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59章 因逆谋叔侄对决

皇上专宠萧允,这在宫中已不是秘密了,因此宫内的太监、宫女都想着讨好萧允。

这日,萧允吃过早膳,就有守御花园的太监送来了一束**。那太监知道萧允喜欢素净,因此特意选了一束白玉珠帘来。

萧允见那**开得好,就吩咐疏影拿了一个碧玉瓶来,亲自灌了水,又拿着花剪修剪花枝。

洁白如雪的**插在莹润碧绿的花瓶中,格外映目。

外面传来一阵巴掌声,萧允知道是皇上来了,就放下花剪,迎了出去。

皇上已带着魏刚走了进来。萧允福身施礼道::“妾请陛下安。”

皇上拉起萧允,携着萧允的手一道进了屋子。

皇上一进屋子,就看到桌上的那瓶**,笑道:“这**开得却好。”

萧允微微一笑,亲自倒了一杯茶,奉给皇上。

皇上接过茶碗,回身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

萧允见皇上虽然脸上带着笑,可那笑容却有几分勉强,知道皇上是有心事。萧允明白皇上若是因国事担心,自己断没有多嘴相问的道理,也就说道:“国事虽然繁重,可陛下还是要保重御体才是。”

皇上闻言,他知道以萧允的聪明颖悟,想是看出了自己有心事,也就看向萧允道:“朕今日来是要和你说承明的事情。”

本来上次承明离开的时候,萧允因承明举动异常,心中就有些隐隐的不安。如今她听皇上这般说,不由触动了心事,忙问道:“承明怎么了?”

皇上叹了一口气,拉萧允在自己身边坐下,这才道:“有人密报朕,说承明暗中结交废太子余党,图谋不轨。”

萧允闻言,心中大惊:皇上如果说的是真的话,那么承明的性命堪忧。谋逆是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承明已经触及了皇上的底线。萧允不由在心中埋怨承明糊涂。

萧允虽然心中埋怨承明,可还是笑道:“陛下,承明年纪尚小,懂得什么?只怕是以讹传讹,还望陛下明察。”

皇上叹了一口气,道:“朕岂能不访查明白?”

萧允见皇上的神色甚是凝重,知道多半确有其事,不由跪下道:“陛下,承明纵使有错,还请陛下念在其年纪幼小,不懂世事的份上,恕他无罪。”

皇上拉起萧允,道:“母后驾崩前,特意把承明嘱托给朕,朕岂能不念及母后的遗命?再者,朕知你待承明如己子,朕又岂能让你伤心?”

萧允听皇上句句体贴自己的心意,心中甚为感动,又要行礼。

皇上一把拉住她,道:“你不必多礼,容朕熟思之。你放心,朕定不会让你伤心。朕今日来此,不过是想告诉你一声,免得你听到风声担心。”

萧允看着皇上,眼中满是感激。

皇上微微一笑,道:“朕还要处理朝政,你先歇着吧,放宽心,不要多想。”

萧允亲自将皇上送了出去。待皇上坐上帝辇,她才回到房中,心中却替承明担心不已。

却说王婉正坐在房中看书,就听小太监禀道:“皇后娘娘,老夫人来了。”

王婉听说是母亲来了,忙放下书,含笑道:“快请老夫人进来罢。”

过了一会儿,王夫人就随着小太监一道进来了。

王夫人给王婉请了安,就道:“妾听说皇后娘娘身子有些不大舒服,因此进宫来给娘娘请安。”

王婉一边让王夫人坐下,一边笑道:“母亲放心,没什么大碍,不过是天气凉了,偶尔受了点凉罢了。”

母女两人寒暄着,那些服侍的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

王夫人见屋内无人,就说道:“皇后娘娘放心,事情已经办妥了。”

王婉闻言,一挑秀眉,笑道:“我已听说了,有人密报皇上承明谋反的事情,哥哥办事果然利落。”

王夫人拿着帕子掩口而笑,道:“那承明年纪尚小,一心只想着报仇。杜家又是个没成算的,只想着荣华富贵,自然容易。”

王婉微微点了点头,又吩咐道:“母亲回去告诉哥哥,千万小心着些,不可大意了。皇上为人精明,若是被皇上知道了,这件事是哥哥在背后谋划的,只怕王家危矣。”

“皇后娘娘放心,绍政自有分寸,半点也怀疑不到他的身上。”

“我当初只想借萧允分吕淑妃之宠,没想到吕淑妃这般容易就失了宠,更没想到皇上对萧允这般情深,我不能不防。承明倒是一枚好棋子,正可以借他离间皇上和萧允之间的感情。”

