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不教,妻之过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似是故人归(六)

进入颜府的这段日子,慕子路同这位颜夫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无论是她亲身感受,还是从下人们的只言片语当中,她都感觉得到,这位内阁大学士的嫡女,颜府的正牌夫人,其实是一位温和有礼,平易近人之辈。谁曾想,这位弱不禁风的女子,今天居然有如此严厉如此苛言的一面。

是很爱很在意,所以才会如此罢?!

电光火石之间,慕子路想得清楚明白。于是也不甚在意。莞尔一笑道:“颜夫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黑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除湿止痛之功效。《伤寒论》有云,一切风寒发热,都是从太阳经入,属太阳病。是以黑附子,正好对症此病。我看之前郎中们开的方子,多是以凉药退热为主。中暑得凉则愈,风寒得凉则重。先前颜大人正是服用了这种治标不治根的方子,又不断试用不同郎中的药,才会导致病情反复无常。所以,慕某认为,此刻应该替颜大人助阳才对。”

“姐姐,慕先生言之凿凿,你就别担心了。”夏姨娘淡淡地瞥了一眼慕子路,别有深意的笑道。“若姐姐还不放心,不妨找谢太医来看看再做定夺如何?!”

“不用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楚怜凝注视了慕子路半响,才朝林和安摆摆手,闭上眼疲惫的说道。“林管家你去罢。按照慕先生吩咐的做就好了。”有那么一瞬间,慕子路分明在她如花似玉的脸上,看见了深深的倦怠和萧瑟。

“颜夫人,夏姨娘,你们累了几天,不如先回房休息一下吧。颜大人这边,有我和林管家照顾。”见两人都是一脸倦色,慕子路心中一动。对两人笑道。

楚怜凝摇了摇头,道:“我不累。”

“颜夫人,凡事不能太逞强。我知道你是想亲自照顾颜大人。可是此刻你们的身体承受已经到了极限,倘若等颜大人的病好了,你们却累病了。就不好了,是吗?夏姨娘。”

“姐姐,慕先生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你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如果你再累倒了,容儿书儿怎么办啊?”夏姨娘笑着附和道。

“也好。”见两人执意相劝,楚怜凝勉强笑道。“妹妹你也累了,一起走吧。相公,就拜托慕先生了。”

望着两人的身影渐去渐远,慕子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才回过身来,目光淡淡地朝躺在**的那人瞥去。微风拂过,吹得淡蓝色的纱帐微微摇曳,带起一角,露出一副如玉的容颜。

隔了纱帐,慕子路看得并不十分清楚。只见那修长的身形被掩在薄被之下。掀开的一角,露出月白色的中衣。他的双目紧闭着,如蝶翼般长而翘的睫毛,随着呼吸扑闪扑闪,似随时都要随风而去一般……

慕子路心中一动,忍不住走近,替他将纱帐撩起来,挂上床头两边的垂勾。然后静静地站在床边,默默地注视着他,目光一动也不动。许是因为发热,此刻他俊朗的面容上洇出一抹病态的潮红,看在她眼里,倒是异常的动人。

记忆难以泯灭,那些心心念念的往事,在这一瞬间,喷薄而出。叫醒了慕子路心中浅淡的忧伤——记得那年,他十四岁,颜思远十二岁,而她,方才十岁。却皆是人小鬼大不让人省心的主。

在他们的怂恿下,她一时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想往。答应同他们一起去山上的林子里见识一下。彼时,正是盛夏的雨季。林子里各种野生的菌类疯狂地生长着。鸡丝菌,猴头菇,牛肝菌,松茸……真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彼时她采蘑菇,摘鲜花;他们捉鸟儿,撵松鼠。三个人在林子里玩得不亦乐乎。却不想悲从中来,她发现一朵颜色异常鲜艳异常漂亮的有毒菌,正想采给他们炫耀之时,却不小心被林中的毒蛇咬了一口。

那时候他们是吓坏了吧?!她从来没有见过颜家兄弟如此惊慌失措的样子,两张小脸都吓得惨白一片。他却在一瞬间之后便反应过来,撩开她的裙摆用嘴替她吸出毒血,然后再撕下自己衣襟紧缚在她的小腿伤口处,防止毒血乱窜毒性蔓延。

随即,便用他尚单薄的身躯,背着她向山下跑去。下山的路是那么漫长,长得仿佛没有尽头一般。走到最后,他已是双腿发颤,步履蹒跚。她想下来自己走,他却执意不肯。最后,还是颜思远强行换下了他。

