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凤
字体: 16 + -

第一四三章一门四秀才

“文小子,真是恭喜啊,这下你们家可是出尽了风头,别说是咱们镇上,就是咱们这整个一个州,只怕都没有你们家这样有出息的孩子,文小子,以后你们家这日子可是越来越好了,可不能忘了拉拔乡亲们啊。”

“就是啊,文小子,你小子自小就仁义,这以后家里发达了,乡亲们要是有个事,有个情的求到了头上,可不能不管啊。”

“行了,你们都别在这掺和了,文子家里今天要招待的人可多着呢,你们啊,有这闲话回头再唠吧,现在还是让文子清静清静,回头州府跟镇上的上表文书就要发下来了,听说还有州府里面的大人物亲手给提的匾呢。”林大伯一锤定音,终于叫停了自打得了消息就围在林文家门口的众位乡邻。

然后把林文往身后一扯,对着众位乡邻拱手道:“行了,大伙的心思文子都知道了,都是本土本乡的,家里的孩子中了功名这是好事,大伙能来贺一声,文子两口子自然心理道谢,只是大伙也别在这围着了,这喜糖都发了两圈了,回头这宴席还得备下,大伙要是不忙了,再来吃一顿,这会实在是滕不出手来招呼大伙,刚才来送信的差役也说了,回头镇里还有来几个大人物,连着富户乡绅,听说连仁义侯府都要送匾额呢,众位再这般围下去,回头冲撞了贵人,咱们这都是小地方,可没人讲情说理去。”

大伙一听,这才散了一些,那些原本与林文家交情都不深的人不过是露个面,跟大伙一样掺个言,想着能捡点便宜便捡点,却没想到什么便宜没捡着,就让人打发走了,心理更是懊恼的不行,回了家里跟自已的婆娘嘟嚷道:“早知道,就在林文弟弟考了秀才的时候,咱们就上前去巴结巴结好了,也不知道这林文是怎么教孩子的,一共就这么几个男丁,除了林文是不能去读,剩下的个顶个的厉害,这一次,竟是连着三兄弟一块中了秀才,不说老大老二,那都十多岁了,单说这林家老三,那才不到十岁的年纪,竟也能一并中了,真是奇了,难不成当初林文他爹选的那块地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不然这哪能一家人都这么走运,还有林文家的那两个闺女,我瞧着也是伶俐的紧,哎,真是的,早知道这林文家能出息成这样,还不如当年林文日子过的不好的时候,咱们帮一把,就是帮不上,把自已的妹子啥的嫁过去也好啊,瞧瞧人家冯家人,今儿个那个抖擞的,这可真是亲外家了,那衣裳个个穿的花里胡哨的,哼,只怕都快把自家人当成是林家的祖宗了。”

这人的话音一落,就听那婆娘闷气了半晌才接口道:“你一天总想着偷鸡摸狗的事,什么时候想过家里该如何如何,要是早有这样的想法,咱们家的日子何必过的这样。”

这个满嘴怨的人正是林大郎媳妇的大哥,姓吴,泼皮无赖一个,这次是来林大郎家找吴氏打秋风,顺道听到了这么个信,这才上前看看热闹,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场面,而那个老实的妇人,就是被吴氏的大哥打的不敢正经回话的媳妇。

不管别人如何,林文家现在是忙碌不堪的,不比张氏在家的时候,里里外外都能帮着二丫打理的妥妥当当,那时候二丫还不觉得如何,直到这次又再办起来,而且还是自已的三个儿子,一连气的都中了秀才,那心理的高兴自是不言而喻,可是这随之而来的迎来送往也是让二丫头痛的不行。

林文瞧着心疼,索性就让林妙妙接手过去打理,按照以前林泽雨中秀才的旧例,乡里乡亲一率不收礼钱,只到时候来吃个饭道声贺便好,就是外面来送礼的,高于一两银子的一率都不收,礼物也是看价值,只留心意,不留贵的。

冯果早就嫁给了林啸,两人都不小了,这事也托不得,趁着农闲就把事给办了,这会林妙妙就把冯果请了上来,全盘把厨房的事交了出去,菜色都是之前就试过的,依然是林妙妙研发的几个新菜,再加上本地的一些特色菜,然后又请了旺儿媳妇还有庆儿女子,吴婆子上门帮着招呼着来往的乡邻,当然这能被请进内院的乡邻也都是平日能说的上话,交好的。

不过今日是因为二丫异常的忙碌,不可能像平日那样上门就陪着说说话,只能把这些事委托给平日交好的几个媳妇子,连着林大娘在内,都跟着忙活了起来,冯家人自然是不能落后,有林三郎一家的带动,也跟村里的人聊的其乐融融。