王夫人笑道:“娘娘果真好智谋,这般皇上若是严惩承明,萧允定然要跟皇上分心。”

王婉听了,不由想起一事,凝神想了想,就压低声音道:“母亲,我如今只怕皇上看在萧允的面子上,把这件事糊涂过去。”

王婉说到这里,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这才凑近王夫人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夫人连连点头称是。

母女两人又闲谈了一会儿,王夫人就起身告辞了。

皇上离开结绮宫,迳自去了御书房。皇上扫了一眼御案上的奏折,心中只觉得深深的无奈:承明犯下谋逆这等大罪,自己心中的震怒可想而知。但自己如果严惩承明,那么……

皇上想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负着手走到窗前,静静的望着窗外那一丛丛的**:自己内心深处对兄长的死,一直有着深深的负疚,而承明是兄长留下的唯一儿子;母后的殷殷嘱托仿佛还在昨日;还有萧允……

在这一刻,皇上下了决心。他慢慢转过身,喊了一声“来人”。

魏刚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垂首站在一旁,轻轻答了一声“陛下”。

皇上吩咐道:“你去宣熹国公进宫。”

“领旨。”魏刚躬着身子,慢慢的退了出去。

皇上看着魏刚的背影,不由苦笑了一下:自己不是没觉察到承明对自己的敌意,但是这也是人之常情。自己虽然没有亲手杀死兄长,可兄长的死却是因自己而起。自己召承明来见自己,自己又该如何和承明说?

皇上慢慢的踱到御案后坐下,拿起一本奏折慢慢的翻看着。奏折上究竟写了什么,皇上一个字也没看清,只是格外留意外面的动静。

过了约有半个时辰,就听魏刚在外面禀道:“陛下,熹国公到了。”

皇上轻轻咳了一声,随即道:“宣他进来罢。”

承明迈步进了屋子,在御案前站定,躬身行礼道:“臣请陛下安。”承明的神色间带着几分不甘。

皇上这才抬起头,看向承明,和声道:“你坐吧。”

承明谢了恩,在一旁的绣墩上坐下。

屋内陷入一片沉寂。

皇上注目承明良久,才问道:“你可知道朕宣你进宫是为了什么事吗?”

承明嘲讽的一笑,道:“陛下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么臣也没什么隐瞒的。臣自认为臣没什么做错的,臣不过是想拿走本来就不属于陛下的东西。”

皇上听了承明的话,不觉一怔。半晌,皇上叹道:“承明你如此做,岂不是辜负了你萧氏母亲?”

承明闻言,一下子站起身来,圆睁双眼看着皇上,道:“臣正是不想辜负萧氏母亲才这般做的。”承明脸上的神色甚是古怪。

皇上注目了许久,突然看懂承明脸上的神色是男人想要保护自己的女人的神色。皇上不觉大惊,心中早已转过千百个念头。

承明只是看着皇上,眼中满是恨意。

半晌,皇上突然问道:“你心中真的是把她当做母亲吗?”

承明闻言,不觉一怔,明明应该脱口而出的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皇上看着承明的态度,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心中不由溢满了怒气:她是他的继母啊,承明他怎么敢?

皇上重新审视着承明:只见承明长高了不少,脸上的青涩也已经褪去不少,下巴处已隐隐有了胡子,承明长大了。

皇上仔细想了想,承明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按常理,明年就该娶妻了。

皇上突然只觉得无力,知道了这等事情,自己本该端起长辈的架子,教训承明一顿,让他去了妄想。可自己似乎早就没有了教训承明的资格,承明对继母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可自己呢,自己——

皇上慢慢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眼中满是群臣一贯畏惧的英毅神采。

皇上拿起一本奏折,起身走到一旁的香薰旁,亲手拿起香薰的盖子,将奏折放到香薰内。

火苗一下子就窜了起来,将奏折裹了起来。

皇上静静的看着火苗将奏折吞噬,这才沉着声音说道:“朕姑且饶过你这次,若是再犯,朕定不轻饶。”

皇上说到这里,就高声吩咐魏刚进来。

魏刚进来后,皇上就令魏刚宣翰林过来草诏。当着承明的面,皇上将承明暗中勾结的建元旧部,或杀,或黜,扫除干净,无疑是彻底将这场谋逆消灭在萌芽。

翰林领了旨意,下去草诏。

屋内只剩下皇上和承明两个人。

承明看着皇上,冷笑道:“陛下以为这样,臣就罢手了吗?”承明说完,拱了拱手,随即迈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