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八郎杨延顺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确认身份面缘佳人

    fri feb 27 02:03:38 cst 2015

    第十二章 确认身份面缘佳人

    将四人分别送回家中之后,柴文武和杨延顺一样分别偷偷来到属于自己的家中。

    天波府内,众人将醉后的杨延顺送至床上。佘赛花更是无来由的皱眉,无奈的照顾着醉后的老令公,时时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他的面颊。不久一会儿,老令公杨继业似是熟睡了,佘赛花便离开卧室往外走着。看到大堂厅内灯火通亮,快速的来到停内。

    “娘~~~”众孩子包括八妹在内的,毕恭毕敬的喊着。

    “嗯~~这么晚还不睡?”佘赛花看了众人后对着八妹说“八妹啊,你怎么也不睡呢?”

    “娘,爹爹,怎么了?醉了吗?”七岁左右的小八妹奶声奶气,转着咕噜噜的大眼睛,很是天真无邪的问着。这一问倒是问出众孩子们的疑问了。父亲大人,可是很少有这样时候的,即使家有喜事也不曾醉过。

    “嗯,你爹有事情做嘛~~”佘赛花哄着八妹说着“快去睡吧,都深夜了,否则,明早又懒床了。”说完又对众人说着“你们也散了吧?没什么事情的~~”

    “哦~~那 娘,您也早些歇息吧~~”杨七郎,最会耍嘴皮子,最嘴甜的一个。

    “知道了~~”佘赛花

    “娘,晚安”众孩子们说完后,陆续的离开大厅,只是几乎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似乎在议论着什么。

    众多孩子中,只有杨四郎,杨七郎,还有在外的杨延顺还是单身了。所以在众儿子散后,佘赛花径直来到了杨四郎门前。对于这个也是幼年流亡在外,孤独无助,孤单飘零的儿子,心中更是带有诸多愧疚,总想好好弥补弥补,可又无从下手。近年又是随军征战,让她真是好不无奈。

    “四郎~~”佘赛花敲门进入。

    “娘~~您坐~~~”

    “嗯~~~”佘赛花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左右环视屋内。

    “娘,您有~~~有什么心事吗?”杨四郎看着母亲如此保留的状态,大胆的问着。

    “没有~娘能有什么心事呢。~只是不知为何,近日,总是心绪不宁~~”

    “这~~~可能是您太操劳的缘故吧”杨四郎狐疑的看着母亲,其实他这几日也是很不宁静啊。又忙安慰道“娘没事的,我们几兄妹不都好好的吗?没事的啊”

    “嗯~~~夜深了,早些睡吧。儿子。”“娘,晚安。”

    送走佘赛花后,杨四郎真失眠了。想着想着,不知怎么的‘噌’一下从床上起来了。都说这心有灵犀。佘赛花,他杨四郎都有不平静的感觉,这相关联的不会是他吧?听说汴京城外也有家清风书院,看来找时间得过去看看啊。这小子,知道身份也不回来。奇怪的是这家里似乎对于七弟的这个双生子,没有任何的痕迹啊!那间空屋子?难道最近有事发生?想着想着,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半夜凉了,又裹着被子直接趴着睡。这就是惯性。

    而佘赛花子杨四郎房间出来后,径直去了杨七郎的房间,替他盖了下被子,又满怀心思的回房睡去了。

    啊~~~~今夜不知为何,会电闪雷鸣。天波府内,佘赛花又被梦惊醒,但没有吵到多日的劳累加上年龄增大或是真醉过去的老令公。她面容憔悴的独自一人来到祖宗牌前,双手合十,虔诚跪下,口中念叨着什么。而门外杨延顺就伫立在那里。右手一把折扇毫无声息的在背后摇动,左手漫无目的的抚摸着一小片碎玉。这碎玉似乎与祖宗牌前供奉的那几块刚好能凑齐一整块。原来我真是杨延顺~~~~呵!他查身世多少年,而今终于知道了,肯定了,却有说不出的滋味。推门进入?转身离去?忧喜参半的,来不及感概,他飞身出了府~~而后.....想象着八妹的样子,又笑了......

