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尼妙玉
字体: 16 + -

第4章

    “袭妹!你和宝二爷刚才做了什么?让二爷犯病了。”晴雯揉着眼晴问:

    “没什么呀,只是....只是让二爷穿衣呀!”袭人委曲地说着,眼晴红红的。

    “好了,袭妹!大概二爷忽然间又想到什么了。”晴雯说完看看絮霞与三儿又说:“你们两个也给我听着,今后不能在二爷面前嚼什么舌子,他有病根,知道吗?”

    “嗯!”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你们知道吗?二爷这个病以前犯过很多次,但只要拉拉他耳垂,说几句姐姐什么的,再让他喝点汤药就会没事的,大夫就是这么教我的。”

    “嗯!晴姐姐,我们知道了,下次二爷再犯,我就拉他耳朵说话。”三儿嘴快,答得也快。

    “呸!死妮子,乌鸦嘴,还要二爷再犯呀。”晴雯说完眼圈又红了.

    “睛姐姐....”三儿见晴雯眼睛红了,吓得赶快说:“三儿错了,三儿下次不敢了。”

    “嗯!”晴雯抱住三儿说:”不怪你,我们四人都照顾不好一个二爷,别人会笑话我们的。”

    ....

    宝玉又睡了一个时辰后醒了!

    他看四人都在他身边,好奇地问道,“怎么啦?今天美女聚会呀?”

    “是呀,都在看你睡觉吗,你睡相美呀!”晴雯坐在床边笑着回答:

    “噢!我睡相真得美吗?好!再睡给你们看。”说完,宝玉又闭上双眼。

    “好吗!二爷,你以歪就歪,来!咱四人全上,把他给弄起来。”晴雯说着卷了卷袖子。

    “好、好、好!二爷起床了!要不给你四人整扁了。”宝玉见晴雯真要动手,赶紧笑着爬了起来。

    ......

    吃完中饭,宝玉嚷着要出去赏雪。

    四个人面面相视,都觉得无法阻拦,又恐他再病。于是,晴雯与袭人商量后说:“好吧,去就去吧。”

    几个人帮宝玉披上大红棉裘,带上冠英帽,又给他揣个手炉,置备停当后,一行五人浩浩荡荡从“怡红院”出发了。

    ......

    五人一路笑一路闹,嘻嘻哈哈地走着。

    不一会来到贾母住的地方,还没进门,宝玉就嚷了起来:“奶奶!奶奶。”

    “哎....乖孙子来了啊!快,过来。”贾母坐在厅前红木圈椅上乐呵呵地说着。

    “奶奶,孙儿给您老请安来了。”宝玉走到贾母身边说:

    “老太太吉祥,老太太万福!”晴雯等四个丫环也一齐喊着给贾母行礼。

    “好、好!都起来吧。”贾母高兴地说着一摆手叫道,”喜儿、庆儿,快过来给你“宝二爷”上茶。”

    喜儿,庆儿是贾母房内的使唤了头,是最讨贾母喜欢的(贾母房内有六名丫环,分别叫着,喜,庆,延,年,益,寿。)是贾政按母亲之意取吉名送来的。

    “喜姐姐好,庆姐姐好!”晴雯、袭人、絮霞,三儿见两位头房姐姐出来了,一起上前打着招呼。

    “哟....这帮小妹妹,小嘴越来越甜了,是宝二爷给你们吃糖了吧!”庆儿一边给宝玉斟茶一边逗着晴雯她们。

    “我们那有糖吃,不象两位姐姐在老太太面前,成天有好吃的。”袭人跟庆儿一个家乡,两人很熟又很好开着玩笑说:

    听了袭人的话,贾母倒是先笑了起来。

    “鬼丫头,到奶奶这,想吃就直说,转弯抹角地绕着讨吃。”

    袭人听了羞红脸,不好意思地躲在庆儿身后。

    贾母说完后又笑着吩咐:“庆儿,再去把那宫里送的绿豆稣,层儿糕什么的,拿点来,让这几位小馋猫也尝尝。”

    “谢老夫人,谢奶奶!”

    贾母的话,丫头们听了个个高兴,都咧了个小嘴笑着。

    晴雯领着大家又一次叩谢。

    “好了,不用左谢右谢的了。你们都沾宝二爷光,不让你们吃好,我这乖孙子能饶我吗?”贾母说着在椅上挪挪身子把宝玉拢进怀里。

    “奶奶,孙儿好想你呢!这不,下着雪,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她们给您请安哩!”见奶奶今儿高兴,宝玉索性甜笑着哄着奶奶。

    “嗯....真是我的乖孙子。”

    .....

    贾母说完,见庆儿端来糕点又说:“来!先弄块给这馋猫。”

    说着,贾母先把一块绿豆稣塞进宝玉口中,然后对大伙说:“来、来,都过来吃吧。”

    宝玉尝了后说:“奶奶!是好吃,不过稍甜了点。”说完转头对晴雯她们说,“奶奶让吃,都吃呀!”

    四个丫环听主人令下,挨次各拣一块放在口中。

    宫里的糕点当然好吃,一屋子人吃着赞着,笑着闹着,把个贾母逗的“喜颠颠”的。

    ......

    乘丫头们陪奶奶玩得高兴,宝玉悄悄溜到一旁,踏着积雪来到拢翠庵。

    他轻手轻脚地穿过庵门来到庭园,眼前的景象把他看呆了。

    ......

