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剑门
字体: 16 + -

第108章 救灾情尹建平赶回中原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吴门主的头七过后。飞虎门大厅上,尹建平静静的坐在厅堂上的那把红本雕刻的椅子上。

    这把椅子,自飞虎门迁到滇西之后,由原衙西顾孟平安排工匠精雕细磨制成的,就椅子上的做工工艺,非常考究,椅子做成之后,还在上面套上一层雕皮,坐椅下面,铺上一张带头的东北虎皮。而顾孟平虽是总坛坛主,也不曾坐过,直到吴门主来到滇西后,第一次坐到了这把有着无上权威的椅子上,它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年后,这把椅子异主,鬼影子宋城坐了上去,五年后的今天,尹建平是第三个坐上去的人,如今这把椅子再次异主,它仍然是那么坚硬咸严。

    无论是什么人坐在上面,其将居高临下,虎视着整个大厅,身份瞬间聚变,大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尹建平却被老门主吴正坤硬是推到了这把椅子上,这让他顿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因为,一旦他坐到这把椅子上,就得从此担负起飞虎门中的重任,由此,尹建平在以不可能仗剑江湖,轻轻松松的做他的江湖侠客了。

    处理完飞虎门事务。几个门主大头领坐在一齐,喝茶闲聊。谈论中尹建平把话题扯到了数日前的事情上来。

    他问郑副门主道:“郑老!复门后,飞虎门旧部,死亡兄弟的安抚做完了吗”?

    郑自坤道:“回门主!按门主之前的吩咐,基本上都全部安抚完了,剩下的就只有吴门主收养的那双孤儿。因靖江原有的分坛,三年前撤离后,就一直未联系了。不过!他们姐弟俩现在长大了,搭理着一个昔日飞虎门留下的茶庄,生活上应该没问题”。

    尹建平笑了笑道:“她们姐弟俩,虽说非吴老门主亲生,但严格说来,是吴门主把她们姐弟俩扶养长大。多少算是吴门主留下唯一子伺,飞虎门也不得待慢了他门,他们还不知吴门主辞世。这样吧!李总理抽时间整理一下吴门主生前的遗物,并按家属待遇,从库里拔出银两,等本座回京时带去给他们”。

    李勇道:“是!门主!属下保证在门主行前准备好”!

    尹建平点头道:“喔!另外还有一事,牛坛主!门下兄弟们平日操典,就交给刘坛主吧,你也上了年纪了,应该考虑一下安家的事情,不要弄得向个老光棍似的,老来没个说话暖脚的人都没有,我看这件事,还是让李总管帮帮助,为本座娶个嫂子吧”!

    牛太官笑了笑说:“属下谢门主关心,不过这娶媳妇的事,可不能让李总管这小子来帮忙”。

    尹建平笑问道:“为什么?依本座看来,在你们几位大头领中间,就只有李总管有能力办这事!怎么?不放心”?

    牛太官呵呵笑道:“哦!这可不是放心不放心的事情,他李勇介绍的媳妇,我老牛可不敢要”?

    顾东平不解的问:“哎!老牛!这又是为什么”?

    刘健笑道:“顾老大有所不知呀!牛老坛主的心思我知道”!

    顾孟平道:“哦!这到奇怪了,你刘坛主与老牛平日来往并不多,又怎么知道我们牛老弟的心思”?

    刘健呵呵笑道:“顾老有所不知啊!这跟交情没关系呀!你老想呀!我们李大总管平时都是和镇上的大姑娘,小寡妇在一起”。

    “如果,我们李大总管为牛坛主弄一大姑娘,或是年轻的小寡妇去给牛老坛主做媳妇,那可不得了喽!弄不好!不出三月,咱老牛的精气,恐怕就会被吸干喽”!

    顾东平呵呵笑道:“那好啊!咱们老牛不正好来个,老牛啃嫩草啦”

    “哈哈哈”!

    众人正开心的说笑,

    天王四星高怀全进了大坛,来到尹建平身前道:“禀少令主!丐帮陈长老到”!

    尹建平起身惊异的道:“什么?陈长老来啦”?

    高怀全道:“是!他在大坛外候见!陈长老似呼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见少令主!

