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鸣舒志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公子

    然后,在下一个瞬间,两人同时出剑!

    两剑相交,而两人都是很克制的,没有使用内功真气,仅仅是剑术的碰撞。在下一个瞬间,两人皆是后撤一步,两把剑亦同时分开。

    林舒志道:“清玄道长,陆孤鸣,是吧?说,你找上我,有什么企图!别说什么你我有缘的虚话,我不信道祖三清的。”

    原来,自当日清玄招商林舒志,一席话语,说动林舒志出手调查宁州凶案。在那时,林舒志便想到清玄不简单。林舒志自忖自己初来乍到,在宁州可谓是人生地不熟,而这名道士一见面就套近乎,一番话说的自己蠢蠢欲动。这等蹊跷事,又怎么能不防一手。

    于是,林舒志决定先答应下与清玄一同调查宁州大案,想要伺机看破清玄的真面目。可没想到,清玄竟然真的全心全意投入到这件事情中,完全没有留下破绽。林舒志心头略有惊讶,脸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就这样拖了几天之后,两家大豪比武的消息传来。于是,林舒志决定带着清玄一同上山,将所有事情一并解决了。

    正因如此,林舒志才有刚才的一问。

    清玄收了剑,轻笑一声,说道:“林舒志,我认得你。那天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我就已经认出你来了。”

    “?”林舒志有些疑惑,随即想到了什么,眼光瞟了一眼自己的佩剑。

    清玄道:“没错,就是林兄你的佩剑暴露了你的身份。”

    顿了顿,清玄接着说:“天下传的最广的是什么?不是我们道宗,甚至不是江湖,而是千余年前孔圣人建立的儒学。传承千年,这门学说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谁不知道读书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出路?”

    “正因如此,前朝高祖皇帝有感于儒门学说有助于江山社稷,下令征得几块神铁,请当时的十余名匠联手,将这都些神铁熔铸打造成三十六把宝剑,合称儒门三十六剑。这三十六把名剑皆以三字词牌为名,譬如“卜算子”、“清平乐”等,既是表彰儒门大义,也是对儒门子弟的一种警示。”

    “而在我朝立国之际,天下动荡,儒门三十六剑遗失的遗失,损坏的损坏,再除去那些落入其他人之手的,真正留在儒门的只怕只剩下六、七把了。”

    “说起来,那些落入其他人之手的剑,我正好知道其中的一把。”

    “格一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格二单调,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韵,第六句四字;格三单调,三十七字,七句五平韵,第二句五字;格四单调,三十六字,八句五平韵,起作三字两句;格五双调,七十字,上下各七句,五平韵。此词牌名曰“江城子”,剑长三尺四寸,剑格上雕有雄鹰猎犬,是以纪念先代儒学大家苏子瞻“左牵黄,右擎苍”之言。”

    “十六年前,江城子落入剑冠顾东楼手中,它现在却在林兄的手里,自然可以看出你与剑冠关系非凡。贫道一开始只是有些怀疑,后来你展示出以意识剑的本事,贫道也就断定你是剑冠前辈的传人了。你也不必否认,你的天心我意可做不了假。”

    “说来惭愧,贫道虽然也曾修行,却不善打斗,因此才想着请动林兄你出手。”

    “我想,林兄也该认得我崩毁绝云剑时所用的短剑吧。”

    林舒志应道:“天下短剑,盛名者寥寥,唯有一剑,名扬天下。道门曾有九大法剑,昭示佩剑者身份地位者有之,代表权柄者亦有之。九剑八长一短,短的正是九剑之四,法剑纯钧。相传纯钧虽短,却是无坚不破,能够摧毁绝云剑,也在情理之中了。”

    清玄道:“正是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道门虽大,能持有纯钧法剑的又有多少人呢?”林舒志又问道。

    清玄反问道:“纯钧法剑是我师尊赐下,你觉得我是谁?”

    “哈哈哈。”林舒志大笑一声,已经明白清玄是道宗何许人也。

    道宗上代掌教真人座下有过九名弟子,大弟子正是当代道宗掌教紫玄真人,其后七名弟子分别是现在道宗七峰峰主,合称道门七子。而这最小的弟子,是先代掌教临羽化之时才收下的。相传这第九名弟子乃是谪仙之姿,天赋惊人,才被道门掌教收入门下。只是收下这名弟子之后,老掌教便羽化登仙了。

    算算年纪,清玄正好与这第九名弟子相符。而以道号来说,清玄与紫玄真人都属玄字,如此一来,清玄的身份就明朗了。

    表明了身份,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很快缓和下来。

    林舒志搓了搓手,低声说道:“清玄道兄,实不相瞒,在下有一事相求。”

    清玄略一思索,便猜到林舒志想说什么,面无表情地说:“师尊名令,道宗法剑不传不修道之人,你考虑一下入我道门?”

