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25章 萧允出闺成大礼(上)

转眼,吉期已至。宇文渊当初为了图个喜庆,就想着双喜临门,因此特意令钦天监将太子和秦王的吉期选在同一天。

到了这日一早,萧家和王家就将女儿的嫁妆抬入东宫和秦王府:十六名家丁统皆穿戴着簇新的青衣青帽,身上披红,执着乐器在前面细吹细打。后面跟着一抬抬的嫁妆,四人一抬,皆是披红挂绿,好不喜庆。

天公恰也作美,和风习习,阳光明媚。日光照在嫁妆的锦绣上,越显得光华夺目,锦绣辉煌。

萧家和王家因女儿嫁入皇家,自然不敢怠慢,因此嫁妆准备的都是格外用心。

十里红妆迤逦而行,从早晨一直抬到中午方才抬完。

到了吉时,行“亲迎”礼。太子是国之储君,地位尊贵,自然不会去萧府亲迎,因此特意选了亲迎使,代自己去萧府亲迎。

宇文渊因程伯瑜刚刚当上太子的侍卫,因此要格外给程家一个体面,特意令程伯瑜为亲迎使。

却说程伯瑜接到旨意,心中一恸,只觉得一股气血上涌到胸间,嗓间弥漫着一股甜腥,可还是勉强忍着,谢了圣恩。

待宣旨的小太监一走,程伯瑜就呕出一口鲜血来:当初自己本满怀欣喜等着迎娶佳人,不想一道圣旨生生断了自己的念想。如今又让自己为亲迎使,替别人迎娶自己的心上人。

这让程伯瑜如何不怒,如何不怨,如何不恨?程伯瑜已将满腹怨恨记在太子身上,因此心中深恨太子。

但皇命难违,程伯瑜又不能违抗圣命。到了大婚这日,吉时一到,程伯瑜换上大红色的亲迎使礼服,骑着马去萧家代太子亲迎。

迎亲队伍的最前面是十六名小太监,皆是披红挂绿,执着乐器,香炉,拂尘等物,细吹细打,走在程伯瑜的马前。

程伯瑜身后是一台八人大轿,轿身绣着龙凤呈祥的锦绣,四角皆垂着八宝璎珞。

队伍的最后是一队御林军军士,皆是高头骏马,锦衣高帽。

迎亲的队伍从东宫出来,一路上御香缈缈,细乐飘飘,端的是风流富贵,繁华无限。

待到了萧府,萧敬宗亲自迎了出来。因程伯瑜是代太子亲迎,萧敬宗不敢怠慢,对程伯瑜甚是礼遇。

却说萧允一早起来后,由贴身宫女疏影和暗香服侍着梳洗:翠黛细描,脂粉轻匀,唇脂微点,萧允本来就容华绝世,如今略一妆点,更是恍若神仙妃子一般。

宫中派来的宫女又替萧允大妆:漆黑的秀发被挽成发髻,戴上了五凤双龙的凤冠,凤冠上的流苏垂在额前,又穿上了彩绣辉煌的太子妃礼服。

待萧允梳妆好了,这才扶着疏影和暗香,带着宫中派来的宫女去上房给萧敬宗和萧夫人行礼。

一进门,萧允就在疏影和暗香的搀扶下,在大红色的跪垫上恭恭敬敬的跪了,磕了三个头,方才道:“女儿自幼承父亲、母亲教诲,养育之恩结草衔环难报。今日拜别父亲、母亲,还望父亲、母亲保重身体才是。”

疏影和暗香见萧允拜毕,忙扶萧允起身。

萧敬宗这才说道:“萧家蒙陛下隆恩眷顾,今日得此殊荣。我与女儿今日父女,明日君臣,望女儿今后务要尽心孝顺陛下与皇后娘娘,服侍太子殿下,接抚嫔妾,教养子女,勉之,勉之。

萧允恭敬的答道:“女儿谨遵父亲教诲。”

萧夫人道:“女子有三从四德之美,望女儿将容、言、德、功四字谨记在心。”

“女儿谨遵母亲教诲。”

萧允此次嫁进东宫,除了疏影和暗香两个侍女外,萧夫人又特意选了两个名叫翠袖、红巾的侍女作萧允的陪嫁。

萧允拜了父母,就带着侍女回房等待吉时。

疏影因怕萧允腹饥,特意拿了几样细点给萧允吃。

萧允不敢喝水,只喝了几口清茶润口,因此点心却也咽不下去,只吃了一块糖蒸桂花藕粉糕,就不再吃了。

宫中派来的宫女劝道:“萧姑娘,且再吃一点儿吧,萧姑娘怕一会儿该饿了。”

萧允微微摇了摇头,就端坐在椅子上。

待程伯瑜到时,萧允已在房中等了一阵子了。

宫里派来的宫女听到外面鼓乐声大震,知道迎亲使到了,忙替萧允盖上大红的盖头。

疏影和暗香忙替萧允整理了衣裳,扶着萧允出了闺房。

到了二门,萧允在侍女的搀扶下,上了花轿。

程伯瑜一见萧允那袅娜的身影,心中不由一紧,可还是强撑着,拱手与萧敬宗作别。

登时,鼓乐齐奏,乐声震天。程伯瑜上了马,走在队伍的前面,在这一刻,他竟有一丝恍惚:仿佛是自己迎娶萧允。

萧府距东宫本不甚远,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东宫就到了。太子穿着吉服,站在东宫的府门前等着萧允的到来。

