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49章 逐乳母世子建言

王婉因认出了苏延嗣,只是怔怔的盯着屏风出神,连永平公主和自己说话都没有听见。

永平公主见王婉看得专注,不由笑道:“秦王妃,那架屏风有什么好看的,你看得这般出神?”

王婉这才回过神来,陪笑道:“妾是见屏风上镂刻的山水花纹甚是巧妙,所以一时看住了。”

永平公主听说,也仔细看了一番,因笑问道:“太子妃,不知道这是哪里的山水?”

萧允正和昌平公主说话,听永平公主问话,忙答道:“这屏风上刻的却是广陵山水。”

昌平公主接话道:“我久闻广陵山水秀美宜人,只可惜今生怕是无缘一见了。”

众人听了,不由触动了心事,皆是默默无语。

永平公主半晌才道:“外人瞧着我们金尊玉贵,不知何等风光,殊不知我们诸事不得自专,行动也不若寻常妇人自由。”

众人只顾说话,苏延嗣一曲已经弹完,早已抱琴离开。

小太监撤去了屏风,却是一名女子怀抱琵琶站在席前。

王婉不露痕迹的看了萧允一眼,见萧允神色自若,不由暗思道:这位太子妃委实大胆,不仅与那名男子暗有私情,而且还将那名男子带进了东宫。不过事不关己,自己装作不知才是。

众人听了永平公主的话,都有些唏嘘。

永平公主见众人神态都有些懒懒的,忙笑道:“我不过是感叹两句罢了。你们若因为这个扫了兴,倒负了太子妃的一番美意。”

萧允闻言,对那名怀抱琵琶的女子使了一个眼色。

那名女子朝上福身施礼,这才在绣墩上坐了,一拨琵琶,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端着朱漆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摆着一个个小巧的笼屉。

昌平公主因笑道:“这是什么?”

小太监将笼屉放在每人的席上,服侍的侍女忙揭去盖子,里面却是两只螃蟹,一公一母。

王婉笑道:“此时的螃蟹倒正是时候。”

各人服侍的侍女已经洗了手,站在一旁剥螃蟹。那螃蟹个个膏满黄肥,鲜红的蟹膏,橙黄的蟹黄,甚是诱人。

永平公主尝了一口,因说道:“这螃蟹吃起来与以前吃过的味道倒有些不同。”

萧允笑道:“这是府中新来厨子的法子,用紫苏煮水,待水煮沸了,方才将螃蟹蒸上。那厨子说这法子蒸螃蟹,不仅解毒,还提味。殿下试了一次,觉得味道倒还好。”

众人吃了一回螃蟹,就各自起身。

萧允和永平公主站在陶然斋外的鱼池旁,凭栏观鱼。永平公主拿了一块点心,掰碎了,扔在水面上,引得那游鱼喋喋不止。

昌平公主和王婉站在花圃外看**。昌平公主见一朵大红的**开得正艳,就令侍女折了,簪在鬓上。

众人玩了一会儿,也就告辞了。萧允苦留,众人道:“今日已经尽兴了,过几日再来也是一样的。”

萧允带着侍女送到二门,待众人上了车方回。

萧允因喝了几杯酒,脸色有些绯红。疏影道:“太子妃不如回房歇一会儿。”

萧允觉得心跳得有些快,就道:“也好。”

疏影扶着萧允回到房中,不想建元正坐在房中等萧允回来。

萧允站在门口,看着建元笑道:“殿下今日回来得倒早。”

建元见萧允面色绯红,神态娇憨,心中已是软了,走过来,携着萧允的手,柔声问道:“喝酒了?”

萧允索性将身子靠在建元的身上,软语道:“适才和公主她们喝了几杯。”

建元拉萧允在软榻上坐了,又对疏影使了一个眼色。

疏影会意,忙去倒了一杯浓茶送来。

建元接过茶碗,凑到萧允嘴边,柔声道:“喝几口解解酒。”语气出奇的温柔,脸上带着他自己都没觉察的微笑。

萧允就着建元的手喝了两口茶,就将头靠在建元的肩膀上,闭目休息。

夕阳透过窗纸映入屋内,照在两人的身上,此时的画面静好异常。

萧允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觉得好些了,就睁开眼睛看向建元。她只看见建元光洁的下巴,不由轻笑出声。

建元扭头看向她,问道:“笑什么?”

