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
字体: 16 + -

第14章:妇女能顶半边天

    tue jun 24 10:00:00 cst 2014

    这会儿的徐诚忻已经是腰酸背痛屁股麻,早就没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好在有冯虎在边上不时的提醒指导,不然屁股不会仅仅是麻而已了。

    沈晚晴看着心疼,赶紧借口自己难受要求慢点赶路。反正大家都不赶时间,李有才那小子估计也找不着他们了,于是大家就放慢了行程,信马由缰,边走边聊起天来。徐诚忻是当兵的人,自然对军事感兴趣,恰巧冯虎又是复员军人,俩个人就有了同共语言。

    “冯大哥,你是行伍出身,你说现在最厉害的是什么兵种?”

    “自然是骑兵了,”冯虎神采飞扬地呵呵一笑,道:“进可攻,退可守,即便面对数倍于己的步兵也可一战。可知行军打仗全在一个‘势’字,虽只有几千骑兵,若齐头并进,一起冲杀过去。这人借马势,马借人威,岂是血肉之躯可以阻挡的!”

    徐诚忻虽然当过兵,但对于冷兵器时代的东西并不熟悉。不由想起以前他玩的一款叫《征服者》的游戏,里面的叉叉兵似乎是能克制游侠的。于是不解的问道:“那叉叉兵呢?也克制不了骑兵吗?”

    “叉叉兵?”

    “哦,就是长枪步兵,如果长枪戳个马腿、扎个肚子,骑兵不是废了吗?”

    冯虎点点头说:“嗯,这倒也是不行。不过要有两点,一:枪兵人数须占优势;二:须做困兽斗。若地形有可回旋余地,骑兵仍是胜多负少。只要有马就有了主动,他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或者只需纵马掠阵,慢慢蚕食。你若上前追击,他只须返身放箭,追兵是迎箭而上,放箭逆风,先机尽失。若是不追,只得由他来去自如......”

    冯虎长年在边疆守关,虽没有大战,但边境磨擦不断,可谓吃尽辽国骑兵的苦头,对个中要害也是深有了解,说起来倒也有条有理。

    徐诚忻暗暗点头,想起游戏里的蒙古骑射手打起来仗来的确非常的风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控制,就算是哥特兵卫军都能让他放风筝放死。冯虎要是知道他竟是靠着游戏知识在跟他讨论行军打仗,估计要郁闷死了。

    “那要是用弓箭手怎么样?”徐诚忻又想起游戏里的诸葛弩:“以步兵守阵,弓手射箭,这个方法可以破敌吗?”

    冯虎大摇其头,说:“此是守城之法,但敌若攻城自不会用骑兵。弓箭总不是强兵之道,就算是神臂弓也只能杀敌于二百多步而已。区区二百四十步,骑兵转瞬即至,到时弓箭手只能引颈而戮。”

    徐诚忻想想也的确如此,此时他们好象是在以兵论战,心中有些不服,不由低头思考起来。忽然心中一动,想道:宋朝应该发明火药了吧,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应用到了军事上......

    于是试探道:“那么火药呢?那个......火枪......”

    “火药?”冯虎一愣,道:“那玩意如何能打仗,吓唬人罢了......”

    果然如此,徐诚忻叹了口气,说:“这个,火药现在还没有用来打仗吧?”

    冯虎想了想说:“倒是用过几次,听管营将军说:前些年有一参将突发奇想,以桐油薰中空斑竹,外缠韧带。内置火药,锐石铁珠,管尾开小孔以米糊棉线为引,点火即可发射。”

    徐诚忻一听,大是兴奋,连问效果如何。

    冯虎摇头笑道:“杀敌不行,不过声响惊人,一开始把辽军战马吓得乱了了阵脚,倒是起到点作用。后来,辽人常以爆竹驯之,辽马闻而不惊,自然也就没人再用它了。”

    一阵失望过后,徐诚忻倒也释然,如果宋代就发明了火枪,历史就不是这个样了。

    “难道辽人的骑兵就没有破解之法了?”徐诚忻不服的说。

    “那倒也不是,辽人有骑兵,我大宋也有骑兵。若想破阵杀敌,骑兵才是王道啊!”冯虎感叹道。

    此时,坐在车里的沈晚晴也耐不住寂寞,探出头来说:“可惜的是,我大宋的骑兵根本不能与辽人相比。”

    冯虎有些失落的点点头说:“沈姑娘说得没错啊,辽人本是马上民族,人善骑、马善跑,我大宋与其交手向来是少有胜算。”

