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演义
字体: 16 + -

第九回求学问泽东出乡关长见识儒生历社会

    thu sep 17 22:11:42 cst 2015

    神州疮痍百疴隆,韶山红日耀太空。

    修身储能创伟业,游学增识添雄风。

    允诺宗教百花放,立意蛙草一心公。

    从容护校盖世计,智保长沙显神通。

    话说精明能干的毛顺生见儿子虽有算命先生的预断,但压根儿就没有奢望儿子真能出息到会做开国之君的地步。从眼前利益出发,毛顺生肯花钱送儿子去读书,主要是想让其帮助自己在发家致富的路上不至于上当受骗。所以毛泽东在上学的同时,仍必须按照父亲的要求,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毛顺生按照当地早结婚、早养儿、早得力的风俗习惯,在毛泽东十四岁那年就为之娶回年过十八的罗氏媳妇。随后即以其成家立业为由,要求毛泽东辍学,白天在田地里干活,晚上则帮助家里整理每日所发生的往来收支帐目。

    毛泽东见父亲既不让自己读书,又要为自己娶妻生子,便单腿跪在父亲面前提出不读书可以,条件是坚决不能同罗氏成亲圆房。毛顺生心知儿子性格倔犟,任何强迫与高压手段,在他那里都只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只能先答应儿子的要求,再顺其自然让其慢慢培养感情,好在家里又多了两个劳动力。于是毛泽东暂时放下了心爱的书本,过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典型农家生活。罗氏虽与丈夫同在一个屋檐下住,同吃一个锅里饭,但因得不到丈夫的半点温存而郁郁寡欢,不久就在毛家病故。真是婚姻本是前生定,不是姻缘莫强求。

    停学后的毛泽东,仍如饥似渴的借阅了韶山冲内凡能借得到的所有书籍,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书中所描述的英雄豪杰,常常津津乐道赞不绝口。赞毕又不禁抚胸自问:为什么书中所描述的英雄豪杰和绿林草莽中竟没有一个农民?我毛泽东也是个农民,难道就要这样一辈子默默无闻的老死蓬蒿?并暗暗发誓:昔陈涉辍耕垄上时尝怅恨叹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毛泽东也是热血男儿,一定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不久,毛泽东又从表兄文运昌处借阅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书中“呜呼,中国覆亡有日矣”!“中国就要灭亡了,外国列强正瓜分中国”等一系列悚目惊心的警句,如同万钧雷霆震撼着毛泽东纯朴幼稚的心灵。毛泽东的思绪随即飞出了韶山冲,尚在田边地头劳作的他不忍见华夏沦为列强的殖民地,热血沸腾中仰天发誓:我此生宁做叱咤风云轰轰烈烈的烈士,也决不做碌碌无为蹉跎岁月的村夫!遂不再按老父亲让他到县城米店去学经商的安排,态度异常坚决的要求继续上学读书。

    为说服固执的父亲,毛泽东干完当天的农活,连夜翻山越岭的赶赴棠佳阁,请来舅父文玉钦、文玉端和表兄王季范;同时还请来韶山冲内的毛麓钟、毛宇居两位塾师,一同来到家中帮助说服父亲。两个塾师仗着与毛顺生是堂兄、堂侄之关系,说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毫无顾忌的埋怨毛顺生埋没了天生慧根、将来造化一定不可限量的毛泽东,要不然列祖列宗都不会宽恕原谅他。文氏兄弟则委婉的劝说毛顺生,说外甥去读书与你发家致富的思想并无矛盾;读书既学知识增长才华,又可广交朋友结识贵人,到时兴家立业岂不是更加易如反掌?