    一个形式雕像般俏丽的雪人,站在庵门前。

    一张脸似苹果一般冻得红透,秀发上罩着白色雪花,雪花中一根金色垂瓒穿乌云而过,瓒须下挂着的玉珠球在雪光辉映下闪闪发光。

    一条紫色的纶巾绾住她满头青丝,清新可人,透着仙气。

    此时的妙玉,犹如一朵盛开的红梅,在雪中娇艳绽放,美得耀眼,把个宝玉看得直接“发昏章第十一”。

    宝玉仔细欣赏着,心中腾起一阵怜意。

    他不知道“妙玉”今天怎么啦。但他被眼前的“她”感动,在与妙玉认识的这段时间里,今天的“她”给宝玉留下的影象最深刻。

    ......

    “妙妹!怎么站在外面?天这么冷。”宝玉走上前关切地问着:

    妙玉没动泪先流。

    宝玉见了鼻子一酸,他拉了一下妙玉说:“妹妹回吧,进屋说话好吗?”

    “嗯!”听了宝玉的话,妙玉擦掉在脸上流淌的泪水后应了一声,莲步轻移与宝玉一前一后回到庵中。

    进屋后,妙玉说声:“二哥哥先坐,我去给你煮茶去。”说完径直走进内厅。

    这时的宝玉,才细细地观察这“庵”的正厅。

    两边的红木雕花护栏上,分别放着梅、兰、竹、菊四座盆景。

    厅的中央,一尊“观世音菩萨”佛象供在那里,她老人家正端坐在金色的“莲花宝座”上,举着慧目四下看着。

    条案中香烛正红,两盘“大檀香”燃着,香头闪着红光,袅袅轻烟中,自鸣钟的钟摆发出咔咔声,一下一下地旋转着。

    再往上看,两条幡联至上而下悬着,联的左边写着,“大慈大悲观自在”,右边写着,“普渡众生闻世音”。上联四个字,“韦陀护法”。

    ......

    好一处“梵音飘渺”的庵厅。

    宝玉心中赞着,上了拄香拜了拜菩萨后坐在蒲团上思忖,“韦陀护法”,这四字究竟什么来历?等会还是要请教一下妙玉才对。”

    “宝二爷,妙玉主持请你边厅喝茶。”一个小尼走过来说着。

    “好!”宝玉起身随着小尼来到边厅。

    此时的妙玉,换了件僧袍立在桌旁。见宝玉进来便说:“二哥,请坐!”说着让他在自己对面坐下,小尼斟上茶水。

    “二哥....妹心中思母,所以....”说到这里,妙玉低头沉思一会后接着说:“今天,正好二哥过来敬香,借此机会,妹现煮一壶好茶请哥品尝。”

    宝玉听了,看了她一眼后端起杯呷了一口说:“谢谢妙妹。”

    “不用谢,二哥,此茶味道怎样?”

    宝玉见问,这才仔细看茶。

    “杯中水清见底,无茶叶、无茶色。”

    心中有些迟疑,举杯又喝了一口,觉得“入口绵滑,如饮甘泉”于是一口饮净。

    杯空,妙玉笑了笑,提壶续了一杯。

    宝玉端起说声:“谢了!”又饮一杯。

    两杯下肚,宝玉顿感心旷神怡,眼睛发亮中气十足。

    他心想,“这是什么茶?自已号称“怡红公子”饮优茗无数,不敢说自己是“茶博士”但在饮与品的公子哥中已是高手。今天倒叫不出这“杯中物”为何名了?实在是贻笑大方。”

    想到此,宝玉一笑编着说:“好个妙妹,此乃妙水是也!”

    宝玉话一出口,倒让妙玉吃惊不小。她楞了一下后看着宝玉,并无言语。

    宝玉也在看她,见妙玉突然发楞不知为何?心想,“自己是瞎蒙对了还是蒙错了?还是编得太离谱,让她吃惊了!”

    ......

    宝玉说他大妙玉一个月,所以要妙玉叫他哥哥,妙玉也就依了。

    实际上,在大观园的公子哥儿中,宝玉气质最好,人也最帅且通情达理。才气、天分都很高,为人也正直体贴,很受妙玉欣赏。

    妙玉一楞,是因为“妙水”二字。

    因为,这茶实际上是用山泉水煮沸后,加了几滴“普慧大师”给的“定心清神露”而已,没有名字。

    妙玉这两天思母情虑,晚上睡眠不好,所以熬来自饮。

    因口感好,好喝,所以拿来让宝玉也尝尝。

    没想到他学富五车,倒让他说对了!

    “妙玉煮水,妙水!”

    这名字起得非常巧妙,妙是名中首字,又赞此水其妙。

    想到此,妙玉心中忽起一波涟漪。

    ......

    “二哥,小妹再敬一杯。”说着又续了一杯。

    “好!这水好喝,清心又提气,我干了它。”宝玉喝尽后想了想又说:“妙妹,你既不说错,又不说对,想必是哥哥答对了吧!”

    这宝玉聪明极了!来个先发制人。

    “嗯!算对。”妙玉的回答也妙。

    “什么算对?妙妹,你倒是说清楚。”宝玉急了!

    见宝玉神情认真,知其公子哥的脾气又犯了!于是嘤嘤一笑说:“二哥!小妹有一首打油诗,先说给你听。”

    “快说。”宝玉应声后,立起提壶给自已又倒一杯。

    “二哥听着。”

    “宝刹来了施主,

    玉盘端来油钱。

    品尝寺中素宴,

    茗香菜更味美。”

    “嗯!不错,我对了!”宝玉说完,略思后应了一首。

    “妙和尚念妙经,

    玉盘中坐玉人。

    煮三江灌四海,

    水淹龙王面前。”

    “好、好、好!”妙玉听了连声赞好,心中甚是佩服。

    请关注,先谢.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