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皇上请三思
字体: 16 + -

第六章 年夜

腊月月底,新年前三天,苏流云带着她的十里红妆浩浩荡荡的在临州婚嫁史上添了一项新的纪录。可再多再好的嫁妆也罢,终是只能从侯爷府的侧门抬入。

转眼大年三十,各院张灯结彩满堂新,识字的主子都把自己手写的春晖贴在了门口,大红倒福也是必不可少,更可笑的是有个贪财的姨娘偷偷在房里贴了个倒财,准备把积蓄了一年的银两赌在今年的麻将台上。

一大清早,奶妈就拉着苏青璃拜了灶王,苏青璃不信这一套,奶娘三催四请后才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出来。

拜过灶王,奶妈在她的梳妆台前摆了几盒脂粉让她好好打扮打扮,奶妈则和改了名字的小甘开始大扫除。

苏南比赛多多,偶尔也会接演出通告,所以她自认为自己很会化妆。研究了好一会儿各样东西的用途,对着模糊的铜镜好一会儿才把粉往脸上扑匀,苏青璃的眉毛生得很好,于是她用眉笔小心的给自己画了眼线,她是不了解古人是否画眼线,反正她画了。抿上口脂扑一些腮红,一转眼再认真看铜镜时发现,不防水的眼线竟然都花了,上下晕开活活的成了熊猫眼。

一气之下她一鼓作气卸了所有的妆,素颜配着精致的首饰也略感违和,便也把首饰脱了下来,换了一身浅粉的衣裳,这迎新的装束就算好了。

做完这些她开始无聊地在房里研究乐谱,午饭时奶妈进屋一看,发现她妆一点没画就罢了,反而比拜灶王的时候更素了,心里有些恼。

不是她奶妈卖瓜自卖自夸,逢年过节家中女眷们从来没有人喜欢坐在苏青璃的身边,倒不是嫌弃她身份卑微,而是只要略施淡彩的苏青璃就足以让所有女眷无颜色。

奶妈劝她重画,说什么过年就要有个过年的喜庆样子,可她就烦这一套,明明好好的一个年,时间却都浪费在了这些无谓的琐事上,也跟着赌气的打翻了所有的胭脂。

下午的时候苏大老爷带着几房人和一群子女家眷把祖宗的牌位拿出来挨个地了一遍,拜完之后也到了年夜饭的时间。

又一个习俗惯例作祟,也不顾大家拜了两个时辰祖宗的饥肠辘辘,愣是放了一万枚的响炮,寓意今年又是完美的一年。

这是苏青璃第一次看到了她所有的兄弟姐妹,上台吃饭时她想起苏流云说过的一句话,男女七岁不同台,果然,年夜饭上也是男女桌分开。

当然也有例外,苏老爷的身边就坐着一个年龄不大的少女,据说那是苏大老爷的心头肉,他最疼爱的女儿,苏老爷恨不得把她拴在裤腰带上,今天拜祖先的时候苏青璃“有幸”与她擦肩而过,没想到竟然又是一个熟脸,想到前世那个总是被她死死压在第二的位置而总是找她麻烦的冉小琴,她心里暗暗的笑了笑,没有让人发觉。

苏家也面临着一个很不幸的尴尬局面——阴盛阳衰,虽然男桌是坐满了人,可是真正大房苏老爷的直系男丁也不过四人。

女桌就不一样了,光是大房的姨娘就有六人,女儿更是不用说,满满五大桌花枝招展的人儿,而她苏青璃就只坐在了最暗的地方,且整个上下最新的就是她脚上的那双绣鞋。

****

晚饭过后,各家长辈发压岁钱,点了鞭炮,要好的姐妹就结成对子相约守岁,各房的妻妾们齐聚一堂摆了几桌麻将叶子戏,没事的人就纷纷散去,该干嘛干嘛。

苏青璃姐妹中没有人缘,也没有多余的银两赌博,就该干嘛干嘛去了。

她来到家中自建的佛堂,看守佛堂的丫鬟从里屋出来,看着深夜的造访者虽穿的不是丫鬟的衣服,但也不华丽,就没好气地问:“你是何人,来这儿做什么?明天大夫人要来斋戒祈福,我好不容易才打扫干净,你快走,快走。”

既然来了,苏青璃便有她的目的,自然不会轻易离去。她从袖子拿出一锭十两的小元宝放在佛堂丫鬟的手心里就着丫鬟的耳边嘀咕了两句,惹得丫鬟眉开眼笑,然后用正常的声音说:“姐姐守着这么枯燥的一间佛堂真是辛苦了,今晚大家聚在一起过年,怎么能冷落了姐姐一人,这点小小意思给姐姐讨个吉利,希望姐姐今晚能玩个痛快。”

她在佛堂的里屋睡了一宿,卯时更响的时候通宵玩了一夜的佛堂丫鬟回来将她唤醒。辰时初,大夫人带着一群丫鬟来到这里。

准备就绪的佛堂丫鬟躲在门边偷看步步接近的徐氏,还没等徐氏踏入门槛半步她就假装慌慌张张的跑了出来:“大、大、打夫人,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早来就早来了,有什么好慌的,这几天我要斋戒祈福,东西你都准备好了吧。”徐氏没有因为她的慌忙出现而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而是继续前行,没想到到了厅堂的大门,竟然看到早已经有人在佛前跪着,她眉头深锁,低声怒斥道,“她在这儿做什么?撵她出去!”

原本慌里慌张的丫鬟一路小跑的跟在夫人身旁,顺着徐氏的眼神看到跪在金装佛像面前的人,竟然十分流利地回答道:“回夫人,三小姐在这儿给大小姐祈福呢,一宿没睡,本来让奴婢在夫人来之前通知离开的,没先到夫人提前到了。”

“给大小姐祈福?!祈什么福?”徐氏惊讶地又问。

“不知道,就听三小姐一个晚上嘀咕早生贵子早生贵子,儿孙满堂儿孙满堂,还说她愿意从初一吃素吃到十五以表诚心,如果这心愿灵了,就吃素吃到大小姐喜得贵子为止,其余的……太零碎了,我记不住。”说完,她一边鞠躬认错,一边入堂把跪在垫子上的苏青璃拉起,指着门外的一群人让她快走。

她回头一看,徐氏没记住她素面朝天的样子,倒是看清了她两道深深的黑眼圈。

对着旁边的冯妈妈说了两句,冯妈妈又传达到大丫鬟那儿,这会儿大丫鬟没有再往下吩咐,直接奔向了厨房,回来时报告,果然如佛堂丫鬟所说,分到苏青璃院子里的年余只留了几样素菜,其他的都退回来厨房。

徐氏满意地点点头,而苏青璃这边,她回到院子里不足半个时辰,就有人遵照大夫人的吩咐给三小姐院子里送了三批上好的布料,几斤棉絮,一对翡翠镯子和玛瑙项链一条,还有一些过冬用的东西都添置足了,三小姐院子的库房第一次这么充实。

布匹一人一匹分了做新衣服,镯子苏青璃自己留了一个送了小甘一个,玛瑙项链和狐裘的出路一样,换了散银,之后再用少许银子在古玩市场淘了一条差不多的顶替便可。

奶妈惊奇地询问为何她失踪了一夜大夫人竟然会对她态度有这样的突变。苏青璃什么也没说,就是让小甘打了一盆热水,把眼上晕开的眼线给擦去,还原了她一张干净无瑕的脸。

她盯着铜镜里不输于任何一位苏家小姐的脸,缓缓地说:“没什么,我只是想让日子好过一点,只有蠢女人才要靠妆容改变命运,既然我不再蠢了,那只能想想别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