    沈晚晴摇摇头说:“辽人善马本是不错的,但我大宋人口众多、物产富足,若能施良策、兴马政,练出一支纵横天下的铁骑也并非难事。只是......”她抬头突然发现两双眼睛正好奇的看着自己,不由得脸上一红。

    “只是什么?”徐诚忻非常好学的问道。

    沈晚晴是个很有见解的人,只是在这个社会里向来是男尊女卑,她一个女孩子,说出来的话从来不会有人当真。而徐诚忻不仅愿意跟她讨论,而且从来不会轻视于她,沈晚晴虽然只和他相处了一个多月,却越来越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只是我大宋向来重文轻武,兵者,凶器也,若战事一起,则国库空、民怨起。不到万不得已自是不可轻言,所以武备松弛,马政不兴,此其一也。澶渊之盟之后,朝廷即以‘守内虚外’为军政国策。虽边境常有摩擦,但不动筋骨,除此之外再无战事,不求破敌国,但愿固守保全,宁可岁币赂之,乃民心军心之所向,此其二也。”

    “有此守弱之心、之策,岂会有强兵道。再说这骑兵,兵乃国之本,马为甲兵之本,大用也。我大宋本有牧监十四处之多,内外监及诸军有马三十多万。如今呢,优质牧场或沦为辽土或废停,现只留下四处,便是这四处也是名存实亡,此其三也。试问现如今何来群牧司?何来马政?又何来大宋铁骑?”

    往年这些话她也经常与父亲讨论,父亲说起来也是一腔忧恨,可恨自己人微言轻,不能上达天听,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今天说起来自然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竟把俩个大男人说得一愣一愣地。本来她还想接着说兵政的,一看他们的表情倒不好意思再说了。

    “人才啊!”徐诚忻惊呼道:“姐姐应该去当个官才对啊,肯定比现在的宰相强多了。”

    沈晚晴俏脸一红,说:“你胡说什么,韩相乃是天科进士出身,学富五车,当世大儒,岂可与他相比。再说,哪有女子当官的。”

    徐诚忻不肖地说:“那有什么,学问好可以当老师,但不一定能当好官。女子当官嘛......那是早晚的事,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可以做到,有个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沈晚晴一愣,问道:“这话是谁说的?”

    “这个......他叫毛泽东......”

    沈晚晴与冯虎都奇怪的问道:“毛泽东......我怎么没听到有这么一个伟人?”

    徐诚忻含含糊糊地说:“他啊......是我家乡的名人,离这儿有点远,你们没听过也不奇怪。”

    “哦!”

    俩人哑然一笑,想必这毛泽东定是某个小城的乡绅秀才之类的,算不上什么大人物。

    徐诚忻怕他们接着追问下去,赶紧把话题扯开,又跟冯虎聊起行军打仗、谋略布阵起来。这冯虎算起来也只是个军中小校,让他上阵杀敌是行的,但一说起行军布阵就有些免为其难了。

    而徐诚忻毕竟是个半吊子大学生,现代社会信息量空前膨胀,只要你有兴趣,什么都可以查到。再加上他当过兵,军队里会有些培训,自己又有些兴趣。平时也经常与战友们争论各种战略战术,古今中外的战例都略有研究,什么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随手都可以读到。于是,接下去就成了他一个人的秀场了。

    在吸取了前面毛泽东问题的教训后,他本着轻环境重思想的套路。从中国古代的知名战例到现代的冷战思维;从闪电战到攻城战到登陆战;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战略战术。什么阵地战中的运动战、运动战中的阵地战、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

    一顿胡侃海吹之后,他终于满意的看到:大家都对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因为徐诚忻不善骑马,一伙人停停走走,如游山玩水一般,一直到了天色渐黑才堪堪赶到杭州城外。

    此时的城门之下竟是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而且大多是从城里往外赶的引车担筐之人。一时之间将城门堵得严严实实的,不要说马车了,就连徐诚忻的马都进不去。大家只好和其余的进城者一起耐心地等在门口,等了一会,见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心中不免有些焦虑起来。

    “这位朋友不必担心,不到亥时,城门是不会关闭的。现在为时尚早,我们只需等稍片刻即可进城。”

    徐诚忻回头一看,见一青袍小伙骑着一匹黄膘马正神定气闲的立于身后。徐诚忻见他浓眉阔口,双目炯炯有神,虽算不上一名帅哥,却是英气逼人,卓而不群,真是比帅哥还耐看。见惯了现代男人秀气的面相,这哥们儿的确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