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30章 玲珑心设内书房

萧允用过了早膳,梁昭训和吴良娥就过来给萧允请安。萧允和她们两个说了几句闲话,就让她们回去了,自己则带着疏影和暗香两个去了西厢房。

东宫内太子妃起居的宫殿唤作“凝晖殿”。正殿是太子妃过节、生日时接受朝贺的地方,后面尚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如今凝晖殿的正房已被萧允做了日常起居的地方,东厢房是服侍萧允的侍女居住的地方,只有西厢房尚空。

梁昭训、吴良娥在后面有自己的院子,离萧允的凝晖殿却远。

萧允进了西厢房,见屋内收拾得甚是齐整,只是陈设的家具器物却不甚多。原来,杜氏病逝时,宇文渊尚未称帝,因此杜氏却也没住过这凝晖殿。宇文渊下旨册封萧允为太子妃后,内府司才赶着将凝晖殿收拾出来。

萧允打量了一番,就让疏影将东宫的总管太监刘德海唤了来。刘德海一进屋,就赶着给萧允请安。

“请刘总管来,是想和总管说一声,我想将这西厢房做书房。”

刘德海忙陪笑道:“这样的小事,太子妃只管吩咐就是。”

萧允含笑说道:“我请刘总管来,一来是告诉刘总管一声,二来少不得有劳动刘总管的地方。”

刘德海忙道:“太子妃这般说,真是折杀奴才了。”

“俗话说得好,庙中还须有个主持,这家里自然是断断少不得管家的人。刘总管心细,有刘总管在一旁帮着提点些,自然是好的。”

刘德海见萧允做事不专断,甚是给自己面子,心中却也喜欢,因此格外的尽心。

萧允因见西厢房的三间屋子不曾间断,也就说道:“这屋子阔朗些倒好,因此倒不必间断起来。屋内却也不必陈设太多的家具,只一张书案,几个书架就好。只是这书案却要大些,屋子大了,家具大些才合宜。”

刘德海忙答了一声“是”,又笑道:“奴才记得后面的库房里有一张黄花梨木的大书案,就是两个人在上面读书写字也尽够了。本来是想放在殿下的外书房的,只是殿下嫌它装饰的有些奢华,怕詹事府的那些师傅劝谏,就一直没用。”

萧允点了点头,道:“这屋内阔朗,却也甚好,等晚上我再和殿下说一声。”

萧允又扭头吩咐疏影道:“我记得嫁妆里有几幅水晶帘,挑两幅白水晶的挂在这里。虽然不用间断,用帘子隔起来却也不显空落。”

刘德海见说,忙道:“太子妃瞧着可要再陈设些玩器古董,奴才好去准备。”

“依我的意思,玩器古董之类的却等屋子陈设好了再选不迟。”萧允又指着窗户说道,“如今天气渐热,这窗纱换成绿色的却好,日光映过窗纱,茵茵生凉。窗下再设一张棋桌,闲时倒可以对弈两局。”

“奴才一会儿就让小太监换上碧罗纱。”

萧允又指着一个角落,吩咐刘德海:“那里再设一张贵妃榻。”

刘德海忙答应了。

“疏影,到时你让人把姨母送的那架照纱屏拿来,张在贵妃榻前。”

“奴婢记下了。”

萧允又看了一眼,道:“这般也尽可以了。”

刘德海忙道:“太子妃,奴才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尽快准备好。”

“刘总管,这些日子,府中上下也够辛苦的了,因此倒也不急在这一、两日。”

“太子妃怜悯奴才们,奴才们又怎能不尽心?且这些并不费事,那些家具府中都有,不用去现做,不过是抬过来摆好就是。”

“如此就有劳刘总管了。”

刘德海行了礼,就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萧允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两株海棠出神:那海棠残红尽褪,如今已结了青色的果子在枝头。昨日自己用过午膳,闲来无事,曾向服侍建元的小太监婉言盘问过建元的起居,方才知道建元用过晚膳后,一般还要去书房看一阵子书。

萧允存了心,想着不如在自己这里再设一个小书房,到时建元就可以在自己这里读书。

萧家治家严谨,萧敬宗为人也甚是洁身自好,萧夫人又极有手腕,因此萧敬宗倒没有所谓的风流韵事。自己的哥哥萧聪上有严父,杨氏也是一个有心计的,可就是如此,萧聪前些日子还是纳了一个侍女为妾。

杨氏嫁入萧家已经一年有余,如今尚无消息。现在萧聪又纳了妾,杨氏越发的焦急,可却也无可奈何。萧允心细,早将一切看在眼里。

萧允出嫁前,萧夫人特意悄悄告诉过萧允:府中侍女有想攀高枝的,往往买通了家主近身服侍的人,借着家主不在里面的时候,想方设法爬上家主的床。

萧允为人聪敏,自然明白母亲这番话的意思。建元贵为太子,自然有的是想攀龙附凤的女人。如今新婚燕尔,自然不会有那等事。待时间久了,建元晚间一个人在外面读书,难免不出事。自己如今在里面设了书房,到时建元在这里读书读得习惯了,自然一到晚间就会待在自己这里。

