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鸣舒志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一场秋台宴

    楚明轩挥了挥手,叫回四处乱跑的楚明诚,一行五人一起走入了秋台。

    一旁的楚明昭道:“林公子,你还没参加过秋台宴吧。”

    林舒志每次过江都都是急急忙忙,自然不会有时间参加,他也大大方方承认了这一点。

    “那由我来为林公子介绍一下吧。”楚明昭得到楚明轩首肯之后,开始介绍秋台宴。

    历年来秋台宴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运行体系,分作“说文”、“试武”、“论道”、“秋宴”四个部分。

    说文,自然指的是文人墨客们比试文采的部分。文人们或作诗赋,或展书画,再由成名人物作评比。

    试武,则是习武之人的舞台。任何人只要有自信,皆可登台演武,可与人比斗,亦可作一剑舞、露一刀法,以此展现自己的实力。照着往年来看,试武这一节是最热闹的。

    而其中“论道”一事,则与说文试武皆有所不同。论道,一般是由成名人物说自己走过的道,不限文武。除此之外,论道论道,自然还要有一个“论”。若是有人与台上说道之人有相左观念,亦可登台与之辩驳。而因每个人的道皆有不同,这一项也是无关胜负,不分高低。

    至于秋宴,自然是说文试武论道结束之后,众人的狂欢了。整座秋台,秋宴来者不拒。在秋宴之中,各大世家也会招揽各家看中的人才,这也是寻常散人想要加入几大世家的最好的机会。

    楚明昭介绍之时,一行人已经到了“试武台”。

    今年的试武,设演武台四座,此时四座台上皆已有人傲然而立,均是在江都江湖小有名气的一方武者。这四人皆在接受台下众人的欢呼,皆在向高台之上的五大世家和官府展示自己的实力。

    比武皆是点到为止,又有官府和五家的高手在一旁看着,自然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先前楚明轩交出去的事务,就是与其他四大家和官府商谈一些事,包括调配人手维持秋台宴秩序、各家派出多少家族子弟参加等事,略有繁琐,却没什么难度。

    楚明轩忽然问道:“我们家是谁接手这件事的?”

    楚明昭这几天一直在和楚明轩林舒志一起,自然不知道,倒是楚明诚道:“我听说是明甫堂哥接手的这件事。”

    楚明轩看着紧紧有条的楚家弟子,倒是对楚明甫的办事能力表示了认可。

    一旁的林舒志兴致缺缺,楚明轩邀他参加时他还认真考虑过,如今亲眼看到试武的众人的水平,心中不禁叹道,好在楚明轩将这件事交了出去,台上众人的实力实在难以入他眼。

    这倒不是林舒志自大,实在是林舒志起点极高,师承惊人,自己又天资卓越,台上众人只怕比起五年前的他还略有不如,何况是如今。不说林舒志,便是换了宁州王家的王天二来,也能在台上大出风头。

    几人看比武看的无趣,便一路走到说文台。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说文台几乎无所不包。

    林舒志眼尖,一眼看见试琴之处,有一以轻纱掩面的女子正轻抚怀中木琴。林舒志好奇之下,问道:“那位秦姑娘也来参加秋台宴吗?”

    楚明轩顺着林舒志的目光望去,果然见到了楚楚动人的秦红妆。

    楚明月见到秦红妆,当即说道:“秦姐姐才不是来参加秋台宴的哩,她可是来评艺的。”

    林舒志想到当天秦红妆的一曲,也明白她若参加,确实是欺负人,估计跟自己登上试武台差不多的情况。以她的水平,被邀来评艺才是合理的。

    楚明轩听完楚明月的话,忽然问道:“她怎么变成你秦姐姐了?”

    楚明月脸一红,辨道:“那她文采斐然,琴艺通神,我叫一声秦姐姐怎么了?”

    “她认得你?”

    楚明月顿时泄了气,幽幽道:“秦姐姐哪里会认得我......”

    “呼~”楚明轩憋下笑意,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动作引得楚明月抡起粉拳就朝楚明轩打去,几个人打打闹闹,倒是热闹非凡。

    说文也看过了,五人又不急不缓的走向论道台去。

    论道,是由成名人物来传法说道,想来会比较有意思一点吧。

    至少林舒志是这么想的。

    然而,楚明昭的话打破了林舒志的幻想,“一般来说,论道的人中,文道的人比较多,他们总是谈一些治国、邦交之类的东西,我倒不是很了解。武道论道,更多的是想林公子你这样的少年高手交流自己对武道的了解。”

    林舒志听罢,答道:“年轻的高手,那也是高手,不是么?”

    然而,真到了论道台附近,林舒志却发现,文道那边确实有几位书生模样的人在争论些什么。可武道这边,完全不像自己想象中的人声鼎沸,甚至还有些安静。

    “江都的武人都这么含蓄的吗?”