    毛顺生见自己最佩服有学问的两个塾师都把儿子夸上了天,说得比那文曲星还要聪慧,也就有点儿动心。后来见两个妻兄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加上儿子桀骜不驯实难驾驭,因而毛顺生也就不再固执己见,乐得顺水推舟的答应让毛泽东外去读书。随后亲手默默地为儿子打点行装,千咛万嘱的要他在外一定安心加劲读书。毛泽东为父亲的行为所感动,当即噙泪挥毫示志云: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湘乡的东岩坪位于巍峨苍翠的东台山下,放眼狭冲,稻田翻卷千层绿浪;极目远山,苍松迎风万顷翠涛。坪里有一栋青砖黑瓦砌成的房屋建筑,四周围墙宛若游龙。围墙外碧波荡漾涟水东流,校园内肃穆幽雅书声琳琅。这里就是除教授传统经典书籍外,还教授自然科学、地理、英语等新式科目,方圆近百里最为有名的新式学堂———东山高等学校。

    1910年秋,十六岁的毛泽东挑着行李,独自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步行五十余里,来到这东山学校。刚进围墙就被十几个正跳跃嘻戏的学生所围住,他们七嘴八舌的问毛泽东是为谁挑的行李,有几个胆大调皮的甚至还跑到围墙外去张目眺望。毛泽东知道他们是将自己误会为挑夫了,毫不惧怯自卑的坦然挑着行李向校卫处继续走去。校卫门房中一个戴着瓜皮帽的瘦小老头,从窗口里伸出头来,打量浑身土布衣衫的毛泽东一会。方伸出鸡爪似的手指捻着稀疏花白的几根老鼠胡,走出来阴阳怪气的盘问道:“小东西,你是书僮还是挑夫”?

    “老人家,我是来这里求学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行李”!毛泽东放下行李后规矩的向门卫解释道。门房闻言眯着眼睛用手摸了摸毛泽东之粗布衣裳,然后撇开嘴巴不无讥讽的奸笑道:“小东西,就凭你穿的这身行头,也想到我们这里来读书呀”?

    “老人家,是我的人想在这里读书,又不是我的衣裳;又何必拘禁于衣裳的好坏?请你领我去见堂长吧”。斜眉斜眼的门房见土里土气的毛泽东竟说得头头是道,当即尖声嘶嚎道:“来我们这儿读书的全都是富家子弟,决不收你这种田的穷伢子”!

    那些原本围观看热闹的学生们随即也帮着门房起哄:有的高声责骂毛泽东满身的牛屎气会污染学校的环境,还有几个霸蛮的想动手摔毛泽东之行李。心高气傲的毛泽东为向这扇不愿向农家子弟敝开的校门宣战,当即将手中的扦担用力一摆厉声吼道:“放下!我看你们谁敢动我的东西”。

    那些靠祖宗荫庇前来镀金的富家子弟,被毛泽东怒发冲冠的神情所吓倒,当即纷纷乱窜的狂吼道:“快来人呀,有个穷鬼想要闹事打人啦”。

    外面的吵闹声惊动了教室内的所有师生,一个蓄着八字胡、手持一根尺来长旱烟管的先生,踱着方步威严的走到门房边训斥道:“吵什么?这里是学堂”!

    门房忙摘下瓜皮帽先向那先生打躬作揖,然后恶人先告状的责怪毛泽东道:“堂长,这个穷小子硬要强闯学堂,小人拦都拦不住,这不,拦急了他还要舞扦担打人”。

    毛泽东见那狗眼瞧人低的门房称那先生为堂长,便放下手中的扦担向堂长行礼道:“堂长先生,我叫毛泽东,是从湘潭韶山冲慕名而来求学的,这位门房说你们这里不收种田的穷伢子,请你能破例收下”。

    正捻着八字胡上下打量着毛泽东的堂长,闻言狠狠地瞪了门房一眼,然后轻言细语的说道:“小伙子,按不成文的地域界限规矩,我们学校本只应招收湘乡的伢子来读书。我见你读书之诚意颇坚,那就以言志为题先写篇文章当作入学考试吧,如文笔通畅,我们就破格将你留下,否则就请你返回湘潭另择高就”。

    毛泽东跟在堂长后面走进办公室,接过堂长递来的纸笔墨砚,略加思索即将自己立意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龙飞凤舞的一挥而就。堂长与在座的先生们竟相传阅罢,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视此君身有仙骨,环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若假以时日,我们东山学校必将会为国家造就一个栋梁之材”!