    尹建平道:赶快!请陈长老进来!李总管,安排客房,让厨房准备酒肉饭菜。这个时候,恐怕陈长老还饿着肚子呢”!

    李勇站起身来道:“是!门主!属下这就去安排”!

    他说完转身匆匆向后堂而去。

    来人果然是丐帮陈长老,他一脸菜色,看起来十焦急。

    尹建平急忙上前,拉着陈长老道:“哎呀!陈长老您辛啦!不远万里,匆匆而至!不知有何重要之事,让陈长老如此不辞千辛万苦”?

    陈长老接过侍女手中的凉茶,咕嘟,咕嘟喝干碗中的茶水,抹了抹嘴道:“少令主!让属下好找呀”!

    尹建平扶着陈长老的臂膀道:“陈长老!先坐下休憩会,喝茶吃点心,垫垫肚子。我以让他们跟你准备吃的了”。

    陈长老道:“多谢少令主关心!连日来!属下奉帮主之命!从湘南一路紧赶,马都跑坏了几匹,总算见到少令主了”!

    尹建平道:“陈长老!是什么重要事?九龄老帮主竟让陈长老过来”!

    陈长老从怀中掏出一封用油布包裹着的书函道:这是由晋南王托刘其风老爷子,转交给少令主的,京城发生了些变顾,少令主还是先看看在说吧!

    打开书函,尹建平看了一会,站起身来叹了一声道:“难怪这么紧急!怪不得呢”!

    几句没头没脑的话,听得在场所有人一愣。

    陈长老道:“少令主!刘老爷子传晋王话说,少令主远在滇西,不用急着赶回去,先看看再说”。

    点了点头,尹建平道:“是!晋南王已在信中这样说了,但决不能让那老贼死灰复燃,否则,这一年来,我们就白快活了”。

    哑仆冬国雄问道:“少谷主!发生什么事了”?

    尹建平叹了口气道:“太子朱标死了!他的儿子永乐被皇上封了太子。永乐借口为他父亲送葬,把太师从大狱中放了出来”。

    哑仆冬国雄道:“太子朱标死了?洪武带把朱标的儿子册封为太子”?

    尹建平点头道:“晋王是这么说的,很有可能下一个皇帝就是朱标的儿子永乐”。

    哑仆冬国雄冷笑道:“这明太祖到底是唱的那曲啊?这朱标做二十年的太子,他一死,却由儿子来继任?让一个孙辈来当皇上,那么!他的几个儿子就不可继承皇帝?真是怪事”。

    顾孟平淡淡一笑道:“呵呵!这朝廷中的事情,有谁能说得清楚!历朝列代,宫廷之争,比江湖中还要复杂得多。都是朱家子孙,那个当皇帝,对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都一样”。

    哑仆冬国雄叹声道:“是啊!但顾老有所不知呐!奸贼太师张权,是朱标太子的岳父,太子死了,儿子子承父业,当了太子,如果明太祖一死,那么下一任皇帝应该就是永乐太子的”。

    “你想想,洪武帝生前没把大奸贼除掉。他一死,这永乐一当皇帝,他怎敢把自己的外公除了呢?再说了!这永乐一被册封为太子,就把张权那老贼放出来,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尹建平一拍椅子道:“哼!既便是这样!我尹建平决不会让张权那老贼活着,他不死,天理难容”!

    陈长老道:“是啊!老帮主在属下出来的时说,少令主应该急刻上就京,趁那老贼还未恢复元气,把他做掉,如果等他咸鱼翻身,那恐怕就不好办了”。

    尹建平点头道:“是啊!帮主老哥哥说的对,那老贼据是出狱,那他还会有动作,如不及时处理,恐怕接下来还会有新的变化。只怕到那时,若想在动他,就会更麻烦”。

    陈长老道:“是啊帮主也曾这样考虑过”!

    正在此时,铁算盘李勇从后院匆匆进来,他一面走,一面道:“不好了!接到番家渡口的消息说,河南又发洪了”。

    郑自坤道:“什么?又发洪啦?这消息是真的”?

    李勇叹声道:“这是徐州发来的消息!不会有错的”!

