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40章 因丑事太后发难

皇上见萧允出来,想要出声唤住萧允,可一时不知道自己是该劝慰萧允,还是该解释昨晚的事情,因此只是怔怔看着萧允离开。

萧允出了屋子,见暖轿就停在外面。

守在门口的小太监早得了吩咐,见萧允出来,忙打起轿帘。

萧允坐进轿中,轿帘刚刚放下,萧允的眼泪就流了下来。萧允此时脑中一片混沌,只觉得脸颊传来微微的凉意。

暖轿停了下来,小太监在外面禀道:“萧娘娘,结绮宫到了。”

萧允仿佛被这声音唤醒,忙用帕子拭了泪,低着头下了轿。

疏影听说萧允回来,忙迎了出来,因见萧允低着头,快步上前去扶萧允。

萧允看也不看疏影,匆匆朝里面走去。萧允走得极快,疏影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萧允的步子。

疏影心中难免有几分猜疑,一边扶着萧允,一边偷偷看萧允的脸色。因见萧允的脸上似有泪痕,疏影不由吃了一惊。

转眼,萧允的屋子已经到了。

萧允一进屋子,就挥退了屋内服侍的宫女、太监。

疏影昨晚听了施妈妈的话,就隐约猜出了几分。如今她又见萧允这般,心知事情有蹊跷,可却不敢问。她留神打量了萧允一番,见萧允昨日系在腰间的宫绦不见了,越发的心疑。

萧允解下斗篷,就和衣上床躺下。

疏影忙走上前去,见萧允紧裹着被子,脸朝里躺着,肩膀隐隐**着。疏影为人伶俐,隐约猜出了些什么,因事情尴尬,也不敢多言,只是蹑手蹑脚的放下帐子。

恰在这时,外面传来承明说话的声音。原来,因承明年龄渐长,萧允又是继母,自然不便住在一处。承明虽然不能出宫居住,却是另住在结绮宫的后院。不过,承明每早都过来给萧允请安。

疏影听见承明的声音,忙出了屋子,福身行了礼,道:“世子,娘娘不舒服,如今躺着发汗呢。”

承明听说,忙问道:“母亲既然不舒服,怎么不请太医?”

疏影忙陪笑道:“世子放心,娘娘说略睡一会儿就好。”

承明听说,方才罢了,道:“我过一会儿再来瞧母亲吧。”

疏影见承明走了,长出了一口气。

却说萧允走后,皇上只是怔怔的站着,看着门上绣花的毡帘出神。

魏刚已知道了昨晚的事情,又见了皇上这般,自然不敢说话,可一想到群臣还在大殿上等着,不得不硬着头皮禀道:“陛下,时候不早了,大人们都在大殿上候着呢。”

皇上只觉得失魂落魄,半晌才说道:“你就说朕不舒服,今日罢朝。”

魏刚忙答应了,去大殿上传旨。且不说群臣听说皇上不上早朝,是如何惊愕。

皇上伫立良久,方才长叹了一口气,在椅子上坐了。皇上为人精明,如今回过神来,如何不心疑昨晚的事情有蹊跷,就问王婉道:“朕昨晚怎么来了清芬小筑?”

王婉服侍皇上日久,焉能想不到这里?王婉垂下头,按着昨晚想好的回道:“陛下昨晚来的时候,有些醉了。妾因萧娘娘在这里,陛下在这里多有不便,吩咐人做了醒酒汤,本想着待陛下醒了酒,就请陛下移驾。”

王婉说到这里,故意犹豫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喝过醒酒汤,妾回禀陛下说萧娘娘因酒醉,如今在妾这里。妾本想请陛下移驾的,不想陛下听了妾的话,就朝后面走去。”

皇上听到这里,隐约记起一些片段。皇上因昨晚酒醉,因此诸事都已经记不清楚了。如今听了王婉的话,隐约记得似是王婉说了什么,自己就去了后面。

皇上嘴角边不由流露出一丝苦笑来,人常说醉中真情,难道自己真是因为酒醉才敢做出平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来?

王婉在一旁察言观色,见皇上似乎是相信了自己的话,就劝道:“陛下,如今事已至此,妾请陛下给萧娘娘一个名分才是。”

皇上闻言长叹了一口气,道:“非朕吝啬名位,只是纵使朕想给她名分,只怕她不愿意要。”

王婉微微一笑,道:“陛下放心,萧娘娘那里妾去劝说。”

皇上闻言,不由大为感动,握住王婉的手,道:“皇后贤德,朕感念不尽。”

王婉眼中闪过一抹冷笑,随即说道:“陛下,如今只怕太后娘娘——”

皇上这才想起窦太后来,窦太后纵然不说自己什么,到时为难萧允,只怕萧允没脸。自己只能保护萧允周全,却不能护着萧允不被窦太后刁难。想到这里,皇上站起身来,道:“朕到太后娘娘那里去。”

王婉当着皇上提起窦太后,并非是她真的为萧允着想,而是怕万一窦太后知道皇上在自己这里与寡嫂私、通,窦太后定然会怪罪自己不劝谏皇上。更遑论,这件事是自己一手策划的。若是被窦太后知道,只怕自己这么多年辛苦经营的“贤后”名声就要毁于一旦。若是皇上为了顾全萧允,当着窦太后把错揽了过去,窦太后自然不会想到自己。

皇上匆匆离去,王婉看着皇上的背影,心中只有苦笑而已:自己的计策成功了,为何自己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呢?

