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89章 上元佳夕说缘分

冬日里天黑得早,暮色早已浸润开来。寒风扑入屋内,带来一阵阵寒意。

建元静静的站在窗前,心中满是犹疑。建元为人虽然外表谦和,可他骨子里却是一个果决的人。吕世平的那番话,无疑让建元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犹疑。

建元垂下眼眸,暗思道:如果按照吕世平的话去做,自己无疑可以借机铲除秦王的势力。只是自己的这番举动,会不会引起父皇的疑心?

纵观史书: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都极为微妙。皇帝一死,太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历史上屡屡都有弑父之事发生。

而正因为如此,皇帝对于太子,下意识的都会暗中加以防范,这也是历史上无数太子含冤而死的原因。很多太子,往往因为一句拙劣的谎言,而被自己的父皇猜忌,甚至丧命。

想到这里,建元的眸光瞬时黯淡了下来。可在这一刻,他也做了决定:自己不能冒险,让父皇对自己徒生猜忌。自己如今已是太子,只要自己没有大的过失,就不可能被废。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博取名声,尤其是“贤孝”的名声。

“时候不早了,太子妃只怕还等着呢,我们过去。”建元转过身来,笑着对金亮说道,说完就迈步出了屋子。

金亮有片刻的愣怔,忙拿起放在一旁的斗篷,快步跟了出去。

一进院门,建元就看到了萧允房中映出的灯光,心中没由来的一暖,脚下的步子已经加快了几分。

守门的小太监见是建元,忙打起帘子,另一个小太监就要进去通禀。

建元摆了摆手,迈步进了屋子。

萧允正坐在里间屋子的软榻上,卷着一卷宋诗,慢慢的翻看着。

疏影见建元进来,忙福身施礼,道:“奴婢请殿下安。”

萧允闻言,抬起头来,微微一笑,随即站起身来,迎上来替建元解斗篷。

建元因问道:“承明呢?”

因是正月,功课不紧,承明到了晚膳时分就赖在萧允房中。今日建元没看到承明,故此一问。

萧允笑了笑,道:“母后想念承明了,下午的时候派人接他进宫去了。母后说今晚就不送承明回来了,正好明日留他在宫中看灯。”

建元微微点了点头。

暗香进来请建元和萧允用晚膳,两人携手走了出来。

晚膳早已备好,两人在桌旁坐下。萧允拿起牙筷,指着一盘熊掌道:“这是父皇特意赐给殿下的。”

建元听了,心中颇有几分欢喜:父皇终究还是待自己甚厚。

饭毕,建元扶着萧允在屋内慢走行食。萧允突然站住脚,建元忙问道:“怎么了?”

萧允的脸上带了几分羞涩,低声道:“他动了一下。”

建元闻言,见萧允垂头正看着自己的腹部,不由轻轻揽过萧允,伸手抚在萧允的小腹上。

建元只觉得萧允的小腹微微鼓起了一块,心中不由一喜:这就是自己和她的孩子。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满是为人父母的喜悦。

建元扶着萧允在软榻上坐了,自己握着萧允的手,不愿放开。

萧允这几日察言观色,瞧出建元似是有心事。她为人聪敏,见建元极力掩饰,似是想瞒着自己,明白建元是怕自己担心,因此几次想问,都没问出口。

今日她见建元神色和悦,知道建元的心事已解,因此说些闲话,让建元开心:“母后适才派人来接承明的时候,特意吩咐让妾明日也一道去翔凤楼看灯。”

“你现在身子不便,外面又冷,待我和母后说了,你不去也罢。”

“母后是好心,因此想着让妾一道去。妾明日坐一会儿回来就是,想也没什么大碍。殿下这时候为这点子事去回母后,没得让母后不高兴。”

建元闻言,不由一笑,道:“你说得有理,所谓关心则乱。”建元说完,只管看着萧允微笑。

萧允红了脸,道:“殿下越发的没正经了。”

建元顺手拿起萧允饭前放在条案上的那本宋诗,随手翻到一页,却是邓林的《绿珠词》,迳自读了起来。

建元的声音本极温润,加上念得抑扬顿挫。萧允听着,不觉眼中发酸。

因是正月,萧允怕不吉利,勉强笑道:“好好的,读这个做什么?”

建元读完,也觉得这首诗此时读不妥,也就笑道:“不过是随手翻到了。”说着,建元就收了书。

两人又说了一阵子闲话,就上床歇下。

到了次日一早,建元和萧允梳洗了,就有梁昭训房中的侍女来回说梁昭训病了。

这梁昭训服侍建元的日子最久,建元心中对她倒还有几分敬重。如今听说她病了,建元不由道:“梁昭训今年病了几次,怎么总不见好?”

