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
字体: 16 + -

第225章 破敌袭

    thu mar 05 07:00:00 cst 2015

    这支辽人骑兵出现得比较突然,而且速度惊人。幸亏铁卫军比较小心,离城十里就停住脚步开始驻扎。尽管如此,以辽人战马的速度也是瞬息冲出一大半距离,阵前顿时尘土飞扬、马蹄声如狂风暴雨般响起,震得人心脏猛跳。

    铁卫军刚刚开始建营地,后面的一些辎重甚至还在路上,火炮也装在马车上,根本来不及使用。再看前面的地形,虽然略有缓坡却对骑兵来说基本可以算是一马平川,辽国骑兵的优势被极大的发挥出来。

    “列队迎敌!”徐诚忻一声令下。

    其实也不用他开口,董统就已经指挥他的步兵阵前组成防御队形了。士兵们扔下手中活,迅速拿起武器,步兵们竖起枪头、脚踩枪尾,与竖盾护住要害的盾兵顶在第一排。第二排是二万火枪兵,骑兵飞速上马向阵形两侧分散。这种阵形是他们练过无数遍的,只是现在时间紧张仓促应战,队形还没没完全到位辽国骑兵就已经到了眼前。

    “叭叭叭......”

    火枪兵首先开火,掀翻了前排的一些骑兵。

    嗖嗖嗖.......

    辽兵的骑射手还以颜色,是抛射。通常来说骑射手因为有马的助力,射程更远一些,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一开始的互射竟让辽人占了优势。箭矢雨点般的从天空落下,令宋军减员不少。但他们的优势只保留了一会儿,一旦进入火枪的射击范围就是辽兵噩梦的开始。

    “沉住气!再近一点......开火!全体开火!”

    随着雨点般密集的闷响,顿时阵中冒起一屡屡白色的轻烟,三段式射击让射击没有一点空档。辽人的骑兵都没有带盾的习惯,就算有盾那马也经不起火枪的轰击,冲在前方的辽兵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成片地倒下去。在离铁卫军两百多步的距离内,辽人都是用尸体铺过来的。

    冲锋中的骑兵是无法停下来的,更不可能瞬间回头,想要停下来只有两种方法,那就是用敌人的躯体挡路或者让自己成为一具尸体。无数具尸体在马蹄下成为肉泥,滚烫的鲜血冒着咝咝的热气,又迅速凝结成黑色的血块。看来从禁军中挑选士兵是个非常明智的举措,不然新兵哪里经得起这样血腥的画面。

    辽国骑兵终于还是冲进了铁卫军阵营之中,迎接他们的是一杆杆锋利的长枪。这些四十五度斜立的长枪可不是上次民夫们的扁担,干脆利落地扎穿战马的胸腹。高速奔跑中的战马产生巨大的冲力,有的甚至直接透过马的躯体刺进骑兵的肚子。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用肉体撕开敌人的阵形。

    可惜的是,铁卫军不是纯粹的冷兵器队伍,否则冲入阵中的辽人骑兵是很难对付的。董统的步兵与一般的步兵不同,他们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杀敌,而是挡住敌人为后面的火枪主可以全力发挥。

    虽然杀入阵中却怎么也冲不破这道人墙,骑在马的上辽兵成了一个个靶子,在二万火枪兵的狂射下纷纷坠下马背。如果他们是步兵或许火枪手会找不到目标,辽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在铁卫军面前反而成了一个劣势。

    “击鼓,命骑兵从两侧包抄。”徐诚忻一时没找到高地,根本看不清战场,也不知道这支辽兵到底有多少人马。不过从前方冲击的猛烈程度看来应该不会太多,让骑兵反包过去也许能将他们一举歼灭。

    鼓声有节奏地响起,命令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下去。敌我双方接触没有多久,吕大通与王怀充各带一支骑兵刚刚到位就听到出击的命令,大喝一声顿时万马奔腾,如两条不断伸长的臂膀向辽兵合围过来。

    这支辽兵总数不过三万人马,这次突袭也是蓄谋已久了的。在辽国境内作战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派三万骑兵去给铁卫军一个吓马威一来可以提振军队信心,扭转近期在军事上的颓势;二来也可以让宋兵吃些苦头,让他们见识一下契丹铁骑的厉害。想不到的是他们碰到了铁卫营,犀利的火枪阵让他们损失惨重,眼见两冀的大股骑兵又合围上来,便知不妙。

    “撤退!全军撤退!”

