃见她的手帕交虞令荷惨遭休弃而同情心泛滥,送了两碗姜汤,撮合本王与虞令荷。本王从此可是失了身子又失心,悔不当初。”羲王故作无奈状。

    羲王抬了虞令荷为夫人,赏赐芙蓉院。

    除了日日去海棠院,同阿棠看看戏,大半时间都留宿在芙蓉院。

    “那请羲王解释一下,为何才成婚大半年,王妃的肚子没有动静,而虞夫人身怀六甲了。”礼部尚书恼道。

    在大周王朝,稍微重视礼教的人家,都会有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正妻诞下嫡长子之前,妾侍不得有孕。

    “岳父大人,确定要本王解释么?”羲王露出为难之色。

    “羲王若是有难言之隐,下官也不是无理取闹之人,尽量体谅。”礼部尚书冷笑道。

    当初,礼部尚书就极度不看好羲王。

    羲王病弱、毒舌,还是其次。关键是,羲王缺乏野心,只对太府寺的事务感兴趣。

    奈何,自家的宝贝女儿刘雨蝶,倾慕羲王久矣。礼部尚书便厚着脸皮,许以投诚,替他的蝶儿,求下这门亲事。

    可怜,他的蝶儿,嫁入羲王府,受尽了委屈,还不断地为羲王说好话。若不是他的夫人陈氏的心腹马嬷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倒苦水,他倒不知道,羲王竟然任由那些妾侍,欺负他的宝贝女儿。

    “本王请了太医,替王妃把脉。都说王妃,身子太弱,怀不上子嗣。”羲王扼腕叹息道。

    话音刚落,一片窃窃私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周王朝再怎么民风开放,也是无法接受不能孕育子嗣的女人。俗话说,鸡都能生蛋,为什么你不能生。

    礼部尚书听后,面色一半铁青一半涨红,只能认下理亏。

    “不过,本王愿对着列祖列宗发誓。只要有本王在的一天,王妃始终是本王的王妃。”羲王信誓旦旦,掷地有声。

    “但愿羲王信守誓言。”礼部尚书作揖道,语气稍微缓和。

    玉兰公主瞟了一眼羲王,眉头蹙蹙。

    她本是主位六重天太岁殿的玉兰上仙,对于凡间的皇帝提不起兴致。但是,她看不惯武宗女帝的作风,一心想要帮助羲王夺得帝位,还了这份兄妹之情。

    因此,她买通了马嬷嬷,唆使礼部尚书弹劾羲王。

    表面上,羲王的名誉一时受损。但是,羲王若是在大殿之上,说出刘雨蝶不能怀孕的真相,不仅能够得到文武百官的体谅,还可趁此机会休掉王妃。

    礼部尚书的人脉,已经完全转移到羲王的阵营。刘雨蝶也就失去了价值。进一步说,礼部尚书之位,该空出来了。

    可惜,她看不透羲王的心思。

    如果说,羲王打算做个闲散王爷,就不必娶刘雨蝶、琴娘、贺望舒、虞令荷这四个皆不喜欢的女人。

    但是,倘若志在帝位,就更不该立下如此看似情深、实则断了帝王之路的誓言。大周王朝,实行二圣制,绝不允许没有子嗣的女人成为皇后。

    “既然岳父大人弹劾了本王,本王也当礼尚往来,弹劾四妹和四妹夫。”羲王笑起来,苍白的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愈发地如珠如玉。

    此话一出,引起群臣的哗然,更是招致了武宗女帝的忌惮。

    不知为何,武宗女帝的眼皮子,从上早朝开始就跳个不停。

    “母后,儿臣有疑问,按照大周的律法,同母异父的兄妹,一旦成亲,当判何罪?”羲王一副虚心求教的谦卑态度。

    这是,自武宗女帝独揽大权以来,羲王第一次称呼她为母后,讽刺意味甚浓。

    语罢,群臣一头雾水。这弹劾玉兰公主及其驸马,与大周的律法,有什么关系。

    唯独贺望舒,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强装镇定的武宗女帝,恍然大悟。

    “回禀羲王,同父异母的兄妹,一旦成亲,被视为不祥之兆,当烈火焚烧。”擢升了从三品的大理寺卿的狄彬,持着玉笏,不卑不亢。

    狄彬是个死心眼。

    过去,他瞧不上武宗女帝的女儿身,处处与之作对。

    可是,大周王朝在武宗女帝的治理下,愈发地繁荣昌盛,他刻意地去否认,倒是显得他毫无君子风度。

    而且,随着武宗女帝大力提倡女官,他发现,那些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人,认真起来,居然比男人还要拼搏。