皇上匆匆赶到上阳宫,恰好宇文渊的妃嫔都在窦太后这里奉承。听说皇上来了,那些妃嫔自然要回避,纷纷告退。

皇上进了屋子,上前给窦太后请安道:“儿子请母后安。”

“你怎么过来了?”窦太后笑着示意皇上在自己身边坐下,又接着说道,“我前几日刚免了皇后她们过来请安。天冷了,她们住得又远,为跑过来看我这孤老婆子,倘或着了凉怎么好?”

皇上也不坐下,跪下道:“母后,儿子有事要回明母后。”

窦太后见皇上的神色有异,一时不禁有些愕然,怔忪了片刻,方才对着服侍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

片刻后,偌大的屋内只剩下窦太后和皇上两个人。

皇上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沉吟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儿子昨晚无礼于萧氏。”

窦太后适才见皇上这般,心中难免有些惴惴。如今她听了皇上的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半晌,窦太后才明白皇上说的话的意思,身子不由一阵颤抖,伸手指着皇上。

皇上见窦太后脸色大变,忙膝行向前,替窦太后揉着胸口。

半晌,窦太后才长长吐了一口气,道:“皇上富有四海,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什么要做这等丧名失节之事?”

皇上叩头道:“儿子有几句肺腑之言今日才敢告诉母亲。”

窦太后靠在椅子上,只觉得深深的无力,淡淡的说道:“你说吧。”

“母后,当初尚未赐婚的时候,儿子就喜欢萧氏。不想,父皇和母后却把萧氏指给了皇兄。儿子心中一直对萧氏难以忘情,所以——”

窦太后看着皇上的目光中带了几分惊异,因问道:“那萧氏呢?”

“萧氏不知道儿子对她有情,昨晚也是儿子趁她酒醉人事不知的时候——”皇上说到这里,垂下头去,不肯再说下去了。

皇上堂堂的一国之君,做出这等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事情来,自然是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可是他因怕窦太后为难萧允,不得不讲出这一切,把错全揽在自己身上。

窦太后看着皇上良久,满腹要责怪的话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皇上对萧允有情,自己也隐隐的觉着了。自己为了保全承明,还说过不再过问的话。可如今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窦太后除了羞愧之外,更多的是愤怒。皇家怎么能出这等丑事?

想到这里,窦太后的目光流露出几分狠绝来。窦太后不同于寻常女子,她出身将门,性格严毅。且自宇文渊起兵后,她就留守后方,甚有功劳。一路走来,若是没有几分狠辣决绝的手段,她又怎能得宇文渊那般敬重?

窦太后首先想到的是要除去萧允,让这件丑事消弭于无形。

皇上见了窦太后的脸色,自然猜到了窦太后的想法,叩头道:“母后此事错全在儿臣,母后若要责罚,还请母后责罚儿臣。”

窦太后听了皇上的话,没由来的一阵烦闷,盯着皇上看了半晌。

皇上知道自己此时不能退缩,自己若是有一分退缩,那么萧允性命堪忧,因此皇上的目光在窦太后的注目下越发的坚定。

窦太后见皇上如此,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如今天下都在你手中了,何况一个女子?罢了,我老了,不愿意再管这些事了,皇上好之为之吧。”

皇上闻言,叩头道:“儿子谢母后。”

窦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为另一个女人谢自己,心中越发的不是滋味,摆了摆手,示意皇上退下去。

皇上行了礼,慢慢的退了下去。

窦太后只是靠着椅子,坐了良久,方才唤人进来。

窦太后看着杜妈妈吩咐道:“你去结绮宫,将承明和小公主接来。你把承明和小公主的东西都收拾了,今后承明和小公主跟着我住。”

萧允如今在窦太后心中已是失节妇人,自然不能再教养子女,因此让杜妈妈把承明和小公主接过来。

杜妈妈虽然心中有些疑惑,可见窦太后神色甚是郑重,也不敢多问,忙答应了,就来结绮宫接人。

却说王婉待皇上走后,就带着听琴和几个宫女去了结绮宫。王婉没让守门的小太监通禀,就带着人进去了。

疏影没想到王婉突然来此,心中大惊,生怕王婉给萧允难堪,或是责罚萧允,忙跪下道:“奴婢不知道皇后娘娘驾临,未及通禀萧娘娘,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王婉明白疏影的担心,笑着拉起疏影道:“你放心,我不过是来瞧瞧你家娘娘。”王婉说着,就迈步进了萧允的屋子。

王婉进了屋子,却不见萧允动静。

疏影怕王婉借题发挥,忙上前去唤萧允。疏影掀开帘子,轻轻唤了几声“娘娘”,却不见萧允动静,忙凑上前去,却见萧允满脸通红,已是人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