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修仙记
字体: 16 + -

三八 拜师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五,云府这天热闹非凡,待男客的正厅摆了二十桌,侧厅摆了十桌,待女客的内堂又摆了十桌,内堂离正厅不远,隔着纱帘和屏风,隐隐能看到正厅的人影。

云晨和瑞娘两人作为主家,团团转地忙着招呼众位客人,各处下人也都是忙的脚不点地。好在有各位管事嬷嬷大丫环们,平日各司其职,训练有素,倒也忙中有序。

云妙早被张奶娘打扮好了,今天的衣装可是云妙自己选着样子让几个丫环和奶娘帮着作的,上身是月白色银线绣云纹的紧身箭袖,银缎小袄,下系嫩绿色两片马裙,腰系小牛皮白玉扣的腰带,足下是米白羊皮的小靴子,靴筒内还有暗衬,放些短剑匕首什么的。

正是侠女们行走江湖必备的行头啊。

前生倒是老在江湖飘,可打扮的不是要饭的,就是个扫地打杂的,跟着师父习武那几年,穿着都是师父的旧衣改小的男装,本来云中飞一心报仇,对衣着的品味就不高,一味灰黑二色,再穿旧了改成小孩子的衣服,那更是没法看了。

当然云中飞也偶而关心徒弟的衣着,想给她买些正常女孩子的衣装,不过云妙那时也是一心习武图方便,几乎不穿那些易脏易破的新衣,久而久之,云中飞也就不在这上面费心思了。

其实爱美是女子天性,云妙当年偶然见着那些武学世家的大小姐,鲜衣怒马,劲装面纱,足下小靴,手执皮鞭,心头也会略闪过一丝模糊的羡慕。

如今有了财力和时间,还不亲自一试?

很有些英姿飒爽的味道啊,云妙微微扬起嘴角,打量着自己这一身挺满意。边上的奶娘和小丫头们也都拍手称赞。云妙听着心里美滋滋的,小小的身子在铜镜前左照右照扭来扭去地好不得意。

等云涛和高文卿进来,瞧见小云妙在镜前得瑟,不由得笑道:“哎哟,哪里跑来个小侠女?”

二人也走过来并肩站在云妙两边,却见镜中多出两个劲装小少年,一个凤目含威,一个眉目深刻,都是一般的长身而立,譬如明珠玉树一时辉映。

被他们一比,小云妙就悲摧了,为毛他们要长那么高?

跟他们站在一处,越看越象两只小鹤中间杂了只小土鸡啊。

云妙幽怨地看着这两只,打算等会儿拜师的时候,决不要站到他俩旁边。

前厅一会儿就派人来催,师兄妹三人一起走到前厅,见厅上正中设了交椅,众位有身份的宾朋都在左右依次坐下,有些随长辈来的小年轻的就站在他们身后,一脸新鲜地等着看。

云晨开场致了几句词,请云中飞在交椅上坐下,三个小的上前行跪拜之礼。

云妙边磕头边拿眼觑着师父,嗯,师父仍是一身朴素道袍,发髻插着一支墨玉簪,长须顺滑一丝不乱,根根透着精神,…仪态沉稳,颇有世外高人之韵,果然是人要衣装啊。

三叩首之后,有丫环在旁送上托盘,托盘上用大红锦缎盖着,云中飞伸手掀开,托盘中

是三套物件,云涛最长,云中飞将一柄软剑交给云涛,道:“剑为百刃之君,习之可修身养生、陶冶性情,望善用之。”云涛口称是,双手接下,眼神中喜不自胜。

云中飞又将其中的铁扇交给高文卿,“扇为文人雅物,静则名士风流,动则变化多端,藏锋其中,最适于你。”高文卿接过扇子,见这扇子画的是描金山水,十八根铁骨,入手极是沉重。心头也不禁欢喜。

最后的是一支软鞭,云中飞看着自己这个死而复生的小徒弟,心下竟是感慨万千,“小妙身为女子,行事需得外柔内刚,这软鞭正适于你。”

