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36章 违宫规谢女失宠

修长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皇上静静的听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魏刚站在旁边,回禀着自己探听来关于萧允的一切,心中不由满是困惑:陛下是一代明君,每日里宵衣旰食处理朝政,一丝不肯懈怠。为了处理朝政,皇上连去后宫的时候都少。唯独每日里必要听自己回禀关于萧娘娘的一切,萧娘娘每日里做的事情几乎是千篇一律,不明白为何陛下还是要每日都听自己回禀。

魏刚说完了,静静的站在一旁。

皇上拿起放在一旁的朱笔,接着批起奏折来。

天渐渐的短了,屋内暗了下来。魏刚蹑手蹑脚的点起屋内的灯烛,转瞬满室的光亮。

皇上停下朱笔,看着桌上翻开的奏折出神,却是萧敬宗的致仕折子。

半晌,皇上提起朱笔,准了萧敬宗所请。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悄悄进来,附在魏刚耳边说了几句。

魏刚脸上流露出了几分迟疑,皇上抬头见了,因问道:“怎么了?”

“回陛下,谢修仪熬了薏仁粥,让人送过来了。”魏刚垂着头,恭恭敬敬的答道。

皇上皱起剑眉,道:“糊涂,这里岂是内宫之人可以轻易来的?谢修仪不守规矩,传朕的话,让她在自己宫中好生反省。”

魏刚忙答应了,令那个小太监去传话。

谢修仪因皇上待自己甚是冷淡,听了侍女的撺掇,想以柔情换回皇上的宠爱。不想,皇上治理后宫素严,不准有后宫干政之事,因此不准后宫诸人踏出后宫一步。谢修仪此举无疑犯了皇上的大忌。

谢修仪听了那个小太监的话,眼圈一红,已是要流下泪来,可不得不勉强忍着,跪下谢恩。

待那小太监一走,谢修仪不禁珠泪满面。

到了次日一早,宫中诸人都知道了谢修仪被禁足的消息。

王婉知道了,微微皱了皱眉头:谢家姐妹举止端方,委实是大家的教养,只是自己没想到谢修仪这般糊涂,触了皇上的大忌。自己想让谢家姐妹分吕淑妃之宠,如今看来已是无望。

想到这里,王婉站起身来,吩咐道:“我去瞧瞧谢修仪。”

听琴一怔,随即答应了一声,吩咐人去备肩舆。

王婉坐着肩舆来到谢家姐妹所住的毓秀宫,守门的小太监见是王婉,忙进去通禀。

不过片刻,谢家姐妹就出来迎接王婉。

王婉扶着听琴下了肩舆,目光落在谢修仪身上,就见谢修仪双目红肿,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谢家姐妹上前见礼,齐声道:“妾请皇后娘娘安。”

王婉拉起两人道:“免礼。”

王婉迈步进了屋子,在居中的椅子上坐了。

谢修仪心中未免有些忐忑,自己昨晚被皇上惩戒,今日王婉来是不是也要训斥自己,不由怯怯的看着王婉。

王婉看了谢修仪的形容,心中越发恨谢修仪不争气,但是面上却不肯流露出来。

谢修仪跪下道:“妾犯了宫中的规矩,还请娘娘责罚。”

王婉忙一把拉起谢修仪,道:“修仪何出此言?修仪初进宫,规矩难免有不知道的地方。如今说起来,却是我的过失,我应该告诉修仪才是。”

谢修仪听了,不由大为感动,哭道:“皇后娘娘如此待妾,妾感激涕零。”

王婉拍着谢修仪的手,道:“你放宽心,待我和陛下给你求求情,免了你的责罚。”

谢修仪越发感激,跪下道:“皇后娘娘大恩,妾没齿难忘。”

王婉拉起谢修仪,和声道:“你们今后有为难的地方尽管告诉我,我定然设法为你们排解。”

谢家姐妹见王婉不仅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还一味的安慰自己,心中越发的感动。

王婉抚慰了谢家姐妹一阵子,就起身道:“我来了也有些时候了,也该回去了。”

谢家姐妹忙亲自送了出来,王婉执着两人的手,又叮嘱了几句才走。

到了晚间,皇上到昭信宫安歇。王婉婉言替谢修仪求情,又道:“皇上责罚她虽然没错,可还是该看着太后娘娘的面子才是。”

皇上也知道谢修仪论起来与窦太后有亲,也就道:“朕如果不惩戒她,后宫都似她这般,朕如何处置朝政?既然皇后替她求情,朕就姑且饶过她此次。”

王婉谢道:“妾谢陛下恩典。”

皇上拉起王婉道:“朕知你素来贤德,如宫中女子都似你这般,朕复又何忧?”

