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是秃头侠
字体: 16 + -

第四章 惊蛇

    入夜,子时。

    屋内,一张大床上,此时正躺着两人,便是姚图透和白君河。

    自从蹭过饭,白君河就赖在这不回去了,不得不说,有些本事。

    身在衙门牢中,能自己偷跑出来,还不被官兵发现的,他是头一个。

    隔着大床旁,还有一个小床,上面躺着的,自然就是小光头了。

    三人此时正打着呼噜,在梦中翱翔。

    知县府内。

    悄然出现几道人影,均身披黑袍,为首的戴着一张脸谱面具。

    “月上大人,人已就位。”一名黑衣人拱手说道。

    时机成熟,月上指挥着黑衣人散开,各自亮出兵器,寒光尽显。

    首当其冲的是何知县的睡房,他还在睡梦当中,被一把利刃慢慢靠近脖颈。

    猛的睁眼。

    何知县刚看清面前的光泽来自于一把夺命小刀,正欲开口。

    “来……!”

    利刃捅进。

    可怜何知县一生为官,半生为民,虽无大功,但也无大过。如今刚傍上太后娘娘,还未尝到甜头,就一命呜呼了。

    与此同时,剩余黑衣人各自踢门而入,一阵阵哀嚎声不断响起,想必府中的官兵都凶多吉少。

    姚图透所在的房屋门前。

    月上手握长鞭,背靠入口处,轻推房门。

    “咯吱”一声。

    透着月光,屋内的摆设清晰可见。

    唯独不见人影,靠墙的两张床上全都空荡荡的,连被褥都没有。

    再看去,窗台处是打开的,外面的草地上隐约还能看见几个凌乱的脚印。

    “月上大人,全部处决完毕,没有遗漏。”

    黑衣人出现在身后,汇报着。

    月上看着草地上的脚印,将长鞭收起,纤细修长的手指轻抚着窗台。

    “派两人善后,其余随我追击!”

    声音细而柔,这月上竟是位女子。

    “咻咻咻。”

    几道身影紧随着月下身后,一路跟着残留的脚印奔驰。

    府内,燃起一点火星,不多时,便浓烟滚滚。

    ……

    几里之外。

    两人正在狂奔,月光照耀下,看清二人的脸。

    恰是本该在熟睡的姚图透和白君河。

    小光头呢?

    就在姚图透的背上呼呼大睡,看样子,在做一个美梦。

    “秃兄,还是你警觉,不然我们可就遭了。”

    奔跑中,白君河还不忘夸一夸姚图透。

    “小白脸,你快别说了,我刚准备出去和他们一决胜负,就被你拉着跑出来,差点还把小光头落下了。”

    白君河瞪着眼睛,好似生气的样子:“秃兄,怎么现在你也叫我小白脸了?说说,我哪里像了?”

    “你脸不就挺白的么,再说了,你不也叫我秃兄吗?怎么,我叫不得。”姚图透笑道。

    跨过一个木桩,又连续几个跃身,落在姚图透身前,白君河伸出食指,来回摆动着:“错,我这是皮肤好,怎能和小白脸混为一谈,而你是真秃,所以并没毛病。”

    “诶,小白脸,我怎么才发现,你脸皮这么厚的?”

    姚图透回头看了看,确定身后并无追兵的踪影,干脆坐下。

    白君河随即也找块地方坐好:“说正经的,你是不是惹了什么人?”

    “我?怎么,这难道不是你引来的,我这才出来不久,能有什么仇人,再说了,我们可是在官府,一般仇可不敢这么做。”姚图透分析道。

    白君河点点头,表示同意,沉吟一会:“你想想,按当时的情况,恐怕整个知县府都……”

    “是啊,会是谁呢?小白脸,我劝你好好想想,如果是你引来的,那咱们趁早分开,免得殃及池鱼。”

    姚图透说着,一边拍了拍小光头,这小家伙,真能睡。

    “秃兄,我有种预感,这伙人是奔着你来的。”白君河思考着,似乎想到了什么,“你看,你先是被关牢中,过了一会儿,又将你从牢里放出来,还好生招待着,这说明什么,小光头确实像那个被劫走的十三皇子。那个知县一定是和上面联系过了,不然一开始就不会把你关到牢中。”

    “有道理,你接着说。”姚图透点头。

    白君河顿了顿,继续说着:“关键就是这之后,府上就来了刺客,我怀疑,这些人和绑走十三皇子那帮人是同一批。”

    经过白君河的一顿分析,形势好像豁然开朗。

    如果说这是同一批人所为,那么难以想象,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势力,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要知道十三皇子深受皇上喜爱,未来很有可能被封太子。

    然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抓住这伙贼人,十三皇子也生死未卜,可想在那朝廷之中,位居九五之尊的当今圣上,心中该是何等的焦虑。

    “这是哪儿?”