萧允笑着摇了摇头,簪在鬓间的**滑落在了软榻上。

建元捡起**,拿在手中,端详了许久。

萧允柔声道:“妾上次和殿下说过要将服侍世子的人换了。”

建元只是“嗯”了一声,轻轻抚摸着**的花瓣。

“今早妾趁便回明了母后,母后同意了。”萧允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母后还让妾把孙嬷嬷也一块儿送去府去。”

“还是母后考虑得周全。”建元说着,就握住了萧允的手,“你不必多想,母后定是放心你,所以才这般安排。”

“母后用心良苦,妾自然明白。只是此事还是要和世子言明才是,世子不是那等不懂事的孩子,想必定然能想明白。”

建元沉吟了一会儿,随即喊金亮进来。

金亮进来给建元请了安,建元吩咐道:“你去请世子过来一道用晚膳。”

金亮忙答应了,赶去请承明。

萧允要起身,建元问道:“你做什么?”

萧允一指自己,道:“我这般模样,被世子见到了成何体统?”

建元故意侧着头,打量了萧允一番,道:“鬓发微松,宝带半解,美人春睡方醒,最是悦目。”

萧允满脸娇羞的骂了一句“没正经”,就进了内室,整理仪容。

建元只是看着萧允的身影微笑。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承明已经到了,他一进来,就给建元请了安。

建元见承明容貌、风采都肖似自己,心中甚是喜欢,也就问起承明功课之事。

萧允整理好了仪容,从内室出来,就见承明正和建元说话。

承明见萧允出来,就规规矩矩的上前给萧允请安道:“儿子请母亲安。”

萧允携了承明的手,问了承明几句起居上的事。

金亮进来禀道:“殿下,太子妃,晚膳已经备好了。”

建元闻言,微微颔首。金亮、疏影忙服侍着洗手。三人去外间屋子一道吃晚膳。吃饭时,桌上静悄悄的,一声不闻。

待吃过了饭,建元一边喝茶,一边考较起承明的功课来,萧允坐在一旁做针线。

建元考查了一番,甚是满意,也就微微点了点头。

承明见父亲脸上的神情甚是愉悦,也甚是高兴,语气中已带了几分撒娇的意味。

萧允笑道:“世子过来坐吧。”

承明就在萧允身边坐了,看着萧允做针线。

建元正色道:“承明,如今你年龄渐长,倒是该用功发奋的时候了。”

承明忙站起身,垂手答道:“儿子明白。”

“我和你母亲商议过了,你这般年纪,再由乳母服侍甚是不妥,因此就想着将孙嬷嬷送出宫去。”建元说完,就看向萧允。

萧允拉着承明的手,柔声道:“孙嬷嬷年纪大了,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她服侍你这么长时间,也甚是辛苦。如今世子年纪渐大,不如让她回家去,倒可以含饴弄孙,安享天年。”

承明自幼由孙嬷嬷抚养长大,感情自不必说。如今他听说要将孙嬷嬷送去宫去,心中难免有几分不愿意,加上他年纪尚幼,不懂迂回,因此也就说道:“父亲,母亲,孙嬷嬷照顾儿子惯了的,儿子诸事也习惯她服侍。如今她一下子出宫去,只怕诸事不便。”

宇文渊教养建元极严,因此建元对承明要求也甚是严格。如今他听承明反驳自己的话,不由怒道:“父命子焉得不从。”

承明见父亲发怒,眼圈登时就红了。

萧允见了,忙将承明拉到自己身边,又对建元使眼色。

建元瞪了承明一眼,就扭过头去,不再说话。

萧允柔声道:“世子不愿孙嬷嬷出宫,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世子怎么能因自己的好恶,而不顾别人的好恶呢?”

承明不解的看向萧允。

萧允笑道:“世子承欢在父母膝下,享天伦之乐。孙嬷嬷为照顾世子,只身一人在这宫中,与家人分别,岂能不想家人?如今世子年龄渐长,诸事已经不用孙嬷嬷照顾了。世子虽然诸事已经习惯孙嬷嬷照顾,但世子何不舍一人之逸乐,而全孙嬷嬷天伦之乐呢?”

承明似被说动,只是低头不语。

萧允道:“圣人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子读圣贤书,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承明半晌才点头道:“儿子明白了。”

萧允笑道:“世子明白就好。”

承明又对建元道:“儿子知错了,还请父亲原谅。”

萧允见建元不说话,忙轻咳了一声。

建元会意,可心中还是有几分气愤,半晌才说道:“你既然知错就好。”

萧允看着他们父子二人,不由觉得好笑。

承明又坐了一会儿,就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承明回到房中,和孙嬷嬷说了要送她回去的意思,又道:“我本舍不得嬷嬷,只是母亲说了我不能因自己的好恶,就让嬷嬷和家人不得团聚。”

孙嬷嬷听了,又见左右无人,不由哭道:“世子,太子妃不过是巧言掩饰罢了。她撵了奴婢走,就是要摆布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