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37章 伉俪赴宴贺芳辰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宇文渊、窦皇后要去云阳行宫避暑,因此宫中上下都忙着打点避暑的事情。

转眼,昌平公主的生日又到了。生日这日,昌平公主一早就进宫给宇文渊、窦皇后磕头,宇文渊、窦皇后都颁下了厚赐。

昌平公主是窦皇后的爱女,那些勋贵之家自然都少不得要来公主府凑趣。但昌平公主素来是个小心的,不肯太过张扬,因此只请了关系密切的几家女眷。至于男宾,昌平公主只请了太子、秦王和永平公主驸马等几家亲戚。

饶是如此,昌平公主从宫中回来,就见已有不少女眷在公主府的正房内候着了。

却说建元、萧允身份尊贵,自然不好喧宾夺主,因此建元下早朝回来,萧允从昭信宫请安回来,都不急着去昌平公主府。

建元到萧允房中用了早膳,就负了手,站在窗下逗鹦鹉说话。

这只鹦鹉却是刘德海孝敬萧允玩的,萧允见这只鹦鹉甚是聪明,就让人挂在了窗下。

萧允走到建元身侧,说道:“妾今早进宫请安,听母后和母妃们谈论避暑的事情,殿下此次随驾吗?”

“父皇只要离开京师,我就要留守。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我还要留在京中。”建元转过身,携了萧允的手,“天气炎热,只苦了娘子也要留在这京中陪为夫。”

萧允撇嘴道:“殿下怎么把妾想得这般不堪,妾是那等不晓事体的妇人吗?妾问殿下,不过是想着要是殿下随驾,妾也该收拾东西了。”

建元轻轻弹了一下萧允的额头,道:“允卿贤德,我岂不知?”

那只鹦鹉突然扑闪着翅膀,大声的叫着:“允卿,允卿。”

萧允吃了一惊,随即娇嗔的横了建元一眼,道:“殿下又这般胡说,要是让别人听去了,岂不笑话?”

建元见萧允满脸含嗔,娇俏可爱,不由伸手揽过萧允的纤腰,低声道:“父皇和母后走了,你我倒可以随意些。”

萧允只觉得耳畔一阵发痒,不由仰头含笑看着建元,问道:“妾不知道殿下想怎么随意些?”

建元眼中满是笑意,凑到萧允耳边道:“为夫晚上自会和娘子详细说明的。”

萧允登时红了脸,嗔道:“殿下——”

建元见萧允满脸含羞,不好再逗弄萧允,道:“时候不早了,想来那些宾客也给公主拜了寿。你换了衣裳,我们去公主府坐坐。”

萧允唤了疏影、暗香进来,进里间屋子换衣裳。

一时,建元和萧允都换好了衣裳,建元又令人找来了承明。

建元和萧允出行的依仗早已准备好了,建元上了自己的马车,萧允带着承明上了另一辆马车。

队伍迤逦而行。东宫距昌平公主府虽不甚远,只是依仗队伍人数甚众,因此也行不快,走了半个时辰,方才到昌平公主府。

窦光烈知道了消息,早带着一众宾客迎了出来,昌平公主也带着一众女眷在二门处等着萧允。

建元下了马车,与众人彼此问了好,就由窦光烈引着,去厅上吃酒看戏去了。

萧允携着承明的手,下了马车。

昌平公主迎上来给萧允行了礼,萧允拉起公主,含笑道:“公主今日是寿星,不必多礼才是。”

承明躬身给昌平公主行礼道:“侄儿请给姑母拜寿。”

昌平公主拉着承明的手,道:“承明快随姑母进来,有好玩的给你。”

众人给萧允行了礼,簇拥着萧允进了屋子。

萧允在主位上坐了,永平公主、昌平公主侧座相陪。

萧允因笑道:“今日是公主的好日子,大家要别拘着才好,只管坐就是了。”

众人谢了恩,这才纷纷落座。

早有侍女给萧允奉上茶来,萧允端起茶碗吃茶。

永平公主对昌平公主笑道:“五妹,只是我来了这半日,这寿面还没吃到呢。”

“姐姐既然这么说,就让他们把寿面端上来。”昌平公主说着,对一旁服侍的侍女使了一个眼色。

那个侍女忙掀了帘子出去,传寿面去了。

承明坐在萧允身旁,但只坐了一会儿,他就站起身来。

萧允以为他要出去,忙要让疏影跟着,却见承明离座走到一旁的位子,与一个中年妇人说话。

萧允眼波一转,只是看着承明的方向。

昌平公主是个有心的,见了萧允的举动,就凑到萧允耳边低声说道:“太子妃,那位是杜夫人。”

萧允恍然,原来那中年妇人就是先太子妃的母亲,承明的外祖母。萧允又注目了一会儿,见这位杜夫人虽然鬓发已有些花白,不过保养得却甚是得宜,不见老态。只是眉宇间流出几分精明来,看起来不易相处。

萧允只是微微一笑,就和王婉说起话来。

恰在这时,十余个青衣侍女捧着填漆描金的托盘鱼贯而入。托盘内皆是一色的官窑细瓷小碗,碗上皆画着“鱼戏荷叶”的图案。

早有侍女拿了一个小碗,放在萧允面前的桌上。

萧允看时,却是一碗银丝细面,汤色雪白,碗中配着火腿、瑶柱、笋尖、冬菇等物,做得甚是精致。

昌平公主笑道:“太子妃尝尝看,府中的厨子弄得可还可口?”

