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华崛起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海南种子基地

    fri mar 27 11:41:27 cst 2015

    回到上海以后强文也轻松了许多,如果张之洞把钢厂交给自己,那自己就等于控制了钢厂。建成后凭张之洞和朝廷想收回钢厂估计钱也不凑手。这个时候要是外包的话张之洞肯定会选择中国人。要是不给,就把萍乡煤矿拿下来,也等于控制了钢厂的脉门,左右都不吃亏。

    想完这些,也就释然了。去联系了杰弗逊,杰弗逊也默认了zh公司可以偷偷的卖药。回来以后把所有的磺胺留下10瓶,其他的都以一瓶500美元的高价卖了出去。

    不过对于美国中国的磺胺的政策,强文和强民分析了一下。估计是一下的原因 第一 拉拢日本,现在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英国,与英国的双边贸易主要是,日本对英国出口生丝(主要是采购中国的生丝,日本做了中转商),白银,木材(只要是掠夺朝鲜的),和一些生产原料,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英国对日本出口的是什么那,钢铁,军舰,煤油,等高利润甚至暴利的产品。想一下,一艘军舰的利润是多少。基本是售价的一半,还不包括生产带动的各种配套企业的就业等等。

    现在美国想要拉拢日本无非是首位的经济原因,军火那是没戏了,现在美国的军舰制造能力是无法跟英国老牌的造船相比的,但是随着美国钢铁产业的迅速壮大。急需大量的出口渠道,如果不增加出口,美国马上面临的就是生产过剩的问题,所以现在日本成了美国的香饽饽。日本穷兵黩武,磨刀霍霍盯着中国,大力发展军备,需要的大量的钢铁,所以日本商人才游说国会,第一是想从美国进口比英国优惠 的钢铁,也让自己的的进口渠道多元化。美国当然是一拍即合,磺胺不过是美国给日本财阀的一点甜头。主要是认为中国磺胺市场对美国来说利益不太,市场份额下,所以就施舍给日本了。

    想到这里,俩人恼的牙根疼。国家不强真是受制于人,没办法,现在只能想其他的对策了。反正磺胺对几个人来说早晚是要淘汰的东西,主要是明年美国要推出反垄断法。磺胺在美国的垄断经营估计搞不了太久了,在赚的才不多的时候把专利转卖给几家美国药厂,不能让美国人抓住小辫子,到时候调查应诉,都是麻烦。这个还要提醒强武要早点布置,不要到时候乱了阵脚。

    又说了会话,强文问强民“海南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都三月份了,搞的怎么样了。强国还等着回来育种那!”

    “最近不是忙嘛,看别人一个人穿越都悠闲的赚大钱,军队是眨眼工夫就是飞机大炮的,咱咋这么命苦那?”强民委屈的说道

    “别叫苦了,最近安定了。马上去看看,努力奋斗偶,要对的起读者”

    强民不情愿的带着大勇几个来到海南,来到文昌的种植基地,幸亏来看了,要不真耽误大事了。一看近2000亩的荒地,被1000多人搞的跟狗啃的一样,荒地开的是这一块哪一块。都成疤瘌头了。房子也是,随意的搭建,没有规划不说,质量还奇差,整个儿就是后世的棚户区。要说这也不怪这些人,当时招募这些人的时候比较仓促,广东这面是让伯父的一群老弱士兵在管理。上海招的灾民都是当时的工头在管理,这些工头除了压榨工人和欺压工人,别的本事就是吃喝嫖赌,要不是这些人中没有什么女人,有女人也是中年妇女,估计也难逃魔掌啊。不过还好,买来的稻种没有运来,要不就给糟蹋了。粮食没有完善的保管,也已经腐烂的不少。原来买的建筑材料都堆在那里,没有人用。强民,一问才知道,这里南方人居多,气候还温暖湿润,大家都是建一些简单住房就凑合了,没有人大动干戈建造结实的住房。

    看到这些问题,首先强民把几个管理灾民的工头开掉。对他们就一句话,“滚蛋!”要是再遇到就是打死,工头看到大勇几个的枪也吓马上卷成一团---滚了。

    对于几个老兵,毕竟是年纪大了,仔细问过以后家里也没人了,回去以后也没有生计,再说对工人也不错,就是不会管理。就留下来,以后看看仓库,养养鸡,猪什么的,这些都是黑旗军的忠勇之士,给她们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

    强民首先把工人集中起来,进行了训话。“大家可能有的见过我,有的没有见过我。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强民,是你们现在的负责人。我年纪比较小,各位的年纪都比我大。基本上都是我的叔叔婶婶,大哥。大家背井离乡来到这片荒地,都是什么原因那?两广的乡亲主要是家中无地,要么就是土地少,而且贫瘠。养活不了家人,才来到这里。上海的来的乡亲,主要是家中遭灾,水灾,旱灾,基本上是河南,安徽,还有山东人,才出来逃难。乡亲们啊,故土难离啊。要是有一丁点儿的希望大家也不会抛家舍业的出来,我说的对不对?”

