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鹰岭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后蜀大军,道家”南华经“

    大燕国,南疆。

    初雪。瑞雪兆丰年,漠北民谣便有一句“冬日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场雪来的并不祥瑞。

    这年的初雪下得很大,一望无垠全是皑皑白雪,似是白云落入漠北人间。大燕国西南处三万铁骑,马踏飞雪,铁蹄之下碎雪飞溅。战马呼出的气息如大雾一般。七万步甲战士紧随其后,手持大戟,身披甲胄,战意昂然,整齐划一。

    大燕国,宁和宫

    太子生前性情玩劣却也素爱诗书,之后又是修习佛道,若是在世必是一代仁慈的明君。

    宁和宫东处红墙青瓦的屋里便放着太子生前收集的诗书,以及自己当时对佛道的感悟。

    木架有六排三横,高约十几尺,门口处有阶梯。屋内燃有熏香,防止诗书被蚊虫破坏。只是近些年来宁和宫无人居住,只有李公公一个打扫,屋内的熏香用完之后也就没有了,竹简多多少少都遭到了点虫蛀,完好无损的也所剩无几。如今姜阳回来了自然会亲自打理这里。

    拿着扫帚简单的打扫一下,竹简上也是一层薄薄的灰尘,每一竹简姜阳都小心翼翼的吹去上面的灰尘,又拿衣袖轻轻的拂去残留的尘埃。对于他来说这些不仅仅只是竹简,同样也是自己当年的回忆。

    屋里总是冷清清的,这里从来没有烧过炉火,若是炉火发生意外会毁了这里的一切。放在高处的竹简即便是伸展手臂也摸不到,于是姜阳转身拿起墙角的竹梯,也会想起自己当初最后一次进这里的时候,那时竹梯还有些翠绿,这么些年过去了竹梯已经泛黄。

    自己慢慢的移动着竹梯,一层一层的擦拭。当擦完一半的时候,一卷竹简引起姜阳的主意。竹简上的字迹已经模糊的几乎分辨不清,擦拭完上面的灰尘,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南华经》第二卷。

    太子生前对于佛道颇有感悟,但是对于道教并不很是了解,书房里怎么会有《南华经》?姜阳感觉有点奇怪,心中总是觉得怪异,便收起竹简放在身上。

    南疆王与道教齐云山素来交好,看在震南的面子上有时间去一趟齐云山请教一下赵掌教。

    “九弟什么时候回来的。”屋外传来一道粗粝的声音,听起来让人怪难受的,总觉得有一把沙子塞在嗓子处,想必发出如此声音的人也是一位性情爽朗不拘小节的汉子吧。

    听到声音姜阳放下手中的竹简从竹梯上下来便走出去,站在房门前看到一位大汉披散着头发,风风火火的走进来,像是庄稼汉刚娶完媳妇儿憋着高兴劲儿,拎着刚酿的酒去邻居家喝上几杯。

    “姜阳挥手拍了拍身上沾上的灰尘,看着大汉拱手高兴的说道:”六哥,多年不见,近来可安好。“

    看的出来,姜阳与六皇子的关系也是不错,不然也不会如此的欣喜。六皇子自小喜爱习武痴迷武术,性情耿直,在几位兄弟之中也是颇为受人喜爱。

    ”你小子回来了都不告诉我一声。“大掌拍在姜阳肩上说道。

    这一掌力道可谓不小,姜阳一个踉伧差点没倒在地上,倒不是姜阳身子骨弱,而是这一下力道实在是太大了,平日里这一掌足以拍倒一棵大腿般粗细的大树。

    六皇子豪爽的说道:”着平日里练武气力收不住,别怪哥哥啊。“

    姜阳直起身来打趣儿的说道:”小弟哪里敢。“

    在宁和宫六皇子倒也是丝毫不拘束,大步向前走上两步转身坐下偏房的台阶处。

    ”还有你小子不敢干的?我都听说了,你这家伙刚一回来便干掉了吏部尚书,这谁不知道?在朝中也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啊。“六皇子大笑的说道。

    虽是说笑,但也可以听出话语之中的担心。那可是正二品官员吏部尚书啊,若是家底儿干净的话,即便是皇上也不能随意处决啊,若是皇帝可以随心想杀谁杀谁,那朝中之人岂不是人人自危,谁还敢在大燕国内做臣子?