    东山学校于是打破不成文的地域界限规矩,将毛泽东收为该校的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使毛泽东从此走出了韶山冲。随着视野的开阔,东山学校的知识面很难满足毛泽东之需求,在此仅读了一期的毛泽东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于翌年春来到省城长沙。宽阔的柏油马路和高耸华丽的楼阁,是与韶山抑或东山学校那乡野山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社会氛围。初到省城的毛泽东异常兴奋,不久又赶上了辛亥革命,他即投笔从戎,到程潜的二十五混成协当了湖南新军中的一名列兵。在国民党中当了一辈子高官的程潜,做梦也没有料到他所招的这个新兵,日后竟能出息到海水不可斗量的地步。

    满清逊位后,当兵仅半年的毛泽东觉得自己当兵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便决定继续求学去充实自己,并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湖南省高等中学所录取。校长符定一先生阅卷时在毛泽东的试卷上断然预测道:“此君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就一色文字,自是伟人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因该校一些呆板的教规严重束缚了毛泽东之个性,加上有限的课程完全满足不了毛泽东的求知欲;随后他干脆退学,按照自己拟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专心自学。毛顺生对儿子这种漫无目标的自由读书方式非常不满,认为他是在荒废青春浪费钱财,便以不再向他提供一切费用相要胁,**泽东或正经读书或回家经商。为生活所迫,毛泽东只得再次参加入学考试,于1913年春考入湖南第四师范,第二年四师与一师合并,因此,毛泽东就成了第一师范八班的一名学生。

    湖南第一师范的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的城南书院,座落在长沙南门外的妙高峰下。面对滔滔北流的湘江,隔江望去就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东靠粤汉铁路。这里不仅环境幽雅富于时代气息,还先后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品德高洁的老师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也是天意使然,与毛泽东同时考入第一师范的蔡和森等热血青年,在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师指导下,共同探索起救国救民的道路。

    深知要致力于改革社会就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故毛泽东不仅学习刻苦用功,还发明了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身体的日光浴、风浴等,经常在炸雷怪闪下亲自体验“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感觉。在第一师范,毛泽东的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针对国人寄希望于制造“二十一条”的日本罪魁祸首大隈重信内阁的改组,期盼日本的对华政策会有所改善之观点。毛泽东则不以为然的独树一帜:“日本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并预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只有磨砺以待日本”。不幸此事果被毛泽东言中,万幸的是早有思想准备的毛泽东通过抗日,既完善了他自己;又保护了炎黄子孙免作亡国奴,逐步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毛泽东在与同学们交谈中,经常说大丈夫就要敢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故好友们就以普鲁士著名将军毛奇来称谓他。1915年秋,突发奇想的毛泽东,为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救国图存之道,于是自刻油印传单数份张贴到长沙的各所学校之中。传单的大意是愿与有志向、求上进、坚强刚毅、对爱国工作感兴趣,并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热血青年结为同道,最后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来结尾,署名二十八画生。响应者聊聊无几,仅有罗章龙、李立三等毛泽东认为三个半朋友者前来响应。后来罗章龙赴法勤工俭学之际,毛泽东又以二十八画生之名赋七言古诗勉励之: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君行我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此。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黍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非常自信的毛泽东认为在“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之时,“如欲使天下平治,当今之时,舍我其谁也”?便同蔡和森、向警予、罗学瓒、周世钊、陶斯咏等同学相互约定:不谈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同时还相互激励:强筋健骨、振奋雄心、改良社会。为彻底了解中国各阶层社会之现状,增长自己的学识与见闻,毛泽东还利用暑假与萧子升扮作游学先生,徒步考察了宁乡、益阳、沅江、浏阳、岳阳、湘阴、安化等地。

