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红颜之夜宁花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包拯点点头,“我理解,往事都已经想起来了吗?”

子寒摇摇头,“不,我只想起来了一点点,我知道他是我舅舅,也见到一个太监在我家人面前宣旨,然后,就见到有群婢女要逃,却被人当做拒捕而被抓,但是依旧挣脱了要逃,结果就被他们杀了。之后,我就不记得了。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就是师父把我给收养了,说在一个山林中捡到的我,因为当时正值寒冬,又是子时捡到我的,所以,当我说不记得我是谁的时候,师父就以此为由,告诉我,我叫子寒。”

包拯双眼一眯,“你师父,就是明诚明师父对吧?”

子寒嗯了一声,“原本师父是一个樵夫,砍柴为生,也会点拳脚功夫,但是为了要养我,并非孑然一身,所以,就带着我四处漂流,卖艺为生,也教了我一些武功,而后,在庐州定居,开了一家武馆,招收学徒,这样才稳定下来。在那之前,我一点都不记得以前的事,直到阴阳判官的事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我才想起来一点点。但是,心中依旧会有疑问,所以才会来查一下。我是真的很想知道,当年究竟是谁陷害我们家!”

包拯剑眉一蹙,当年的事,只知道有人送了皇上一份密奏,说方宇明要造反,要密谋夺取皇位,因为在他家收到了一封天竺文字的信,但是只能证明了他与天竺人有勾结,但是却始终找不到那天竺人。因而,太后逼着宋仁宗下旨,百官也逼着宋仁宗下旨,百般的威胁下,宋仁宗也只能下旨了,因为当时的他,也不过才十三岁而已。手中并没有什么权利,有的只是先皇留下的兵符,这兵符能调动十万禁军,十万禁军也都是皇上的亲信,他们既然被称为禁军,就不管是哪个皇帝,只要兵符在皇帝手中,就要守着皇帝,为当今圣上效忠。

当然,别人也能凭着兵符调动这十万禁军,但是如果是谋反篡位,这十万禁军可以无条件的反杀那要篡位之人,坚决不会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可是,尽管如此,又能怎样?不过才十万禁军而已,当时太师手握兵权,权倾朝野,他逼着宋仁宗下旨,他也只能下旨,毕竟宋仁宗也畏惧太师手中的兵权。可以说,当时的环境,经历过的大臣们都会理解,好在包拯为官,一一帮着皇帝拿到了实权,正式亲政朝野。不过,这些年的悲剧已经酿成,而且不仅仅是这一件。

“大人,你可有当年的线索?”子寒突然想到包拯,他在朝这么多年,肯定会知道。

包拯摇摇头,“那年,我也不过才二十有一,还未在朝为官,不是很清楚。”

噗通一声,子寒跪在了地上,“大人!这个皇宫,我是说什么都不愿意为它卖命的,但我敬佩包大人,愿意为大人办事,协助大人为百姓伸冤。我不能原谅皇帝,但也不能放过陷害我家的凶手!我知道,大人是破案的高手,能不能,请大人在侦破了苏州织造一案的时候,顺便,帮我查出当年陷害我家的真凶?”

包拯浓眉紧蹙,扶起子寒,“你且起来,别这样说。只要是案子,我就一定会接受。何况,是你的案子,我更不会坐视不理。”

子寒起身立即谢过包拯,“多谢大人,若是有什么危险的工作,请让我去,毕竟,这是我的事,不能让别人冒险。”

包拯笑了笑,“能者居之,危险或是不危险,只能让合适的人去,否则的话,非但不会查出真相,反而会打草惊蛇。”

子寒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大人教训的事。”

包拯拍拍子寒的肩膀,“这件事,先别对任何说,只有你我知道。”

子寒点点头,“是。”随后,觉得有些奇怪,便问:“敢问大人,是如何得知我的身世?”

包拯轻轻一笑,拿出万碧云写给他的记录,指着其中一件说:“这是碧云抄录下来的,只怕她自己也没察觉到,因为这句话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字。碧云的确聪明,但是学识并不高。”

子寒凑上前去,看见一句话,‘其子子寒未记在册’,而后就没有了,记录也草草了事。

这句话,很明显就是说方宇明的孩子,就是其子,子寒自然是子寒的名字了,未记在册,被杀之人手中都会有一个册子,册本上记录了被灭门的一家都有谁,按着名字一一把死去的人抹去,还未抹去的,就是还没死。万碧云并不懂这些,所以这句话很显然是因为没明白,所以才背了下来,抄录在这上面。

整件事的记录是:在接到密奏的时候,派人去搜查方宇明的家,发现了与天竺人通讯的信,经过翻译,证实了其中书信的内容是要密谋造反,太后步步紧逼,太师手握重权不敢得罪,因此定案满门抄斩,其子子寒未记在册。

子寒愣了愣,“这是碧云调查出来的?在什么地方?”

“藏书阁。”包拯把那篇记录放在烛台上,烧了。

子寒剑眉一蹙,“大人,那你可有线索?”

包拯摇摇头,“毫无线索,因为是密奏,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这也是一条线索。”

子寒愣了一下,“哦?大人想到了什么?”

包拯走到桌子后坐了下来,“奏折要到达圣上的面前,不是那么容易的。能上朝面圣的人,都是朝廷重臣,他们的手中会带着奏折,当面呈上,这是递给皇上奏折的方法之一。其次,下面的普通官员若是要上奏朝廷,必须把奏折送到柩密院,由柩密院筛选,需要皇上定夺的才送去,不需要的,柩密院能做主就解决了。但是,一份密奏,自然不会是当面呈上,那就只能是柩密院的人送到了皇上的面前。你想,这人要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让柩密院的人把这份奏折送到皇上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