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寻仙记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大内侍卫总管

    第二日晌午,一个小太监来请张秦寿哥几个和裴海心、宋人阁去议事殿。

    张秦寿换了身青色绸缎的劲装,看起来倒也人模人样了有些气势,果然是人饰衣服马饰鞍,虽然小哥几个长个各有特色,都不算是面容清秀英挺,不过比其原来看着要顺眼些。

    到了议事殿,百官早早就已到齐候在那里。看门的太监一声唱和“张秦寿公子到。”

    文武百官到了朝上都是有人先唱和,不过他可没官职在身的白身,应该就和一般小太监宫女一样不用唱和的,这倒是让大殿里的人一阵奇怪。

    不过待张秦寿走了进来,大殿了百十号官员都闭了嘴,刚才嗡嗡的嘈杂声全没了,搞的张秦寿也是一愣。

    文武百官见到原来是他,都是心理敞亮了。难怪了,这个可能是仙人的家伙,把已是金丹修为的陈总管都轻松一挥手就干掉,难怪要唱喝一下。一般小门派的仙人不敢来宋国捣乱惹这些官员,可这位是和两大仙派有关系的。

    几人一路走进去,两旁的百官都是媚笑着作揖问好,搞的大家很不适宜,讪讪的点着头一一回应的走到大殿一个没人的柱子边上。

    他也不知道自己该站哪里,如果是白身,根本就没资格上殿,只能在外面候着,有事了叫进来,说完就出去。不过对张秦寿,哪个不开眼敢让他出去候着。

    开玩笑,这位是谁?国君就任拥立最大功臣。大家都装作看不到,又彼此开始低声聊起来。

    张秦寿伸直了耳朵听着,以他现在堪比先天初期的修为,这些人低声说话也和在耳边说话没区别。却听的这些人大都是议论自己的位置会不会有变动,一些先前和燕王、赵王走的近的怕是这次要贬到偏远地方去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站错队就要付出代价。

    大多数人倒是不担忧,这宋国总是要人来治理的,最熟悉能帮到国君的还是这些人,王宫一战大家都没站出来,法不责众,若是把这些人全贬了,谁来帮忙治理宋国,所以大多数人还是笑嘻嘻的互相调笑。

    片刻,殿外的小太监唱喝道“国君到。”

    大殿立刻安静了下来,白若琪换一身白黄色相见的凤尾裙,头戴珠帘冠,脸色施了淡淡的脂粉,小嘴巴也轻轻点了些红纸,身后两个宫娥捧着裙尾,两个小太监在前面开路,后面是古元多带着四位先天高手护着,梁王也跟着进来,走到群臣首位。

    张秦寿看看换了服饰,化了淡妆美艳逼人,有些威压的白若琪,只觉得一阵目眩,没想到这小丫头精心打扮如此迷人,不过他倒是不太喜欢着丫头现在的威严的样子。更喜欢他俏皮可爱的不施粉黛的样子好些。

    白若琪坐定了,让人给梁王排了座,听着左、右

    、文、辅四位相爷禀报了半年来宋国大事,又有农、工、商、财、刑、吏、兵、学八部阁老禀报了宋国各项事务现在情况,后有镇国、定国、安国三大将军禀报了边关兵事。

    听了一个时辰的禀报,这些人至少面上是把宋国至理的井井有条,也是勉励了众人。不过话锋一转,便说到了昨天国君就位的事,大家都是心里一紧,知道好戏要来了。

    白若琪一改刚才勉励各位的温和神色,冷冷的看着下面一干人等,道“昨天国君就任之事,大家也都在场,本君主差点丢了性命,这事若是不追究责任,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大胆妄为之人。”

    底下众人都是不敢开口,唱诺,点头称是。

    “那就来一个个先把失职的人说道一下。”白若琪道。

    “启禀国君,王宫内混入如此之多的高手,大内侍卫总管有严重失职,王宫各地盘查侍卫也有失职,钦天监守卫严重失职。钦天监国师府十四人有六人参与混战,大内侍卫供奉二十人有八人下场混战,国师府大国师武运被国师孙国栋偷袭牵连加入混战,目前还不知是否有参与阴谋。臣下恳请尽快定下大国师和大内侍卫总管的人选,以便保护国君安全。”古元多先带头道。

    “大内侍卫总管陈公公已伏法,八门提督稽查他身边来往紧密之人。大国师之职暂由裴海心担任,对武运先彻查是否有参与阴谋。”白若琪道。

    昨天古元多掌了这两处最重要的人手,大家就知道会这样,都没说什么,毕竟这是直接涉及国君的安危,怎么安排谁也不敢多言。

    “昨日拿下五位先天高手,两位在钦天监争斗中重伤的高手,有三位是安国军麾下供奉,两位来历不明。”古元多,又进言道。

    唰的一下,大殿里的目光全都盯着安国大将军郑德茂。

    只见郑德茂面色如常,丝毫不见慌乱道“臣下治军不严,让手下人手被人收买利用,罪该万死。”

    这厮倒是奸滑,把阴谋参与夺取国君之位的事轻轻抹掉,就说个治军不严,这也就是个不痛不痒的罪名。

    白若琪漂亮大眼睛一瞪“我昨天若是早一点出来,怕是就死在那些人手里了,若是我死了,一句轻飘飘的治军不严能换我的命么?”