    座落在宁乡沩山的密云寺,远观苍松虬接古柏龙蟠,近见螭头高拱鸱吻分张。寺中的天清主持传说是佛法无边,密云寺也因之成了闻名遐迩的佛门名山。1917年秋,游学中的毛泽东萧子升慕名造访,执事僧见他二人衣衫褴褛,便将他们当作乞丐的带到斋房胡乱拿些残羹剩饭予以施舍。二人随遇而安也不觉得寒碜,并在用斋毕向执事僧提议道:“法师,久仰贵寺方丈是位通慧和尚,我们两个肉眼凡胎,也想听听天清禅师向我们弘扬佛法,还望你能通融成全”。

    执事僧鄙视的瞟了二人一眼,随即态度生硬的当场予以拒绝:“二位施主若想混吃斋饭尽管说,我们方丈是得道高僧,佛法说普度众生也只是普度有缘之人,象你们这种无聊之客,只怕如来佛祖也是难以渡得的”。

    毛泽东闻言后即质问执事僧道:“法师,你说这话难道就不怕亵渎贵寺方丈大师的活佛之名吗?有缘无缘,即便如来不亲渡点化,我想他都难知,想不到你倒有先见之明了”。

    执事僧从毛泽东明亮的眼神中,仿佛体会出一种说不出的威严,只得毫不情愿的拿出签名册,待二人签好名后方送达方丈室去予通报。稍顿就见执事僧毕恭毕敬的来到二人面前,笑容可掬的请他们去见方丈。方丈室内清雅简洁,除一张禅床外到处都是堆满经书的书架。寿眉银髯的天清主持见二人风尘赴赴的样子,便精神矍铄的双手合十相迎,用慈祥的目光仔细端详二人一番,再向毛泽东深施一礼朗声说道:“阿弥陀佛,毛施主今日能光临沩山,足令寒寺蓬荜生辉,荒山陡然增色”!

    “禅师,你怎么知道我姓毛?”毛泽东闻言大吃一惊,也学着方丈的样子,双手合十向天清回礼时不禁好奇的问道。天清扬了扬手中的签名册露出神秘的微笑:“老衲对佛理禅机略知一二,就是儒家也常说文如其人嘛。毛施主字迹张扬,写的每个字要占两三格,这就显示你之为人必定豪气盖世;这位萧施主字体隽秀,而每个格中可容下一两个字,足见其生性必谨小慎微。二位施主都负盖世奇才,不知作此打扮究竟意欲何为”?

    萧子升初见方丈单向毛泽东施礼便已心存不悦,及至听了方丈的解释更是怒形如色。此时见方丈发问便极为自负的抢先回答道:“久闻方丈已达通慧之境,难道还看不出来我们这是想干什么吗?告诉你,我们这是以历炼社会来充实自己,以便日后能轻车熟路的驾驭乾坤、改造中国”。

    天清不以为忤的反问道:“凭你们现在一文不名的游学样子,就真能摸清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现状?那我们这滚滚红尘岂不是太过简单了”!

    毛泽东解释道:“禅师,我们现在形同乞丐般的游学,是想对中国各社会阶层之现状有个大体了解,最主要的还是想体验亚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真实感受,从而借以磨炼意志,以便日后能应付任何艰危之环境”。

    天清禅师神色庄穆虔诚的望着毛泽东说完后,沉思一会方开言问道:“阿弥陀佛,在山的言山、在水的说水,老衲身在佛门就只关心佛事,毛施主胸襟宽广才思敏捷,日后定是华夏举足轻重之人物。不知毛施主今后得志后,又将以何种态度对待我们这些和尚及其他宗教信仰者?”

