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生命的层次
第111章 生命的层次
了解一项事物,需要深入、需要全面、需要高深的科学知识方法手段。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调整了解的程度来控制成本。
理解就不同了。理解的深刻透彻与否当然也和我们的知识、思维、方法相关,所以有很多的捷径可寻。
我们的老祖宗就很擅长理解的功夫。在仍然木耕骨挖的春秋时代,就创造出很多理解这个世界的法门,其先进程度有点让后人无法理解,直接缔造了绵延两千年的理解文明。而理解的程度如此的高深,差一点就酿成了悲剧——它压制了还不是那么茁壮的了解文明,而让后人的理解只限于理解它自己。
幸而,外来的壮大的了解文明打破了中华固有的死循环,从而让理解文明的一个副产品发扬光大——它培养了我们的思维,遗传了我们的脑浆,不至于让我们为需要不停的思维而痛苦,不至于在别人的东西拿来时都不会模仿。它,使我们免于退化——中国人的体质无疑已经退化了,脑力再退化那就废了。
在各种理解的捷径里,最常用和最好用的一种是——抬高你的视野,从更大更全面的方位去看。
那么,理解社会的第一步最好就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
王想身为生物学博士,虽然没有突出的学术成果,总结起人性原则来,水平还是要高于荀子孟子之类几千年前的古人的。
依王想看:人性来源于兽性,兽性来源于生物性,生物性来源于物质特性。
物质特性很复杂,王想对此也有一点点的想法,只比爱因斯坦超前一点点,证明少了一点点...这里就不说了。
生物,也就是一些碳水化合物添加了些杂质,进行了独特的组合。生物性比物质特性独特的地方只有一样,它用和外界交换物质的方式来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主体的存在时间。
生物性只有一个原则,生存。
兽性,指的是动物性,特别是哺乳动物的特性。和植物、真菌、病毒等等生物相比,动物们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显示了两种显著的特点——遗传和变异。别的生物也遗传与变异,不过动物们表现得更明显而剧烈。
遗传和变异是相冲突的。所以兽性有了两个原则——保守原则和进化原则。
保守原则是恪守遗传。祖先能生存,自然有其优点,改变了就可能会失去这些优点。
进化原则是环境总会改变,即使环境不变,也要尝试活的更好更长的机会。
在上帝的眼里,两个原则平分秋色。最古老的病毒活过几十亿年,鳄鱼也拼掉了恐龙,哺乳类的巨兽,没有躲进海洋的基本上消失。而且在生物的进化树上,每一个层次的物种都留下一批活化石,进化一批新怪兽。所以,在人类大兴之前,地球上的物种是一直稳步增加的(行星撞击和长期冰河造成的物种大灭绝不在此讨论。)。进化原则并没有显示出优势,甚至在生物质的总量上看,变异族群还吃了亏(总质量,论数量更亏得认不得家了)。
在人类的眼里,进化原则自然优先。因为人类是最激进的变异结果,是遗传和变异这张扇状图谱的一根边骨。进化虽然不能总是占优,但世界变得更为精彩。
人性也就有了三原则。
三原则源于哺乳动物种群进化三结果。
哺乳动物作为生物进化的高端物种,具备了一些很强横的生存本能。我们在这里不讨论遗传的方式,无论是进化论、还是基因学说,都要打很多补丁的。我们在这里,只讨论群体生活的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三个结果,也即是三个决定动物行为的本能原则。
这三个原则是:
生命可贵原则。
哺乳动物体型通常较大,优点不言自明,可以扩大活动范围、增加个体安全、细胞充分分工等等等。但缺点自然也有,个体的成长和维持,需要的时间和能量很大。换句话说,又贵又少。所以,保住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这个问题不再多说。
繁衍为王原则。
以分裂繁殖的生命没有衰老的烦恼。而细胞产生分化分工的生命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因为生命存在是一种动态平衡,环境在变化、没有衰老,意外也无所不在。产生细胞分化的生命应对这一局面的方法是繁殖——以一个新细胞重新生成全部细胞。而这个新细胞凭什么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呢?老种群的呵护。哺乳动物把这种呵护推升到了新的高点。
种群至上原则。
种群聚居,在物种生存方面有优势,这个也是公论,不需要在这里多阐述。而为了维护种群的存在,种群内的个体必然演化出一些特别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单个的个体会为了种群而牺牲自己。
这种牺牲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意识的英雄行为。比如说勇斗强敌。二是无意识的。比如说,在群体数量过多的时候停止生育、老弱个体自寻死路等。
有这种个体出现的种群延续的概率更大,但这种个体做出牺牲行为后繁衍后代的概率小。因此,这种行为怎么遗传还需要研究,但有这种行为的存在和非特异性是毋庸置疑的。
动物本能三原则,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层次上,是有明显的层次感的。
总体而言,生命可贵原则最强势、繁衍为王原则次之、种群至上原则更次之。也就是说,当面临三原则相互冲突的时候,生命可贵原则发挥作用的次数最多、繁衍次之、种群再次之。
人类,是群居大型哺乳动物。所以,人类也遵从上述三原则。同时,因为人类的社会性发展到了更高的地步,所以以这三原则为基础,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人性。
和生命可贵原则相对应的人性形容词:自私自利、胆小怯弱、吃苦耐劳、明哲保身……
和繁衍为王原则相对应的人性形容词:爱情、亲情、血浓于水、舔犊情深、好色、下流、重色轻友……
和种群至上原则相对应的人性形容词:英雄气概、舍身成仁、奋不顾身。。。。
在人性中,本能三原则也是有层次的,发生作用的概率同禽兽。而且,社会化的人类遇上三原则发生冲突的
在人性中,还有理智这东西的存在,理智和本能的结合,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直觉。直觉这东西并不能改变三原则发生作用的概率,因为它对这三个原则都有感应。
不过,人性的理智和直觉都更清楚的了解别人的群体行为对自身有益,因此我们会发现在道德上种群至上原则占领了高地。
综上所述,如果要寻求人生的意义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三个:活着、生儿育女、成为英雄。
因为稀少,因为不一定发生,因为促成的总激素高,所以,成为英雄,是人生最高的意义所在。
而且我还要特别恭喜想成为英雄的人,人并不全需要死亡才能成为英雄——做出贡献但没有取得相应的报酬就能成为英雄,比如说成为一名大科学家,让世界都没法回报你。(死亡,还是成为英雄的捷径。)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求别人做出牺牲——绝对不是种群至上行为。集体主义和种群至上不对立但绝不相同。
理解了人性,什么用也没有。
老子对人性的理解谁也说不清,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水平一定很高。可老子最后还是无人理睬的西出函谷,去找塔克拉玛干辉煌过的老祖宗哭诉人生的无奈。如果不是关令尹喜看在老子做过祖宗遗留下来的官职,是个人物的份上,收留了他一段,现在谁还会知道李耳?
理解了人性,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理解了人性,你就对一切有关于人的问题的答案,有一种了然于胸、不过如此的淡然。除了失去了热血沸腾、感激涕零、五体投地的激动概率以外,你就成了圣贤、先知、神道......超人。
理解了人性,回过头来,从最高处俯看历史,弥漫在山脉最高处的云雾如风吹过,展露出清晰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