当然这样的大喜事面前,也没有那不长眼睛的,非要去找不愉快,眼瞅着林家发迹了,还想给林家添恼,那是脑子抽了。

林妙妙专门让冯实过来给记账,提前两天就把人叫到了家里,去了学堂三个来月,冯实之前再有一些小基础,到是学的比一般的学子快了不少,而且还会举一反三,在识字认字上更是过目不忘,就连先生都慨叹,这孩子耽误了,要是早些发现,指不定又一是一朵奇葩,现在到底还是晚了些。

不过冯实通过这段日子系统的学习,识字,也懂得了不少的道理,从最开始的冲动,如今倒是更能煞下心来,寻找自已的所长,丰富自已的知识,充分的理解了林妙妙当时对他的设想。

林泽雨陪着林浩然、林浩瀚还有林浩博在镇里一路谢到了乡里,推了不知道多少乡绅富户的宴请,才算安全的把三个侄子一路护送到家。

大门外的鞭炮早就齐齐的鸣响起来,不说摆了十里,也算是从村头响到村尾,村子里的孩子哪见过这样的盛况,一路都追着,跑着,笑着闹着。

遇到那鞭炮没有燃着的,还笑呵呵的捡起来,再点头,竟是让这热闹更扩大了几分。

跟着林泽雨同路回来的还有马掌柜的和姬世雨,姬天奕。

有的人能推托,这几个人,却是推托不得,好在林妙妙现在也不知道姬世雨和姬天奕的身份,大家也像以前那样相处,没什么打紧的。

其实林泽雨不知道的是,在姬世雨让马掌柜的给林妙妙打点的礼物中,林妙妙就发现了一些端倪,因为那个首饰上有侯府内造的标志,这种东西送她,只能当做古董收藏起来,戴了就是逾越,卖了又是逾制,所以只能压厢底。

只是那个标识太过细小,若不是林妙妙细心,只怕一时半刻的还发现不了,从而也让林妙妙对姬世雨和姬天奕的身份,大概有了个猜测,到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原本自已也不是那种村里的小白花,见到这样的公子就想粘上去,自已巴不得远离这样的麻烦呢,所以身份贵重与否,与她而言不过是一个标识罢了。

林妙妙让林云曦还着于家兄弟给来往的孩子们撒糖果,又安排了冯家兄弟帮着打理桌椅等物,自已带了冯月娇在身边提点教导着,让人瞧着也是有模有样的。

原本这个主意还是二丫想到的,冯家没有这样的大场合,冯月娇是冯家里面小辈中唯一的女孩,以后总要出嫁的,到了婆家若是有幸能执掌这样的场面,总要能拿得出手去,不要像二丫自已这样,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样样周全,索性二丫就与林妙妙提了,自己的闺女什么样,自已知道,有她带着,冯月娇要是不笨,多少能学些东西去。

洛氏哪里知道二丫会想的这般周到,在屋里瞧着院外亦步亦趋的跟在林妙妙身侧的冯月娇,对着二丫笑道:“到是让你费心了,这样的场合还让这丫头跟着胡闹。”

二丫一听,嗔怪的看了冯氏一眼,道:“大嫂这是说的什么话,月娇是我的亲侄女,以后好歹要嫁到别人家的,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本事提点什么,可好歹她表姐还算中用,再说她们小女儿在一起说话也没啥犹豫的,反倒更放得开些。”

三丫笑道:“二姐现在是有女万事足啊,我瞧着这里里外外竟都是妙妙在打点呢,连着人手的调动,厨房的安排,待客的媳妇,还有知客人,都是样样俱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招待,竟有条不紊呢。”

冯大妈脸上的笑从打听到消息就一直没停过,虽然脸上的褶子明显比几年前要多出许多,可是衬着这张明媚的笑脸,依然能看出得意来。

这会也笑着对于大娘道:“我看啊,你还是得抓紧让他们两口子再要个孙女,到时候也省得三丫去羡慕她二姐去。”

于大娘这还是初次来到二丫家,只听说二丫家这几年发迹了,于大娘却不知道二丫家的房舍在村里竟是这种二进的宅子,而且那外面的青砖转墙,更是村里的独一份,但是这些与二丫家现在的出息比起来,真是不值一提了,三个儿子,同科秀才,真是再也没有的奇谈了,就是生养的两个闺女,那也不是一般能干的,小的不说,就是单林妙妙一个,就顶起了一个家里的支柱,来的时候,她特意让赶车的去林家的参园看了一眼,自家的参园今年才初见起色,不过却未见有开花的人参,儿子也说了,这东西急不得,少则三、五年,多则六、七年,才能见成效呢,不过因为林妙妙培育的参苗不知道加了什么东西,在时限上应该也会缩短不少。

于大娘原本以为林家的参园也如自家的一样呢,却没想到现在才进入中秋,那参园里的参竟然有开花的了,而且听说来定购的人都要把林家的门坎踏破了,林家的人还是咬定了成色不好不放,只怕林家要是开口,这些参早就让人给包圆了,亏一貌而现全局,有林家的参园在前,自家那一块以后的情景也历历在目。