    主将一声令下,辽兵立即队尾换队头,拨转马头向城门方向迅速退去。就算他指挥得当、命令果断,铁卫军的骑兵的迅速也足可以将辽军当中截断,那些来不及返身的辽兵全都陷入铁卫军的包围圈中。接下来便是非常残酷的围杀,仅仅用了一顿饭时间,滞留阵中的辽兵全部斩杀殆尽,尸体密密铺了一地。

    整场战役前后不到半个时辰,辽兵来得快退得也快,扔下一地尸体就结束了。直到战斗结束,铁卫军的火炮辎重才刚刚到位,要是刚才能用上火炮徐诚忻有把握让辽兵冲不到本方阵营之中。火炮令人郁闷的机动性真是个无法解开的结,看样子以后行军得注意不能让队伍拉得太长,在平原地区行军这个问题应该多少可解决一点。

    清点战场,辽兵伤亡将近一万,而铁卫军却只有二千余人,非常不成比例。这一战让中京城里的辽军主帅大惊失色,看来徐诚忻的那两次胜仗得来并非偶然,铁卫军果然与一般宋军不同。

    铁卫军能打胜仗靠得不仅仅是火器上的优势,而是手下的士兵都有良好的军事素养。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列队迎敌,而且不忘反攻,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心理素质还有冷静的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必胜的信心与勇气。经过这一战,辽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四门紧闭、加派岗哨,同时立即将战报送住上京。

    同样的这一战却让徐诚忻增添了不少信心,以往他打的战役多少都有些取巧,不仅有城墙可用而且准备都比较充分。这次面对突袭而来的敌军仓促应战,不但挡住了他们的进攻而且以较小的损失换取了极大的胜利。尽管人数上有优势,但毕竟是野外的遭遇战,本是辽兵最为擅长的战斗方式,却赢了而且赢得十分顺利。

    “大军向前推进五里再扎营。”战斗的胜利让徐诚忻信心大增,命令铁卫军直接逼近中京。

    “再留下一队士兵清理阵亡兄弟的遗体,决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

    这也是铁卫营的原则,只要情况允许,还是要让阵亡士兵入土为安的。这不仅是对死者的一种尊敬也是对生者的一个安慰,至于敌人的尸体就顾不上那么多了。这是在战争时期,不是发扬人道主义的好时机。

    铁卫军没来得及打扫战场,士兵们便重新收拾行装向前压进。中京城里的守兵一看以为铁卫军要攻城了,吓得赶紧击鼓准备迎战。不一会儿功夫城墙上就涌现出无数人头,弓箭手们抽箭搭弓戒备地盯着宋军的动向。一群亲兵簇拥着一名衣着华贵的年青将军走上城楼,那将军凝视远眺,不时与边上的一名老者交谈着。

    相距五里,城墙上的一举一动已经看得较为清楚,徐诚忻一看这架势心知城内的辽兵肯定不在少数。刚才偷袭宋营的骑兵足有几万,如此看来城内人数绝不少于六万。中京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对上京乃至辽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耶律洪基决不敢掉以轻心,这一仗可是个大场面。

    徐诚忻带着众将出营,向中京又跑出一段距离,把城上的情况看得更为清楚。在部下的一再劝阻下才停住了脚步,他也是没办法,要是有个望远镜啥的谁愿意冒险跑到阵前来。

    此时城上的人也看到他们,又见远处的宋兵正忙于扎下营寨,才确定宋军暂时没有攻城的打算。

    “城下可是徐诚忻?!”那年青将军大声喊道。

    徐诚忻这个名字在辽国也是颇有名声,他听有人认得他虽不知对面是谁倒也不奇怪。

    “是啊,你哪位?”徐诚忻回道。

    “本王乃辽国兵马大元帅耶律浚。”

    “哦,耶律浚啊......”这个名字他还是听说过的,毕竟是辽国的重要人物。“没想到你也在这儿,有事?”

    ......

    “我大辽与宋本已结为同盟,如今你们却无端攻我,可知羞耻二字?”耶律浚怒道。

    “行了行了,”徐诚忻轻描淡写地说:“现在我们已经两军对峙,骂大街有意思?再说口水战你也不是我的对手,是男人干脆点,回头刀兵上见真章。”

    “哼,我大辽国岂会怕你们南人,来日必叫你有来无回!”

    “切,你又没有好看的妹子,想留也留不住我。”徐诚忻调侃道:“对了,你们城里有多少兵力,能不能透露点?”

    ......

    城上的辽人一阵无语,这什么人啊。侍立一旁的术哲斡鲁朵忙凑上前去低声劝道:“殿下不必与他争口舌之利,此人出身市井,出口便是污言秽语有污殿下清听。不如回府商议一下对敌之策,免得在此受气。”

    耶律浚一听有理,心境也平复了许多,大袖一拂转身离去,临走时还不忘狠狠的盯了城下的徐诚忻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