    稚嫩的童声响起,却是小光头醒了,他揉了揉眼睛,发现并不在房间内。

    “没事,师傅在这呢。”姚图透温柔道。

    小光头看了看他,惊哭道:“师傅,你是不是准备偷偷把我卖了!”

    姚图透听着一呆,这孩子,看来还记得之前的事呢。

    “小秃驴,这个我可以向你保证,你师傅这次可没想卖你。”白君河强憋着笑意,帮着解释道。

    “小白脸?你俩……不会是串通好的吧!”

    “嘭。”

    小光头的脑袋上凸出来一个肉包。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为师不会卖你,更不会丢下你。”姚图透教育道。

    “嗯!”

    小光头两眼泛着泪花,点点头。

    休息一会儿。

    白君河俯身将耳朵贴在地上,从远处隐约听到有脚步声。

    于是不敢再歇息,招呼姚图透起身,继续奔逃。

    ……

    次日一早。

    齐城内,知县府外。

    不少百姓围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你说这是怎么了?”

    “谁知道啊,听说是那伙贼人下的手。”

    “什么贼人?说来听听。”

    “还不就是前些日子……”

    “嘘……朝廷来人了。”

    不远处,四人抬的小轿缓缓行进。

    前方还有一人在驱赶围观的人群,百姓一看这架势,便知是朝廷的人,赶紧让路。

    轿停,一人拨开垂帘,俯身走出。

    此人正是之前来过知县府几回的万公公。

    现场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烧成炭的木桩,仅剩有几个梁柱还屹立在灰烬中。

    这个情形,如若有人在里面,那肯定不会有生还的机会。

    万公公皱着眉头,眼神看向旁边恭敬站着的小太监。

    手向后一招,轿后跟着的一队官兵走出,冲进废墟中,不停地翻找些什么。

    良久,一位好似领头的官兵快步走到万公公跟前。

    “禀报公公,搜查出几具残骸,但因已成焦炭,无法确认身份。”那人屈身道。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已有预料,但还是听的万公公非常不快。

    “混账!没用的东西。”

    说完,转身进轿,抬轿之人起身。

    “回京!”

    一声令下,所有官兵迅速集合,一路小跑跟在小轿身后。

    待官兵离的远了,百姓这才开始议论,一时间谣言四起。

    ……

    几日后。

    皇城,慈宁宫内。

    一位老妪正倚坐在木椅上,看着四周金碧辉煌的装饰,一阵出神。

    “太后娘娘,万公公有信来报。”

    一位小太监走了进来,细声说道。

    “念。”

    只见那小太监,将怀中信纸拿出,抖了抖,一字一顿的念道:“查到疑似十三皇子踪迹,请问太后,该如何定夺。”

    “哦?有瑾儿的消息了。此事皇帝可知?”

    小太监默不作声,只呆站着。

    老妪见状,叹了口气,也不再出声。

    却见宫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听着好似很紧急,步伐很快。

    老妪正疑惑,是谁如此不知礼数。

    就有一人快步走了进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万公公。

    此时他正低着头,喘着粗气,也不说话,就这么站着。

    “万公公,究竟是何事,让你如此紧急,哀家方才听闻你的传信,正愁着无处商量,不曾想你就赶来了。”老妪问道。

    谁知这万公公也不答,只管低着头。

    见状,老妪内心思量一番,将左右侍从都指使开来,又令那小太监在宫外候着。

    偌大的慈宁宫内,再无旁人,万公公这才抬起头,一路细步走到老妪跟前,在耳边轻声细语。

    “什么?”

    一声惊呼,老妪被万公公所道之事震惊了。

    “太后娘娘,此事乃奴才亲眼所见,绝无虚假。”

    事关重大,哪怕是被尊为太后的老妪,一时竟也拿不定主意。

    “此事,皇帝可知?”老妪问道。

    “应该还未传到宫内,不过也只是迟些日子。”万公公拱手道。

    哪知老妪听完挥动着五指:“不是此事,哀家是说瑾……十三的事情。”

    万公公摇摇头:“如是这事,奴才以为,陛下应不知晓。”

    皇帝既然还不知道,那么知县府被烧一事,便可提前知会一声。

    想到这,老妪心中已有主意,缓缓安排着:“派人到皇帝那边,将此事提前告知,至于十三的事情,现已无查证的可能,你我都要把它烂在肚子里,不可泄露出半点风声。”

    语毕,又唤那小太监进殿。

    “你叫什么名字。”老妪问道。

    “回太后娘娘,小人名叫傅求安。”

    真是个好名字啊,老妪心想,如果没有进宫,看他的年纪,应该娶妻生子了吧。

    心中感慨,悄声与万公公耳语一番,便起身前往卧房,侍从忙搀扶着。

    “来人!”

    太后刚走,万公公便唤人将小太监拖到刑房,拔其舌根,又塞了些银两,逐出宫去。

    可怜这小太监,还未明白自己为何会遭此劫难,就已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万公公亲自将他送出时,看着小太监痛苦的表情,说道:“知足吧,好歹留有一条小命,已是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