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道仙王
字体: 16 + -

第295章 神秘的老妇人

    “想跑,没那么容易,弟兄们抓住他。”彪形大汉大声喊道。

    小善朝苏婉儿和拓跋云使个眼色,装作不会武功,跌跌撞撞的朝前跑去。

    跟着彪形大汉一起追赶的护卫大声喊道:“我们是护卫营护卫,前边三人是土匪,快抓住他们啊,抓住有赏啊。”

    他们一边喊一边风驰电掣般朝小善方向追去。

    苏婉儿和拓跋云身着长裙,自然跑不快,小善几次回身照顾她们,就这样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拓跋云凤眼圆睁说道:“小善哥哥,这些人该死,干脆我把他们杀了吧?”

    小善拿中指放到嘴边嘘了一声说:“妹妹,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出手,这里和黄凤镇境况不一样,且看看这帮守卫如何肆意妄为?”

    “好,哥哥,听你的。”拓跋云强忍怒火,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前跑去。

    正在这时,从对面山道上疾驶来一匹黑色骏马,马上有一男子身材魁梧,弯腰低头口中喊着“驾驾!”,朝小善这边奔驰而来。

    追赶小善的彪形大汉急忙喊道:“壮士,快拦住他们,他们是打家劫舍的匪徒。”

    “吁.......”骑马的男子听到呼喊,拉住缰绳,将马停住,定睛朝前观看,见一伙人追赶三人,前面三人拼命奔跑。

    该男子听到是官兵追赶匪徒,剑眉倒竖,急忙催马过去,将马朝路上一横。

    小善被突然横在身前的马匹吓了一跳,正不知所措之时,被马上男子拿出一把宝剑驾到脖子上。

    男子嘿嘿一笑说:“站住,今日遇到我血剑张三,你们这些匪徒那里跑?”

    小善假装惊慌失措,结结巴巴的说:“好汉,我们.....我们不是盗匪,是.....过路的客商,是...是他们抢了我们的马匹,还.....还杀了人,方才他们要杀人灭口,我们才....才逃命。”

    苏婉儿和拓跋云强忍住不笑,一齐央求道:“好汉饶命啊,您看我们像匪徒吗?”

    张三听到是女人的声音,遂朝她们观看,果真是两位女子,发髻不整,气喘吁吁,再朝小善望去,只见他身体单薄,一身富商打扮,肩上背着一个小包袱,也是衣冠不整,狼狈不堪。

    “原来真正的匪徒是他们,早就听说这些守卫鱼肉百姓,我还不信,看来的确如此,今天碰到我血剑张三,岂能放过你们?”

    他把剑从小善脖子上撤去,对小善三人说道:“不要怕,躲在我的马后,看我怎么收拾这帮恶人。”

    小善朝张三抱了抱拳,拉着二女的手迅速躲到张三马匹身后。

    也就片刻功夫,彪形大汉带着三人赶到,看到张三骑在马上横剑拦住去路,遂抱拳说道:“原来是闻名江湖的血剑张三,幸会幸会,我乃守卫营王奎,奉命捉拿杀人要犯,还望您不要多管闲事,你知道我们护卫长是.......。”

    没等彪形大汉说完,张三冷笑一声说:“王奎,土门村百余口人的性命是不是你杀的?不仅杀了人,而且还凌辱妇女,连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此行我正是找你们算账,没想到再此遇到。”

    小善听到张三说的话,心中怒火也燃烧起来,这人留在世上只能祸害更多无辜百姓。

    “张三,别为了一个侠客封号断送了自己性命,老实告诉你,刚才是客气话,赶紧把他们三人交给我,此事算了结,倘若说半个不字,别怪我们护卫营的守卫心狠手辣。”说完,从背上拔出一把钢刀,足有三十多斤重,他“呼呼”练了一趟九宫刀,带出的狂风把地上的枯叶扫的漫天乱飞。

    这时候,随同他们前来的十几个守卫也一并赶来,手中还牵着小善他们的马匹。

    苏婉儿怯怯的对张三说:“那三匹马就是他们抢我们的。”

    张三点了点头,并不答话,猛地朝王奎面门就是一剑,正在练刀的王奎一个缩哽藏头,堪堪把此剑避过,大怒,举刀朝张三的马腿就是一刀砍去。

    这马似乎经过许多大仗,前腿高高抬起,口中发出一阵嘶鸣,躲过一刀。

    王奎大声喊道:“弟兄们别闲着,轮家伙上啊!”

