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鸣舒志
字体: 16 + -

第二章 好一个宁州

    本来是要开始调查武人失踪之事的,可是林舒志初来乍到,清玄毫无头绪,两人也只好先将此事放在一边。

    宁州食界有一绝,名曰酱猪蹄,赏界亦有一绝,名曰赏明灯。

    一般来说,赏灯这种事应该在元宵佳节,可宁州不一样。除却元宵,这夏末也有段时候会有赏灯。说是赏灯,其实不尽然,全称应该是赏花灯,既是赏花,也是赏灯。

    宁州最出名的花叫紫兰,紫色的兰花。宁州最出名的灯是明灯,特制的灯架,特制的火油,成了这别具一格的灯。

    不知何时,有人将紫兰放在了灯里,明黄的明灯便印上了淡紫色的花纹,多了两分出尘之意。

    赏灯由此而来。

    “道长,你说,这人间如此美好,为何有人要杀人呢?”林舒志望着遍地的紫兰明灯,出神的问道。

    清玄老实的答道:“我不知道。”

    “无趣。”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儿,忽然听见周围人们都开始议论些什么。

    “听说了吗?晚些时候,那位玉面江公子要登台唱戏哩。”

    “啥,江公子唱戏?”

    “可不是吗,那位江公子生的秀美,又学了梨园的活儿,据说连州牧大人都对他大加赞赏呢。”

    这时,却有一名汉子说道:“堂堂七尺男儿,学什么唱戏,莫不是女子投了男儿胎?”

    “你这厮,唱戏的得罪你了?”有一名女子怒道。

    “我与这劳什子的玉面公子从未相见,谈何得罪?”那大汉如是道。

    此时便有些女子呵斥道:“你与那玉面公子既不相识,怎么就看不起他唱戏了?”

    “我!”那大汉一时语塞,看起来是不擅长吵架,登时怒红满面,最后还是大步离去了。

    那些人们便又叽叽喳喳的说起来。

    林舒志对一旁的清玄说:“这大汉也真有意思,人家玉面公子爱着梨园技艺,学着便是了,与他何干。那公子又不曾伤及他人,难道爱唱戏也错了?”

    清玄道:“喜爱梨园技艺自然没错,有人喜欢、有人不喜,这也是人之常情。话说,林兄,你知道这玉面公子是谁吗?”

    林舒志摇了摇头。

    清玄缓缓说道:“玉面江公子,姓江名望,乃是云天帮翻江掌江扬的公子。据说此人在外云游近半年,大约一个月前才回到宁州。”

    林舒志奇道:“那他什么时候学的唱戏?”

    清玄一愣,才说道:“想必是在云游的时候吧。”

    不一会儿,人群又喧闹起来,不少人向东市走去。

    “想必是那玉面公子登台了。”清玄说道。

    林舒志问:“你怎么知道?”

    “因为宁州最大的梨园在东市呀。”清玄道长说罢,问道:“要去看看吗?”

    林舒志眉飞色舞的说:“当然要去。这玉面公子一个月前回了宁州,宁州便有了失踪案,总不能说这两者完全没有联系吧?”

    于是,一位剑客,一名道士,两个人被人流推着,推向了东市的梨园。

    ......

    ......

    再怎么说,林舒志清玄二人毕竟学过武,很快,两人就挤到了人流的前端,稳稳当当的来到了东市梨园里边。

    这时,台上已经有几人在演唱,只见那花旦翘着兰花指,作娇羞状,婉转唱着些词儿,真可谓丝丝入扣,我见犹怜。

    不一会儿,台下一众观众便痴了。

    “道长,你懂戏?”

    “不懂。”

    “那你还看的那么认真。”

    “他就是江望。”

    “......”

