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29章 公主染疾命垂危

萧允闻言,忙随着乳母去后面看女儿。

长乐公主盖着一床小被躺在**,两眼紧闭,小鼻子的鼻翼微微翕动着。两名老嬷嬷站在床边,焦急的看着长乐公主。

乳母忙道:“娘娘,奴婢见小公主发热,心中害怕,就请了两个老嬷嬷过来帮奴婢瞧瞧。”

萧允微微点了点头,就抱起女儿,伸手摸了一下女儿的额头,触手滚烫,不由一惊,因问那两个老嬷嬷道:“嬷嬷瞧着小公主是什么病?”

那两个老嬷嬷福身行了礼,方才答道:“奴婢们也瞧不出什么来,倒是请太医过来瞧瞧。”

萧允不由想起刚刚夭亡的小皇子,心中越发的害怕,忙吩咐疏影道:“你快去找听琴,让听琴回明皇后娘娘。”

太医是外臣,自然不便擅入深宫。宫中妃嫔若是生了病,自然可以派人直接回明皇后,由皇后宣太医进宫。其余的太监、宫女若是生了病,需派人层层告诉内廷总管,由内廷总管回明皇后。这一番耽搁,就不知道要多久了。如今萧允地位尴尬,自然不好等同妃嫔之例,直接回明皇后。可事情又紧急,若是去回内廷总管,不知道要多久。少不得想一个折中的法子来,让疏影去找听琴。

疏影忙答应了一声,也不敢耽误,如飞的去了。

疏影到了昭信宫,自己自然不能求见王婉,因此央了守门的小太监请了听琴出来。

守门的小太监见是疏影,知道最近王婉和萧允往来甚密,忙替疏影传了话。

不过片刻,听琴就从里面走了出来。

疏影忙一把拉住听琴,将小公主发热的事情告诉了听琴,又求听琴回明王婉请太医过来。

恰在这时,只听一阵巴掌声响,就见皇上带着魏刚和几个小太监走了过来。

疏影和听琴忙垂下头,侧身让到一旁。

皇上见了疏影,不由想起萧允来,格外注目了疏影一会儿,才迈步进了屋子。

疏影又恳求了听琴几句,这才匆匆离去。

听琴进了屋子,就见皇上正在和王婉说话,自己自然不便打扰,就默默退到一旁。

皇上见听琴进来,想起适才是萧允的侍女过来找听琴,想必是萧允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也就状似不经意的问道:“萧娘娘的侍女找你做什么?”

听琴猛然听皇上发问,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由一怔,随即才答道:“回陛下,小公主病了,萧娘娘求皇后娘娘请太医过去瞧瞧小公主。”

皇上闻言,心中越发的担心。

王婉早就窥透圣意,故意嗔听琴道:“这样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王婉说完,就命人去太医院请太医。

听琴听王婉责怪,忙跪在地上。

王婉故意说道:“今后萧娘娘的事情你务要尽心才是。”

听琴忙答了一声“是”。

王婉这才冷着脸说道:“这次姑且饶你,下次若还是这般怠慢,定不轻饶。你起来吧。”

听琴谢了恩,这才站起身。

王婉又吩咐一旁的小太监道:“你去结绮宫瞧瞧,看看小公主是怎么了,打听清楚了回来禀我。”

那小太监如飞的去了。

皇上本想坐一会儿就走的,如今因为担心萧允,急着知道消息,也就不着急走了,坐着等那个小太监回来。

王婉起身亲手替皇上换了一杯茶,奉给皇上道:“这些孩子偏偏都多灾多难的。”王婉说着,已是红了眼圈。

皇上见了,知道王婉是想起小皇子来,心中也跟着伤心,且又有几分怜惜王婉,因此也就拉着王婉的手,婉言相劝。

皇上自王婉大好后,时常留宿昭信宫。一来是为了抚慰王婉,二来也是为了让王婉早日再有麟儿。不想,王婉一直没有动静。

却说王婉宣召甚急,那太医自然不敢怠慢,匆匆随着那两个小太监进了宫。

太医一进宫门,照惯例,就由一位掌事太监和两个老嬷嬷陪着,一道去了结绮宫。

萧允抱着女儿,不安的在屋内走来走去。女儿太小,自然不敢用冷水为女儿降温,可女儿又高热不退,萧允心中已经如油煎一般。

萧允因为着急,吩咐小太监道:“你去瞧瞧太医可到了没有?”