    十几个守卫各持刀枪,一窝蜂的朝张三扑来。

    小善有些担心,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他从地上捡起几片树叶,拿在手中,伺机而发。

    果真如此,张三虽然彪悍,但对方都是训练有素之人,几个照面下来,他额头汗水直流,动作变得迟缓起来。

    王奎大喜,趁张三一个不注意,找准空隙,朝他头部砍去,这一刀倾注了他十二分的气力,想一刀结果张三性命。

    张三想要躲避却万万不能,只能单手巨剑朝上格挡,他用剑本身就在重量上占劣势,又是由下而上,这一碰势必无法阻止刀的下落。

    他心中一慌,另外一个守卫手持长枪正好扎在他的左臂上,顿时 鲜血迸发。

    张三把心一横,用尽气力挥剑朝上架去。

    “嘡啷........。”

    火光四射,大刀同长剑发生剧烈碰撞,声音响彻在大山中。

    奇怪的是,张三长剑无事,那把刀受到一股击打的冲击力,竟然被撞击的飞上高空,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王奎手臂酸麻,几乎不能挪动,他低头一看,手掌上的虎口全部震裂,小拇指被震成三截。

    王奎惨叫一声,捂着手蹲下身去。

    张三惊愕万分,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宝剑如一道闪电,斩下王奎的头颅。

    “啊!张三把老大杀了,快去护卫营报告啊。”

    见到王奎被杀,众人抱头鼠窜。

    张三大喝一声,那里跑,从怀中拿出一把飞镖,射向他们。

    张三虽说会打镖,但水平只有他知道,那是三眼枪打兔子——没准头。

    谁知,飞镖扔出后,这些跑散的护卫发出一声声惨叫,全部倒地疼得满地翻滚。

    谁也没有注意,小善的手微微动了动,手中的树叶消失。

    “真他娘的见鬼了,是我打飞镖的本事见长了?”张三口中“喃喃”的说道。

    “待我结果了他们的性命,省的再害人。”张三正要驱动马匹前往,小善从马身后走出,朝张三抱拳说:“恩公,算了,能饶人处且饶人,他们也是受人唆使,把王奎杀死也就够了。”

    张三看了看自己手臂上还流着血,犹豫片刻,点头同意。

    拓跋云从包袱中取出金疮药和纱布,给张三包扎好,朝他施礼谢恩。

    小善抱拳询问:“大侠,您作何营生?前往何处?可否让我们有报恩的机会?”

    张三摆摆手说:“不必客气,我本是枯叶镇枯叶城一猎户,因幼年无意中得到一本剑谱,就潜心练习,终有小成,成年后行侠仗义,杀富济贫,今日听说此地有护卫官军屠杀百姓,才来探查,不想遇到你们,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小善挑起拇指赞颂一番。

    “看你不像本地人,还带领家眷,这是前往何处?”张三环顾小善三人一眼问道。

    “我叫牛儿,我们确实不是本地人,因家乡发大水,逃难来此,多亏大侠相助。”小善说道。

    张三微微皱眉说道:“你带有两位家眷多有不便,何况这里管理混乱,不仅有匪徒扰民,就连官兵也欺压百姓,索性我好事做到底,帮你们寻找合适的去处如何?”

    小善和二女大喜,朝张三深深拜下。

    小善三人骑上马匹,跟随张三而去。

    此时太阳已经当头,众人腹中饥饿,张三建议先到镇店吃饭打尖,小善三人欣然同意。

    刚刚还晴朗的天空,此刻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倾盆而下。

    四人穿上雨衣,在风雨中策马狂奔。

    一连走了两个时辰,还没有找到镇店,马匹因为长时间没吃草料,脚步也慢了下来。

    四人肚子“咕咕”直叫,苏婉儿停下马,从包袱中取出烧饼,递给其他三人。

    小善说:“既然找不到镇店,就在前方大树下歇息吧,顺便吃点干粮挡挡饥。”

    拓跋云说:“现在不光是饥饿,而且口渴的厉害,能够找些水就好了。”