    郑德茂装着惶恐的样子,“不敢,国君万金之躯,若有一点损伤也不是臣下能担待的起的。”

    “哼,好个治军不严,那你就回家好好读读兵书,好好的学学怎么治军吧。今日起安国军交由古元多,古元多暂时代领安国大将军一职,郑德茂保留一品大员之身,回去好好学习治军,学好了留着有用之身待用。”白若琪道。

    这就算是把郑德茂架空了,留个空职没有权力,掌兵之权都交

    给了古元多。

    白若琪倒是恨不得宰了郑德茂,不过还是忍了下来,没敢做的太过。毕竟安国军是郑德茂一手掌管了二十年的大军,手下都是他的人,若是真的逼的狗急跳墙起兵,那就不可收拾了,先让古元多去接了手,慢慢的把郑德茂的心腹打发掉,掌握了安国军再收拾郑德茂。

    郑德茂嘴角一抽,也不敢妄动,边上几个先天高手,还有那深不可测的小子在堂上,他先天中阶的修为不够看的。不过也不会就此服输,沉声道“臣下为宋国征战二十年,大小负伤一百余次,不是臣下贪恋权势,而是因为几个该死的手下犯事削了臣下一手亲领的精锐安国军,臣下有所不甘啊。”

    “不是削了你的大将军之位,是让你回家好好静思一下,大将之位还是你的,待的你好好静思完了,你还是大将军,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白若琪道。

    “这?”郑德茂苦笑了一声。这一反思,恐怕自己再也回不到安国军去了,若是没了安国军这国君想怎么收拾自己及怎么收拾,不会再有丝毫顾忌,他当然是心有不甘。

    只听下面燕王面不改色的道“安国大将军为国效力多年,边关事宜最是清楚,轻易更换恐怕边民会有国军,民不聊生啊。那几个刺客已是被捉住,审问一下和安国大将军有无关联就是了,若是没有关联,安国大将军岂不是冤枉?”

    “哼,燕王好定力,那两位来历不明的先天高手有人看到是你燕王府的客卿,燕王先把自己的事说清楚了再说吧。”古元多跟着道。

    燕王和赵王安排的人手来搅了这次国君就任,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也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就安在这两位王爷身上,要抓住证人,搜出来证据方能定罪。

    若是白若琪已继位十几年,把握住朝政说一不二,让那几个人招供了也就能定了燕王的罪,不过现在她可没有这威信,说了话下去,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出绊子,那几个人就算招了供,白若琪已此为借口拿下燕王,怕是也会有不少人以那几人口供不可信为由反对,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燕王、赵王有勾结的。

    若是现在就掀翻了桌子,宋国各项政事无法正常运行,可能会天下大乱,边上的小国也会来占便宜,到时候惊动上界两大仙派就麻烦大了。

    “八门提督大人说话可要有证据,这种猜测之言不可妄语,古大人拥立是有功,但是也不能挟恩乱来,众位说是吧,恩?”八阁老的农部阁老余俊青道。

    底下的朝臣一片议论纷纷,白若琪也没想到挟昨天大胜而来,又有如此口实,想拿下一人都是如此难。

    张秦寿见状,上前一步喝道“心里对国君无亏又有什么好怕,安国

    君是宋国的边军,不是郑德茂大将军的私军,不管那几个先天高手刺客的事与郑大将军有无干系,国君更换个大将军又有何不可,难道这宋国国君做不得主,还得燕王你来做主?”

    燕王神色不变道“张公子是神仙中人,不便插手宋国之事吧。”

    “他是新任的大内侍卫总管。”白若琪接口道。

    张秦寿楞了半响,呆呆的看着白若琪,老子怎么能当太监?这死丫头要玩死我啊,不会一会让人强行去把我阉了吧。

    他这倒是想差了,宋国的大内侍卫总管是统管王宫侍卫,负责王宫和王城城门的安全,不一定是要太监来做的。李总管做大内侍卫总管,是因为他修为高强,又在上任国君身边照料安全多年,才任了大内侍卫总管,宫内的事李太监是不管的。

    这大内侍卫总管可是一品官,张秦寿如此一个白身就任了如此高官,若是其他人定是一阵子喧哗,吵闹不休,不过他身份特殊,大内侍卫总管又是守护国君贴身安危的,谁也不敢多言,就当作不知道张秦寿白身之事,连燕王也不敢多言。

    农部阁老余俊青又道“更换大将军总要有缘由,不能无故更换。”

    这时,一旁一直旁观不说话的赵王开口到“大将军修为高强,先天强者活个两百岁也是常见,难道大将军之位要担个二百年么?现在那几位先天高手还没招供,也不能认定此事就与安国大将军无关,避一下嫌还是应该的,相信调查此事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不若给八门提督三个月的时间调查此事,若是与安国大将军无关,安国大将军即可留任,若不然安国大将军在安国军已久,也该与其他两位将军一换。”

    底下众臣子纷纷议论开来,不知为何这赵王为国君说起话来,此时他应该和燕王一起才能保全了自己,昨天之事他肯定是脱不了干系,此时把水搅浑了脱身才是,怎么会帮起白若琪?

    “好,此事就依赵王所言,古元多此去代领安国军大将军一职,边军一日都不可松懈。查案之事由原八门提督衙门大统领常林负责,常林暂代八门提督坐镇府衙。今日议事到此,有其他事上书。”白若琪道,说罢转身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