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皇上请三思
字体: 16 + -

第七十三章 辰宫心计

凤思齐得知太后病危,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毕竟还是母亲,骑着汗血宝马不眠不休的赶了八个时辰,终于从位处江南的临州,赶回了偏北而建的京都。

在宫外换好了衣裳,开启了一条密道,密道的尽头竟然直通皇宫中的亢龙金宫,也就是凤思齐自己的寝宫。

寝宫中只有一人端坐在桌前批阅奏折,那人身心修长气度不凡,就是面上带着银面具。

突然,那人感觉座下有不寻常的动静,急忙起身查看,就见凤思齐从里面座下的密道缓缓走了上来。

“皇上,您终于回来了。”银面具拉开身前龙袍的衣摆,跪地叩见凤思齐。

凤思齐抬了抬手让他平身,银面具脱下面具呈给凤思齐,那人正是贤王凤锦年。

凤思齐让弟弟不必多礼,接过面具说道:“太后不是病重吗?!你怎么不在太后宫里陪着!”

凤锦年双眸极为清澈,与凤思齐长得却并非很像,他更为端正,少了凤思齐脸上的那股妖媚。凤锦年缓缓地道:“太后除了皇上,谁也不想见,所以微臣想,母后既然并不想见我,那不如我就将这份心多花在朝政之上,皇上不在之时,也不能耽误了陛下的朝政。”

凤思齐点点头,他相信了弟弟的话,因为他对太后还是了解的,毕竟是相处了二十多年的母子。

话不再多说,他叫上凤锦年,正要出宫赶去看太后,只听凤锦年说:“皇上,您还没有戴上面具呢。”

他看了看手中的面具,极为不情愿的带上,凤锦年这才跟着他来到了太后的寝宫。

还没来得及等太后寝宫的人通报皇上驾到,凤思齐已经杀到了内堂里屋,却见太后安然无恙的拿着今早第一抹晨露打过的鲜花,悠哉的做着花艺,凤思齐心中大喊不妙,便知道自己是中计了。

凤思齐常年在外用那位老人家来称呼太后,其实太后不过就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妇人,因为极为美貌,外表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就算说是凤思齐的姐姐也不会觉得夸张。

他忍着气屏退所有的下人,等下人都退下后,竟然指着太后恼羞成怒地说:“母后不是说自己快死了吗!现在算是个怎么回事?!”

太后缓缓地扭过头,一点也不惧怕儿子的愤怒,虽然儿子已经贵为天子,但儿子就是儿子,再大也大不过老子。她放下手中的花,极为优雅的端起茶,抿下一口,青花瓷的茶杯边没有留下一点唇红的印记,这就是一位皇家淑女的典范。

“皇上真的是要本宫死了才高兴是吗?那好,待会儿本宫就去取来三尺白绫,一次性了断了自己,让皇上的后宫和耳根都能清静。”

太后就是这样满不在乎的说着,凤思齐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道:“母后明知道儿子不是这个意思,朕不过是在气愤,母亲怎么能这样诅咒自己,您是凤天金康,天翔保佑的国母奶奶,这么做太不合适了!”

“皇上言重了,如果能把皇上唤回宫中亲自处理国事,哀家就算真的殡天又如何,可就是怕哀家走了,皇上依旧不能收心好好呆在宫中,那本宫才真是愧对天下!”

凤思齐听太后这么说,自己走到一旁坐下说:“母后又何苦这样挖苦儿子呢,母后明明知道,儿子出宫也是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再说了,年弟代替朕处理朝政多年,也不是很好吗?母后又何必操心!”

他不这么说还好,他一这么说,太后听见贤王处理朝政一事就拍响了桌子,勃然大怒道:“皇上就是皇上,岂有代替之理,贤王纵然有多大的本事,那他也只能在他的封地施展,这个天下始终是皇上的,皇上怎么可以丢给外人呢?!”

此时的贤王也正在屋内,听到太后称自己为外人,他却是用习以为常的淡然表情应对。

凤思齐余光扫了一眼弟弟的神情,扭头对他说:“锦年你先退下吧,朕有些话想与太后单独聊聊。”

凤锦年行礼退下,确定他应该远离,凤思齐才道:“母后怎么能在年弟面前说这样的话,年弟才是您的亲生儿子不是吗?!”

太后挑了挑凤眉,抬眼看这凤思齐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是在暗示哀家,皇上不是哀家亲身的吗?!”

凤思齐不想正面反驳,只是似有若无地道:“是不是母后心里自然清楚。”

什么叫她心里清楚,太后几乎就要被气晕厥过去,顶着太阳穴的位子,一连哀叹道:“想我十月怀胎生下你们两兄弟,可是先皇却连你们的面也没能见到就早早的过世了,哀家独自一人面对众臣的质疑与反对,将襁褓中的皇上保在了皇位上抚养成人,没想到,皇上到了今天还在质疑哀家是不是你的亲身母亲。早知如此,哀家当初就应该随先皇去了,也不必对着您这没良心的小白眼狼,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就是担心皇上不能成为像先皇那样贤德的皇帝,你……你这让哀家怎么活呀……”

说了,太后又开始了她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那一套,凤思齐没辙,只能百般安慰。

“是是是,儿子没说您不是我的母亲,儿子知错了,太后就恕皇儿失言之罪可否?但是方才的那些话,还请母后不要再在年弟面前说了,他对您的敬重,难道您还不知道吗?”

太后被安慰了两下,很快就抹了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流出的眼泪说:“只要皇上能安心一些,哀家也就不用把气撒在锦年身上了。皇上这次回来,无论如何是不能再出宫了知道吗?您一定要励精图治,成为像您父皇那样的好皇帝。”

是是是,成为他的父亲,从他能讲第一句话起,凤思齐说的就是,要成为父皇那样的人。说了二十多年,也只有太后一个人不烦。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不能马上答应太后,便道:“儿子可以答应在短期之内好好在宫中处理朝政,但是近日我还得出宫一趟。”

“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一定要皇上亲自去做的!皇上莫说是瑞麟王的事,瑞麟王的事哀家都已经听说了,他的王府被人偷袭,伤亡惨重,就算他原来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现在也一定会被搁置,既然如此,就让别人去查好了,无需皇上亲自动身。”太后虽然深居宫中,但是在民间眼线撒得很广,主要是因为她有一个不安分的皇帝儿子。

凤思齐摇摇头,想到他要做的事,竟然扬起了幸福的笑容,说:“我答应一个人,我要去接她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