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
字体: 16 + -

第96章:辽人用计

    sun sep 14 07:00:00 cst 2014

    上午的攻城给了兀衍一记当头棒喝,突然发现宋军也不是那么好惹的。这种旁门左道让他郁闷不已,他对自己的军队非常自信,可偏偏徐诚忻就是不跟他好好打,不是偷袭就是向他们扔炸弹。契丹人是马上民族,根本想不通一个铁球为什么会爆炸,这种未知的恐惧让军队士气代下、人心惶惶。

    兀衍突然想起那些半道上抓获的汉人,连忙吩咐将他们带了上来。

    这些人除了李江北一伙还能有谁,这会儿他们已经悔得肠子都青了。一行三十多人,一碰到辽人就被杀死了一半,剩下的十几个也没有能活命的希望了,一个个面容呆滞的被带进大帐。

    兀衍看了看李江北等人,他们虽是普通百姓打扮,但从衣料和相互间的神色来看这老头应该不简单。果然,兀衍吓唬几句,他们就全部招了,他也想不到这老头竟是易州刺史。大敌当前,哪有主将顾自己出逃命的,帐内的辽人个个面带蔑视--大宋的官真是软骨头。

    一番审问下来才知道易州城里现在有七千守军,至于铁卫营用的是什么武器李江北也不清楚。兀衍问了半天,除了大至知道敌军人数什么也没问出来,看他们的德性是不敢说谎的。没办法,只得先将他们带下去,与众人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这一仗打得太窝囊了,但面对如此犀利的火器也无计可施。参将们至少有一半主张围而不攻,辽军有将近三万,宋军是万万不敢出城的,只要断了他们的补给,等到城内粮草耗尽自然不战而败。另一半坚决不同意,区区易州久攻不下,岂不让同僚们笑话。再说,时间拖久了,宋兵必定来救,到那时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兀衍是个勇猛之人,让他这样拖着是万万不肯的,大家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心中烦闷,干脆让大家散了。傍晚时分有人来报:兵马大元帅帐下斡鲁朵前来探营。斡鲁朵早时为皇帝的帐幕,后将帅帐中也开始设置一些,一般都是由机智博学之人担任,具有很高的威望。兀衍不敢怠慢,急忙出来迎接,远远看见一骠人马从大营南面走进来。

    兀衍仔细一看,认得此人乃是耶律浚帐下术哲,忙客客气气地将众人迎入帐中。军中条件有限,只摆上一些干肉烈酒凑合着招待。

    “兀衍将军,”术哲寒喧几句即进入正题,问道:“易州小城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拿下,大元帅已经领兵入境,易州的粮草对我们很重要啊。”

    兀衍一脸惭愧,只得将攻城的经过跟他说了一遍。术哲听了也是大为惊奇,他再博学也不会知道火炮为何物。沉思良久问道:“你可知易州城的主将是何人?”

    “据那姓李的刺史说是前天刚从京城来的铁卫营统领徐诚忻......”他话音刚落,术哲手下就有一人站起身愤然道:“术哲大人,属下有事禀告。”

    兀衍一看竟是个二十多岁的年青汉人,皱了皱眉头道:“你这汉人怎得如此不懂礼仪!”

    术哲却是眼光一闪,连连摆手道:“将军息怒,此人名叫周南安,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只因遭人陷害才投奔我大辽。周公子是汉人,他的意见自然很重要,我们不防听听他有何高见。”

    周南安本也是要死的,但蓝月玟的师傅蓝茉莉对周通判心中有愧,悄悄地将他送出到辽国。因为只有离开大宋他才不会有危险,也能让某些人放心。辽人很瞧不起汉人的文弱,但又很看重汉人的科技与文化。周南安虽只是个纨绔子弟,但也读了不少诗书,懂得不少道理。几经转折竟让术哲发现,并收于帐下。术哲做为智者并不只迷信武力,自他任为斡鲁朵以来总是努力的收罗汉人以期为南侵服务。

    周南安现在是家破人亡,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徐诚忻的陷害,对他是恨得牙痒痒。今天猛听到徐诚忻就在易州城内,只希望辽军赶快攻破城门,让他能了结这不同戴天之仇。

    周南安定了定神,说:“徐诚忻与小人有深仇大恨,刚才得知此人就在易州城内,一时失态,请将军见谅。”

    兀衍正苦于不了解内情,便道:“周公子既然了解此人,且与我们说道说道,如能助本将破敌也是大功一件。”

    “遵命,”周南安道:“此人原是江南杭州的一句商人,生性狡诈、厚颜无耻。偏偏很懂得经商理财,不到半年时间就赚得一份不小的家业。当年他与敌党暗中勾结,陷害家父死于非命,从中营利......”

