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52章 世子无心伤萧允

却说承明从萧允房中出来,就径自回到自己的院中。孙嬷嬷见承明回来,忙迎上来请安。

孙嬷嬷早就听下人回说世子去了太子妃那里,心知承明一定是替自己求情去了,心中难免有几分侥幸,因此格外注意承明的脸色。

承明一见孙嬷嬷,也就想起萧允方才的话来,眼中不由闪过一抹哀伤。他自幼由孙嬷嬷带大,感情自然是极深的。可他深知萧允的话甚是有理,因此心情异常的沉重。

孙嬷嬷见承明脸色凝重,心中难免有几分失望。但孙嬷嬷究竟是宫中待久了的,深知事情既然不能转圜,不如借着这个机会离间萧允和承明的感情,登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承明迈步上了台阶,孙嬷嬷忙跟在承明身后。

早有小太监打起帘子,承明进了屋子,就在窗下的书案后坐了,拿起一本书,埋首看书。

孙嬷嬷忙亲自倒了一杯茶,放在书案的一角。

承明这才抬头看了孙嬷嬷一眼,道:“嬷嬷坐吧。”

孙嬷嬷谢了恩,就在书案旁的绣墩上坐了。

承明挥了挥手,服侍的小太监行了礼,就纷纷退了出去。

孙嬷嬷见房中无人,刚要开口说出自己适才想好的那番话。

不想,承明又看了孙嬷嬷一眼,开口问道:“嬷嬷,我上次中毒,依嬷嬷看究竟是何人所为?”

孙嬷嬷颇有几分疑惑,此时承明怎么想起这件事来?可她还是斟酌着答道:“回世子,此事是太子殿下亲自访查,可是至今没有访查明白。奴婢不敢乱说。只是这宫中谁因此事得利,世子想必知道。”

承明听出孙嬷嬷话中暗指萧允,不由冷笑了一下,道:“这世上断没有这样的笨伯,要下毒竟然派自己的侍女亲自动手。”

孙嬷嬷闻言,不由瞠目结舌,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承明站起身,负着手望向窗外。半晌,他才说道:“嬷嬷,此事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再追究了。只是我万没想到,我身边最亲近的人竟会对我动手。”承明说到这里,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我自幼由嬷嬷抚养,嬷嬷如何待我,我心中自是明白。此次嬷嬷出宫,万望嬷嬷颐养天年,好生保重才是。”

孙嬷嬷已经听出承明话中意思,忙要辩白。可事出突然,加上她委实有些心虚,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嘴唇只是翕动着,半晌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承明心中本来还有一丝疑虑——孙嬷嬷不会对自己动手,可如今看了孙嬷嬷的神情,他已经相信了萧允的话。

想到这里,承明的目光瞬时冰冷了许多。他看了一眼孙嬷嬷,就迈步出了屋子。

孙嬷嬷惊惧交加,只是呆呆的坐在绣墩上。她看到了承明那冰冷的眼神,只觉得全身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下子就摊坐在地上。

承明出了屋子,只觉得气闷。他出身在帝王家,加上宇文渊有意无意的点拨,自然早就看惯了人世的黑暗。只是自幼抚养自己长大的嬷嬷,自己对她也甚是信任,也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来,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服侍承明的小太监见承明一脸的怒气,忙陪笑道:“世子,今日天气是极好的,加上后园景致也甚好,世子不如到后园走走,散荡散荡也好。”

承明听了,也不愿独自一人闷坐,就迈步朝后园走去。

那个小太监素来是个伶俐的,他见承明朝后园走去,越发的要讨好承明,就又叫了两个小太监,将承明日常玩的小玩意儿拿了许多跟在后面。

承明走了一会儿,心情倒是平复了许多。

那小太监察言观色,忙陪笑道:“奴才大胆,让他们拿了几件玩意儿过来。世子瞧着,可有中意的?”

承明朝那两个小太监手中看了一眼,见不过是弹弓、蹴鞠等玩意儿。

一阵鸟啼声传来。承明虽然早熟,可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听见鸟鸣,也就动了玩心,从小太监手中拿过弹弓。

小太监忙拿过一个锦袋,锦袋中装着磨得极光滑的石子。

承明留神看了一圈,见不远处的树枝上停着一只灰背小鸟。那小鸟胸前的羽毛却是红色的,正歪着头叫着。

承明见了,瞄准了小鸟射去。不想,一下子射歪了,那小鸟受了惊吓,忙展翅飞走了。

承明见自己没有射中,难免有几分沮丧,又见那小鸟并没有飞远,忙轻手轻脚的跟在后面。

那小鸟盘旋了一会儿,就落在距刚才不远的树枝上,不过却警觉了许多,歪着头四周打量着。

承明隐身在树后,等那小鸟落得稳了,方才慢慢拉开弹弓。

石子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小鸟似乎早就觉察到了,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突然有慌乱的声音传来,承明听了,知道是自己打中了人,忙过来察看。

