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鸣舒志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 地府往事

    往前追溯两千年左右,那时候,天下正值诸国战乱。中原大地上,叫得出名字的大国就有十余个,不知名小国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那个时候,如今的天下四大宗只有道门一宗,并且那时候的道门也只是一个较为强大的宗门,远没有如今执江湖牛耳的气魄,不过是一个较为强大的宗门而已。那时的佛门尚未传入中原,甚至是否诞生也不好。玄教还没有从它的前身转变为玄教,至于剑宗,那时候剑宗还没有诞生。

    在诸国混战的大背景下,大大小小数十个宗门,各自寻找愿意相信自己宗门并接受自己宗门的国家,或是结盟,或是臣服,各自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以此来壮大国家与宗门的势力。

    经过数百年的征战之后,中原大地上的国家逐渐减少,宗门也逐渐减少。留到最后的一共有七大国,各个国家分别拥有一个傲世天下的大宗门。

    随后,世间开始了两百年的七国混战,史称战国时代。

    在七国之中,最大的国家被称作“秦”,而秦国境内最大的宗门,也就是与秦国合作最为紧密的宗门,名为“天门”。当时,秦国势大,需以六国合力方能抗衡,而天门,同样是傲世天下,唯有当世几大宗门合力才能抗衡。

    七国混战逾两百年,秦终于一统天下,而天门也达到了世间宗门的极致,被秦奉为国教。

    六国倾覆,六国的宗门散的散,败的败,逐渐的隐藏起来。

    天门势大,权倾朝野,江湖更是只闻天门,不知朝廷。秦始皇帝在时,始皇帝威凌天下,天门不敢造次。而始皇帝驾崩之后,秦二世皇帝声威不足,天门逐渐妄自尊大,引得二世皇帝不满。

    这时,以道门为首的几大战败宗门找到了二世皇帝。

    在道门和二世皇帝的联手之下,“地门”应运而出。二世皇帝欲以地门制约天门,而道门式微,将来做大也不足为虑,因此二世皇帝才敢与道门合作。

    地门之中,合有几大宗门的武功秘籍和经年积累,又有二世皇帝倾力支持,因此极短时间内便发展成能与天门争锋的庞然大物。

    天门不甘坐以待毙,因此秘密的准备谋害二世皇帝,扶持一位傀儡皇帝。只是此事却被天门之中的一个暗子告知二世皇帝。

    内战一触即发,天门与地门大打出手。而与此同时,战国时代的诸国遗族在各地揭竿而起,意图倾覆秦室,夺回自己失去的王权。而在这场大乱的背后,俨然是以道门为首的江湖宗门。

    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秦皇室获胜,帝国几近覆灭而告终。

    二世皇帝在宣告胜利的大典上,被天门遗部刺杀身亡。而天门则在有着从龙之功的地门彻底毁灭。

    随后,三世皇帝登上帝位。

    三世皇帝有感于江湖势力做大对江山社稷的不利,因此决定驱逐朝廷中的江湖势力。

    而在这一次肃清之中,立国之后几经战乱的秦帝国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塌。

    随后又是一场群雄逐鹿。

    这一次,战争只维持了十年。新的皇朝从秦帝国的残骸上站立起来。

    而数次搅弄天下大势的道门,终于取代了地门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宗门。在新朝建立的前夕,新皇与道门掌教达成协议,江湖再不得入朝廷,道门需为朝廷监管天下宗门。而作为回报,道门成为了新朝实质上的江湖之王,道门掌教也近乎成为江湖的皇帝。

    而地门与其他宗门,不得不在道门的威势下苟且生存。

    新朝历前后四百年,终于腐朽,如同一位迟暮的老人。

    又一次皇室更替。

    而作为数次把握大势的道门,这一次终于败在了自己最擅长的地方。

    在地门牵头之下,江湖与庙堂,同时开始了一场对高高在上的存在的战争。

    这一次,新朝落下了帷幕,而盛极四百年的道门,同样走到了最巅峰,随后坠落云端。

    又一个皇朝站了起来,而道门,却再也没能恢复四百年的荣光。

    作为代价,整个地门被道门挫骨扬灰。

    至此,庙堂大定,江湖也进入了如今的天下四大宗的时代。

    自西域传入的佛门,自战国时代传承下来的玄教,自历代战争中站起来的剑宗,以及伤筋动骨的道门,四方维持着僵持之势,直至今日。

    听完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林舒志只觉恨不能早生百载,与那些先辈们争锋。只是,林舒志转而问道:“师尊,那马面你还是没说到呀。”