    兀衍不耐烦地打断道:“周公子,我对你的家事不感兴趣。你且说说徐诚忻的用兵之道,特别是他军中的火器可有什么破解之法。”

    周南安略显尴尬地干咳两声,道:“这徐贼何时成了带兵的将军我确实不知,那时我已经离开大宋,所以,所以......”

    兀衍大失所望,皱起眉头道:“这么说你也是一无所知,可惜啊可惜。”

    术哲倒也不急,道:“周公子不必自责,你虽不知详情却应该清楚徐诚忻的为人,他有什么特点尽量说来听听。”

    周南安急于表现自己,忙道:“徐诚忻除了贪财好色、阴险毒辣,而且很喜欢骗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另外,他也喜欢管闲事,特别是喜欢笼络下人......”

    术哲知道周南安痛恨此人,必定将他骂得一无是处,也不敢全信,对他摆摆手制止了周南安。想了想说道:“如果此时有一些大宋的百姓前去求救,你觉得他会不会开门收留?”

    周南安不明所以,迟疑了一下说:“如果没有危险,他必定会开门,否则见死不救的罪名他也不敢担。”

    “好。”术哲将酒杯一放,对兀衍说道:“将军,术哲有一计,能否可行请将军定夺。”然后他在兀衍的耳边一阵低语,兀衍一想果然不错,立即吩咐下属开始准备。

    易州城内,徐诚忻不敢久睡,早就吃完了晚饭又到城墙上巡视一番。眼看天色要黑下来了,为防辽军偷袭,几处火把点得几如白昼。易州城本来就只是个后勤调度中心,粮秣兵马从这里按需要派往各处要塞。而它本身不仅没有瓮城,连个护城河都没有,所以警戒犹为重要。

    徐诚忻将几个主要将领分成几组,二十四小时轮流着不间断巡察。他刚刚打了个地方坐下来休息,猛得听到城墙上警钟大作。

    有敌袭!

    所有人都回到战斗位置,城墙上的弓箭手抽箭搭弓,寻找着目标。

    “怎么回事?”徐诚忻一上城墙劈头就喝问。

    “禀将军,城下有一伙黑影,属下以为是辽人,所以鸣种。”

    “不管什么人都不可大意,可弄清楚他们是什么人?”

    “听起来象是李江北李大人。”

    “嗯?”徐诚忻眉头一皱,走到前方向下眺望,果然有十多个汉人打扮的人影。黑暗之中看不分明,城上一名节级不敢大意,只让他们在二百步左右站定不准靠近,否则立即射杀。

    “你们是谁?”徐诚忻喊道。

    “城上可是徐诚忻徐将军,下官李江北!”声音微微颤抖,听起来极为恐惧。“徐将军救我!”其余的人也跟着哭喊救命。

    徐诚忻听那声音确实是李江北没错,这货虽是个不负责任的胆小鬼,但终归是自己同胞,岂能不救。他正想下令开门,曹方等人听到警钟已经赶上来了。一看这情况,曹方赶紧阻止说:“将军且慢开门,小心辽人诡计。”

    徐诚忻一凛,猛然醒悟,现在能见度这么差,城上的火光再亮也无法照到二百步以后。如果随意将城门打开,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可李江北好歹是个朝廷命官,照徐诚忻的脾气就算是个普通老百姓也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他一犹豫,下面的李江北更害怕了。

    “徐将军,大人计小人过,您发发善心救老夫一命吧......”几个人的哭喊让城上众人心烦不已。

    “李大人稍安勿噪,”徐诚忻一边安慰一边想办法,“事关重大,我们也不得不小心行事。我先问你,你们来时后面可有辽军跟随?”

    “没有!没有!”大家众口一词地否认。

    这些人都是怕死的,兀衍早就跟他们说清楚,要是敢说出真相,马上就会被射成刺猬。李江北等人明知辽人的诡计却没有勇气拆穿,但求能多活一时便是一时,要是能侥幸逃过此劫,那就更好了。

    徐诚忻等人大为头痛,见死不救那是不可能的,大家略略商量一番,定下计划。先让周玶率一队骑兵在城门口接应,以防万一,等李江北等人走近了再开门营救。

    “李大人,赶紧过来,我已经派人来接应了,快跑!”徐诚忻话音刚落,李江北身后便射出几支箭来,其中三人立即扑倒在地。其余人大惊,不顾一切地向城门飞奔,嘴里还一边大喊着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