    他说完,将纸条递给郑自坤,郑副门主看了一眼字条,又返手递给了尹建平。接过字条,尹建平打开,上面写着,河南,沛邳徐等,十三地,黄决口,昭湖,洪峰八尺。速决。

    尹建平看了看,有些不解其意。

    于是他问道:“什么意思?本座看不懂”?

    顾孟平呵呵笑道:“门主刚进入飞虎门,当然不理解门中传信方式了,还没来得及与门主交流这方面的事,请门主莫怪”!

    顾孟平坐正了身子道:“是这样的,飞虎门一向与丐帮一样,所有的消息书信都是飞鸽传书,这样用短语,和口诀的方法,一是为了保密,二是因为方便信鸽传递”。

    尹建平笑道:“哦!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如果用短语来了看,这上面是不是这样理解的:河南沛县决口,河水冲入昭阳湖,洪峰八尺,淹没沛邳徐州十三地区,快速决断!是这样吗”?

    郑副门主笑道:“”呵呵!门主真是聪明过人,大体意思不错”!

    尹建平转头对陈长老问道:“陈长老,来时的路上,可听道些什么消息?

    丐帮陈长老道:呵呵!接到帮主的指令,属下骑快马就往滇西赶,二个多月,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属下怎顾得上这些”。

    顾东平道:“少令主!陈长老出门二个多月,按他的行速来说,黄河决口的消息不会这么快。而飞虎门中飞鸽传书,从徐州到滇西,最多十几日便到了,依属下分析,恐怕陈长老出门时,黄河决口的事,还没发生的”。

    郑副门主道:“喔!东平说的是!门主!依属下来看,我们应早作准备,派一队人马,带些黄金赶往徐州救灾,另一队人马,跟随门主进京”。

    顾孟平点头道:“我看这样行!门主!你认为呢”?

    尹建平站起身来,走下厅台,来回踱步,最后他回身道:“不行!救人如救火,这么大的灾难,淹没了十三地洲,灾民一是不会少,我们晚去几天,那将会饿死多少人,本座决不能座视,上京城那是本座的个人私事,不知到灾情,还则罢了,据是知道了,就不能不管,我看这样吧,我们分三队人马上路,第一路,由本座带天王四星,哑叔,牛老坛主师徙,骑快马赶往灾区”。

    “另一队,由总管李勇,神风九义等人,在押运一部份物资粮响,随后赶来徐州,与我们汇合”。

    “第三队,由陈长老,我师兄等人从另一条道先赶回靖江,筹措粮食之后,请靖江知府派兵押往徐州。靖江离除洲比较近,而靖江,宜洲等地又是江南产粮之地,所以,粮食必然要到那里筹集才行”。

    郑副门主道:“”门主!要不你还是先带四星,九义先上京城吧?这救灾之事,还是属下去办”。

    顾孟平道:“是啊!副门主说得对,陈长老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还不是怕太师张权那老贼有变,再说了,京城之事也是件大事,因此,请门主上京,这救灾之事还是由属下们来做吧”?

    尹建平笑了笑道:“你们就别再争了,无论什么事,都比不了救灾这件大事重要,再说,你们知道,目前本座还是半个朝廷中皇上的巡视钦差,别的不要紧,发生了这么重的灾难,我这个钦差,若不到灾区救民于水火,不要说上对不起皇上,在晋南王面前,本座已说不过去。就这样定了吧”!

    “还有,飞虎门在经历了门户之变后,还得需要整顿,郑副门主,顾老,几位护法,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你们正好负责管理一下帮务”。

    “本座走后,门中的大小事务!就由郑副门主,顾老俩位负责,四位长老配合下。

    “嗷!还有刘坛主,从明日起,由你负责外坛矿上之事吧!人手不足,就从下面挑选一批旧部上来担任各司职,主要还是你们几位定夺吧!李总管,尽快安排一下,我们几个人,带不了多少黄金,去准备吧!我们明晨上路”!

    “是门主!

    尹建平又道:“还有一事,大家都应该明白,我们前段时间株杀的鬼影子宋城,杜乃迁吴德明及那些东厂侍卫,是太师张权的人,现在张权也出大狱,紧接着,他应该还会东山在起。于是他出来之后,一是会想办法把他的那些党野救出。而衙西矿又是他翻盘的根基”。

    “因此,若是让他知道鬼影子宋城已死,那么!用不了多常时间,飞虎门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本座所说的话,各位当家的应该明白”?