    顾东楼脸色一凝,道:“急什么,老夫这不是要说到了吗。”

    新朝之后,地门已经实质上的成为了与道门一般无二的江湖宗门。而地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地门的传承却没有被道门毁灭。应该说,道门也没能找到地门隐藏起来的最后一份传承。

    而在多年以后,端朝立国之际,这一份传承终于被不知名的某人从地下挖了出来,地门从此重见天日。

    新建立的地门虽然依靠先代地门的传承,但内里却已经与当年的地门没有任何关系了。因此,那一位新的地门之主将地门改称“地府”,取一字与地门相同,取一字与地门相异,是以表达自己乃是新生的地门。

    地府建立之后,那位地府之主没有立即表达出来,因为他不知道,新生的地府是否会被道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过数十年发展,地府再度有了一定的规模,而当年的地府之主也年岁渐高,最后驾鹤西去。

    新一代的地府之主认为时机即将成熟,因此地府逐渐有了一些动作,而这一次楚家的事情,想必就是地府对天下宗门的一次试探。

    至于马面,那就不得不说一说地府的组成了。

    地府既以“地府”为名,自然与民间传说“阴曹地府”有所联系。民间传说,地府有十殿阎罗,又有府君无常、判官孟婆等阴间官差,地府便借此制,加以改善,成了地府的核心。这位马面便是其中一人了。

    说到这里,顾东楼道:“据我所知,能够在地府有个阴差名的,必然是天人境界的高手。”

    林舒志心底盘算一番,又问道:“师尊,马面是天人,您也是天人,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天人高手啊?”

    顾东楼笑道:“你以为有多少?”

    林舒志挠挠头,道:“我一开始还以为只有十天显圣呢,现在看来,至少也得有二十多人吧?”

    顾东楼轻轻敲了一下林舒志的脑袋,道:“二十多个,你也太小看这江湖了。”

    “那得有多少啊?”

    顾东楼道:“约莫五十上下吧。”

    林舒志又问:“那怎么就您十人成了十天显圣呢?”

    顾东楼又一敲林舒志,慢悠悠说道:“至于为什么我们十人并称十天显圣么......十天显圣、十天显圣,自然是因为人前显圣的多了。刨去四宗掌教不说,你可曾见过多少四大宗的高手?”

    林舒志摇了摇头。

    “这就对了。”顾东楼道:“因为那些人不需要出手,他们只忙着修炼,修炼,再修炼,以期有朝一日打破天人桎梏,求一个飞升证道,长生不朽。”

    “哈?!”林舒志是真的被惊呆了:“师尊,长生不朽?天下竟有长生之人?”

    顾东楼摇头道:“天下自然没有。”

    “那还.......”

    “不错,天下没有,天上有。”顾东楼神秘兮兮的说道:“史书记载,天下当真有人修炼到极致,得天地认可,飞升天上,得享长生。”

    “!”这属实狠狠地惊呆了林舒志。

    顾东楼又道:“如儒家孔、孟两位圣人,道门老、庄之流,俱已经是天上之人。”

    “这......”林舒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顾东楼看着自己的弟子,继续道:“不过,近千年来,再也没有飞升的人了。想来,我们这一代也不会有吧。”

    林舒志终于压下了震惊的神色,道:“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啊!”

    顾东楼道:“当然了,这些事情离你这个连天人之隔都还没有摸到的小菜鸟来说还很远。”清了清嗓子,顾东楼喝道:“林舒志!”

    林舒志一个激灵。

    顾东楼道:“接下来,就让为师检验一下,为师的这位弟子离了为师半年,有多少长进了。”

    林舒志脸色突变,当时就想跑,只是又如何能逃过一位顶尖的天人高手呢?

    ......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