三人又谢过师父赐兵器,这才起身。

众人见了都是称赞恭喜不已。云晨便招呼着大家入席,请了云中飞坐上首,高家老爷作陪,正酒筵初开,宾客正欢的时候,却听厅外有人苍皇飞奔,路过门槛时还被绊了个狗啃泥,却是顾不得喊疼,慌慌张张地跑到云晨边上,小声地说了几个字,云晨和附近的高老爷听了,都是面色大惊。

云晨心中惊疑不定,背后冷汗直冒,从桌边站起,深吸了口气,才能止住微微的颤抖,面向众人高声喊道:“众位,圣旨已到府衙。众位有品阶的快准备一下,随下官一同接旨。”

且不说在场众人如何忙乱,云涛和高文卿两个毕竟年纪还小,不懂得天威难测,只是朦胧的觉得好奇兴奋,两人随着大人一起跪下,偷偷地小声议论,猜测着圣旨的内容。

瑞娘一眼就找到了小云妙,忙将女儿搂在怀里,一同跪下等候,心内忐忑,不知此番是吉是凶。于嬷嬷缨儿络儿却是跪在后面,心里担扰着瑞娘的身子。

云妙倒不担心这圣旨,反正有她筑基修为在,保住所有人性命无忧自是不在话下。

嗯,如今那小皇帝也有二十七八了吧,大权应该从太后党和丞相党中收回了些,天圣朝四十多个郡,不知他是怎么会想起往桑榆郡发圣旨的呢?

等了大约半盏茶时间,一队身着各色官服的人施施然走进大厅,当先一个身着朱红武官服,手捧圣旨,年纪约三十五六,他身后有四名锦衣侍卫相随,看衣着,似乎也品阶不低。

云妙看得出来这五人都身怀武功,那四人大约比云中飞略差,那捧圣旨的,却是和云中飞不相上下。

那朱衣官员当众宣读了圣旨,云晨听了内容,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转忧为喜。

原来是数月前桑榆郡中元节孩童被劫事件过后,云晨便将事情详细经过上报给了州府,州府知府又将这些事写在奏章里,上呈皇帝。而另两个也丢失了孩童却没找回来的郡里,也不敢将消息隐瞒,同样把经过上报给上峰,辗转到了皇帝那里。

当朝皇帝高宏见同样都是丢失孩童,桑榆郡却把孩童们都找回了,虽然有大侠出力,但显然郡守也有救助之功,便下旨嘉奖郡守云晨,赐宫缎十匹,金器一对。

至于那寻回孩童的大侠云中飞也有奖励,赐金牌一只,上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此身份金牌见官可以不跪,除此之外,还有黄金百两。

而那丢了孩子没找回来的山北郡和南湖郡,两地郡守都就地免职,另派郡守就任。

云晨惊喜的同时又捏了把冷汗,幸亏孩子们都找回来了,自家的小云妙也无事归来,不然自己现在也和那两郡守一样丢官去职。

那些跪在一边的众宾客听了这圣旨,见了那晃眼的赏赐,大都羡慕不已,心想,这可是天子赏赐啊,云大人这可是得了天家的青眼,日后指不定要飞黄腾达了,以后可得多巴结着。

各种纷乱激动中送走了宾客,云晨又亲自安顿钦差住进了郡中驿馆,那钦差姓何名峰,却是摒退左右,叫住了正打算告辞的云晨。

“云郡守,下官此来桑榆,圣上另有密旨。”

云晨一愣,忙要跪倒接旨,却被何峰拦住,“云郡守不必慌,这密旨是道口谕,令你协助下官调查横天岭强人一事。”

却是三郡接连丢失多名俊美孩童,若只是普通老百姓家的,估计也不会引起天家关注。实在是因为南湖郡丢失的十三名孩童里,有一位是上官世家的嫡子,因为跟着母亲去南湖郡的外公家小住,途中就被劫了。

这位丢失的上官家小少爷,他的亲姑姑便是皇帝高宏的贵妃,上官贵妃得知消息,日夜忧心,瞅准了时机面见皇帝,梨花带雨地哭求一番,皇帝心疼爱妃,便派了宫中武功顶尖的五位高手前来查案,务必要把上官小少爷寻回。

这五位中品阶最高的,就是这正二品带刀侍卫兼任钦差的何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