萧允边走边看园中景致,不想被飞石打中额头。她只觉得额头一阵剧痛,鲜血登时就流了下来。

金亮跟在萧允身侧,见了这般,登时大惊。他毕竟沉稳,忙对疏影说道:“姑娘快过来照顾太子妃。”

疏影跟在后面,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听金亮这般说,忙快走了几步,上前来看萧允。她见萧允满脸是血,着实吃了一惊,忙拿出一块干净的帕子,替萧允掩在额上。

金亮忙吩咐跟随的小太监道:“你快去让人抬一乘肩舆过来。”那个小太监如飞的去了。

金亮又扭头吩咐另一个小太监:“你速去太医院,宣两个医女去太子妃那里。”

那个小太监也领命去了。

萧允只觉得额头一跳一跳的,仿佛有针在扎。疏影此时已经镇定了心神,可手中的帕子一会儿就洇湿了。

金亮见萧允伤得甚重,在一旁急得直搓手,对疏影说道:“疏影姑娘,一会儿肩舆来了,你送太子妃回去,我这就去回明太子殿下。”

恰在这时,承明循着声音找来,见自己误伤了萧允,心中愧疚不已,忙上前道:“母亲,儿子失手误伤了母亲,真是罪该万死。”

萧允忍着头疼,勉强说道:“不碍事,世子不必自责。”

金亮本来不放心将萧允主仆留在这里,如今见了承明,忙道:“世子,殿下尚不知道此事,不如派人去回明殿下。”

承明听说,忙吩咐跟随自己的小太监去回建元。金亮告诉明白了那个小太监建元在哪儿,又见承明一脸焦急,忙婉言安慰承明。

过了一会儿,那个去叫肩舆的小太监带着一乘肩舆回来了。疏影忙扶着萧允坐上肩舆,众人护送着萧允回去。

那抬肩舆的小太监见萧允满脸是血,心中害怕,一溜小跑抬着肩舆。

待萧允回到房中,医女已经到了。却说因为太医不便为妃嫔诊视身上的伤处,太医院就访求医术高明的女大夫,专门为妃嫔们诊视。

那两名医女闻知太子妃受了伤,忙带着药箱,随那小太监到东宫来。那小太监也不敢怠慢,一路上紧催慢赶。

萧允下了肩舆,疏影忙扶着萧允朝里面走去。

暗香听说萧允受了伤,也不知道伤得有多重,心中担心不已,早就带着侍女候在院中。如今萧允回来,一群人围随着萧允进了屋子。

疏影一进屋子,就吩咐小太监道:“快些关了窗子,仔细太子妃经了风。”

因天气甚暖,因此屋中的窗子都大开着。那些小太监闻言,忙七手八脚的关了窗子。

疏影这才拿下萧允额头上的那块帕子,医女忙拿了药箱上前看视,见伤口甚深,鲜血兀自不停的流出。

那两名医女对视了一眼,忙开了药箱,找出一个小小的白色瓷瓶来。

一名医女对疏影说道:“烦劳姑娘扶太子妃躺下。”

疏影和暗香忙扶着萧允在软榻上躺下。那名医女这才将瓷瓶中的药粉倒在萧允伤口上。萧允只觉得额头上传来一阵刺痛。

血慢慢的止住了。那两名医女皆是长出了一口气,这才让疏影找来一匹月白的细绢来,用细绢仔细的给萧允缠了头。

金亮见了,忙问道:“大夫,太子妃的伤势可要紧?”

一名医女见金亮身上所穿的服色并不高,可屋中的小太监对他都甚是礼重,因此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答道:“太子妃的伤口虽然深,所幸并没有伤到骨头,养几日伤口结了痂就好了。”那名医女有指着手中的瓷瓶,“这药中有琥珀、珍珠等奇珍,止血是极好的。只是伤口结痂前,万万不可沾水。”

金亮微微点头,道:“如此有劳二位了。”

疏影早让人打了一盆热水来,将帕子浸湿了,替萧允擦脸上的血迹。

承明站在一旁,因帮不上忙,只是干着急。如今他听说萧允无碍,方才长出了一口气,慢慢的蹭到萧允身边。

萧允觉得疼好些了,且疏影替她擦了脸,清爽了许多。她因见承明站在榻前,满脸的不安,也就伸手拉住承明的手,摇头笑道:“世子,母亲没事,无碍的。”

承明见萧允出言安慰自己,心中越发的愧疚,几欲流下泪来。

恰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