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士
字体: 16 + -

61、东旺沟

    天下国家不知几何,而能称之为大国的,便只有晋楚齐燕秦五国,小国仰大国之鼻息,皆存于大国交接之处,宋陈蔡卫等便处于晋、楚、齐、燕四国之间,这几个小国,陈偏于晋,蔡偏于楚,卫偏于齐。

    宋国自诩姜氏王国,不想堕了祖上威名,不偏不倚,苟存于世。

    想当年,姜氏一脉,乃天下共主,风头无二,而后百姓兴起,姜氏辉煌不再,霸主易位,百姓之中以鲁氏为最,周于吴公孙次之。

    几个氏族争霸百年,后鲁集东方氏族立齐,周集西方氏族立晋,与齐国分庭抗礼,吴氏等遁于南方立楚,公孙等逃于北方立燕,姜氏也于夹缝之中成立宋国,但迫于压力,国都一改再改,虽如此,可宋国还是凭着地利,一直坚定中立,从未变过,如今不知何故参与大国之事。

    郑城,孙家府中最深进偏房,郑城郡守孙玉坐于床前,颔首不语,床上其叔父孙凡阅读着一封书信,脸色沉重。

    孙玉即孙晓之父,孙凡即孙磊之父。

    孙凡虽脸色沉重,可哪里有一丝病色,将信看完后,递给了孙玉。

    孙玉双手接过,将信丢尽了炭盆。

    一旁孙凡面露挣扎之色,最后叹道:“莫让你堂弟知道。”

    孙玉听了,即便经过大风大浪,可还是脸色微动,忍不住叫道:“叔父!”

    没理会孙玉之言,孙凡躺下,自己将被子盖好,闭上眼睛:“人总要有选择,孙家之所以能够长存,那是因为我们懂得壁虎断尾的道理,我早已有觉悟,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孙玉面露不忍,猛地别过头去,不敢回头去看,只朝着炭盆里加了几块炭,退出屋子,其面色悲戚,直让人以为是因其叔父病重。

    孙玉吩咐了下左右,便径直离去。

    屋内,孙凡闭着眼睛,或是在回忆往事,口中轻道:“我来陪你们了......”

    白云苍狗......

    早上,驿站中吃饭的还真不少,来来往往,东南西北,都聚这里,有地吃个热饭再上路,是个人都无法拒绝。

    还有一种人,专门赶来此地吃个热饭,这种人往往随身带着爆点。

    于志恒一醒来便听到了惊人消息,昨夜里,驿站附近又一个村子被洗劫了,隔着十里都能闻到空气中的焦糊味,其中还参杂着肉香以及血腥味。

    驿站里来往人颇多,少不了能人异士与好事者,便有人说了,又有些零散匪徒盯上了这村子东面的东旺沟。

    可这东旺沟不同于西旺沟,东旺沟里曾出过一人,名为轻,其脑子灵活,那青坊便是其一手创建。

    后来衣已离世,其后人以轻为姓,将青坊开至宋国大多城镇,如今更是有心向着朝堂发展,可他们依旧将东旺沟视为祖地,留下些人打理,更是请了位武士在东旺沟守卫祖宅,莫让人扰了先人安宁。

    驿站中,一个面留短须者突然大拍桌子,猛然站起,眉毛竖起,喝道:“今朝廷无能,令者匪徒为非作歹,吾等侠士,自当共击之!”

    话落,一个年纪稍长者,抚须而起,抱拳道:“在下燕,敢问壮士大名!”

    “洪!”

    燕夸赞道:“果真人如其名,豪气冲天,洪壮士所言极是,这匪徒实在嚣张,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燕愿与壮士一同而去!”

    洪燕二人像是点了干柴火,一个个侠士皆拍桌而起,清晨清凉,却挡不住各个热血沸腾,十几个人吆喝着拿起兵器,随着那洪与燕一道朝着西南奔去。

    也有没去的好事者,往嘴里塞了一口饭,也跑了出去,可明显不是与洪燕一路,想必是将这消息传了出去。

    从那洪拍桌而起,到一行人结伴讨贼,不过是吃个包子的功夫,真是性之所至,行如疾风。

    于志恒在一旁见了这场景,一脸惊异,摇头感慨:“难以置信,难以置信,若不是真见了这场景,别人便是说破了天,我也不会信。”

    若是晋国国内有匪徒流窜,定是前去报官,官府出兵平定,哪有百姓自发成群,前去讨伐的道理。

    刚才那群人的言论激起了梁续的斗志,心情一直不佳的梁续对着于志恒道:“恒哥儿,我们也去吧!”

    房亮一开始听了匪徒之事也是愤怒,看到侠士结队剿匪心中也是舒坦,可一听梁续的话,不由脖子伸直了道:“我们去那干什么?逞什么英雄!”

    红娘拍了一下房亮,道:“房亮你在说什么!那些匪徒这么可恶,怎么能够轻易放过,志恒哥,我们要去制裁他们!”

    于志恒有些犹豫,显然考虑的更多,问道:“那你不找你哥了?”

    “我哥要是遇到这种事,也会去帮忙的,说不定我哥听闻此事,也会去那儿呢!”红娘转念一想,觉得在那找到他哥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无言兄,你怎么看?”

    李无言瞟了于志恒一眼,道:“这些匪徒作恶多端,若不除之,我心难安。”

    房亮独自叹了口气,没等于志恒问话,摆摆手道:“好啦好啦去去去。”

    原本于志恒还想听听秦升这个老江湖的建议,可一看他那好似事不关己,认真吃饭的样子,便没有询问。

    “好!那我们便去!”

    第一次听说这匪徒,还是从羊伍口中得知的,那时众人听了也不过是心中同情,而后,在莒城见了因匪徒而家破人亡之人,以及无所事事之城卫,不由心中泛起怒火。

    之后,便是碰到了护子奔逃的母亲与那丧尽天良的匪徒,二者的鲜明对比,让众人愤懑的同时,也不禁有些悲戚。

    几人下了决定,填饱肚子,询问了东旺沟所在,便向着西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