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墓葬
字体: 16 + -

第26章 祭祖传刀谱

    第二天,周日,多云,清晨略有些清冷。

    恰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宜破土动工,洒扫祭祀;忌婚丧嫁娶,出门远游。

    一大早,宁凡就被老爹叫起来,穿上崭新肃穆衣袍,准备好桌案香烛、三牲祭品、饭一锅、汤一锅、菜十项、米酒一瓶。

    碗7个、筷子7双、小酒杯7个、饭匙一支、汤杓一支、再备一小酒壶。

    购得刈金6支,此为向祖先孝敬之事物,锡箔金纸一小叠用红纸捆住算一支。

    抬着供桌香案,运走各类祭品,两人来到宁家村宁氏屠宰废墟处。

    军队已经撤走,通告村民危险已除,可以搬回,村民们朴素的智慧却是驱使他们等两天再说。

    宁人杰却是在接到宁凡昏迷消息时亲眼见过双足飞龙的尸体,知晓村子里已经没什么后患。

    这才有了今日祭祖的活动。

    不然的话,即便是重阳节,也只是在外公家里遥遥祭祀一番;毕竟活人的安危更为重要。

    桌案供品先放置一旁,宁人杰带领宁凡清理后院小祠堂,洒扫干净。

    把家谱家规、遗像、神牌灵位等供于上方,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

    桌案有两张,一为神桌,拜神明专用;一为香案,专祀祭拜祖先。

    安放准备好一应事物,恰是正午,吉时已到。

    宁人杰领着宁凡站于神明祖先桌前,操持有奇特的韵律,大声唱道:

    “正衣冠——”

    宁凡跟着宁人杰的动作,捋好发型,整理衣物。

    “完毕!”

    此时,宁人杰以一拂衣袖,站于左前方,身兼祭礼主持。

    依旧是奇特的韵律:

    “宁氏祭祖,此时开始——”

    “祭祀人员庄严肃静——”

    “不得嬉闹,不得追逐——”

    “不得站于凳上、桌上——”

    “人员就位——”

    唱罢,宁人杰回到原位。

    “净水!”

    宁凡依照仪程,取来事先备好的净水,与宁人杰一起净脸、净手。

    “净巾!”

    宁凡送上三块擦手巾,两人依次擦手。

    “亮烛上香——”

    “读祝文——”

    宁凡负责亮烛,宁人杰负责上香。

    接着是宁人杰读唱祝文,这又是另一种奇特的语调,这一世宁凡随着祭祖十多年,也没记下到底读的是啥。

    读唱完毕,宁氏父子向天地自然、神明仙客、列祖列宗行大礼,三鞠躬。

    礼毕,开始进馔。

    两人敬上三牲,猪头(中)、全鸡(左)、全鱼(右),供果,鲜花。

    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与祭祀祖先的香案不同,神明供桌上多了一些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这些俗称“天地供“。

    “读祭文——”

    奇特韵律过后,宁人杰脸色肃穆,大声唱道:

    “一敬天地!”

    两人于神明供桌前对着那一堆“天地供”行大礼。

    “礼毕!”

    “二祭宅神!”

    这次却是有了祝词,身为家主,宁人杰取出一沓黄裱纸,大声诵读其上以竖行书写的祝词。

    “今喜逢良辰吉日,备足纸码香锞一大宗,美酒、鲜鱼、鲜肉、鲜鸡、鲜蛋、鲜菜、茶饭、贡献一桌,敬祭宅神。”

    “以灶君老爷为首的各路宅神、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土地神、门神胡爷、炕前妈妈、灯官菩萨、抱囤神、床头神、赠福神、送生娘娘、青龙、白虎、串宅老母等有关神家前来一同入席赴宴。”

    “宴后保佑我宁氏全家老少、子孙后代,人财双兴旺,四季发财源,各行各业都兴隆。四路进财,八方进宝,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叩之——”

    宁凡跟着行礼。

    “礼毕!”

    “三请仙客!”

    宁人杰又取出一沓黄裱纸,诵读其上以横行写就的祝词。

    “今喜逢良辰吉日,备足纸码香锞一大宗,美酒、鲜肉、鲜鱼、鲜鸡、鲜菜、鲜蛋、茶饭贡献一桌,敬请仙客。”

    “以山仙、路仙、桥头仙,庄头仙、串宅仙、抱囤仙,保驾仙、顺河仙、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四大山仙一同前来赴宴。”

    “宴后永保我宁氏全家老少一年四季永保平安,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叩之——”

    “礼毕!”

    “敬祖上!”

    这次,宁人杰脸上的神情明显不同,庄严肃穆中带有意思孺慕之情。

    打开写有祝词的红纸,念道:

    “不肖子孙人杰,今日携子凡叩拜祖先;

    人杰惶恐,致使列位尊堂神位倒扣,祠堂坍塌;

    此实属无奈,不幸得遇蛮兽攻村;

    贤妻重伤昏迷,无法到场,还望列祖列宗海涵;

    泰山大人有言:

    灾祸无情,恩爱有成,此为天灾兽祸,无需自责;

    人杰感激不尽。

    今有一事特禀告列位先祖,人杰得知,我方世界于位面战场屡屡受挫,战火蔓延至此恐不久矣;

    人杰携子凡于重阳佳节祭告祖先,今次怕是终祭,还望列为尊堂神灵护佑。

    人杰之子,凡,资质颇佳,筑基一月有余,便是道台四层;

    今特请列祖列宗准许,传宁氏刀谱于凡;

    我等必将秉承家道,敬祖上;

    为家门添荣耀,开枝散叶续香火;

    为世间行大义,不辱宁氏名声望。”

    “大礼参拜——”

    宁凡随老爹三拜九叩。

    之后,由家长宁人杰主祭,烧三炷香,再叩拜后,祈求祷告。

    “敬钱粮——”

    最后烧掉六支刈金,将此锡箔金纸“钱粮”孝敬祖先。

    “行终礼——”

    两人再次向列祖列宗行大礼,再向宅神仙客三鞠躬。

    “祭礼成——”

    宁凡松了一口气。

    国家大事,唯戎与祀。

    这祭祀礼仪之繁琐,非常累人。

    宁人杰朝着祖宗香案又拜了拜,从神位后取出一张兽皮,递给宁凡,“小凡,这就是咱们的家传刀谱。”

    “还是你玄祖大人在灵气复苏初期于位面战场奇遇得来。”

    “玄祖当年乃是元神真人之尊,也是我们宁家修为最高的一个。”

    “可惜最终还是在位面战场闯荡的时候除了意外。”

    “自此,我们家再也没有出过一位修为高绝的人物,金丹修士也只是曾祖那么一位。”

    “包括老爹我在内的其余子孙皆是不肖,终生只能在筑基徘徊。”

    说着,宁人杰收回追忆的目光,转向宁凡,“还好小凡你争气,筑基一个月左右,就已经道台四层,金丹稳妥,元神有望。”

    “走,咱们去外面光亮处,你再仔细研究家传刀谱,祠堂里太暗了。”

    两人再次向祖宗神位叩拜,缓缓退出,带上门扉。

    宁人杰正要向宁凡讲解自己对于家传刀谱的感悟,却听院外传来“咚”地一声。

    “谁?!”

    家传刀谱乃是宁氏一族的秘传宝物,万万不可为他人听了去。

    宁凡急忙藏好刀谱,侧耳倾听。

    “救命-”

    似乎有一道虚弱的女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