    翌日,某茶楼上。柴文武和杨延顺一样的感概惋惜着暂时还不能相认的家人。赵惟政则剥着花生,一口口的津津有味的吃着。过今儿,得忙起来了。战龙确定的事宜快定了。无论哪方面来讲,三人都是沉重的心情。此时,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诶~~~老二,你怎么了~~”柴文武看着陡然起身至窗前的杨延顺,很是惊奇的问着。赵惟政伸长脖子疑问的看着他们。

    杨延顺不理会的径直伸长脖子寻找着那抹实在很相似,实在不经意间发现的人儿。寻寻觅觅间,没有结果的失望。

    “没什么?”杨延顺回座位坐下,轻摇扇子。心想,难道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近十年了。

    “二哥,你没事吧?”赵惟政象征性的小声问着。

    杨延顺轻笑,摇头无语,拿着扇子,立于窗前,轻摇折扇。有史以来第一次,难得三兄弟间会有冷场。赵惟政是被后面的忙碌,想想就觉得有压力,所以提前成为了,霜打的茄子焉了。柴文武是真心想回家啊。

    “咦~~怎么样又在?”杨延顺又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一瞬间确定那是真实的。马上飞奔下楼。口里还吼着“大哥,小三,中午不用等我吃饭~~”不理会柴大,赵三,径直飞奔出去了。

    “诶~~~二哥,你~~”“怎么了?你,小心点儿~~~??”

    杨延顺看着位置,径直追寻,最终来到清风斋。顾名思义,这是清风书院的连体大书房,大图库,大文具房。

    “二爷??”清风书院一执教信一本。在外叫二爷,在书院得叫人“教官”“讲师”

    “信执教?你怎么在这儿?”杨延顺闻声一看,脑子迅速的转着,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叫出名字来询问着。

    “哦~~有些材料需要找寻,还有,书院的一批湖笔被运送安排在这边,所以来书斋了”信一本看着火急燎燎,东走西走,似找人的杨延顺又问道“二爷是在找人?”

    “啊~~~???哦~~”杨延顺见搜寻不到人,只有使劲儿摇着折扇,泄气的看着热闹的书斋,很是埋怨的嘀咕“没事,书斋来这么多人干什么?真是~~~”

    “啊~~二爷你说什么?”信一本

    “啊?没有什么~~”杨延顺“啪”的收折扇,又不死心的问道“你刚看见一姑娘进来没?”

    “啊???????”

    “年方十六七岁,身高可能到我肩膀。身着一件面料很好的绿纱衣服。身旁有一女伴,身着同材质的白色系衣服~~~”杨延顺口述这要找人的样子。

    “二爷,我刚从里往外来,准备回书院去的,实在没有留意~~”信一本看着越来越黑脸的,越来越皱眉焦急的杨延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然后正常声音的回复着“但是,可以问问这里的馆长~~~”

    “好,走~~”杨延顺不知怎的就鬼使神差的截断人家的话就跟着来到里室了。信一本知道杨延顺的脾气,整个儿一笑面虎,不敢多呆一刻,赶紧离去了。

    “二爷,根据您的描述,绿衣多半是王一依小姐,白衣多半是钱多多小姐了~~”老馆长手摸花白胡须说道。

    “您确定是王小姐?”杨延顺狐疑的问道。

    “不~~不~~不~~不是~~”

    “啊?那到底是谁~~~??”杨延顺失礼的噌的一下站起来,很是急的问道“到底是不是啊~~~”这老头,不会真老眼昏花老糊涂了吧,一会儿是,一会儿不是的。

    “您别急~~~”馆长喝口茶继续说道“是王一小姐~~~”

    杨延顺摇着扇子,喝口茶。大声问道“复姓王一?”有这姓吗?见馆长微笑悠悠的点头,也就不能不信了,至于人是不是,还得考证啊。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姓王一。只知道他们大致是在九年前由外地搬至汴京城西,如今是汴京首富。而钱多多小姐的姑姑是当朝皇上的宠妃。”馆长老者又缓缓道来。清风书院柴大,杨二,赵三,他们很是耳闻大名。今日难得一见,怎么的也得搜刮一点儿字画,章印作为镇斋之宝啊。煮熟的鸭子,不能飞了。