    毛泽东微笑中朗声说道:“感谢方丈禅师之抬爱,我们华夏自古即以儒、道开宗兴教,佛教是在汉朝时才传入我国,起初是倍受冷遇不受欢迎。直到千佛寺下的白颈曲鳝听大通禅师讲经修炼,投胎为梁武帝萧衍而三度舍身同泰寺后,佛教方在炎黄子孙中落地生根香火鼎盛,至今经久不衰的大有盖过儒、道两教之势。据我分析,每个教派都应有他的独特之处方能吸引教众去信仰;同时也一定有他的局限性,否则就必能以一教而统天下。所以在如何处理宗教的问题上,我认为只有允许各教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共存,方能使之相互取长补短造福于社会”。

    天清闻言突然提高声音道:“毛施主,请你谨记今日之所言,日后要做到心口如一则天下各宗教幸甚,阿弥陀佛”。说完即闭目合掌入定一会,方睁开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萧子升,同他大谈天理昭彰因果轮回的佛理,并委婉的劝萧子升皈依佛门。萧子升极为烦躁的听完天清方丈的啰唣,随即断然予以拒绝道:“方丈大师,你佛法再高,恐怕也难渡尘心未泯的凡夫俗子吧?告诉你,我的志向与这位毛施主一样,就是想彻底改造中国造福于大众,绝不会去做碌碌无为的和尚”!

    天清见萧子升冥顽难度,也知天意难违的不禁长叹一声,然后不无遗憾的说道:“红尘虽好自有冰消瓦解之时,修行虽苦可望归登极乐之境。萧施主,你若不贪恋红尘皈依佛门,日后定不失为一得道高僧;可惜你今日不愿留在沩山,以后恐怕全中国都难容于你”!孰料十五年后,萧子升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做文史馆员时,因监守自盗国家的珍贵文物遭到通缉,被迫潜逃出境终身流亡于瑞士、马拉圭等国,果真应了天清今日之语。

    毛萧按预定计划一路继续朝餐露宿的游学,一日因对沿途所见所闻讨论各自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宿途。临近黄昏时仍踽踽而行在前不挨村、后不靠店的荒山野岭之中,直到夜幕完全降临后,这才站在一棵四人合围的大樟树下。望着夜黑星疏的天空二人不禁相视而笑:看来这就是我们今晚的宿营之处了。于是席地为床黑夜当帐、石头做枕星光做灯的就地而眠,须臾毛泽东就进入到梦乡。萧子升不知是腹中饥饿难熬,还是担心行李会遭人顺手牵羊,翻来覆去的总是难以入睡,直到快三更时仍抬起头来扫视着四周。这一望不打紧,直吓得萧子升差点屁滚尿流,原来他发现前面不远处仿佛蹲着一只老虎。只见那虎正弓腰作势的准备随时向他扑过来,瑟瑟发抖的萧子升边作逃命准备的同时,边轻推身边的毛泽东颤声细喊道:“润芝兄,快起来,这里有老虎”!

    闻声惊起的毛泽东,顺着萧子升的手势望去不禁哈哈大笑:“子升兄你开什么玩笑?把我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放心睡吧,那是一块石头,如真是老虎,岂有眼睛在星光下不发光之理”?

    萧子升听了毛泽东之分析,再仔细观察那仍纹丝不动的老虎姿势,对毛泽东遇事冷静观察入微的心态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情踏实后也就很快进入到梦乡,直到日上三竿方起身收拾行李。卷席时萧子升又突然一声尖叫的向后连退数步,毛泽东悼头一看,只见一条粗若儿臂的青蛇正盘卷在自己的席下。二人倒吸一口凉气后,不约而同的向昨晚见虎处望去,原来是一块虎形石立在路旁。毛泽东见状略带调侃的戏谑道:“子升兄,你信不信?我们两人中间将来必定会有一个人当皇帝,你看昨晚我们露宿荒野,居然有龙蟠虎踞在为我们把关,还不知还有多少伽蓝、多少天兵神将在暗中为我们巡夜哩”?

