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之窥
字体: 16 + -

第227章 何来何往

第二百二十七章 何来何往

如今世上,仅存有两枚廻魂罍。其中一枚被伊耆拆解后,剩余的碎片由里希的兄长带入了茫茫南海。而另一枚廻魂罍,没有伊耆的一珠一璧便再无法开启,且在早已在数十年前族长对伊耆的追杀中不知去向。世上再无一物,可令华胥族后人于躯体自然老去后,随意更换新的身体,让精魂不灭,得以永生。

在没有廻魂罍的时代中,伊耆已可称得上寿数弥久。洪水退去之后,他恳请族长后人帮助自己,去寻自己同爱妻在徙居所内替换下的那具带有长尾的躯体。他二人曾为了纪念,将自己的旧躯体做了特殊的防腐处理,并一直带至中原,存放于村落之中。而随着不断地战乱,这两句躯体也已不知所踪。

转眼间,夏已立国近百年,而伊耆也由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到了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鲐背之年。正当他已觉再无希望见爱妻一面之时,一个老人进山找到了伊耆,称自己终于得以偿还所有对伊耆和里希的不公。

原来他便是多年前伊耆求助的那名族长的后人。苦寻数十载,老人带终于告诉伊耆他苦等的结果——伊耆的那具旧躯体,不幸在洪水中被毁,而里希的旧躯体却完好地留存了下来,并被老人带来了伊耆身边。

同时,老人还带来了外界新的消息:在伊耆隐居深山的日子里,外界之民,已整整更迭了几代人,除中原外,各大陆上,也有战祸之后的幸存者们,在一片蛮荒之中继续着艰难的求生。而整个世界,再也无人知晓半分华胥一族曾经那高超的技艺,也无人记得,当年正是伊耆,带领着全族人奋进求生的事迹。老人说完,便道自己已完成了心中夙愿,在伊耆的面前欣慰地去世了。

这也是伊耆同世间的最后一次接触。他轻抚着爱妻那仍然年轻的脸颊,自己此生经历的种种均历历在目,顿时泪水便模糊了他那早已昏花的双眼。

随后,伊耆将里希的旧躯体放入水晶棺,葬入了早已修建完成的地下陵寝。陵寝中机关重重,除了自己外人绝不可能进入。而在陵寝中陪伴里希的,不仅会有他自己,还有各种新纪元之初,由里希亲手创造的生物标本。

让伊耆略感欣慰的是,世人虽已不再知晓他同里希究竟经历过什么,但人们却没有将与他的爱妻遗忘。此时的这对夫妻,已然成为了世人口耳相传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族长、尤、伊耆、里希与宓羲等人,均成了无所不能呼风唤雨的创世之神,而伊耆、里希与宓羲三人,则被人们尊为三皇始祖。其余的许多故事,却以讹传讹,早已传得面目全非。

伊耆明白,自己的那一刻也快要到来了。他将那用于开启时间一切秘密的一璧一珠,同自己呕心沥血创造的穿梭时间之物放到了一起,随后便将自己的全部经历与形象,保存在了一间小间内。这间小间,除了伊耆之外,只有负责守护地下城的林中野人,方知进入之法。

“望后世之人,能自行领悟吾等所不曾拥有的智慧……希望永远不会有需要打开这间小间,让后人再从吾等经历之中寻求帮助的那一天……”伊耆关上了小间的门,口中喃喃道。

当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后,独自一人,缓缓踱到了里希的身旁。打开了水晶棺盖,躺在了里希的身旁。伊耆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爱妻,只觉得浑身无比轻松,双眼愈来愈重,思想却愈来愈轻。

当最后一丝生命消逝在伊耆体内时,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无比满足。因为他知道,随着身体的死去,他的精魂却不再被束缚,终有同里希再次相见的一天。

汉王元年十月廿五黄昏

“……天下太平之后,族人对伊耆敬畏有加,伊耆则利用族人的敬畏之心,引人崇德向善,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朝代……”

“我怎么……觉得这段故事,如此熟悉……”骊瑶听完扶苏的讲述后,皱着眉忖道。

“你是该熟知这段历史,因为,伊耆所选之人,姓姒,名文命。而你我熟知的史书中所载,此人便是我华夏第一王朝开国国君,氏号为夏,人称大禹是也!”

“怎会如此!”骊瑶闻后不由得惊叫起来:“夏,史书中所说的那个夏?那个被商汤灭亡的夏,其开国君主夏禹,竟是由伊耆选出的?”

扶苏点点头:“开始我也不信,但看来事实便是如此。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几乎没有一样可以用常理推断——你在氐人国的经历,我在荆山中所见的人面蛇身之人,父王受廻魂罍所制,狕兽、修蛇,几乎每样东西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伊耆和里希的这段历史。他们便是我大秦、大周、乃至商、夏万代伟业的真正奠基者!”

“难怪我们一直将自己称为华夏。华,取华胥族名之首,夏,续夏朝之后,华夏华夏,乃是一个不断提醒我们从何处来的名字啊!”骊瑶赞叹不已:“那接下来,我们又该去往何处?”她拾起了一旁的廻魂罍:“这廻魂罍,又当如何处置?你之前所说,那名叫离沉岳的,又是何人?”

“离沉岳……离……沉岳……”扶苏叨念着离沉岳的名字,却没有回答骊瑶的问题。他回想起第一次自己昏倒后,看到的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可自行前进的更加巨大车辆,却有硕大如鹏的铁鸟。他相信这一切在当时看来宛如梦境一般的情景,都来自于离沉岳的那个时代。而方才在晕倒的一瞬间,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脑海中离沉岳的声音在不断地催促自己,毁掉廻魂罍。

而现在,面对如何处置廻魂罍的这个问题,扶苏却忽然犹豫了。此刻他只觉得,自己便是伊耆,而伊耆也便是他自己。虽方才经历的一幕,同大秦、同扶苏并无任何传统血缘的关系,可他却被伊耆这荡气回肠的故事深深感染。身为精魂之力无比强大之人,他不仅继承了伊耆的感情,而且被这份感情不知不觉地,从内心深处悄悄地影响着。

当他看到廻魂罍时,想到的不仅仅是由于尤的出现,而让自己的父王疯癫,大秦国破。他脑海中多了一些连他自己也难以置信的念头,而这些念头的来源,则是伊耆的精魂在沉寂了千万年之后,对尤的那份深深的愧疚。

伊耆当年即使同尤有无数的误解与隔阂,亦没有狠下心来亲手将胞弟处死。如今一切真相大白,扶苏又如何能对这样一个背负了太多的,可以算得上是自己弟弟的人下手?

两股思想在扶苏脑中碰撞激荡,让他痛苦不堪。他好似发了癫痫一般,浑身不住地抽搐起来,双手抱头,口中发出呜呜的哭喊声。随后,扶苏的鼻腔中流出了难以遏止的鲜血,额头上青筋暴露,连眼睛中都布满了血丝,好似随时可能爆出眼眶一般。

骊瑶见扶苏神情恐怖,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急的满头大汗。可扶苏仿佛挣扎了片刻后,忽然缓了过来,额上暴凸的青筋与严重的血丝渐渐消散,坐在地上长长地叹了口气:“……在做出任何决定前,我须得先行去南疆一趟,看看当年埋葬尤的那个地方,是否还有他那一部的后人……否则,我良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