    听到东家的话,大家都是留着泪听着,是啊。历代的农民是最苦的,也是最能忍受的的人。但凡饿不死,都老老实实的生活。不逼急了都不会作乱,是最善良的人。

    “大家来到了这里,知道要做什么吗?你们是要做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什么事情那?我想问一下两广的乡亲,就是这位大哥。你家里有地吗?还是种别人的地,要是种别人的地,地租多少,收成如何?自己能留下多少?”强民指着一个前面的大哥问

    “回东家的话,小人原先家里有地,还是水田。一年两季水稻,一年能收700斤,交了田税也就剩四百五六十斤。家中三亩田,一年能收一千三四百斤,家中三口人,勉强度日。遇到灾荒还要饿肚子。不过还算勉强度日,前年老母重病,为给老母治病,卖掉了家中的田地。租了乡中富绅3亩水田,田租五成,一年下来才一千斤粮食,根本不够吃。所以才来给东家种地,东家管吃管住,一年还给五俩银子,比家中种地强多了?”这个老实的男子说

    接下来又问了其他的人,基本差不多。北方更严重一些。亩产才200多斤,还要靠天吃饭,稍微遇到灾年就卖儿卖女,易子相食。

    “乡亲们!咱们算一算,就拿第一位大哥说的,家里三口人,种三亩地。要是亩产700斤,两季1400斤,三亩地就是4200斤,算上朝廷的加赋,三成的田税。那就是可以留2900斤。要是租田种,五成田租,那就是2100斤。这样的话你们还愿意离开家吗?”

    下面议论声一片,最后 首先起来回话的男子说“东家,要是这样的话就是租田中,我们也可以吃饱饭了,还可以卖一些粮食换一点盐巴,还能买些肉食了。不过,这怎么可能,历来丰年也不过500斤”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喷我,先解释一下。原来湖广,两广历史上也出现过亩产700的产量。但是随着土地的贫瘠,慢慢的产量就下降了一半。所以清末的两广大概也就是两季才700斤的产量。大家不要较真,就是我错了啦,这是小说,你只当我吹牛放大气,在这鞠躬谢罪了。

    “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你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我兄弟几人在美留学就是为了回来造福于民。我三哥所学农业,就是改良品种。把水稻杂交,可以亩产700斤以上,要是辅助化肥,亩产可以达到1000斤。持续的改良品种亩产可以超千斤,这还是保守的估计。你们站在这的土地就是育种基地。那你们说,你们做的事情是不是流芳千古的大事,你们会不会被后人歌功颂德。我决定了,等种子培育出来的那一天,我们哥几个要立一块碑,把这里所有人的名字都刻在上面,让后人瞻仰缅怀。”强民说

    听到这里,下面的人群沸腾起来。人最大的愿望不是扬名立万吗,光宗耀祖啊。下面一片热腾腾的。

    “大家静一静,可是育种需要大块平整的土地,灌溉沟渠,育苗田,育种田。还有我们要有后勤保障,首先是人,就是你们。你们首先要有吃的,大米,还有北方人的小麦,我们都能给你们保证供应,但是蔬菜,肉食要你们自己解决,看到了吗。最左面的土地不规整,你们开出来做菜地,种菜。上面的山坡养鸡,我们中间的小河,在下游养鸭。右面的三角位置,圈起来盖一个养猪场,公司提供鸡苗,鸭苗,猪仔。只有你们吃饱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

    接下来就是住,现在上坡处建房,现在我还大家都是没娶亲的多,但是这是个长期的事,盖房以三间一户,有家的一户一套。单身的2个人一套,先建起来400套房子,都紧挨着建,留出隔墙和院子就行了,院子先不要建,等以后农闲了再慢慢建。房子集中并排的建设,节约土地,并留出足够的建房用地,以后你们成家了好盖房不是。还要建一个粮食仓库,存放口粮和种子。在建一个存放工具的仓库。另外建一个实验所,这个我会带着大家建的。都明白了吧?”

    大家都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