    “哦~~~”杨延顺点头,喝茶。纳闷了。这一富一贵结合的蹊跷啊。纵是皇亲国戚,不知道收敛,这皇帝可是很忌惮有钱有权的人威胁着皇权啊。

    “早听闻二爷文治武功,文章书画,篆刻印章都是一绝。老者不才,恳请二爷为鄙斋留一~~~”馆长倒是不客气的连‘老者不才’都出来了。

    “哦~~老先生,见谅了。今日杨某实在有事,无奈脱身。改日定将我大哥,三弟我们兄弟三人的拙劣之品送上。望先生见谅,见谅~~”杨延顺起身,拱手作揖,连忙致歉。

    老馆长无奈的也只有让人先走了。想想喜忧参半啊。喜的是本来一副作品,如今却是三幅,忧的是什么时候才能来作品呢?希望不是太久啊。

    杨延顺告辞老馆长,一路打听,一路找寻,就径直来到城西王一家。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任何的情报,考察,一股脑儿就往那里挤。看着门前匾额上金灿灿亮闪闪的‘王一府’,他倒是不知道怎么办了?也是近正午时分,该用午餐时候了。昨儿晚上因为全醉了的几人,让原本打算多做份菜送至各府上的事情全乱了。现在还是先到宝轩酒楼去,做完了,让人送过去,希望还可以赶上家里的午餐时间。顺便打探下王一家这个事情。

    宝轩酒楼庖厨里。柴大,赵三在杨二刚到不久也到了。

    “二哥,你也在这儿啊?上午那么多时间,你哪儿去了”

    “是啊,老二~~干什么去了,可有日子没见你这样火急火燎了~~”

    “没事,就随便看看~~看看”杨延顺很保留的打着哈哈,见兄弟二人不信的表情,马上岔开话题道“咱兄弟还真是心有灵犀啊,都来这里了。呵呵。”

    兄弟二人见他不说,也就算了。谁没个事儿嘛。总有时间,到时候知道的。

    “好歹让家里人常常味道嘛~~~”

    “你们倒好了,还那么热闹的家人,我就只有我爹了~~~”

    “三弟,想什么呢?”

    “小三,胡想什么呢?我们是兄弟,只要你愿意,那爹娘,自然就是爹娘~~~”

    “唉~~~我没事。真的。赶紧着做吧,别到时候人都过午饭了。”

    “哎哟,是啊,赶紧着~~~~”

    做些小菜,外加一些小甜点,装在饭屉里让人送到府上。

    天波府内。杨继业昨日饮酒过量,致使起的稍晚,接近中午用餐时间。稍作调整后,坐在位上正准备用餐。

    “老爷,夫人”杨洪老管家恭敬的禀报着“外面有人提着两食盒样的东西,说是送给府上的。”

    “杨洪啊~又说从哪里提来的吗?”佘赛花

    “是啊,洪叔,那人从哪里来~~~”杨大郎

    “我没有问~~”杨洪抱歉的说着“我这就去~~”

    “算了~~”杨继业逗着八妹,抽身说着“二郎,三郎你们去看看~~”。二子应声随杨洪来到府前。

    一身着白色制服,上绣有‘宝轩酒楼’字样的仆人立在那里,身旁立有两饭屉。杨家二子便一路嘀咕,提着进府。宝轩酒楼他们只是听闻过,毕竟里面的消费让他们承受不起啊。

    “咦~~”“哇~~”“糖葫芦~~~”“这~~~”杨家众人惊哗一片。

    “老爷,昨天你应邀赴约的是~~”佘赛花听说‘宝轩酒楼’方才想起那位“赵姓老友”来。

    “嗯~~~以前的一位故友~~~”杨继业回答道“你认识的,来来~~先吃饭,等下说。”对着佘赛花说完便又对着孩子们说“你们也赶紧吃。这菜啊,是你们一位赵~~叔叔送的,昨天爹就是和他一起吃饭。时久未见,便多喝了几杯。快尝尝,吃完忙自己的~~~”

    众孩子便没有多心细想,便吃起来了,边吃赞不绝口。倒是让一旁的佘赛花很是皱眉了。府上做的菜,真有那么差劲吗?夹一菜尝试,便承认了,比较确实没法比的。或许家里饭菜长久吃着,也要偶尔换换口味嘛~~~。饭后,杨继业知道夫人肯定会问询的,所以就只告诉‘赵德秀’这个人,其他事宜便没有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