    郑自坤道:“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呀!门主!属下谢谢门主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顾老坛主道:“虽说这来往衙西的路上,都有飞虎门的点,但我们还得小心呀!看来我们还得暗中再对飞虎门旧部进行一次甄别,否则,一旦消息走漏,那就后患为穷了”。

    牛太官道:“是该从心仔细的甄别,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在下建议,不得太过张扬,否则定会弄得门下兄弟们,人心惶惶,失得其反”。

    尹建平道:“喔!牛坛主这话说的有道理,飞虎门门户之变刚结束,不得因为他们中间有几个卧底就弄得人人自危。凡事要有个度”。

    顾老坛主笑道:“呵呵!门主尽可放心,这事还是老夫来吧”!

    刘健道:“对对对!门主属下赞同。顾老坛主在这里数十年,对飞虎门兄弟们的情况都十分了解,这件事由顾老来做,是最好不过了”!

    牛坛主笑道:“刘坛主也不应该旁观呀!按理来说,张太师安排飞虎门中的人,你最清楚不过了!门主!我建议刘坛主也应该与顾老联手把这件事”!

    刘健一愣,表情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个?牛坛主!可是有些信不过在下”?

    尹建平笑道:“刘坛主有些多虑了,其实牛坛主并没有信不过刘坛主的意思,以许他说的有道理,顾老坛主负责清查,人单力溥,如果由刘坛主配合,应该没问题”。

    顾东平笑道:“刘坛主!我来说几句公道话吧!自刘坛主反水以来,你所作所为,大家都有目共睹,没得说”!

    “”再说牛坛主刚才的话,我到觉得没什么,是刘坛主多心了,刚才少令主所说的,由你配合我大哥,刘坛主!应该是好事呀!这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顾孟平呵呵笑道:“刘坛主请别多心,由刘坛主配合老夫,是再好不过的了,门主!属下看来,就这样定了吧”?

    尹建平道:“行!就这样定了!大家分头去准备吧”!

    第二天尹建平写了两封书函,交给了刘建,让他派人将信送到大理,转交给陈府尹和刘帅。并说明中原出现灾情,要急着赶回中原去。而陈府尹和刘督军俩人,在回大理的道上,就商议好了,等钦差衙西事了结,一定请尹建平一行,到大理逗留几天。刘督军其主要想对尹建平表达谢意。这次机会,因衙西之事,让他这位驻滇统帅,才真正把滇西兵权统一,为他除掉了一块心病。

    而陈府尹更为高兴,刘督军兵权统一,对他这位地方官来说,当然也是件好事情,军中稳定,地方太平,军队不稳,兵权不统一,这对一个地方来说,隐患重重。

    然而,中原发生灾情,钦差要赶回灾区救灾。俩人不免有些失望,最后,还是刘督军的陈叁将提出了一个建议:

    陈叁将说:“咱们大理府可滇中粮仓呀!救灾定急需大量的粮食!不如陈大人和刘帅在这方面动动。咱们也捐出需粮食,布匹什么的,送往灾区救救急。俩位大人,你们说,怎么样”?

    刘帅一拍头,哈哈大笑道:“哎!这主意不错!哎!我说小子!你在本帅麾下,却是有点屈才了不是。你应该下地方做个知府,或都府尹什么的,定能堪当大用啊”!

    陈叁将笑道:“我说大帅,您这是抬举标了!做个地方官,标下没那本事!算了吧!咱兵八出身,您还是让标下跟看大帅您,过得舒坦些”。

    陈府尹道:“哎!刘帅!你还别说!陈叁将这个主意出得好啊!在中原一代,都说云南是个蛮荒之地,这次趁着黄河决口,咱们滇西以为灾区出点力,这一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为钦差减少些麻烦。二来时当国家危难之时,身为皇上的臣子。也应为皇上分忧,您说呢,刘帅”?

    刘督军大笑道:“好!就这么定了,征粮救灾,哎!府尹大人,这征集粮食布匹的事,看来还是由你府尹大人说了算,我们这些丘八,办不了这事,只能给府尹大人打打下手,最终将救灾物资押往灾区”。

    陈府尹道:“好!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