    其实并不是。

    有一名劲装少女正端坐于武道高台之上。女子身前有张小桌子,小桌子上横着一把剑,应当是那女子的。而那女子,正闭目养神。

    因为无人与她论道。

    林舒志觉得这女子有些眼熟,却一时没能想起来在哪里见过。

    楚明轩与林舒志不同,他每一年都能见到这女子,因此,在见到她的那一刻,楚明轩就知道她是谁。

    “张曜羽。”

    张曜羽一人,轻松压下秋台宴上论道台侧江都所有年轻高手。

    听楚明轩这么一说,林舒志顿时想了起来,三年前林舒志曾在剑宗见过眼前的女子。那时,林舒志还没有自创心剑绝技,只凭借天心我意剑诀,败在张曜羽手中。那场比试也正是林舒志开创心剑的契机。

    “三年不见,竟然没能认出来,真是丢脸啊。”林舒志低声呢喃了一句。

    “林兄你说什么?”

    “啊?”林舒志道:“没什么,没什么。”

    楚明轩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日子,道:“倒是没想到,今年她这么早就从剑宗回来了。”

    “哈?”

    楚明轩知道林舒志不了解江都事宜,便解释道:“如我们这等世家,每年都会有祭祖的大事。每年的这个时候,家族不论嫡系旁系的人都会赶回主家这边。张曜羽身为张家长女,自然不会缺席。只是离张家祭祖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我着实没想到她今年这么早就回来了。”

    林舒志笑道:“或许是她学有所成,自己闯荡江湖了呢?”

    林舒志知道剑宗门人练武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离开山门闯荡江湖,因此才有此一说。其实不仅剑宗,江湖四大宗皆是如此。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个人的成就最终还是要落到自己身上,林舒志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从剑冠的庇护中离开,独自行走江湖。

    “倒是也有可能。”楚明轩很显然也知道四大宗培养弟子的方式。

    这时,高台之上的妙龄女子似乎察觉到有人在议论她,睁开了双目,看向楚明轩。

    虽然身处侧位,林舒志还是一眼被张曜羽的一双眉眼吸引住。张曜羽相貌平平,这一双眼睛却着实可称作夺天地之造化,一双眼便是两片星辰。

    明眸剪水,美目碧长。

    楚明轩与张曜羽算是老相识,此刻相见,自然不会生疏。楚明轩对上张曜羽的目光,朗声道:“楚明轩见过张师姐。”

    楚明轩与张曜羽皆为习武之人,习武一途,长路漫漫,达者为先;张曜羽在师承、修为上均压过楚明轩一头,因此楚明轩称张曜羽为师姐并无不可。

    众人一听楚明轩之名,便自觉为楚明轩与张曜羽之间让出一条路。

    张曜羽朱唇轻启:“楚世兄不必多礼。”

    张曜羽与楚明轩同岁,不论武学,两人身份地位相当,因此张曜羽称楚明轩为世兄也符合常理。

    两家背地里摩擦不断,台面上的礼数却是丝毫不差。

    这时,楚明轩才注意到,张曜羽身后,有两人前后而立,一者玉冠青衣,器宇轩昂;一者白衣翩翩,气度非凡。

    一者张曜炎,一者明正则。

    但这些现在都不重要。楚明轩对台上之人道:“张师姐也想来一场秋台论道吗?”

    两年前,剑宗首徒上官麟曾路过江都,有幸参与秋台宴论道。那一场论道,五大世家的公子悉数到场。当时,从刀剑真解到拳脚精髓,从口舌之争到刀剑相向,合五人之力,依旧完败于上官麟之手。

    那是上官麟出山的第一战,那是剑宗首徒传奇的开始。

    而此刻,张曜羽也坐在了秋台宴论道台之上。

    但张曜羽摇了摇头,道:“我不想重复上官师兄的事,那样没什么意义。我只是想来看看而已。”

    楚明轩闻言,袖子一抖,道:“只是来看看啊......”

    林舒志拉住了楚明轩的袖子。楚明轩回头一看,只见林舒志按了按自己的剑,楚明轩明白林舒志的意思,便收了星雨,继续道:“张师姐,我有一事相求。”

    “说。”

    楚明轩让了个位子,林舒志便出现在张曜羽眼前。

    林舒志知道这样会让楚明轩怀疑自己的身份,但他完全不在意。那一年击败他的人就在眼前,他想再试一试。

    张曜羽心下了然,淡然道:“可。”

    林舒志便很自然的走到高台之下,台阶之前,一步一步登上了高台,来到张曜羽身前,解下江城子,放在小桌子上,随后盘腿坐下,与张曜羽四目相对。

    张曜羽仔细看了看林舒志,微微皱了皱眉。她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熟悉,却没想起来是谁。

    少顷,张曜羽注意到了林舒志的剑。

    她明白了。

    “是你。”张曜羽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讶然。

    林舒志咧嘴一笑,道:“试一试?”

    张曜羽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