    说罢,清玄便飘然而去。

    后面,林舒志一边追赶,一边喊道:“清玄道长!道长!”

    ......

    ......

    王天二回到家里,先是简单吩咐了一下王傲的后事,随后便登宁州府衙,找到了捕头徐威,向徐威说明了王傲所做的事。随后,王傲的后事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起来。

    另一边,江扬回到云天帮中,召回在外的江望,与他促膝长谈。第二天,云天帮就传出消息,江扬帮主将会逐渐退居二线,将帮中事务逐渐转交给江望。

    如此一来,宁州两大家都逐渐转移到了年轻一代的手中。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林舒志清玄两人回到客栈,略作休息。

    一天便悄然溜走。

    次日一大早,清玄便找到林舒志,道:“宁州事了,贫道也该向我家师兄复命去了。林兄保重。”

    林舒志没有挽留,清玄要走要留,自然全凭他意。

    只见清玄快马加鞭,眨眼间便出了宁州城,往青云观疾驰而去。

    出了宁州城不过五里,清玄忽然勒住胯下良驹,翻身下马。

    清玄对着空旷的四周狼朗声说道:“出来吧,跟了贫道一路,想必你也累了。”

    眨眼间,一个人出现在清玄身前不远处。此人一袭白衣,手执一折扇,风度翩翩,正是明公子。

    明公子拱手说道:“见过清玄道长。”

    清玄问道:“明公子,你究竟是哪一边的?”

    明公子笑道:“清玄道长这是何意?”

    清玄道:“若不出我所料,王老爷的绝云剑是出自你手吧。”

    “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清玄接着说:“可你又告诉我两家比武的消息,就像是......想让王老爷在众人眼前取出绝云剑。”

    “你这究竟是在帮他,还是在害他呢?”

    明公子折扇一拍,说道:“道长,你不会明白的。”

    清玄说道:“我曾有过被监视的感觉,当时我以为是我的错觉,现在想来应该就是明公子在看着我和林少侠吧。”

    明公子微笑着答道:“看来在下没有低估剑冠传人,却是低估了道长啊,恕罪,恕罪。”

    “我虽然不擅长动手,但我的修为还可以。”清玄注视着明公子。

    明公子挥挥手,说道:“那真是巧了,在下也不喜欢与人打斗。道长,你我在这方面竟还有些相似呢。”

    “最后一个问题,绝云剑是哪里来的。”

    明公子先是一愣,随后说道:“在下还以为道长会更加在意在下的消息呢。绝云剑么,在下找到了十年前的哪一位剑主的埋骨之地,自然而然的,剑就被在下带出来了。”

    清玄“切”的一声,说道:“原来还是个摸金校尉。”

    “非也,非也。在下助那一位的白骨入土为安,这剑,不过是在下的报酬罢了。盗墓这等事,在下可不愿去做。”

    “五十笑百。”

    明公子拱手说道:“天地光明,正则灵均,在下明正则,想在清玄道长面前混个脸熟,不知道长意下如何?”

    “无趣。”说罢,清玄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明正则口中喃喃道“恭送道长”,随后,慢悠悠的朝宁州走去。

    ......

    宁州城中。

    “到此,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林舒志抬头望天,伸了个懒腰,喜道:“宁州美食,本公子来啦!”

    趁这一份兴头,林舒志走过了大半个宁州,吃遍了宁州出名的所有大酒楼小铺子,磨磨蹭蹭的玩了半个月,才终于决定离开宁州。

    这天政务,林舒志策马立于城外头,在心底朝着宁州城挥了挥手,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当年师尊出山之路,自北国持剑而出,一路南下,途经燕地,走过紫禁城,往南过赤河,横扫中原大地,声名鹊起。随后南渡青河,东出东海,登上剑宗碧游宫,与剑宗宗主论剑十日,自此彻底奠定天下剑冠之名。”

    “我便反其道而行之,自江都北上中原,闯出一片天!师尊能做到,我这做弟子的,怎么能堕了他的威名?”

    林舒志思绪及此,只觉身下的马儿也欢快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