    ”让六哥担心了。”姜阳笑着回答说道。

    姜阳也与六皇子并排坐在台阶之上,二人倒真像是两个采花贼坐在一起,谈论着今晚去劫持那家的姑娘。

    “没多少时日,也就是你回来的前些时日,四哥看上了黄维家的大闺女,那儿知这老家伙不识好歹,死活不让他家闺女进宫,这事儿被我听说了,咱姜家的人看上他黄家闺女那时他黄家几辈子都修不过来福分。当日我就直接闯进黄维府邸,要不是二哥在哪里拦住我,六哥我一掌拍死他黄家所有人。”

    说完之后,六皇子还坐在台阶之上跃跃欲试,姜阳赶紧扶他重新坐在台阶上。这家伙若是兴起,还真能拆了他的宁和宫,即便是真的拆了他也没办法啊,总不能因为这个治他六哥的罪吧。

    “六哥,六哥真是性情中人。”憋了半天憋出来这么一句话,着实是有些尴尬。

    姜阳小心的笑着说道,生怕是惹的六皇子不高兴。虽是二人私交并不错,但是他这位六哥的脾气秉性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说道二皇子姜堰时姜阳的脸色一僵,随后便缓和了过来,在凌口关时姜堰派人刺杀他,想必这一路上自己的动向都被他时时刻刻的掌握着,姜堰拦住六皇子想必是知道以姜阳的秉性回来必定会李公公主持公道,即便不杀他黄维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做掉黄维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会让姜阳在朝中树立不少敌对势力,如此一来形势会对自己更加有利,两全其美,岂不美哉?而他没想到的是不只是姜阳想做到黄维,连皇上都有此想法,但对姜堰也并无大碍。

    “六哥,最近习武怎样?九弟些地方想请六哥指教”

    兄弟相残,虽然这是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但是姜阳目前并不像思考这些,事情还未到迫在眉睫的时候,便转移话题问六皇子习武之事。

    六皇子那会想那么多,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武痴,谈到习武之事自然是兴奋不已。

    “九弟何必如此,有事便说,何来指教?”六皇子豪爽的说道。

    六皇子广习天下武功对于剑道,武道说不得精通但也是有所了解。方才在房间里找到的《南华经》不妨让他先看看。

    这也是姜阳对六皇子的一种信任。

    “六哥看看这个。”

    说话间姜阳从衣袖间拿出那卷字迹模糊的《南华经》,递给六皇子。

    “南华经?你从哪里寻到的?南华经共有三卷,这东西可是道家三大至宝之一啊。”六皇子疑问中带着些许惊奇,也是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姜阳。

    雪花毫无征兆的飘然而落,很大,鹅绒一般。姜阳从台阶上站起身来,请六皇子进屋详谈。

    ”这是从大哥书房里收拾出来的。“

    屋内泥炉中的火苗烧的很旺,整间屋子被烧的很暖。

    ”不对吧,我向来只听说过大哥对佛道颇有感悟,并不曾听闻对道家有所了解。这东西并不应该出现在大哥的书房里吧。“

    对于《南华经》出现在太子书房六皇子也是感到略有奇怪。而姜阳感觉此事之中略有蹊跷。

    紧接着六皇子又说道:

    “天下有道家,法家,儒家,三大教派,这三大教派在江湖之中也是颇有地位,法家尤为更甚,每年会为中原夏国提供数不尽的治国人才,其中道家就在我们大燕国,相传南疆王张北山与齐云山赵真人私交甚好。三哥与武当山伊真人偶有书信相通。其中朝中两大藩王与龙虎山王真人都是关系匪浅。当年道教三分江湖大乱,分别盘踞于大燕国三山,道家三至宝也消失不见,这《南华经》便是其中之一。”

    六皇子说完之后姜阳心中久久未能平静,他没想到这《南华经》竟有如此之大的来头。道教三至宝,若是放在江湖之中怕会掀起一阵巨大的风浪吧。

    姜阳脸色被火苗映得通红,心中略有烦躁,便起身走到窗口打开窗户,屋外得大雪迎面而来,进屋才片刻之间雪已经下得如此之大了。太子生前就偏爱这每年的初雪。这场初雪下的如此之大,想必太子在世应该很是欢喜吧。

    “怎么?莫不是九弟日后想精研道法?”六皇子坐在火炉旁玩笑般的说道。

    在窗户旁边站了一会儿便觉得冷的刺骨,回头看到火炉被吹出不少火星,姜阳便重新关住窗户,坐回刚才得位置。

    “这本南华经送给六哥可好?”

    “我可不要这东西。”

    说完之后发现姜阳脸色有点不和善,想想也是人家好心送东西给他,他一口便拒绝了。

    “我是不喜欢那群牛鼻子老道,在你们看来那些人是仙风道骨,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群阳气不足的糟老头子。”

    六皇子顿了一下,解释般的说道。姜阳但是没想到在六皇子眼中,那些不求功名不问红尘之事的道长,居然是一些阳气不足的糟老头子。不免惹得姜阳一阵大笑。

    “记得大哥在世时,喜欢看六哥舞剑,也曾说过六哥剑法轻盈如雪。”

    话音落地,一片寂静。

    “可有剑?”

    “有。”

    “可有酒?”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