于大娘感慨的拉着冯大妈的手道:“亲家,我算是借了你们家大光了。”却是不提让三丫她们两口子要闺女的事,这事早就说好了,她们自已随意,想要就要,反正于大娘现在也没事,也能给她们看动。

二丫还不等冯大妈说话呢,忙笑着接道:“大娘,瞧你这话说的,三丫是我亲妹妹,咱们是再进不过的一家人,当初我妹妹出嫁的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那会我就算是有心给三丫份体面,也是无力,如今虽说是妙妙提供的参苗,可到底也不是根子兄弟白来的,也是付出了辛苦努力在跟着的,咱们家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能不能干起来,那是三丫两口子努力的成果,与咱们却是没大关系的。”

三丫与冯家的人说了,这次的参园子不算在于家的进账里,算三丫的嫁妆,只归她们自已支配,只冲这一点,冯家人都满意的不行,不是冯家人非要挑拨人家兄弟的关系,只是这一块的收益太大,要是平白的就给了人,再说二槐那媳妇瞧着也不是个大量的人,所以这种事能趁早挑明,就别往后脱,不然以后发生口角更是没办法解决。

其实还真得亏于大娘有先见之明呢,事情没等发生,就先挑明了,二槐媳妇可不阴阳怪气的发作一通,可再如何好强,再如何的不甘心,也比不过自已男人乐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自已一个嫁进来的女人还能说什么,所以现在也就是对三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于大娘笑看着二丫对着冯大妈道:“亲家,瞧瞧你养这闺女,生怕我这当大娘的受了她半点好处似的。”

冯大妈笑道:“瞧瞧你这话,她们从小都在你跟前呆过,还在你家混过饭呢,咱们两家现在是亲家,还说这些外道话干啥。”

都是自已的孩子,以前二丫困难,家里人想着拉拔二丫,那是因为兄妹情,还有姐妹情,如今二丫的日子明显过的好了,如今回馈兄妹了,也没啥不好的,能看到二丫为冯家想的事事周到,连着小孙女的培养都想到了,冯大妈心理别提多高兴了,只觉得这一辈子有这么几个孩子足矣,虽然还不曾知道那远走的大闺女的消息,不过人总不能事事都强求完美,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冯老爹今天也是高兴的紧,眼瞅着酒席都要摆上了,林文去请村里的里正,还有一些德高望众的人,今儿不比平时,这样的日子按说都应该开祠堂给祖宗报喜的,只是林家的情形特殊,要开,只能开村里的大祠堂。

林文不想这般张扬,便想着明天带着林家的几个孩子去给自已的爹娘上柱香,在坟前说些话,念叨念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

其实昨天半夜,林文就偷偷的跑到了林二郎的坟前哭了一场,实在是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太难,而且也不曾想过家里会有这般风光的时刻,虽说只是秀才,可是有多少人想考秀才也要考到三、五十岁的,像林家这样,一个举人,三个秀才,不能只能奇葩来形容了。

林文想着当年在林二郎跟前立下的誓,如今他总算是不愧自已死去的爹娘,让他们这一支从林家分出来的分支,总算是真正的在村里扬眉吐气了,就冲这一点,他就能骄傲的面对爹娘。

二丫其实知道林文去了哪里,只是男人有的时候也需要究竟去宣泄一下,聪明的女人就该在装着闭眼的时候,闭好自已的眼睛,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彼此都留一份空间,两人相处起来才更和谐。

里正进门的时候,林在伯就带着冯老爹一块迎了出去,冯老爹于林文有再造之恩,不说等同于林文的亲爹,也差不了多少,这样的场合,可以直接算得上林文的长辈了,用来接待里正和乡绅自是再好不过,虽然这些人明白着不是冲冯老爹来的,可是那么小的秀才,你到了跟前也说不上什么,这些人向来会打理这些关系,提前留个印象,以后慢慢的有来往才好,要想一下子就拉拢到手,那就是玩笑。

别说是他们这些富户乡绅,只怕除了仁义侯有这般大的脸面,别人可就真不好说了。毕竟一门一举人,三秀才,以后的前途自是不可限量,他们今日能登进这个门,就是荣耀了。

当然林家现在不缺银子了,这些乡绅富户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带来的东西都不是太贵重的,却也很实用,最多的竟从原来的名师字画,改成了笔墨纸砚,而且都是有价可寻的,一时竟让冯实省了不少的事,虽说冯果识了字,可是在辨识明品上,还是不足,林妙妙原也没指望他都有辨认出来,不过是想着先理着,回头再一一查看,若是有违制的,再打发人送回礼的时候给奉还就是。

另外林家现在也不缺银子,到时候打理一份相当的回礼也不足为奇,只是这指的都是那些贵重的,如今既然是明码标价来的,冯实也乐的轻松,林妙妙也是暗赞这些乡绅上道,一时间林家的盛宴竟是招呼的更加热情起来。