萧允见说,忙道:“这几次都是王太医瞧的,王太医说昭训体质素弱,静养为是。”

建元听说,微微点了点头,吩咐金亮道:“一会儿让人请王太医过来,再给昭训瞧瞧。”

建元又对梁昭训的侍女说道:“你回去吩咐昭训好生养病。”

恰好吴良娥过来请安,建元就道:“太子妃如今不便到病人房中去,你时常去看看梁昭训,倒也有个照应。”

吴良娥平白的挨了这几句,心中颇有几分不满,可当着建元的面,自是不敢流露出来,却把一腔的怨气都发作在梁昭训身上。

待出了萧允的屋子,吴良娥就低声嘟囔道:“每日里就会装死,好好的,又病了。只是也不看看自己的年纪,装个病西施的样子,那点子心思当谁不知道?”

不想,这番话却被疏影听到了。那疏影心中好笑,待建元走后,就进来告诉了萧允。

萧允听完,微微皱起眉头,道:“家和万事兴,若是吴良娥存了这样的心思,对东宫倒不是一件好事。”

疏影忙答了一声“是”。

萧允心中也有了计较,是时候敲打敲打吴良娥了。

却说到了晚间,一用过晚膳,建元和萧允都换了衣裳,要去翔凤楼看灯。建元因不放心萧允,特意让人找了一件里外发烧的紫貂皮斗篷给萧允穿。

萧允特意吩咐吴良娥也一道去,那吴良娥欢欢喜喜的打扮了,带着侍女来到萧允的房中。

建元和萧允一齐出了屋子,都坐了八乘大轿,吴良娥也坐了一乘小轿,各带着随侍的太监、宫女,并侍卫等人,一行人朝翔凤楼行去。

翔凤楼上早已彩灯高悬,宛若白昼。

萧允坐在轿中,微微掀起轿帘的一角,朝外面看去,只见一切都一如去年。

待建元等人上了翔凤楼,萧允带着面障,朝楼下看去,只见下面两溜彩棚,皆是宗室朝臣之家搭就的,格外注目了一会儿,想要看看萧家的彩棚。只是到处都是一片耀眼夺目,竟分辨不出谁家是谁家。

建元悄悄走到萧允身后,低声问道:“允卿看什么呢?”

萧允微微摇了摇头。

建元早已猜到了萧允的心思,指着左侧对萧允说道:“我让人问了,左侧的第十二家是岳父家中的彩棚。”

萧允闻言,心中微微一动,在心中默默的数了起来。萧允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转过身,正对上建元含笑的面容。

建元伸手握住萧允的手,低声道:“你嫁给我,连家也不能回,竟是吃了许多苦。”

萧允心中一暖,忙回握建元的手,道:“殿下切莫这般说。”

建元因觉得萧允手冷,忙道:“快拿手炉过来。”

疏影忙将手炉递给萧允,萧允抱在怀中,就势在一旁的软椅上坐了。

不大一会儿工夫,就有小太监过来悄悄的告诉建元道:“殿下,陛下和皇后娘娘来了。”

建元忙带着萧允等人迎了过去,就见宇文渊与窦皇后并肩而行,宇文渊一手携着承明,后面跟着一众珠围翠绕的妃嫔,朝这边走来。

建元等人忙上前见了礼。

宇文渊答了几句,就吩咐建元等人归坐。

建元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看了一会儿灯,因悄声对萧允说道:“允卿可还记得,去年此时我曾与允卿有一面之?”

萧允也想起那日的事情来,不由含笑道:“妾还记得那日殿下将自己的暖轿让给了妾的母亲,妾家上下对殿下都甚是感念。”

建元悄悄握住了萧允的手,道:“以此看来,我与允卿却是缘分天注定的。”

萧允红了脸,道:“殿下轻声些,让人听见成何体统?”

秦王仰头看着翔凤楼,只见楼上一片嫣红姹紫,却不见伊人芳踪。去年此时,因为误会,自己的家人误把她当做李孺人接了回来。当时的自己只把她当做一个寻常的闺秀,因此也没放在心上。到如今,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懊悔。

王婉看着自己的丈夫,看着他那搜寻的目光,不由只觉得一阵心痛:他终究是忘不了她吗?

谁对谁错?也许,在爱情中无所谓对错,有的只是时间的对错。没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那就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