因为救治及时,处理妥当。那一次她并无大碍。只是事后昏迷发烧了两天两夜。而颜家两兄弟,却因此惨遭其父颜东林的重罚。重重的十大板之后,两兄弟的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颜思源和颜思远,却仍然拖着伤痛,来照顾她。

特别是颜思源,在她昏迷之时执意不肯离开。据后来父亲对她说,他整整守护了她一天一夜,任凭大人怎么劝说,威胁,发火都不肯离开。直到她的烧退下,郎中宣布她已无大碍。他才猛地松了一口气,倒在了慕仲举的怀中,却因此一病不起……

上一次他因为她一病不起,这一次因为她,他又一病不起。是不是命中注定,她是他的克星呢?!

每一次都要连累他,尽管每一次都是她无心,他甘愿!

转眼便到了六月六的“晒书节”,这一天,果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华昌国内有个民风民俗,便是到了这一天,所有的读书人,都要将自家的字画、诗书拿出来晾晒,以此来显示自己家中典籍众多,自己的学问渊博浩瀚如海。

作为华昌国第一大书香世家的颜家,自然更注重此项仪式。是以,这天一大早,颜思源刚一下朝回家,便领着家中的妻妾儿女,以及一帮子下人,到后院的藏书阁晒书去了。慕子路作为两个孩子的西席,自然也就跟随众人参与其中。

藏书阁位于颜思源的大书房旁边,与大书房相通,却又自成一格。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落。在这之前,慕子路从来没有踏进这个对颜家人来说,带了一点神圣和庄严的地方。也就更不知道,颜家的“藏书阁”,原来比之于京城第一书院“华阳书院”的藏书,也只多不少。

面对着种类如此丰富,数目如此庞大,涉及面如此广博的书册,对慕子路这个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可以称之为“书虫”的人来说,不可谓不欢喜,不可谓不心动的。但她却深知,一般大富大贵之家的藏书楼,除了藏有贵重的书画,孤本外。还藏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卷宗和秘密。

是以,尽管内心里对这些藏书蠢蠢欲动,只恨不能扑进书海中狂啃个够。但表面上,慕子路唇角含笑,却不动声色的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欲望。

“先生,先生。为什么大家要选在六月六这天晒书呢?”火辣辣的日头将颜秋容,颜秋书的两张小脸蛋晒得红彤彤的。他们却欢乐的在书海中穿行,那兴高采烈的模样,让慕子路禁不住莞尔。

“先生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晒书节的故事如何?”偏头略微沉思了片刻,慕子路开口笑道:“据说古时候有个医圣,他一生喜欢读书,注重实践,医术高超精湛。很受世人爱戴。而在他家乡,有一名不学无术的庸医。却喜欢假装斯文,购买了许多医书,以此来炫耀自己。一年夏天,庸医命家人将家中藏书统统搬到院子里晒。而他自己,则看着满院子的古典医书,洋洋自得,趾高气扬。恰好这位‘医圣’路过看见了,便走到庸医院子里的靠椅上,解开衣襟,袒胸露腹。晒起了太阳…….”

“那‘医圣’为什么要这样做啊?”颜秋容扑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天真中带了一点疑惑。

慕子路抿唇一笑,道:“当时那庸医也这样问来着,你们猜那‘医圣’怎么回答的?!”

两个孩子偏头想了想,又齐齐的摇头。小脸上写满了困惑。见状,慕子路唇角微微上勾道:“那‘医圣’说,我也在晒书啊!于是庸医又问,先生的书在哪里啊?‘医圣’拍了拍自己的肚皮,一本正经地说,我的书都装在我的肚子里了。”

“先生,那‘医圣’是想说,只有把所有的学问和书籍都装到自己的脑子里,才叫真正的有学问吗?”颜秋书歪着脑袋,一本正经的问道。

慕子路暗赞了一声孺子可教也,正想说话。身后突然响起一阵低沉而磁性的声音:“书儿说得没错,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学问,不在于你的书籍有多少,而是看你把书本上的学问,装了多少进自己的脑子里。”

慕子路抬眸循声望去,面前的人,眉眼含笑。月白色的长衫,不染纤尘,挺拔的身姿,虽依旧如清风朗月般朗傲。比之从前,却仿佛清减了不少。自他大病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她照顾他退了烧之后,便悄悄离开。过了两日,便听闻他已经好了大半。却也不见他前来向她致谢什么的。倒是夏姨娘,借着向她道谢的名义,连着两次又是送糕点又是送些小玩意什么的。让她拒绝也不是,接受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