王婉垂下脸,道:“陛下过誉了。”

到了次日一早,皇上派魏刚传话,免了谢修仪的禁足。谢修仪知道是王婉替自己求情,心中越发的感念。

窦太后也知道了此事,心中对王婉格外看重,当着妃嫔们对王婉更是赞不绝口。

皇上却因此事对谢家姐妹更为冷淡,吕淑妃越发得宠。皇上对小皇子也甚是宠爱,小皇子百日的时候,皇上特意大宴群臣。

妃嫔之子能得皇上如此对待,群臣的心中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吕家的声势复振。

王绍政见了这般,心中自然替妹妹着急,借着母亲进宫看望妹妹的机会,让母亲捎话给妹妹,让妹妹小心吕淑妃。

王婉听了母亲的话,心中只有苦笑而已:自己如何不知道应该小心吕淑妃,只是如今自己无子,后宫这些妃嫔也没有有孕的动静,又有什么办法?且如今吕淑妃得宠,无人可以分淑妃之宠。

王夫人走后,王婉一直坐在椅子上沉吟不语。

听琴倒了一碗酥酪,放到王婉身边的高几上,低声道:“皇后娘娘中午没吃什么,不如喝一碗酥酪。”

王婉抬头看了听琴一眼,见听琴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担心,也就笑了笑,端起酥酪,喝了两口。

听琴劝道:“娘娘坐了这半日了,不如出去走走。”

王婉也觉得气闷,站起身来,道:“也好。”

听琴忙拿过一件秋香色绣折枝花图案的银鼠皮披风,道:“今日外面却冷,娘娘披上这个。”

王婉瞧了一眼,道:“这日子过得真快,不想已是到了穿小毛衣裳的时候了。你一会儿去和内府司说一声,宫中妃嫔的冬衣务要备齐了。”

王婉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尤其是窦太后和上阳宫里诸位娘娘的。”

听琴忙答应了。

王婉又道:“结绮宫的那位也不可以轻慢了,让内府司格外用心些。”王婉说完,搭着听琴的手,慢慢出了昭信宫。

王婉出了昭信宫,信步走着,远远的,就见几个太监在那边忙着什么,心中好奇,也就走过去瞧瞧。

那些太监见了王婉,忙福身行礼。

王婉见那几个太监正在抬两盆腊梅,因道:“这两株腊梅开得却好。”

领头的太监忙陪笑答了一声“是”。

王婉因问道:“你们这是要送到哪里去?”

领头的太监迟疑了一会儿,方才答道:“陛下命奴才等将这两盆腊梅给萧娘娘送去。”

王婉闻言,不觉一怔,随即含笑点了点头,迈步离开。

王婉走出去一段距离,方才回头看了一眼,嘴角边流露出一丝苦笑来:自己见皇上最近一直没有再去结绮宫,以为皇上已经忘了她。如今看来,皇上依旧没有忘了她,不是吗?

王婉想到这里,脚下的步子一顿,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听琴见王婉的神色有些莫测,以为是刚才的事情让王婉不乐,也就劝道:“娘娘,陛下许久没去了,只怕早就忘了。”

王婉看了听琴一眼,道:“你看阖宫上下有谁让皇上连一株花儿也想到了的?”

听琴闻言,不由仔细想了想:这宫中从皇后到刘才人,无人不是把皇上放在心上,处处想着皇上的喜好。吕淑妃虽然得宠,也不见皇上格外替她着想。皇上赏赐吕淑妃,多半是告诉皇后,由皇后选了东西送去。

听琴想到这里,才惊觉皇上对萧允用心。

轻雪飘落,落在脸上凉凉的。

王婉抬头看了一眼天,只见灰蒙蒙的一片,也就笑道:“下雪了。”

听琴见细雪纷纷飘落,忙道:“娘娘回去吧。”

王婉扶着听琴朝昭信宫行去,心中却在思索着刚才的那个念头。

昭信宫到了,一进屋子,听琴就忙着准备手炉。

一时,手炉备好了。听琴将手炉放在王婉怀中,道:“娘娘暖暖身子。”

王婉抱着手炉,倚在软榻上,心中却是转个不停:如今看来皇上对萧允不能忘情,自己如果借机撮合,一来皇上感念自己;二来可以分吕淑妃之宠;三来萧允是皇上的寡嫂,纵是得宠,皇上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给萧允名分,对自己不会有丝毫威胁;四来万一萧允有子,自然不会归在萧允名下,自己正可抱来抚养。

想到这里,王婉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不过,皇上最重颜面,自己如果处理不好,皇上只怕会埋怨自己,自己该如何安排此事?还有皇上本来对萧允甚是上心,怎么突然不再见萧允?

萧允此时正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新搬来的两株腊梅出神,她不知道王婉正在算计如何利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