    于是,狄彬别扭地改观了对女人的看法,开始支持武宗女帝。

    “狄大人,本王问的是母后,小心惹祸上身。”羲王冷声道。

    “退朝。”武宗女帝揉了揉眉心,摆一摆手。

    下朝后,武宗女帝在紫极殿,召见了羲王、玉兰公主以及无恨驸马。

    “三郎,如果朕没有及时喊退朝,你是不是当真就要弹劾兰儿?”武宗女帝质问道,怒气十足。

    “原来,母后早就知道。”羲王冷笑道。

    “三哥,可是无恨做错了什么,你要弹劾他?”玉兰公主疑惑不解。

    她这个凡间的三哥,大概是自小体弱多病,性情孤僻了些,表现在言辞上,就是嘴里不饶人。

    不过,她坚信,三哥是这世上待她最好的男人。

    “四妹,不如问一问母后,到底做错了什么。”羲王按捺住心底的悲痛,咬牙切齿道。

    他也是从阿棠近来爱看的《海棠传》里得到的启发。

    有一次,小厮糊涂,错把红尘醉当黄金桂,送到海棠院。

    阿棠喝醉了酒,像条八爪鱼般,扒拉着他的身子,嚎啕大哭,樱桃小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念着:夫君哥哥,你不可以娶玉兰公主。

    倘若换作别的女人,不可以这三个字,羲王便以为是妒忌。

    可是,阿棠是朵洁白无暇的海棠花,表达起妒忌,也是赤裸裸的。阿棠会说,不允许无恨法师娶玉兰公主。

    结果,他深究下去,就发掘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起初,他不相信,暗地跑了一趟大明寺,向出家为僧的武宗皇帝求证。武宗皇帝,竟然苦苦地哀求他,保守这个秘密。

    怎么保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同母异父的弟弟,然后生下有违伦常的孽种么!

    玉兰公主,何等聪明,细细思忖,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捂着嘴巴,摇摇头,堪堪退步,满眼的难以置信。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羲王,莫为难陛下了,还是让贫僧道出真相吧。贫僧是陛下第三次进入大明寺与俗家弟子苟合所诞下的私生子。”无恨法师双手合十,嘴角噙着温润如玉的笑容,仿佛不是在述说着一件丑闻,而是谈论今日的天气般平静。

    “母后,为什么,不在本宫大婚之前,就告诉本宫!”玉兰公主冷冷地道,眼角滑过一滴冰凉的泪珠。

    只有一滴,是为了可怜的玉兰公主。所幸,她不是。

    记忆之中,武宗女帝还是纯贤皇后时,纯良淑德,贤明大气,待她是王母娘娘从未有给过的温柔之爱。

    纯贤皇后说,兰儿是女儿家,喜欢琴棋书画,就学个一二,不喜欢的话,索性就欢欢乐乐地度日。反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因为本宫挡了陛下的道。虎毒尚且不食子,陛下给本宫上了一堂永生难忘的课。”玉兰公主冷笑道。

    当年,玉兰公主识字,是纯贤皇后手把手教的。

    玉兰公主每每回味起,嘴角便微微翘起。幸福的滋味,曾经令她一度沉沦,逃避了下凡的目的。

    “还有三哥,兰儿以为,三哥是这世上待兰儿最好的男人……”玉兰公主忍不住再次落泪,一滴两滴三滴,泪如泉涌。

    七八岁时,玉兰公主还没有恢复关于玉兰上仙的记忆。

    羲王询问玉兰公主,长大了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玉兰公主张口就道三哥。羲王哈哈大笑,直夸玉兰公主有眼光。

    做了玉兰公主不过十五载,玉兰上仙差点就真的成为玉兰公主了。

    “无恨,你也一早就知晓吧。在你的心中,本宫连尘埃都不如。”玉兰公主拔掉发髻上所有的首饰,披散着秀发,跌跌撞撞地冲出紫极殿。

    她,本想唤一句留渊,最终还是咽下了。

    所有辜负玉兰公主的真情的,由她玉兰上仙一一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