萧允也知自己不应嫉妒,只是家务诸事,自己不多一份心思,只怕到时要吃亏。

萧允收了心思,带着疏影、暗香慢慢的走回正房,恰好承明过来请安。

承明请了安,又道:“母亲昨晚派人送了瓜果来,儿子用了,谢母亲惦念着。”

萧允见承明甚是知礼,心中也怜惜他年幼丧母,早熟懂事,也就拉着他的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了,又问了承明几句读书的事情,这才问孙嬷嬷:“世子如今饮食起居诸事可好?”

孙嬷嬷忙答道:“如今天气热,世子倒是有几分懒进饮食,昨日晚膳只吃了半碗饭。昨晚读书读得晚了些,直到三更世子方才歇息。”

萧允见承明项圈上的璎珞有些散了,伸手替他整理,口中道:“世子读书虽该用功,可也要注意些身子,不可贪晚才是。如今夜短了,早些睡才是。”

承明忙答应了。

萧允又吩咐孙嬷嬷道:“世子因天热懒进饮食,你倒是该吩咐厨房,让他们弄些开胃的菜色来。只一件,切不可让世子因为贪凉,用坏了脾胃。”

孙嬷嬷忙答应了,又就势说道:“太子妃,奴婢有一事要回明太子妃,只是这事却不好开口。”

萧允笑道:“嬷嬷尽管说就是。”

“奴婢的儿媳想明日带着孙子来看奴婢,还望太子妃恩准。”

“祖孙之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孙嬷嬷尽管去见就是了。”萧允说到这里,又看了疏影一眼。疏影会意,忙去拿了一个荷包来,荷包里却装着一块玉佩。萧允将荷包递给孙嬷嬷,“这个拿去给嬷嬷的孙子玩吧,微物还请嬷嬷不要推迟才是。”

孙嬷嬷忙双手接过,福身给萧允行礼:“奴婢谢太子妃赏赐。”

萧允忙让疏影扶起孙嬷嬷,道:“嬷嬷这就外道了。”

萧允又叮嘱了承明几句,就让承明回去读书去了。

承明一走,萧允就唤来疏影,低声吩咐道:“你让人去仔细打听打听,孙嬷嬷的儿媳是不是还在杜家?”

疏影忙答应了,自去安排人打听。

原来,萧允嫁入东宫,萧家除了陪嫁四个侍女之外,又陪嫁了四房家人。萧允为了不让东宫原来管事的太监不满,就安排这四房家人管理自己陪嫁来的田地,铺子,并不让他们插手东宫事务。且这四房家人在外面,倒可以充作耳目,帮萧允打听京中各府的事情。

萧允忙了一早上,也有些疲乏,就靠着软枕,歪在贵妃榻上。暗香见了,忙让一个小宫女拿了美人拳,替萧允轻轻捶腿。

萧允朦胧睡了一会儿,待清醒了,方才慢慢坐起身,用手抚了抚鬓发。

暗香忙倒了一碗茶,萧允接过茶碗,喝了一口,就递给暗香。

暗香收了茶碗,道:“太子妃的头发松了,奴婢替您抿一抿?”

萧允点了点头,暗香开了镜匣,拿了篦子,轻轻替萧允抿着。

恰在这时,疏影走了进来。萧允见她似有话要和自己说,也就问道:“什么事?”

疏影忙凑近萧允,压低声音说道:“太子妃,奴婢找人问明白了。那孙嬷嬷的儿子,儿媳如今都不在杜府,孙嬷嬷的儿子、儿媳如今已被杜府放了出来,在外面开了一间当铺,生意却好,日子却也过得。”

萧允听了,微微点了点头,道:“虽是这般说,只是不知杜家有没有将卖身契赏还给孙嬷嬷的家人?若是卖身契还在杜家手里,孙嬷嬷的家人就是出来了,也依旧是杜家的家奴。”

疏影忙道:“奴婢也想到这点了,只是一时也打探不出,待让他们慢慢打探吧。”

“这也罢了,明日孙嬷嬷的家人来,你让人留意些。”

萧允也知道杜慎之和自己的哥哥不和,加上上次杜慎之故意装作伤了手臂,诬陷哥哥的事,因此她今天听到孙嬷嬷的家人要来,格外留了个心眼。

到了晚膳时分,建元方才从宫里回来。萧允接着,服侍建元更衣,因见建元神色有些凝重,也就说道:“如今天热,我特意让他们准备了素炒蒿子秆儿,殿下一会儿且用些。”

建元见萧允态度殷切,因想起自己早膳时没回来,也就解释道:“今日一下早朝,父皇就留我和六弟商议军国大事。”

萧允知道建元神色凝重是因国事,也不好再问,心中却在揣摩究竟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