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79章 两地久别终相逢

建元敛去了眸中的失落,淡淡的说道:“你们回去准备,三日后启程回京。”

诸将齐声允诺,行过礼,就退出了建元的大帐。

建元看着空落落的大帐,几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

金亮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也不敢出声。

建元看了金亮一眼,道:“你让董彦武将军来见我。”

金亮应了一声,忙去找董彦武。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董彦武就随金亮进了大帐。董彦武躬身给建元行了礼,心中已经猜出此时建元召见自己的目的。

建元忙道:“董将军免礼。”

“谢殿下。”董彦武说完,就默默的站在一旁。

“坐。”建元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董彦武谢了恩,就在椅子上坐下。

“昨夜非将军冒险去召回大军,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将军可谓功劳甚巨。”

董彦武听建元如此说,忙站起身,躬身答道:“殿下过誉了,末将愧不敢当。”

建元摆手示意董彦武坐下,这才说道:“三日后,我就要率大军回京。泾阳位置要冲,利害非小,我想留董将军驻守此地。”

建元留董彦武驻守此地,一是董彦武才足堪用,二是建元心中也存了一份心思。自己此次领兵平乱,可谓功亏一篑。来春父皇定然会再派人剿灭苏信,无论父皇派谁领兵,自己将心腹留在此处,无疑是安插了自己的势力。

董彦武迟疑了片刻,随即问道:“殿下何必急着回京,不如几日后再与苏信一战,定然能剿灭苏信那逆贼。”

建元苦笑了一笑,随即说道:“双方争战,所决者,非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消灭对方的势力。我本想借着昨晚一战,消除苏信的势力。不想,反被苏信烧了粮草。如今苏信烧了我军的粮草,我军军心动荡。苏信又得了粮草,坚守介休。我军一时难以攻下,且又近隆冬,只怕有变。不如借此机会班师回京,待来春再战。”

董彦武明白建元说得有理,忙道:“殿下英明,末将不及。”

建元何尝不明白董彦武刚才那番话的意思,自己此次领兵平乱,为的就是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借机将军权抓在自己手中。可自己此番铩羽而归,秦王在军中又素有势力,只怕秦王的党羽定会借机拨弄。来春再战,父皇再难派自己领兵。只是如今若自己一意孤行,万一失利,更难见父皇。

想到这里,建元不由叹了一口气,叮嘱道:“泾阳要冲,董将军务要诸事小心。”

董彦武明白自己应该告退了,忙站起身,躬身行礼道:“末将谨记殿下教诲。”

建元只是点了点头。董彦武行了礼,就退出了大帐。

建元望着董彦武的背影消失在帐外,慢慢站起身,伸手拿过放在一旁的披风。

金亮知道建元右臂受伤,忙上前替建元披上披风,又替建元系带子。

建元问道:“许德章、程伯瑜现在何处?”

金亮忙答道:“关在后面的牢中。”

建元点了点头,随即迈步出了营帐。

一阵北风吹过,吹透了身上的甲胄,建元忙拉了拉披风。

晋军上下都在整理行装,准备回京。建元看着军士们忙碌的身影,不由低低的呼出了一口气:自己此番无功而回,回京后,又该如何面对父皇?

建元只管信步走着,转眼来到大营的后方。眼前一座小小的营帐,正是关押许德章和程伯瑜的营帐。

守在营帐外的军士见了建元,忙躬身施礼。

建元点了点头,随即迈步要进营帐。军士忙打起帘子,建元一低头,进了营帐。

许德章和程伯瑜都穿着青衣,在帐内相对而坐。听见脚步声,两人忙抬起头,见是建元,两人忙跪下叩头。

建元看了两人一会儿,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迈步出了营帐。

建元心中对程伯瑜有着深深的失望,自己见他素来稳重谨慎,且又是萧允的表哥,因此才派他增援泾凌。自己派他故布疑兵,一是为了迷惑苏信,二是为了加强泾凌的防备,不想……

帐内,许德章一脸惊慌,看向程伯瑜道:“程将军,你我该如何收场?”