    曾就读于两湖书院的安化劝习所所长夏默庵,经史俱佳学识渊博,常觉曲高和寡的犹喜呤诗作对,毛泽东和萧子升连续两次慕名前去拜访都吃了闭门羹。心高气傲的夏默庵在他二人第三次来访时挥毫写下“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的上联,令书僮送去好让游学者知难而退。毛泽东见罢上联微微一笑,便从行李中取出纸笔墨砚对道:“清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请书僮代为呈递。夏默庵看了下联傲气顿消,连忙倒屐相迎。不仅与毛萧二人盘桓终日作竟夕长谈,还破天荒的在临别时赠送他俩八块银元作为盘缠。

    1917年11月初,在护法战争中被南方革命党战败的北洋军阀傅良佐部,沿着衡宝铁路向北溃逃,顿使无兵防守的长沙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第一师范紧靠粤汉铁路,是败军首当其冲的逃亡之路,故尔随时都面临着兵劫火焚的危险,因而学校决定紧急疏散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时任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当即找到学校领导,独具远见的力陈全校师生留在校中可保无虞,若一旦离开学校则凶多吉少的道理,并将自己的护校方案详细的和盘托出。学校领导经过慎重的讨论研究,最后决定采纳毛泽东之建议,同时责成毛泽东全盘负责保护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的一切事宜。

    毛泽东随即招募受过军训的同学组成护校队,有条不紊的将其分作作两队:一路专门采集毛竹削成锋利的竹尖,并负责将之倒插在校园外四周的紧要处;另一路则手持军训用木头枪,身着临时赶做的仿制军服在校门口站岗放哨。一些零零星星溃逃至此的散兵游勇见学校内戒备森严岗哨林立,无不胆怯心虚的躲路而行。18日,增援傅良佐的王汝贤部三千余人再次溃败,因摸不清长沙城内之虚实,故只派几个人前去打探消息,大队人马却留驻在一师以南十余里处的猴子石一带徘徊,时刻伺机准备洗劫长沙。

    长沙城内的居民和一师的全体师生闻讯,无不陷入紧张惶恐状态,为了摸清这些溃军之势力,胆大心细的毛泽东决定亲赴猴子石一带实地侦察。通过仔细观察毛泽东发现这些兵溃而不乱,知道他们目前虽正处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境;若一旦让他们得知长沙是座无兵驻守的空城后,那就会变成一群打家劫舍的饿狼,顷刻之间势必将整座长沙吞噬。面对空前浩劫一触即发之景,毛泽东不再犹豫彷徨的飞快跑回学校,向校领导夹叙夹议的汇报了自己将如何赶走这群犹惊弓之鸟的溃军之计。

    学校领导也从未经历过这种惊心动魄之事,见毛泽东前段时间从容护校之计极为成功,根据目前状况也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冒险让毛泽东放手一试:于是按照毛泽东之要求由学校出示公文,向城南警察局借来四十支真枪和少量子弹。为了长沙数十万人的生命财产免遭劫难,毛泽东将护校队冒充谭浩明的桂军分作三路,在苍茫夜色的掩护下当晚就悄悄的来到猴子石附近。待对溃兵形成包围之势后,毛泽东即令手持真枪的同学向天连放两枪,有的同学则点燃炮竹丢进铁桶中充作机关枪之声;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手持话筒此起彼伏的向下高喊:“弟兄们,你们被我们桂军包围了,缴枪不杀!”

    原本惊惶失措的溃军骤闻突如其来的枪声,早吓得三魂出窍七魄渺渺,闻听已被凶悍的桂军所包围那还敢开枪抵抗?只见他们纷纷脱下身上的白褂子绑在枪上乱摇示意投降。毛泽东乘机率领护校队冲下山岗,令三千多溃兵全部放下武器听候处理。这些久经沙场的北洋丘八,想不到竟被尚未出茅庐的毛泽东略施小计就全成了俘虏,古城长沙也随之消弥了一场兵火之劫难。事后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浑身都是胆略的毛泽东,莫不竖起大拇指予以交口称赞。毛泽东此次虽是第一次真枪实刀的小试牛刀,但其谋定而动的军事天才已向人们展露无遗。正是:盖世祥云浮潇湘,冲天龙影起洞庭;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