那小太监刚要出门,就见掌事太监领着太医走了进来,忙一缩头,回去禀道:“娘娘,太医来了。”

萧允忙带着侍女回避了,只留乳母和几个小太监侍候。

那太医进来后,因长乐公主封号在身,先给长乐公主行了礼,这才坐在床边诊脉。

小孩子脉息弱,自然瞧不出什么。太医又瞧了瞧长乐公主的脸色,又问了乳母几句话,这才躬身道:“依臣看来,长乐公主只怕是出花之喜。”

那掌事太监听了,就带着太医出来开方子。

萧允听说女儿是要出天花,脑子不由“嗡”的一声。疏影见萧允脸色不好,忙扶住萧允。

萧允定了定心神,这才出来看女儿。

乳母劝道:“娘娘若是没出过花儿,只怕不宜呆在此处,免得过了娘娘。”

萧允因小孩子因出花夭亡的极多,执意要留下来照顾女儿。

王婉派来的小太监早就打听明白了,忙回去回明了王婉。

皇上坐在一旁,听说长乐公主是出天花,心中不由有几分担心。后来他又听说萧允没出过花,还要留下照顾女儿,心中越发的担心,只是不好流露出来,站起身道:“朕还要回去看奏折。”

王婉忙站起身来,送皇上出来。

皇上带着魏刚等人朝御书房走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结绮宫。

魏刚素来伶俐,见了皇上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皇上是担心萧允,就道:“陛下不如进去瞧瞧长乐公主,陛下出过花儿,想来无碍。”

皇上闻言,微微颔首,随即迈步朝里面走去。这是萧允搬入宫中后,皇上第一次到萧允的住处。

萧允未搬入宫中的时候,皇上曾经无数次过来瞧这里的布置是否合适,自然是熟门熟路,不用人带路就到了小公主的住处。

萧允坐在床边,看着女儿,一想起“出花九死一生”,两行清泪已经缓缓流下。

皇上站在门外,犹豫良久,在百万军中未曾有过一丝畏惧的他,在这一刻,竟有些害怕,害怕自己一进屋子,就会被萧允赶出来。

终于,皇上下定了决心,迈步进了屋子。

阳光映入屋内,缕缕阳光宛如漂浮在屋内一般,流动出道道光影。光影落在萧允的背上,此刻的她看起来竟是这般脆弱。

皇上心中涌起淡淡的怜惜,这是她唯一的女儿,她此时的心境可想而知。

疏影见了皇上,忙要福身行礼。

皇上忙摆了摆手,示意疏影不要惊动萧允。

皇上站在萧允身后良久,终是没有勇气走上前去,默默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转身出了屋子。

魏刚一直跟着皇上,见皇上一句话也不说,就默默出来,心中未免纳罕,也就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怎么不让萧娘娘知道您来了?”

皇上在心中苦笑了一下,也许越在乎越害怕面对,害怕被拒绝。半晌,皇上只是淡淡的说道:“你去太医院传话,就说小公主的病让他们务要用心。”

魏刚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心中满是不解,只能轻轻摇了摇头。

不久,宫中诸人都知道长乐公主出花的消息。

窦太后知道了消息,立刻让杜妈妈过来瞧瞧。窦太后因长子只留下了一子一女,因此格外尽心,又派人去寺庙请人诵经给小公主消灾。

王婉自然不必说,自然诸事安排得妥妥当当,博得上下一片赞誉。

宫中各处都让人送了药品等物,又传话安慰萧允。

萧允每日里只是守在女儿床边,连晚上也只是和衣回房躺一会儿,就回来照顾小公主。

长乐公主一连高烧数日,花儿却一直出不来,情形越发的不好。

太医见情形不好,早就暗暗回明了魏刚。魏刚自然悄悄回明了皇上,皇上又添了一段心事。

魏刚趁机说道:“陛下,萧娘娘一连数日不眠不休,就是铁打的身子只怕也禁不住。再说萧娘娘没出过花儿,若是被小公主过了,只怕就不得了了。”

皇上听了,停下手中的朱笔,沉吟良久。皇上突然站起身,迈步就朝外面走去。

魏刚忙跟在皇上身后,有小太监要跟着,魏刚摆手示意小太监不必跟了。

皇上带着魏刚迳自到了结绮宫,这次没有丝毫犹豫,迈步就朝里面走去。

屋内萦绕浓重的药味,似有袅袅熬药的热气在空气中浮动。

萧允跪在床边,双肩剧烈的**着,想是在痛哭。

皇上见萧允如此,心中满是怜惜。他慢慢走到萧允身后,犹豫良久,方才将一只手放在萧允肩上。

萧允此时只觉得浑浑噩噩,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丝毫没有觉察皇上放在自己肩膀上的那只手。

皇上见萧允没有甩开自己,胆子也就大了起来,慢慢的在萧允身后跪下,伸手揽过萧允。

在这一刻,皇上只觉得自己的心挑如擂鼓。屋内落针可闻,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