程伯瑜的嘴角边流露出一丝冷笑,道:“许将军放心,你我罪不至死,不过是惩戒一番就是了。”

程伯瑜深知宇文渊与自己的父亲相交甚厚,自己的父亲又刚刚战死,宇文渊是断断不会杀自己的。正是存了这样的心思,他才敢做出将军务机密告诉苏延嗣的事情来。

三日后,晋军班师。

宇文渊早就收到了建元的请罪表章,心中也明白此番失利,非是建元之过。且如今晋军并未有失,自己自然不会过责建元。

建元率军到了京郊,宇文渊特意派秦王去郊外迎接建元。

兄弟相见,自然有一番问候。建元因心中有事,不过略略问了几句。秦王也明白建元此次出兵无功而返,自然尴尬,因此也不好多谈。兄弟间突然就存了几分隔膜。

建元随着秦王去见宇文渊。待见了宇文渊,建元忙叩头请罪。

宇文渊道:“逆贼困守孤城,自然无所作为。且如今时近隆冬,不宜征战,正该班师回京,太子何罪之有?”

建元忙谢过。

朝臣听了宇文渊的话,明白宇文渊不责怪建元,是不想因此动摇建元的太子之位,心中也都有了计较,因此皆是默不作声。

宇文渊又抚慰了建元几句,就退了朝。

建元出了大殿,就命小太监领着,朝后宫行去,要去见窦皇后。

窦皇后早就知道了建元回京的消息,自然是翘首以盼。如今她听小太监禀说太子殿下求见,忙道:“快让太子进来。”

建元一进门,就躬身施礼道:“儿子请母后安。”

窦皇后一把拉过建元,细细打量了一番,道:“我儿瘦了许多,在外面吃苦了。”

建元忙道:“母后放心,儿子一切均好。劳母后挂心,皆是儿子之过。”

窦皇后拉建元在自己身边坐下,细细问了饮食起居等事。建元一一答了。窦皇后又叮嘱了一番,这才说道:“你也快回去吧,你媳妇还等着呢。”

建元听了窦皇后的话,脸上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来,也不好就走,可心中却甚是急着见到萧允。

窦皇后瞧见建元的神情,不由微微一笑,道:“你媳妇如今有了身子,且我瞧她不是那等不知规矩的孩子,你诸事倒要让她一二分才是。”

窦皇后因前段日子的事情,对萧允心中颇有几分愧疚,因此特意叮嘱了建元几句。

建元忙答应了,这才起身告辞。

待建元回到东宫,萧允早就带着梁昭训、吴良娥和一众侍女在二门处候着了。

建元远远的就看见萧允裹着一件银红色镶白狐狸毛风领的斗篷,站在二门内,只觉得满腹的思念一齐涌上心头,陡然生出了几分缠绵来。

建元脚下的步子不由加快了几分,待他走到二门。萧允已扶着疏影,盈盈下拜。

建元忙一把拉住萧允,低声道:“外面冷,你何苦出来吹风?”说着,他轻轻握住了萧允的手。

萧允脸色一红,轻轻抽出了自己的手。

建元这才惊觉自己刚才一时忘情,竟失了态,忙掩饰的咳嗽了一声,对众人道:“免礼吧。”

建元说完,率先迈步朝里面走去,可眼角的余光却暗中留意身后萧允的步子,生怕自己走快了。

待到了萧允的正房,早有侍女打起大红猩猩毡的帘子。

屋内暖气扑面,让人平添几分暖意。

建元进了屋子,伸手要解下披风。萧允忙上前,亲手替建元解下披风,递给疏影。

建元望着萧允,眸中带了几分柔情,只觉得心中生出了几分安宁的味道,回身在居中的椅子上坐了。

萧允在建元身旁的椅子上坐下,众人这才上前见礼。

建元不过略略看了众人一眼,就道:“免礼。”

众人谢了恩,梁昭训和吴良娥都在一旁的绣墩上坐下。

建元不过略问了几句话,就摆手让众人退下。

梁昭训和吴良娥行过了礼,就退了出去。

梁昭训服侍建元日子最久,早就瞧出建元对萧允情深意切。因此今日虽然是与建元久别再见,可她心中早就看得平淡,并没有格外的期盼。如今行过了礼,她就带着侍女回房去了。

吴良娥小了几岁年纪,心中难免有几分期盼。她因萧允如今有了身子,自然不能侍寝。且今日又是与建元久别再见,因此今日她格外的妆扮了,想要让建元留意自己。不想,建元只是看了自己几眼,就让自己退了出来。

吴良娥看了一下落下的大红猩猩毡,眼中流露出几分失望来。

她的贴身侍女莲花见了,忙道:“良娥,今日殿下刚回来,自然要留在太子妃这里。良娥且放宽心,殿下自然不会忘了良娥。”

吴良娥听说,也觉得莲花说得有理。

吴良娥在宫中久了,看得多了,自然明白一儿半女对宫中女人的重要。她一边朝自己的院子走去,一边暗思道:如今太子妃有了身孕,正是机会,自己一定要藉此机会怀上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