    小善点头称是。

    张三皱了皱眉说:“我们再跑一个时辰,前方有一个集镇,还是坚持一下吧。”

    拓跋云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这时雨越下越大,到处是“沙沙”的雨声,小善放开神识朝四周探查。

    不一会儿,他眼神中露出一丝冷笑,但随即消逝。

    三人歇息一炷香的功夫,正要赶路,听见雨中传来阵阵马蹄声,隐隐有呐喊之声。

    “抓张三啊,他杀死王奎守卫,一定不能放过他。”

    张三大惊,催促小善三人上马,可是已经晚了,后面的追兵飞驰而来,看到树下的四人。

    为首一男子身穿护卫服,头戴钢盔,威风凛凛,他骑着一匹白色骏马,身后跟着数十人,都身穿盔甲,手拿弓箭。

    “放箭!”男子大喝一声,几十枚飞箭朝张三射来。

    张三这人真仗义,居然站在小善三人前面,手握宝剑,左右格挡,将飞箭格开,边格挡边大声喊道:“牛儿,快带你家眷跑,我随后就到。”

    小善点点头,对二女使个眼色,三匹马奔跑在雨夜的山路上,转眼消失。

    张三见他们朝前跑去,放下心来,又抵挡了三波箭矢,转身就跑,守卫在后狂追不已。

    小善带着二女奔跑如飞,前方出现岔道,一条有三丈宽,一条仅能容纳一匹马,他勒住缰绳,不知走哪条路。

    正踌躇间,后面传来张三的呼喊声:“别走大路,走小路。”

    小善远远看到张三骑马急速奔来,腿上中了一箭,鲜血从箭矢上滴下。

    小善心中感动,带着二女朝小路跑去,由于不能并排,只能排成一列,小路到处是泥泞,马儿也跑不快。

    张三追了过来,小善关切的问:“伤势如何?先止血要紧。”

    “无妨,仅仅是皮外伤,我们快走,等他们的大部队赶来,就走不了了。”

    小善点头称是,四人放马狂奔,这样又走了两个时辰,张三对此地地形颇为熟悉,他不断改变路线,逐渐把官兵甩开。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走进一座深山之中,此时雨停了,天空出现一道彩虹,在西山上画出一片云霞。

    天色渐晚,他们如果找不到留宿之地,就要在大山中过夜了。

    跑了一天,又累又渴又饿,四人放慢马的脚步,沿着一条山道朝前走去。

    突然看到山坳处有一片石头房,这里似乎有一个村落,石头房前有一片玉米地,这场大雨把玉米的叶子淋的一尘不染,在夕阳的映衬下,泛出粼粼的红光。

    玉米地田垄畔,一位老妇人牵着一个童子蹲在地上不知忙些什么?

    走近一看,妇女手拿一个小铲子正在挖野菜,那名童子把挖好的野菜放到手中的篮子中。

    张三下马,朝老妇人躬身施礼说:“我们是过路人,不知能否在此吃饭住宿?”

    老妇人头都不抬说:“过路人?是被那帮守卫追杀的吧?”

    张三吃了一惊,惊呼道:“你......你怎么知道?”

    老妇人起身抬头,露出面容,她脸带沧桑之色,年纪大约有六十多岁,满脸的皱纹挡不住昔日美丽的风采,她肤色白皙,眼睛明亮,太阳穴高高鼓起,身穿紧身衣,凸凹有致,一看就是修炼武学之人。

    她微微一笑,朝前方山路一指说:“你看,那些人快追过来了!”

    果真如此,追杀张三的守卫快马流星的朝这里赶来,他们手拿刀剑,疯狂的朝这里奔来。

    张三脸色大变,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老妇人微微一笑,说道:“别怕,快藏到玉米地中,我来应付。”

    由于刚下过雨,玉米地中泥泞不堪,张三看了看苏婉儿和拓跋云,面露危难之色。

    老妇人立即明白其中缘由,急忙说:“想活命的藏进去,想死的不要藏。”

    拓跋云和苏婉儿看了一眼小善,小善点点头。

    二女顾不上泥泞,迅速钻进玉米地,由于玉米长得不是很高,要想全部遮掩,必须蹲在地上。

    小善和张三也迅速钻了进去,他们爬在地上,聆听动静。

    老妇人伸手朝四匹马*上各拍一掌,它们吃疼朝山下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