程伯瑜一到府门,就跳下马来。太子含笑对程伯瑜道了一声辛苦,就迈步向前。

萧允的花轿也停在了府门前,早有喜婆上前打起轿帘,疏影和暗香搀着萧允下了轿。

程伯瑜一回头,恰见萧允下轿,不由怔住了,只是呆呆的看着萧允。

有机灵的小太监见程伯瑜出神,忙一拉程伯瑜的衣袖,见程伯瑜拉到一旁。

程伯瑜的嘴角边不由泛起一丝苦笑:是啊,她今天就要嫁给别的男人了,这天下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贵的男人。

太子接过喜婆手中的红巾的一头,萧允执着红巾的另一头,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喜堂。

喜堂内满眼的红,辉煌的灯火,精致的器物,喧闹的人群。

太子与萧允并肩站了,在礼官的赞礼下拜了天地。

太子这才引着萧允进了后面的洞房,永平公主、昌平公主也带着几个宗室的郡主随着太子和萧允进了洞房。

疏影和暗香扶着萧允在喜榻上坐了,早有喜娘将一杆秤递给太子,太子执着秤挑起萧允的喜帕。

喜娘福身施礼,道了一声“恭喜”,就将秤和喜帕收了。

屋内灯烛辉煌,乍揭喜帕,萧允有些不适应,不由微微闭了闭眼睛,随即感受到太子的目光,耳边又听到公主、郡主的嬉笑声,忙垂了头,脸上有些隐隐的做烧,已是红了脸颊。

太子揭了喜帕,见面前的女子艳光绝世,又有几分眼熟,不由注视了一会儿。

永平公主、昌平公主本是带着宗室郡主进来闹洞房的,只是太子年纪居长,永平公主和昌平公主自幼都有些畏惧这位长兄,因此反倒不敢过分说笑,只是在一旁取笑了几句。

那些郡主见两位公主如此,就更不敢笑闹了,只是满脸笑容站在一旁而已。

昌平公主因窦皇后宠爱,胆子素来大。因见太子注视萧允,她不由“哧”的一声笑了,一边拿着帕子掩着口,一边对永平公主挤眉弄眼。

太子听到昌平公主的笑声,也不由微微一笑,也就迈步出了屋子。

永平公主、昌平公主和诸位郡主忙福身施礼,恭送太子。

太子一出屋子,昌平公主就笑道:“太子妃的容色果然是天下无双,连大哥都看住了。”

萧允听了,脸色更红,只是低头扭着手中帕子。

永平公主因萧允年纪虽比自己小,只是萧允毕竟是太子妃,是长嫂,倒不好过分轻薄,只是说道:“太子妃,只怕还要等一会儿子,不如先喝口茶。”

“多谢公主。”萧允忙抬起头,轻声说道。

“太子妃竟不必这般客气,叫妾一声四妹就是了。”

早有服侍的宫女倒了茶来,萧允接过茶碗,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就摇头不喝了。

那宫女忙接过茶碗,收到一旁。

永平公主、昌平公主说了几句喜庆话,诸位郡主又帮衬了几句。

永平公主就对昌平公主使了一个眼色,对萧允说道:“时候不早了,妾们出去看戏了。”

“太子妃且宽坐,大哥一会儿就进来了。”昌平公主说完,已是笑得拿帕子握住了嘴。

“昌平还是这般淘气。”永平公主说着,已将昌平公主拉出了屋子。

萧允听了昌平公主的话,脸色更红。

公主、郡主一走,就有服侍的宫女说道:“太子妃,已备下了点心,太子妃不如吃一块儿。奴婢刚才派人去打听了,前面只怕还要一阵子,太子妃且吃几块点心。”

萧允只早上吃了一块点心,因刚才有些紧张,所以才不觉得饿,如今觉得腹中有些饥饿,也就微微点了点头。

疏影和暗香忙扶着萧允到桌边坐了,疏影净了手,拿了一块松仁玫瑰馅的糖糕,用官窑的细瓷碟子装了,奉给萧允。

萧允拿了镶金的象牙筷子,夹起糖糕尝了一口,做得果然比家中精致些。

却说太子出了洞房,早被来东宫贺喜的朝臣贵戚拥入席中。

太子居中坐了,因程伯瑜是迎亲使,所以太子特意令程伯瑜坐在自己的左手边。

太子甫一落座,众人就起身相贺,共敬了太子一杯。

太子见众人盛意拳拳,也就含笑饮下。

一时,众人纷纷向太子敬酒,太子倒也不好拒绝,每人都喝了一口。

程伯瑜闷坐着,一杯接一杯的喝酒,只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半晌,程伯瑜站起身,举杯道:“今日太子殿下大喜,臣敬殿下一杯。”程伯瑜说完,一口气喝下了杯中的酒,只是那酒入口,却是格外的酸涩,几难下咽。

太子微笑道:“伯瑜今日辛苦。”说着,太子也喝了杯中的酒。

服侍太子的贴身太监金亮见太子的酒有些多了,今日是太子的大喜的日子,万一太子酒喝多了,倒有些不美,因此也就对一旁服侍的小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那个小太监会意,忙呈上戏单,道:“殿下,请点戏。”

宇文渊的弟弟竟陵王宇文演笑道:“太子竟不必点了,这第一出戏当是《龙凤呈祥》。”

众人不由哄然大笑,齐声叫好。

一时,众人看戏。金亮已经偷偷的将太子的酒换成了茶水,太子也明白自己今日不宜失态,因此也只是微微一笑。

《龙凤呈祥》唱完,又唱了几出吉庆戏文。金亮因见时候不早了,悄声附在太子耳边说道:“殿下,时候不早了。”

却说萧允吃了两块点心,就端坐在喜**。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有宫女悄声说道:“太子妃,殿下来了。”

萧允的心不由快跳了几下,下意识的紧紧握住手中的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