    林舒志不爱戏曲,但是他从一旁众人的表现看得出来,这位江望江公子唱的必然是极好的。

    林舒志还想说点什么,却见园子里头,有位公子哥儿正举杯痛饮。林舒志觉得眼熟,仔细一看,正是王天二。

    只见堂堂王公子,散漫的坐在台下,身边桌上几碟小菜,几个精美的酒壶倒在一旁,王天二手里还抓着一个酒壶,也不用碗,就将酒往嘴里倒去。

    “哪有这么喝酒的。”林舒志小声嘟囔了一句。

    清玄微笑着说:“想来是心中有些郁结,才这般喝酒吧。”

    “说起来,王公子知道台上那位是江公子吗?”林舒志想到下午时清玄说的宁州江湖,猜测王家和云天帮应该不对付,故而有此一问。

    清玄沉思一二,便说:“虽然江公子回来的不久,可两家毕竟都是宁州有头有脸的,应该相互见过吧。”

    林舒志又道:“那王公子还来听江公子的戏?”

    请宣导:“这你可算是问倒我了,这一茬我倒真没有想过。”

    “不过说起来,下午那会儿王公子可还是意气风发,怎么晚上就这般郁郁不得志,怕不是家里逼婚了?”林舒志说起了其他的事儿。

    清玄道:“你想知道,自己去问他不就好了。”

    林舒志摆摆手拒绝道:“算了,没什么意思。”

    两人又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台上的那位有什么异常,再加上两人都不是懂戏的主,也就失去了看戏的兴致,两人便回了客栈,打算明天再做打算。

    这就是林舒志来到宁州城的第一天,一切安稳如常。

    ......

    ......

    星明夜已深,万家灯火昏。

    有一大汉靠着昏暗的月光在漆黑的小巷中行走。这汉子本来心情大好,来观这宁州的紫兰明灯,却听说什么公子哥唱戏。大汉自幼习武,甚是不喜欢那些柔弱的男子,便出言讥讽,却没想到犯了众怒,这才溜到附近的酒家喝了些酒。这时酒肆已经打烊,他正打算回客栈美美的睡一觉。

    “宁州酱猪蹄,尝过了,也不枉来一趟宁州了。”大汉喃喃道。

    忽然,似有一阵阴风吹过,大汉浑身上下都起了鸡皮疙瘩,顿时,大汉一身酒意去了六分。

    四下看去,却什么也没有。

    大汉搓了搓手,想道:快入秋了,夜间竟还有些冷。

    不对!

    大汉反手一掌向后拍去!

    那是在江湖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经验给他的警醒,那是致命的威胁!

    一掌拍空,大汉转过身,只见一道幽蓝色的光在忽明忽暗的摇曳。借着月光,大汉看见一道黑色的身影,那幽蓝光辉正是此人手中之剑。

    “谁!”大汉沉声喝道。

    对面的人没有回应,只是淡然一笑,那幽蓝色的长剑缓缓指向大汉。

    大汉一摸腰间,缠着布条的朴刀柄入手,这给了大汉一些安全感。大汉左脚朝地上猛地一踏,劲力自左小腿而起,带动全身,一刀劈出!

    大汉不知对方深浅,便以攻代守,先作试探。

    这一刀迅烈如疾风,杀气十足,试探不假,可眼前人若实力不济,那这一刀便是必杀的一刀!

    而眼前的黑影只是简单地,将手中的长剑一挥,便荡开了大汉这一刀!

    剑意纵横,幽光大盛,长刀颤抖,随时要脱手而去!

    “好深厚的内力!”甫一交手,大汉便知自己绝非眼前人的对手。

    大汉想退。

    眼前黑影收回长剑,转而缓缓刺出一剑!

    这一剑真的不快,至少大汉很清晰的看见了剑的轨迹,那把剑就这么慢慢地,一点点刺了过来!

    可大汉此时却一动也不能动,就像是有一群人将他死死地按住!

    “刺啦——”

    利剑刺入了汉子的身体!

    “啊!”

    大汉已知难逃一死,拼着最后的力气,再度一刀劈下!

    “呵。”黑影这一声,似是赞叹,似是惋惜,随后,他往前一步,肩膀往上一撑,正好撞在了大汉挥刀的手上,大汉的手终于软软的,再也握不紧手中的刀了。

    “哐当”一声,朴刀落在了地上,大汉也软软的向后倒下。

    那抹幽蓝的光欢快的跳动了一下,闪过一丝异样的红色!

    黑影收了剑,拿起大汉落在地上的刀,随手拎起大汉的脖颈,如拎一只小猫一样,快速消失在夜色中。

    那一剑刺穿了大汉,地上竟无一丝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