萧允拿起镶金的象牙箸,众人这才随着萧允拿起筷子。

萧允吃了一口,面做得甚是入味。只是萧允素来不惯吃面,吃了两口就罢了。

一时,众人吃了面,坐着喝茶说话。

侍女进来请道:“公主,流霞馆已经备好了,还请公主移步。”

昌平公主听了,笑道:“我见流霞馆的那几株石榴开得甚好,就把酒席摆在流霞馆了。”

永平公主笑道:“你还啰嗦什么,还不快带路,引着我们去喝酒看戏去?”说得众人都笑了。

众人随着昌平公主来到流霞馆,果见流霞馆前的那几株石榴开得甚好,翠叶流丹,宛若天边的云霞,红得耀眼,都停住了脚,看了一回。

众人进到馆内,彼此谦逊了一番,就纷纷坐了。众人坐定,就有小厮呈上戏单来。

昌平公主请萧允先点,萧允不肯,道:“今日是公主的好日子,公主务要先点才是。”

昌平公主见推不过了,只得点了一出。

一时,戏台上粉墨登场。

承明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对萧允说道:“母亲,我出去略走走就回来。”

萧允点头道:“去罢。”又吩咐孙嬷嬷带着小太监好生跟着。

戏唱完了,昌平公主又让萧允点,萧允这才点了一出。

萧允目光一转,见杜夫人也起身离席,就对疏影使了一个眼色。

疏影趁众人不理论,就悄悄的跟了出去。

王婉心细,早将一切瞧分明了,只是微微一笑,就低头喝茶。

却说建元随着窦光烈来到厅上,见在座的不过是秦王、永平驸马和几个堂兄弟,就道:“大家只管随意些。”

众人围着一张黄花梨木的圆桌坐了。窦光烈道:“我嫌那些戏子依依呀呀的闹得慌,就没传戏班子过来,咱们今日只管喝酒就是。”

秦王闻言,笑道:“姐夫虽然不喜欢吵闹,只是今日是五姐的好日子,没有乐声,却也不像。姐夫不如传几个乐师过来,倒也助个兴。”

窦光烈素来与秦王交好,听了秦王的话,忙吩咐服侍的小厮道:“你去后面叫几个乐师过来。”

那小厮忙答应了,随即如飞的去了。

窦光烈端起酒杯,向众人道:“喝酒,喝酒。”

那小厮去了片刻,就带着几个乐师走了进来。那些乐师朝上面行了礼,却有一个乐师站在后面,岿然不动。

建元见了,不由注目那乐师良久,见那乐师容貌俊逸,意态潇洒,穿了一身竹青色的长袍,不似寻常乐师,心中难免有几分好奇。

窦光烈却不曾留意这些,只管吩咐道:“你们只管捡好听的奏来就是。”

两名乐师朝上面磕了头,一人吹笛,一人吹箫,合奏了一曲《梅花三弄》。

一曲终了,建元心中好奇,就指着那穿竹青色长袍的乐师,道:“教习不如演奏一曲。”

苏延嗣适才知道建元是当今太子,心中竟生出一股想要与建元一较高下的冲动,因此暗中打量建元良久,暗思道:这就是她的夫君吗?如今他听建元让他奏曲,一拂长袍的下摆,就在琴案后坐了,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琴弦。

秦王上次曾在竹林中听过苏延嗣奏曲,这次苏延嗣一进来,他就格外留意苏延嗣,却见苏延嗣一直在偷偷打量建元。

一曲终了,建元不由鼓掌道:“教习这曲《蝶恋花》当真弹得情真意切。”

窦光烈见建元说好,就吩咐道:“再弹一曲罢。”

苏延嗣站起身,道:“在下每日只弹一首曲子。”说完这句话,他就不在说话,只是袖了手,站在一旁。

窦光烈出身后族,又是驸马,如何被人这般当众违逆过,当着众人,面子上难免下不来,不由怒道:“你一个倡优贱籍,竟然这般不识抬举。”

建元忙劝道:“驸马,且罢了。”

秦王也劝道:“姐夫,今日五姐的好日子,别为这等小事生气才是。”

窦光烈道:“既然太子殿下,秦王殿下都这般说,就饶了你这次。”

苏延嗣依旧定定的站着,也不谢恩。

窦光烈的眼中几欲冒出火来,怒道:“你既然这般不识抬举,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建元见苏延嗣气度不凡,又弹得一手好琴,就生了几分爱才的意思,道:“驸马不如割爱,将此人送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